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尚須回顧抗戰前的那幾年。中國江南得天時之美,莊稼及農副業收成普遍豐饒,而上海確鑿在工業生產和市場消費的有機關係上,已形成系統頗見氣侯,加之各地湧來數以百萬計的人口中,不乏挾巨資以爭雄長的俊傑,中產者也橫心潑膽,狠求發展,小產、無產的活動分於,個個咬牙切齒四出拼搏,有不可窮盡之精力——新的工廠、商店、旅館、酒家、遊樂場、大廈、公寓、小洋房,這邊破土動工,那邊落成剪彩,愈造愈摩登漂亮。租界四陬本來是黑暗冷清的,際此高樓林立萬家燈火,都市迅速膨脹,還是容納不了瘋狂湧來的人潮。大房東、二房東,三房東,即使是房客也招收單身寄宿者,甚至一個無窗無門的小角落,白天是小趙的窩,夜裡是老沈的巢。租費的昂貴不足為奇,奇的是“頂費”,頂費者既非信用押金,亦不是預付租款,完全是敲詐性的索取,而且必須一次付以足赤的金條,當時叫“條子”,租賃談判叫“講條子”。大房東先伸手,二房東向三房東伸手,三房東向房客伸手,房客向“大上海”伸手,金條亂飛,不舍晝夜,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一年,只要在租界上頂到一個店面、一隻電話,無不財源滾滾心寬體胖。然而若要成為“真正上海人”,就大有講究,一“牌頭”、二“派頭”、三“噱頭”(又稱“苗頭”)。“牌頭”是指靠山,亦即後台,當時說法是“背景”。總之得有軍政要員、幫會魁首、實業大王、外圍老闆,撐你的腰,即使沾一兩分裙帶風,斜角皮帶風,也夠牌頭硬了。君不見客廳的最顯眼處接著一幀大大的玉照——“xx仁棣惠存xxx持贈”,這便相當於“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再說“派頭”,原是人生舞台的服裝和演技,要在上海灘浪混出名堂來,第一是衣著華貴大方,談吐該莊時必莊,宜諧時立諧,更要緊的是莊諧雜作,使人吃不准你的路數,占不了你的上風,你就自然占了他的上風。交際手段玲瓏闊綽,用對方的錢來闊綽給對方看,“小魚釣大魚。,那小魚很大,大到使人不疑忌是誘餌。於是大魚上鉤,也有大魚假裝上鉤,一翻身將漁夫吞進肚裡。空論無據,且舉一=實例:某甲上古玩市場,瞥見其友乙正要付款買翡翠項鍊,他上前開口:“啥格末事啊,娘我看看叫!”(什麼東西,讓我瞧瞧!)
說著便把項鍊拿過來,問了價錢,掏出皮夾:“好格好格,我也付一半鈔票。”
乙當然少付了一半,項鍊呢,甲說:
“擺勒儂老兄手裡,賣勿到杜價鈿格,我來搭儂出貨,賣脫子大家對開。快來西格,勿要極。”(放在你老兄手裡,賣不到大價錢的,我來幫你銷售,賣了對半分。很快的,不用急)
乙倒呆了,甲說:
“哪能,儂勿相信我呀?”(怎麼,你不相信我呀?)
