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上海人能一眼看出你的西裝是哪條路上出品的,甚至斷定是哪店家做的。傭僕替你掛大衣上裝時,習慣性地一瞥商標牌子,凡高等洋服店,都用絲線手繡出閣下的中英文姓名,縫貼在內襟左胸袋上沿。
襯衫、手帕也都特製繡名,襯衫現熨現穿,才夠挺括活翻。領帶卸下便用夾板整型。衣架和鞋植按照實況定做,穿鞋先拿鞋撥,不論長襪短襪,必以鬆緊帶箍好吊好,如果被看到襪皺了,“此人太沒出息”。夏季穿黑皮鞋是貽笑大方的,全是白皮鞋的市面。黃皮和台色的——春秋,黑皮與麂皮的——冬季。
上海人特別注重皮鞋,名店也以地段分檔子,也都是定做的。先將尊腳作立體幾何的測量,然後特製木檀。也要試著,不滿意,這一雙就歸店家吃進,另外重做一雙。皮張也先供挑選,式樣也根據歐陸的專業範本。做工也是世界一流。上誨人把皮鞋視為聖物,也不肯連著幾天,為了保持乾燥和上楦定型。
路邊,公共場所的角子上,到處有叫“攘皮鞋(口哀)皮鞋擦啦”,每天上油打光,上午下午兩次也不稀奇,似乎一生事業愛情,關鍵在於皮鞋。上海人的生活信條是:寧可衣裳蹩腳點,皮鞋無論如何要考究。說也奇怪,一個人,如果細軟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精美的皮鞋擦得一塵不染;衣衫普通,甚而寒素,倒反顯得練達脫略,啥也不擺勒心上的樣子,上海人真會賣弄風情。
當然限於平日家居,出客則必得全副鑾駕,連煙匣、打火機、票夾、雨傘,都要令人肅然起敬,否則就遭人嗤之以鼻,就是這樣勢利得淋漓盡致。
因為上海人太愛出風頭,西裝店的夥計,趁一套華貴的新裝完工而尚未交貨的夜晚僭穿了上娛樂場,顧盼自雄,以為得天時地利人和的總優勢。數日後,那訂戶來找經理,要退貨,原因是這套行頭的“初夜權”被侵占了——上裝的胸袋裡兩張戲票根。
因為上海男士出門都戴帽子,巴拿馬金絲草帽、兔子呢禮帽、水獺皮羅宋帽,價值昂貴,坐黃包車三輪車及橋頂,剛開始下坡的剎那間,帽子被人摘去了。在公共廁所登坑的當兒,也容易遭遇“落帽風”。生活中總有此種客體或主體欲罷不能的頃刻。為歹徒所趁——幹這一行的叫作“拋頂功”。
因為上海男女出門不能不穿得奢侈戴得齊整,夜間雇黃包車,幾個轉彎,拉進冷僻的暗弄堂,喊也來不及了。衣帽、首飾、手錶、皮鞋、金絲邊眼鏡、錢包鈔夾,照單全收。他拉車飛跑而去,你雖不一定赤條條,而受驚、受氣、受寒,深夜裡,光穿襪子,兩眼迷糊,怎生走得回來。平明,為路人所見,指指點點。
“儂看,剝了豬玀哉l”——“剝豬玀”這個專門名詞諒必是“剝”的一方定的,強搶了你,還把你作豬玀觀。
因為上海的賭檯非常闊綽,進門人局後,名煙佳釀香茗美點,隨心所欲不計分文。並設有典當的部門,賭客光臨之初,呢帽、大衣、洋裝、革履全是名牌精品,氣勢果然磅礴。到後來現鈔輸個精打光,便典掉鑽戒金表,繼之大衣洋裝、呢帽、背心、領帶、襯衫、皮鞋、褲帶、羊毛內衣褲統統落花流水進了典當櫃。外面風雪交加,總得走呀,這時便可在後門的角落裡取一片稻草蓆,一根草素,把身子裹了,攔腰束緊,赤腳奔回家去——上海賭徒的終極時裝,賭檯老闆的最後一份想像力。這種“稻草夾克”,當年上海街頭是經常邂逅的,嘗聞某公館喜慶,婚禮既成,送人洞房,發覺新郎不見了,各處尋遍。當丈人、丈母、親爸、親娘聯袂趕到賭場,驀然回首,邪女婿即兒子者,正在闌珊處用草蓆草索包裝自身——他接住遞過來的開許米大衣時的反應是:快去典了,上台再決雌雄!
