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4?強權面前的無奈
慈禧與八國聯軍議和以後,列強堅決要求清政府交出主戰的官員,而這些人恰恰是慈禧昔日的支持者與同道者,但在外國人的意志面前,慈禧無奈地將他們變成列強的俎上肉。
"端郡王載漪,先撤去一切差使,交宗人府嚴加議處。復革去爵職,暫交宗人府圈禁,再行發往盛京,永遠圈禁。次又改發新疆,永遠監禁。末復定為斬監候,因屬懿親,加恩發往極邊新疆,永遠監禁。
輔國公載瀾,先議處停公俸,降一級調用。復發往新疆永遠監禁。末復定為斬監候,因屬懿親,加恩發往極邊新疆,永遠監禁。"(《天津拳匪變亂紀事》)
詔旨的屢屢更改和處分逐漸加重,正說明慈禧在列強咄咄相逼的壓力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奈。其結果是為了維護一己之私利,便產生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奴顏和諛態。有一件事情的記載,特別傳神。1902年2月3日的《泰晤士報》報導過前此兩天慈禧接見各國駐京公使的情況:
"太后進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國公使夫人)的手,好幾分鐘沒有放開。她渾身顫抖,抽泣哽咽地說進攻使館區是極大的錯誤,她後悔莫及。"(《清末民初政情內幕》)
這"後悔莫及"的表述或許是慈禧的一種反思,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經歷了庚子之變以後,慈禧不敢斷然無視列強對其決策的干預。因此慈禧不會輕易地在列強的注視之下貿然害死光緒帝。
5?慈禧放棄了廢帝計劃
光緒二十七年十月二十日(1901年11月30日),慈禧在從西安返回北京的途中,發布了一道懿旨:"溥儁著撤去大阿哥名號,立即出宮。"(《光緒朝東華錄》)
慈禧為什麼要突然廢除大阿哥,而放棄自己苦心經營的廢帝計劃?因為溥儁頑劣成性。自從溥儁被接入宮以後,在慈禧的庇護下,其行為荒誕不經,即使是隨同慈禧逃往西安期間,他依然"頑劣日甚,時與宦官等私出冶遊,甚至在宮中拔取皇后之簪珥以為戲樂"(《清鑒輯覽》)。因此,在其父載漪已成為慈禧必須懲罰的對象時,溥儁也就勢必成為是慈禧政治棋局上的棄子。或許,慈禧認為利用光緒帝傀儡的地位,對自己的專權更為有利。從西安回到北京以後,慈禧每每臨朝或接見外國使臣時,她總是把光緒帝拉去作為陪襯,發布政令也依然利用光緒帝的名義。
第102節:光緒賓天(3)
【加入收藏】 【發表評論】 【文學論壇】 【大 中 小】
三
有兩份檔案材料是我們研究光緒帝死因的重要史料:
第一,光緒帝的醫藥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公開了官藏的歷代清宮醫案,關於光緒帝的脈案十分齊全,特別是他臨終前半年病情加重的階段里,診斷記錄和服藥經過尤為完整。
光緒皇帝用藥底簿
第二,光緒帝自述的《病原述略》。這是一份十分寶貴而且真實的自述病歷,在光緒帝稱為"病原"的病歷中詳細記載了他從小身體虛弱的情形與病情發展,私密、翔實。
通過對這兩份檔案資料的分析,我們發現光緒帝一直身體較弱,而光緒二十四、二十五年是他病情惡化的轉折點。
從《病原述略》自述中可知,光緒帝自幼多病,有長期的遺精史,身體素質差。
"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泄較少者,並非較癒,乃係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泄之故。……腿膝足踝永遠發涼,稍感風涼必頭疼體酸,夜間蓋被須極嚴密。"(《病原述略》)
從光緒帝自述的《病原述略》觀之,光緒帝自十四五歲開始身體即已弱不禁風,從遺精"月必發十數次",也就是兩至三天必然遺精,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發育階段的光緒帝來說,此病極大地影響了他身體健康。據光緒十年、十二年的脈案記載,光緒帝還經常患感冒及脾胃病,湯藥、丸藥鮮有不用的時候。這一切導致了他二三十歲正處於青壯年階段即百病纏身,衰老之態畢現。然而,查閱檔案資料,我們發現,在光緒二十四年前,即使光緒帝身體較弱,但還一直能夠維持。在光緒二十四年以後,他的身體狀況卻急轉直下,即使雲集天下名醫來京會診,光緒帝的病依然有增無減。
光緒二十五年正月初二日,太醫朱琨等人為光緒帝診得的脈案:
"口渴思飲,喉癢嗆咳,氣不舒暢,心煩而悸,不耐事擾,時作太息。目中白睛紅絲未淨,視物朦朧,……耳內覺聾,時做轟聲。胸中發堵,呼吸語言,丹田氣覺不足,……夜寐少眠,醒後筋脈覺僵,難以轉側……"
根據此一脈案,藉助於現代醫學分析可知,光緒帝此時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和關節炎以及血液系統的疾病。
為什麼光緒二十四年成為光緒帝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的一年呢?