只好相信。後來的結果,即使不是上海人也能推想得出來——此小焉者,只夠點明上海人玩手段的派頭,自有一種行雲流水之妙。試再舉例:當年虞洽卿獲悉宮廷寵臣到上海來採辦一票洋貨,巨額驚人,無奈誰也通不進內線,他便候機會趁大佬官巡幸在路上時,“不巧”撞傷其馬車,然後登門道歉請罪,然後賠償一輛格外精良時髦的新馬車,然後奉重贄設盛宴,然後大佬官談起那票洋貨,虞洽卿義不容辭,當差效勞,從中獲利無算,而全部過程實在英豪慷慨派頭十足。這種模式是上海大亨的看家本領,世襲法寶,後來的杜月笙也精於此道,多次用到當時的國家台柱身上去,一貫富而慳吝的黃金榮亦頗知及時大處著眼講派頭,小處則每次上澡堂都要在門口撒銀元,引眾起鬨,“黃老闆財神爺”。那年代伶界領袖也都以“老闆”作尊稱,電台申報導:梅蘭芳老闆,麒麟童老闆。金少山則確鑿善裝老闆派頭——至此豈非已從“派頭”詠入“噱頭”了?“噱”,在漢書中是大笑的意思,口腔之上下亦謂之“噱”,但上海話的“噱”的含義是不妙而微妙的,貶中有褒,似褒實貶,上海的官場、商場、文場、情場、戲場、賭場、跳舞場、跑馬場、跑狗場,無處不是噱頭世界。如說“牌頭”、“派頭”實為“噱頭”之先導,豈非亦屬於“嚷頭”範疇麼。上海黑社會以層次複雜冠絕全球,紳士風度翩翩的鍍金博士,他是拜了“老頭子”的;相幫推車登橋,討幾個小錢的癟三,他是有上司“爺叔”的;每條路每條弄堂都由黑諸侯剖據著,而昕令於黑天子。如此則紳士——老頭子,癟三——爺叔,黑諸侯——黑天子,其間的利害為用,全憑噱頭之高低。印證在數百萬市民的日常生活運作中,就是陳家噱周家、周家噱陳家、陳先生噱陳太太、周少奶奶噱周少爺、父母噱兒女、外甥噱娘舅。票房價值最高的滑稽戲,GG:“噱夭噱地”“噱倒一家門”。巧言令色是噱功好,貌似忠厚是噱功更好,三十六計七十二變,上海人一字以蔽之:“噱”。罵年輕人“小滑頭”,他不生氣,抖抖單腿很得意,因為承認他能耐超群,人家上他的當,他不上人家的當。罵年長者“老滑頭”,他不見怪,搞下眼鏡,哈了哈,揩揩再戴上,笑眯睞,因為這是在恭維他足智多謀,果斷脫略,處世術爐火純青——“噱”有陰陽之分,陰噱的段數高於陽噱,從前的上海人的生活概念,是噱與被噱的宿命存在,是陽嚷陰噱的相生相剋,陰噱固然歹毒叵測,而一旦遇上牌頭硬的,堂而皇之噱過來,儂擋得牢伐。
上海的畸形繁華巔峰期,工業成型,商業成網,消費娛樂業成景觀,文化教育馬馬虎虎,學校以營利為目的,故稱“學店”、。野雞學堂”,世風日下日下又日下,亂世男女冥冥之中似乎都知道春夢不長。既是麋爛頹唐煙雲過眼,又是勾心鬥角錙銖必爭,形成了“牌頭”、“派頭”、“噱頭”三寶齊放的全盛時代,外省外市的佼佼者一到上海,無不驚嘆十里洋場真箇地夏人傑道高魔高。那繁華是萬花筒里的繁華.由“牌頭”、“派頭”、“噱頭”三面幻鏡折射出來,有限的實質成了無限的勢焰,任你巨奸大猾也不免眼花繚亂。強中還有強中手,此山更比那山高,棉紗大王、水泥大王、瓜子大王、梨膏糖大王,什麼都有王:糧霸、水霸、煙霸、糞霸,處處可稱霸。即使馬路邊上叫賣西貝貨的歪帽子老兄(西貝,賈,賈通假),若問:“人家上當只上你一次?”那老兄答:“每個人上我一次當,我也吃勿光用勿光哉!”這種江湖乾坤的精明圓通,上海人大抵心裡有數無師自通。然後,“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牌頭派頭嚷頭都屬轢碎揚棄之例——一個大都會,一宗觀念形態的淵藪,它的集體潛意識的沉澱保留期相當長。希臘羅馬凋零敗落如此之久了,現今的希臘人羅馬人脾氣還很大,肝火說旺就旺。是則要上海人免於牌頭派頭噱頭的折騰,還遠得不知所云哩。而且,作為上海人而不講牌頭派頭噱頭,未知更有什麼可講的。
說著便把項鍊拿過來,問了價錢,掏出皮夾:“好格好格,我也付一半鈔票。”
乙當然少付了一半,項鍊呢,甲說:
“擺勒儂老兄手裡,賣勿到杜價鈿格,我來搭儂出貨,賣脫子大家對開。快來西格,勿要極。”(放在你老兄手裡,賣不到大價錢的,我來幫你銷售,賣了對半分。很快的,不用急)
乙倒呆了,甲說:
“哪能,儂勿相信我呀?”(怎麼,你不相信我呀?)