然則還有大家一絲不掛相聚而談笑風生的上海人——“渾堂”,江浙兩省稱澡堂為“渾堂”,倒也說明群體人浴沆瀣一氣的特色。風尚大抵發源於姑蘇。不是說早在春秋戰國申江就受闔閶的影響了嗎,“上半日皮包水,下半日水包皮”便是蘇州人的一日之計。聚坐於茶館,台孵於渾堂,理想主義緊貼現實主義,中華民族喜群居群食群廚,自然樂於群浴。
那渾堂招牌高掛,門庭若市,進門便買一根火烙印的竹籌:上、中、下三等。“T等”者燈光昏暗,陳設敝舊,毛巾舊而泛黃,長條的板鋪上亂躺著出浴後的肢體,一派戰時俘虜營的景象。“中等”就明亮得多,鋪位上攤著藍白闊條的浴巾,間以小几,供茶水,侍者少而默然,但已像個“人間”。那“上等”則亮得受寵若驚,高背躺椅彈簧軟墊.厚質毛巾新雪般耀眼,茶是小壹現泡的,侍者手腳輕快,口齒伶俐。際此,上海人的服裝的功能又發作了。如果周身光鮮人時,侍者便眉動目閃禮貌有加,倘若衣履晦暗背時,侍者就眉淡眼細照常辦事。那麼,衣褲總得脫下來,侍者用一根頂端有銅叉的竹竿,將衣褲釵了掛在你的位置上方,很高,可望而不可即,既對下面無影響,也免了那種非分之想,人心隔肚皮呀。手錶交給侍者,若是名牌,他就套在自己腕上,一般的就鎖人小櫃的抽屜里。
那些已經浴罷而攤手攤腳憩息干高背躺椅上的人,說說笑笑,閒看別人脫衣,情況不能不分四類:外強中乾,外千中強,外干中干,外強中強,其一者進來時神氣活現,愈脫愈蹩腳,內衣褲舊而且破了——空心大老倌,嘸沒家底格。其二者外觀平常,里廂件件簇嶄新,貼身開許米一套——哦,講究實惠,好人家出來格。其三者最灰溜溜,滿心慚恧,強作鎮定,快快脫光鑽進池裡去。唯外強中強者氣定神閒,脫一件亮一亮,侍者小心小心叉上去,好像時裝表演——存心別苗頭,倒是拿伊嘸辦法。
待到身外之物全部高高掛起,眾生俱平等相了。乾巴巴、光緻緻的上海人,緣繳械的敗兵,狼狽竄人浴池。浴池很大,水蒸氣鬱勃氤氳,人都糊成灰白的影子,個個俯仰轉側劇烈活動著,皂沫、污穢、油膩使池水混濁得發稠發臭。水裡站滿了蓬頭的、禿頭的、癬疥的、疝氣的、骨瘦如柴的、痴肥似豕的、殫垂慘白的,多毛刺青的,塞塞足足一池子,這樣的浴池上海叫“大湯”。據稱大湯是經仙人點化,不病不傳染,信也罷不信也罷,鑑於池中人滿之患,你得找空當快點下海,愈擾豫人就愈多了。既已到此,你只能捨身“人世”,不能再有“出世”之想。
要之,你畢竟不是上海人,但凡上海人從小就把渾堂當作外婆家,請看池中物多麼生動活潑,如此燙人的渾水,他們毫不在乎地浸沒全身。先是泡,泡夠了再擦,擦透了,以小木桶挽水自潑,然後仰臥在池沿的平面上,閉眼,似乎困著了。四周笑的笑,唱的唱,口哨,下流話,擊水作嬉,打起來了。真的打了,肉聲夾水聲劈劈啪啪,浪花濺入小孩的眼裡,尖厲哭叫,男孩、女孩呢,是做爺的帶來的,不用買籌,樂得便宜。小人懂啥,勿搭界的。那為父的不顧孩子皮膚薄嫩,抱之入水,燙得她驚呼流淚,頓時全身緋紅,面孔尤其充血,好像融蠟似的變了形,那爺嘴裡不停地自問自答:“開心?開心?邪氣開心來!”
