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刻就飄離了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嫦娥仙子。傍晚,后羿回到家裡,侍女們向他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情。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一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聽說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了。
而古籍中關於嫦娥的傳說則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完全不同,如《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高誘對此注釋說:「嫦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嫦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眾多關於月亮的傳說中,還有一種是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一個叫吳剛的人,他長年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於是就被貶到月亮里砍月桂樹,但是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砍伐不盡,因而後世的人才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地砍伐月桂的形象。
《中秋月》——宋•蘇軾 《嫦娥》——唐•李商隱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繁華落盡,往事無痕
《桂枝香•登臨送目》——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故國:金陵為六朝舊都,遂稱故國。
千里澄江似練:喻長江澄碧如緞帶。
星河鷺起:指長江白鷺洲風物。
星河:銀河,此喻長江,強調水天一色。
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金陵。
登上高樓憑欄遠眺,金陵正是一派晚秋的景象,天氣漸漸開始變得蕭索。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澈得好象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箭一般地向夕陽駛去,岸邊斜出矗立的酒旗迎著西風飄拂。色彩繽紛的畫船出沒在雲煙縹緲的江面,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艷麗的景色就是用最嫻熟的畫筆也難以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
回想往昔,六朝奢華淫靡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不由得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回首往昔,憑欄遙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雲變幻全都隨著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綠色。直到如今,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後庭》遺曲。
金陵即今南京,六朝古都所在。公元222年東吳在此建都,此後先後有吳、東晉、宋、齊、梁、陳在此建都。到了宋朝,這裡依然是市廛櫛比,燈火萬家,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在地理上,金陵素有虎踞龍蹯之稱,山川秀美,雄偉多姿。大江西來折而向東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河、湖泊縱橫交錯。秦淮河尤如一條玉帶橫貫城中,玄武湖、莫愁湖恰似兩顆明珠鑲嵌在城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對這樣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舊、人事變遷,懷古而思今,寫下了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詞。
一個深秋的傍晚,詞人臨江攬勝,憑高弔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徵的風景:千里長江明淨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綢緞,兩岸蒼翠的群峰好似爭相聚在一起;以下兩句,借用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的意境,卻自然的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躍然而出。然後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在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於江波之上。凝眸細看,西風勁吹,那酒肆的青旗高高挑起,在風的吹拂下翻飛飄舞。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的心境以風物為導引,以人事為著落。一個「背」字,一個「矗」字,用得極妙,把江邊的景致寫得栩栩如生。極目遠眺,那水天一色的地方各種舟楫在淡淡的雲彩中時隱時現;一群白鷺在銀河般的洲渚中騰空而起。如此壯麗的風光真是「畫圖難足」啊!「正」、「初」、「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聽說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了。
而古籍中關於嫦娥的傳說則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完全不同,如《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高誘對此注釋說:「嫦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嫦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眾多關於月亮的傳說中,還有一種是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一個叫吳剛的人,他長年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於是就被貶到月亮里砍月桂樹,但是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砍伐不盡,因而後世的人才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地砍伐月桂的形象。
《中秋月》——宋•蘇軾 《嫦娥》——唐•李商隱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繁華落盡,往事無痕
《桂枝香•登臨送目》——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故國:金陵為六朝舊都,遂稱故國。
千里澄江似練:喻長江澄碧如緞帶。
星河鷺起:指長江白鷺洲風物。
星河:銀河,此喻長江,強調水天一色。
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金陵。
登上高樓憑欄遠眺,金陵正是一派晚秋的景象,天氣漸漸開始變得蕭索。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澈得好象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箭一般地向夕陽駛去,岸邊斜出矗立的酒旗迎著西風飄拂。色彩繽紛的畫船出沒在雲煙縹緲的江面,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艷麗的景色就是用最嫻熟的畫筆也難以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
回想往昔,六朝奢華淫靡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不由得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回首往昔,憑欄遙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雲變幻全都隨著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綠色。直到如今,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後庭》遺曲。
金陵即今南京,六朝古都所在。公元222年東吳在此建都,此後先後有吳、東晉、宋、齊、梁、陳在此建都。到了宋朝,這裡依然是市廛櫛比,燈火萬家,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在地理上,金陵素有虎踞龍蹯之稱,山川秀美,雄偉多姿。大江西來折而向東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河、湖泊縱橫交錯。秦淮河尤如一條玉帶橫貫城中,玄武湖、莫愁湖恰似兩顆明珠鑲嵌在城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對這樣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舊、人事變遷,懷古而思今,寫下了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詞。
一個深秋的傍晚,詞人臨江攬勝,憑高弔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徵的風景:千里長江明淨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綢緞,兩岸蒼翠的群峰好似爭相聚在一起;以下兩句,借用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的意境,卻自然的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躍然而出。然後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在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於江波之上。凝眸細看,西風勁吹,那酒肆的青旗高高挑起,在風的吹拂下翻飛飄舞。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的心境以風物為導引,以人事為著落。一個「背」字,一個「矗」字,用得極妙,把江邊的景致寫得栩栩如生。極目遠眺,那水天一色的地方各種舟楫在淡淡的雲彩中時隱時現;一群白鷺在銀河般的洲渚中騰空而起。如此壯麗的風光真是「畫圖難足」啊!「正」、「初」、「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