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看到莊羽和她的支持者顯然是懂這個道理的,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試圖從郭敬明的過往中去尋找什麼污點,因為他們知道這和現在是否抄襲的問題根本無關。

  然而另人哭笑不得的是,現在的情況卻是相反,支持郭敬明的人提到了這個問題:

  "……用腳指頭想郭也不可能抄襲,那麼他作文大賽也是抄的嘍?"

  權且不管說出這句話來的人是怎麼莫名其妙地用出這個反問來的(權當是習慣用腳趾頭想問題的人和用大腦想問題的人之間的天生差異吧)。我們可以讀出其實際上想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作者作文大賽(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參賽作文不是抄的,那麼其他作品也不會是抄的。

  在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看來,新概念作文競賽是一次提供了抄襲機會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上某人沒有選擇抄襲,就是通過了某種考驗,獲得了一種"神聖的豁免",那麼他以後一輩子都不可能抄襲了。

  依此類推,一個賣肉的曾經手握切肉刀面對顧客(殺人的條件),而沒有做出殺人的事情來(經過了考驗),那麼以後他一輩子都不可能被卷進殺人嫌疑了(神聖的豁免)。因為辯護者會反問:"你說他殺人了,那麼他以前賣肉的時候也殺人了咯?"

  可惜馬加爵沒有去賣過肉。

  說到這裡,筆者的為何要使用這樣的標題已經很清楚了。

  "抄了"還是"沒抄",其實根本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宏觀地看,郭敬明和莊羽只是成千上萬寫作者中的兩個,他們之間有沒有發生過抄襲,地球都照樣轉。然而我們無法忽視的事實是:郭敬明的支持者,獨一代的孩子們在判斷這個問題時體現出的思維混亂,達到了何等程度。

  筆者花費了數千字的篇幅,僅僅去用來闡明三個具備基本邏輯和常識的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

  一、理所當然只有一個答案的事情不能作為判斷另一件事是否成立的標準。例如:"世界上存在雲"不能作為判斷"今天會不會下雨"的標準。

  二、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如何和他事實上做沒做出某行為是兩回事,和另一個人做沒做出某行為更是完全無關。例如:被搶錢包的人正為錢多發愁,和強盜有沒有搶過錢包是兩回事。

  三、一個人過去曾經如何或者不曾如何,都不能作為判斷現在的事實的標準。

  而這三個道理其實都源於一個基本的道理:要看事實下判斷,或者說,實事求是!(這可是我黨我國宣傳了幾十年的基本思維方式啊。)

  連這樣一個道理都需要花費如此大的力氣解釋,不禁讓人懷疑自己生活在中世紀,或者文革剛剛結束的那幾個月里。

  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先輩們,也曾經花費過這樣大的力氣來教國人認識"德先生"、"賽先生",用來啟蒙向愚昧宣戰。

  80多年過去了,現在,21世紀的第四個年頭,筆者卻還在被迫做著同樣的工作,而且對象是本應該最進步、最開明、代表著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的學生!

  這個問題要比某某暢銷書作家是否抄襲嚴重一千倍一萬倍!

  一群,是一大群,我們的孩子,他們的思想很愚昧!

  他們中將來要出我們國家的政治家、科學家、法官、教師等等,當然還有最不值錢的作家……

  以上的句子,是讓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成年人默念幾遍都會冒冷汗的。

  因為物質上的匱乏只會製造困難,而精神上的愚昧,會導致亡國滅種。

  以上就是"抄襲還是不抄襲並不重要"的第一個原因。

  而第二個原因,在於對獨一代的郭敬明支持者們來說,"抄襲不抄襲"也根本不重要,因為事實如何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在發表觀點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通過事實來佐證自己,他們好像自己喜歡的作品中的人物一樣,游離在現實之外。不斷地重複著一些自以為有理,其實根本找不到根據,甚至跟論點毫無關係的猜想。

  他們早已狂熱地脫離了現實的疆界。

  順者昌,逆者亡

  在上一節的末尾,筆者使用了"亡國滅種"這個詞。也許不少人會覺得危言聳聽,"孩子麼,懂得少一點,可以慢慢學……"他們大概會這樣想。

  好,如果思維方式混亂帶來的衝擊還不夠,那麼再加上道德意識淡漠呢?

  應該給那個女人潑硫酸。

  這樣的話出自一個孩子之口。

  筆者不知道在閱讀這本書的每個人心目中,"潑硫酸"是一個什麼概念?什麼樣的道德底線允許一個人用這種方式去傷害另一個人。在你看來,一個人基於什麼樣的仇恨去潑另一個人硫酸,是可以理解的?是殺父奸母還是奪妻害子?

  默默地給出你答案,再和我們看到的事實對比一下。

  說要給人"潑硫酸"的孩子,不過是因為對方控告了他的偶像,而控告的案件還在審理之中,事實如何並無公論--僅此而已。

  而"潑硫酸"僅僅是冰山一角,在網絡上各地討論抄襲事件的話題後面可以看到許多類似的跟貼,而在郭敬明自己的"刻下來的幸福時光"論壇中,這樣的話語只能算是眾多同類中溫和的--不用試圖去求證,該論壇的管理人已經把這類話語刪除掉了,筆者比任何人都更渴望有人能證明我這是在造謠中傷,中傷那些純潔善良的孩子曾說出這種殘忍瘋狂的話,但事實是無情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