襯衫、手帕也都特製繡名,襯衫現熨現穿,才夠挺括活翻。領帶卸下便用夾板整型。衣架和鞋植按照實況定做,穿鞋先拿鞋撥,不論長襪短襪,必以鬆緊帶箍好吊好,如果被看到襪皺了,“此人太沒出息”。夏季穿黑皮鞋是貽笑大方的,全是白皮鞋的市面。黃皮和台色的——春秋,黑皮與麂皮的——冬季。
上海人特別注重皮鞋,名店也以地段分檔子,也都是定做的。先將尊腳作立體幾何的測量,然後特製木檀。也要試著,不滿意,這一雙就歸店家吃進,另外重做一雙。皮張也先供挑選,式樣也根據歐陸的專業範本。做工也是世界一流。上誨人把皮鞋視為聖物,也不肯連著幾天,為了保持乾燥和上楦定型。
路邊,公共場所的角子上,到處有叫“攘皮鞋(口哀)皮鞋擦啦”,每天上油打光,上午下午兩次也不稀奇,似乎一生事業愛情,關鍵在於皮鞋。上海人的生活信條是:寧可衣裳蹩腳點,皮鞋無論如何要考究。說也奇怪,一個人,如果細軟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精美的皮鞋擦得一塵不染;衣衫普通,甚而寒素,倒反顯得練達脫略,啥也不擺勒心上的樣子,上海人真會賣弄風情。
當然限於平日家居,出客則必得全副鑾駕,連煙匣、打火機、票夾、雨傘,都要令人肅然起敬,否則就遭人嗤之以鼻,就是這樣勢利得淋漓盡致。
因為上海人太愛出風頭,西裝店的夥計,趁一套華貴的新裝完工而尚未交貨的夜晚僭穿了上娛樂場,顧盼自雄,以為得天時地利人和的總優勢。數日後,那訂戶來找經理,要退貨,原因是這套行頭的“初夜權”被侵占了——上裝的胸袋裡兩張戲票根。
因為上海男士出門都戴帽子,巴拿馬金絲草帽、兔子呢禮帽、水獺皮羅宋帽,價值昂貴,坐黃包車三輪車及橋頂,剛開始下坡的剎那間,帽子被人摘去了。在公共廁所登坑的當兒,也容易遭遇“落帽風”。生活中總有此種客體或主體欲罷不能的頃刻。為歹徒所趁——幹這一行的叫作“拋頂功”。
因為上海男女出門不能不穿得奢侈戴得齊整,夜間雇黃包車,幾個轉彎,拉進冷僻的暗弄堂,喊也來不及了。衣帽、首飾、手錶、皮鞋、金絲邊眼鏡、錢包鈔夾,照單全收。他拉車飛跑而去,你雖不一定赤條條,而受驚、受氣、受寒,深夜裡,光穿襪子,兩眼迷糊,怎生走得回來。平明,為路人所見,指指點點。
“儂看,剝了豬玀哉l”——“剝豬玀”這個專門名詞諒必是“剝”的一方定的,強搶了你,還把你作豬玀觀。
因為上海的賭檯非常闊綽,進門人局後,名煙佳釀香茗美點,隨心所欲不計分文。並設有典當的部門,賭客光臨之初,呢帽、大衣、洋裝、革履全是名牌精品,氣勢果然磅礴。到後來現鈔輸個精打光,便典掉鑽戒金表,繼之大衣洋裝、呢帽、背心、領帶、襯衫、皮鞋、褲帶、羊毛內衣褲統統落花流水進了典當櫃。外面風雪交加,總得走呀,這時便可在後門的角落裡取一片稻草蓆,一根草素,把身子裹了,攔腰束緊,赤腳奔回家去——上海賭徒的終極時裝,賭檯老闆的最後一份想像力。這種“稻草夾克”,當年上海街頭是經常邂逅的,嘗聞某公館喜慶,婚禮既成,送人洞房,發覺新郎不見了,各處尋遍。當丈人、丈母、親爸、親娘聯袂趕到賭場,驀然回首,邪女婿即兒子者,正在闌珊處用草蓆草索包裝自身——他接住遞過來的開許米大衣時的反應是:快去典了,上台再決雌雄!