因為這一年的八月,光緒帝所推行的戊戌變法被慈禧無情地鎮壓了,他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伴隨著慈禧宣布變法為非法,變法措施盡遭顛覆,光緒帝也被慈禧剝奪了人身自由,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於是銳氣盡消的他"夜寐少眠"、"氣不舒暢,心煩而悸"。
其次,被慈禧隔絕了與珍妃的往來,日日孤獨,時時思念,使得他孤苦難當。特別是在與慈禧西逃之前,獲悉珍妃被害的噩耗時,光緒帝更是"悲憤之極,至於戰慄"(《清史紀事本末》),國難、親仇以及鬱郁不得志的積怨,一併壓在他的心頭。然而,在慈禧的強權面前他只有無奈。在《宮女談往錄》中,隨慈禧西逃的宮女描述了光緒帝得知珍妃被害後的情形,"在逃亡的路上,我看到了光緒,眼睛像死羊一樣,呆呆的!"這應是光緒帝心情的真實寫照。從此,光緒帝更猶如被抽去了靈魂一樣,麻木面對一切,失去了精神,失去了活力,任由慈禧隨意擺布。
慈禧與八國聯軍議和以後,列強堅決要求清政府交出主戰的官員,而這些人恰恰是慈禧昔日的支持者與同道者,但在外國人的意志面前,慈禧無奈地將他們變成列強的俎上肉。
"端郡王載漪,先撤去一切差使,交宗人府嚴加議處。復革去爵職,暫交宗人府圈禁,再行發往盛京,永遠圈禁。次又改發新疆,永遠監禁。末復定為斬監候,因屬懿親,加恩發往極邊新疆,永遠監禁。
輔國公載瀾,先議處停公俸,降一級調用。復發往新疆永遠監禁。末復定為斬監候,因屬懿親,加恩發往極邊新疆,永遠監禁。"(《天津拳匪變亂紀事》)
詔旨的屢屢更改和處分逐漸加重,正說明慈禧在列強咄咄相逼的壓力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奈。其結果是為了維護一己之私利,便產生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奴顏和諛態。有一件事情的記載,特別傳神。1902年2月3日的《泰晤士報》報導過前此兩天慈禧接見各國駐京公使的情況:
"太后進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國公使夫人)的手,好幾分鐘沒有放開。她渾身顫抖,抽泣哽咽地說進攻使館區是極大的錯誤,她後悔莫及。"(《清末民初政情內幕》)
這"後悔莫及"的表述或許是慈禧的一種反思,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經歷了庚子之變以後,慈禧不敢斷然無視列強對其決策的干預。因此慈禧不會輕易地在列強的注視之下貿然害死光緒帝。
5?慈禧放棄了廢帝計劃
光緒二十七年十月二十日(1901年11月30日),慈禧在從西安返回北京的途中,發布了一道懿旨:"溥儁著撤去大阿哥名號,立即出宮。"(《光緒朝東華錄》)
慈禧為什麼要突然廢除大阿哥,而放棄自己苦心經營的廢帝計劃?因為溥儁頑劣成性。自從溥儁被接入宮以後,在慈禧的庇護下,其行為荒誕不經,即使是隨同慈禧逃往西安期間,他依然"頑劣日甚,時與宦官等私出冶遊,甚至在宮中拔取皇后之簪珥以為戲樂"(《清鑒輯覽》)。因此,在其父載漪已成為慈禧必須懲罰的對象時,溥儁也就勢必成為是慈禧政治棋局上的棄子。或許,慈禧認為利用光緒帝傀儡的地位,對自己的專權更為有利。從西安回到北京以後,慈禧每每臨朝或接見外國使臣時,她總是把光緒帝拉去作為陪襯,發布政令也依然利用光緒帝的名義。
第102節:光緒賓天(3)
【加入收藏】 【發表評論】 【文學論壇】 【大 中 小】
三
有兩份檔案材料是我們研究光緒帝死因的重要史料:
第一,光緒帝的醫藥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公開了官藏的歷代清宮醫案,關於光緒帝的脈案十分齊全,特別是他臨終前半年病情加重的階段里,診斷記錄和服藥經過尤為完整。
光緒皇帝用藥底簿
第二,光緒帝自述的《病原述略》。這是一份十分寶貴而且真實的自述病歷,在光緒帝稱為"病原"的病歷中詳細記載了他從小身體虛弱的情形與病情發展,私密、翔實。
通過對這兩份檔案資料的分析,我們發現光緒帝一直身體較弱,而光緒二十四、二十五年是他病情惡化的轉折點。
從《病原述略》自述中可知,光緒帝自幼多病,有長期的遺精史,身體素質差。
"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泄較少者,並非較癒,乃係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泄之故。……腿膝足踝永遠發涼,稍感風涼必頭疼體酸,夜間蓋被須極嚴密。"(《病原述略》)
從光緒帝自述的《病原述略》觀之,光緒帝自十四五歲開始身體即已弱不禁風,從遺精"月必發十數次",也就是兩至三天必然遺精,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發育階段的光緒帝來說,此病極大地影響了他身體健康。據光緒十年、十二年的脈案記載,光緒帝還經常患感冒及脾胃病,湯藥、丸藥鮮有不用的時候。這一切導致了他二三十歲正處於青壯年階段即百病纏身,衰老之態畢現。然而,查閱檔案資料,我們發現,在光緒二十四年前,即使光緒帝身體較弱,但還一直能夠維持。在光緒二十四年以後,他的身體狀況卻急轉直下,即使雲集天下名醫來京會診,光緒帝的病依然有增無減。
光緒二十五年正月初二日,太醫朱琨等人為光緒帝診得的脈案:
"口渴思飲,喉癢嗆咳,氣不舒暢,心煩而悸,不耐事擾,時作太息。目中白睛紅絲未淨,視物朦朧,……耳內覺聾,時做轟聲。胸中發堵,呼吸語言,丹田氣覺不足,……夜寐少眠,醒後筋脈覺僵,難以轉側……"
根據此一脈案,藉助於現代醫學分析可知,光緒帝此時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和關節炎以及血液系統的疾病。
為什麼光緒二十四年成為光緒帝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的一年呢?
因為這一年的八月,光緒帝所推行的戊戌變法被慈禧無情地鎮壓了,他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伴隨著慈禧宣布變法為非法,變法措施盡遭顛覆,光緒帝也被慈禧剝奪了人身自由,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於是銳氣盡消的他"夜寐少眠"、"氣不舒暢,心煩而悸"。
其次,被慈禧隔絕了與珍妃的往來,日日孤獨,時時思念,使得他孤苦難當。特別是在與慈禧西逃之前,獲悉珍妃被害的噩耗時,光緒帝更是"悲憤之極,至於戰慄"(《清史紀事本末》),國難、親仇以及鬱郁不得志的積怨,一併壓在他的心頭。然而,在慈禧的強權面前他只有無奈。在《宮女談往錄》中,隨慈禧西逃的宮女描述了光緒帝得知珍妃被害後的情形,"在逃亡的路上,我看到了光緒,眼睛像死羊一樣,呆呆的!"這應是光緒帝心情的真實寫照。從此,光緒帝更猶如被抽去了靈魂一樣,麻木面對一切,失去了精神,失去了活力,任由慈禧隨意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