只好相信。後來的結果,即使不是上海人也能推想得出來——此小焉者,只夠點明上海人玩手段的派頭,自有一種行雲流水之妙。試再舉例:當年虞洽卿獲悉宮廷寵臣到上海來採辦一票洋貨,巨額驚人,無奈誰也通不進內線,他便候機會趁大佬官巡幸在路上時,“不巧”撞傷其馬車,然後登門道歉請罪,然後賠償一輛格外精良時髦的新馬車,然後奉重贄設盛宴,然後大佬官談起那票洋貨,虞洽卿義不容辭,當差效勞,從中獲利無算,而全部過程實在英豪慷慨派頭十足。這種模式是上海大亨的看家本領,世襲法寶,後來的杜月笙也精於此道,多次用到當時的國家台柱身上去,一貫富而慳吝的黃金榮亦頗知及時大處著眼講派頭,小處則每次上澡堂都要在門口撒銀元,引眾起鬨,“黃老闆財神爺”。那年代伶界領袖也都以“老闆”作尊稱,電台申報導:梅蘭芳老闆,麒麟童老闆。金少山則確鑿善裝老闆派頭——至此豈非已從“派頭”詠入“噱頭”了?“噱”,在漢書中是大笑的意思,口腔之上下亦謂之“噱”,但上海話的“噱”的含義是不妙而微妙的,貶中有褒,似褒實貶,上海的官場、商場、文場、情場、戲場、賭場、跳舞場、跑馬場、跑狗場,無處不是噱頭世界。如說“牌頭”、“派頭”實為“噱頭”之先導,豈非亦屬於“嚷頭”範疇麼。上海黑社會以層次複雜冠絕全球,紳士風度翩翩的鍍金博士,他是拜了“老頭子”的;相幫推車登橋,討幾個小錢的癟三,他是有上司“爺叔”的;每條路每條弄堂都由黑諸侯剖據著,而昕令於黑天子。如此則紳士——老頭子,癟三——爺叔,黑諸侯——黑天子,其間的利害為用,全憑噱頭之高低。印證在數百萬市民的日常生活運作中,就是陳家噱周家、周家噱陳家、陳先生噱陳太太、周少奶奶噱周少爺、父母噱兒女、外甥噱娘舅。票房價值最高的滑稽戲,GG:“噱夭噱地”“噱倒一家門”。巧言令色是噱功好,貌似忠厚是噱功更好,三十六計七十二變,上海人一字以蔽之:“噱”。罵年輕人“小滑頭”,他不生氣,抖抖單腿很得意,因為承認他能耐超群,人家上他的當,他不上人家的當。罵年長者“老滑頭”,他不見怪,搞下眼鏡,哈了哈,揩揩再戴上,笑眯睞,因為這是在恭維他足智多謀,果斷脫略,處世術爐火純青——“噱”有陰陽之分,陰噱的段數高於陽噱,從前的上海人的生活概念,是噱與被噱的宿命存在,是陽嚷陰噱的相生相剋,陰噱固然歹毒叵測,而一旦遇上牌頭硬的,堂而皇之噱過來,儂擋得牢伐。
上海的畸形繁華巔峰期,工業成型,商業成網,消費娛樂業成景觀,文化教育馬馬虎虎,學校以營利為目的,故稱“學店”、。野雞學堂”,世風日下日下又日下,亂世男女冥冥之中似乎都知道春夢不長。既是麋爛頹唐煙雲過眼,又是勾心鬥角錙銖必爭,形成了“牌頭”、“派頭”、“噱頭”三寶齊放的全盛時代,外省外市的佼佼者一到上海,無不驚嘆十里洋場真箇地夏人傑道高魔高。那繁華是萬花筒里的繁華.由“牌頭”、“派頭”、“噱頭”三面幻鏡折射出來,有限的實質成了無限的勢焰,任你巨奸大猾也不免眼花繚亂。強中還有強中手,此山更比那山高,棉紗大王、水泥大王、瓜子大王、梨膏糖大王,什麼都有王:糧霸、水霸、煙霸、糞霸,處處可稱霸。即使馬路邊上叫賣西貝貨的歪帽子老兄(西貝,賈,賈通假),若問:“人家上當只上你一次?”那老兄答:“每個人上我一次當,我也吃勿光用勿光哉!”這種江湖乾坤的精明圓通,上海人大抵心裡有數無師自通。然後,“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牌頭派頭嚷頭都屬轢碎揚棄之例——一個大都會,一宗觀念形態的淵藪,它的集體潛意識的沉澱保留期相當長。希臘羅馬凋零敗落如此之久了,現今的希臘人羅馬人脾氣還很大,肝火說旺就旺。是則要上海人免於牌頭派頭噱頭的折騰,還遠得不知所云哩。而且,作為上海人而不講牌頭派頭噱頭,未知更有什麼可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