然則還有大家一絲不掛相聚而談笑風生的上海人——“渾堂”,江浙兩省稱澡堂為“渾堂”,倒也說明群體人浴沆瀣一氣的特色。風尚大抵發源於姑蘇。不是說早在春秋戰國申江就受闔閶的影響了嗎,“上半日皮包水,下半日水包皮”便是蘇州人的一日之計。聚坐於茶館,台孵於渾堂,理想主義緊貼現實主義,中華民族喜群居群食群廚,自然樂於群浴。
那渾堂招牌高掛,門庭若市,進門便買一根火烙印的竹籌:上、中、下三等。“T等”者燈光昏暗,陳設敝舊,毛巾舊而泛黃,長條的板鋪上亂躺著出浴後的肢體,一派戰時俘虜營的景象。“中等”就明亮得多,鋪位上攤著藍白闊條的浴巾,間以小几,供茶水,侍者少而默然,但已像個“人間”。那“上等”則亮得受寵若驚,高背躺椅彈簧軟墊.厚質毛巾新雪般耀眼,茶是小壹現泡的,侍者手腳輕快,口齒伶俐。際此,上海人的服裝的功能又發作了。如果周身光鮮人時,侍者便眉動目閃禮貌有加,倘若衣履晦暗背時,侍者就眉淡眼細照常辦事。那麼,衣褲總得脫下來,侍者用一根頂端有銅叉的竹竿,將衣褲釵了掛在你的位置上方,很高,可望而不可即,既對下面無影響,也免了那種非分之想,人心隔肚皮呀。手錶交給侍者,若是名牌,他就套在自己腕上,一般的就鎖人小櫃的抽屜里。
那些已經浴罷而攤手攤腳憩息干高背躺椅上的人,說說笑笑,閒看別人脫衣,情況不能不分四類:外強中乾,外千中強,外干中干,外強中強,其一者進來時神氣活現,愈脫愈蹩腳,內衣褲舊而且破了——空心大老倌,嘸沒家底格。其二者外觀平常,里廂件件簇嶄新,貼身開許米一套——哦,講究實惠,好人家出來格。其三者最灰溜溜,滿心慚恧,強作鎮定,快快脫光鑽進池裡去。唯外強中強者氣定神閒,脫一件亮一亮,侍者小心小心叉上去,好像時裝表演——存心別苗頭,倒是拿伊嘸辦法。
待到身外之物全部高高掛起,眾生俱平等相了。乾巴巴、光緻緻的上海人,緣繳械的敗兵,狼狽竄人浴池。浴池很大,水蒸氣鬱勃氤氳,人都糊成灰白的影子,個個俯仰轉側劇烈活動著,皂沫、污穢、油膩使池水混濁得發稠發臭。水裡站滿了蓬頭的、禿頭的、癬疥的、疝氣的、骨瘦如柴的、痴肥似豕的、殫垂慘白的,多毛刺青的,塞塞足足一池子,這樣的浴池上海叫“大湯”。據稱大湯是經仙人點化,不病不傳染,信也罷不信也罷,鑑於池中人滿之患,你得找空當快點下海,愈擾豫人就愈多了。既已到此,你只能捨身“人世”,不能再有“出世”之想。
要之,你畢竟不是上海人,但凡上海人從小就把渾堂當作外婆家,請看池中物多麼生動活潑,如此燙人的渾水,他們毫不在乎地浸沒全身。先是泡,泡夠了再擦,擦透了,以小木桶挽水自潑,然後仰臥在池沿的平面上,閉眼,似乎困著了。四周笑的笑,唱的唱,口哨,下流話,擊水作嬉,打起來了。真的打了,肉聲夾水聲劈劈啪啪,浪花濺入小孩的眼裡,尖厲哭叫,男孩、女孩呢,是做爺的帶來的,不用買籌,樂得便宜。小人懂啥,勿搭界的。那為父的不顧孩子皮膚薄嫩,抱之入水,燙得她驚呼流淚,頓時全身緋紅,面孔尤其充血,好像融蠟似的變了形,那爺嘴裡不停地自問自答:“開心?開心?邪氣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