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人問過好之後,李天民笑道:「到政協工作,感到有三好,一是身體好,吃得進睡得著,二是心情好,生氣少多了,以前高血壓,吃什麼藥都不管事,現在血壓穩中趨降。三是字比過去寫得好,閒下來就練幾筆,現在正在練《九成宮》,照這樣下去,沒準還能加入書協哪。」

  朱書記讚許說:「那就好,那就好。不過我還要給你添一好:傳幫帶好,這一點最為重要,經州現任領導班子比較年輕,省委要求你這個老書記還像過去當班長一樣,把好方向,引好路。」

  李天民道:「朱書記放心,盡職不越位,幫忙不添亂,是對我們這些老傢伙的基本要求,這一點絕對能做到。」

  朱書記說:「我到省以後,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經濟建設是我們黨的工作中心,但這個中心是由各級黨組織來領導完成的。第三代領導核心非常重視黨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下一步省委要下大力氣抓一下,尤其是領導班子的建設。你在基層工作時間長,我很想聽聽你的意見。」

  李天民說:「經州抓組織建設,以我的經驗只有兩點,一是抓好制度化、經常化,幾年來,我們堅持抓黨建領導小組例會活動,我任組長,分管書記任副組長,組織、紀檢、宣傳部門負責人參加,每季度都要開一次會議,研究黨建工作,不管社會上有什麼風向,我們堅持不動搖,事實上證明我們這樣做是有成效的。」

  朱書記處饒有興趣地說:「好好,說下去。」

  「第二,過去抓組織建設,重點抓了企業和農村基層,這當然是十分必要的,這對於我們有效地貫徹落實黨的方針路線任務起到了保證作用。對縣鄉班子的建設卻往往容易忽視。經州市委過去抓了縣鄉兩級,我們自認為效果是好的。當然說起來也是老生常談了。」

  朱書記鼓勵說:「繼續說,繼續說。」

  李天民道:「縣鄉兩級,縣一級又尤其重要,因為縣委既是一個決策部門,又是一個執行部門,處於中間層次。經州這些年來,制定了縣鄉幹部廉政、組織生活等一系列規定,同時注重抓好一把手,因為說到底,工作都是由人來完成的。經州委重視了縣委一把手的選配,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好,你說到了點子上,七千人大會那次,擴大到縣委書記。封建社會,皇帝對官吏的管理一直延伸到知縣,說明了縣委書記、縣長這一角色非常重要。以後省委要加強對縣一級主要領導幹部的管理。」朱書記說,看了一下表,審視李天民的表情問:「無事不登三寶殿,你這次來,有沒有什麼個人方面的事情?」李天民道:「我來就是想向你反映一件事,新城縣委書記趙離同志,是原來經州市委上報省委確定的市級後備幹部,這個同志原則性強,有工作能力,在女同志中方方面面都比較突出。她到新城工作幾年,證實了組織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新城是經州的改革開放試點縣,工作存在著很大的強度和難度,她都挺過來了,新城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一個女同志,工作起來要比男同志困難多得多,尤其是去年她的孩子得了白血玻」朱書記想起《內參》上那篇文章,但他決不會說出來,只是說:「我們正需要這樣的好同志嘛。」

  「她孩子得了這種病,治療上需要很多錢,但她沒有這個能力解決,新城縣委、還有市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給了她一些經濟援助。」

  朱書記點點頭,表示這是合理的。

  「可能在手續上有些考慮得不夠周全,這一點趙離也有責任。她在新城也得罪了一些人,有人因此就向省委告狀,省紀委派出了調查組。當然向省委告狀是許可的,搞清問題也是對幹部負責的表現。問題是調查組有很多讓人不理解的地方。比如從上面帶來談話名單,大多是對當事人有意見的人,就讓人懷疑不夠公正了。何況這時趙離同志的孩子病危,在這樣的時候去作調查,我認為有些欠妥,這不是愛護幹部,更不是保護幹部。」

  朱書記呷了一口茶,說:「組織上調查一個人也是正常的吧。」

  「她當然是接受組織調查的。這只是我的感覺,基層的同志也有這種感覺。」李天民說:「我對趙離了解比較多,我在老城當縣委副書記時,她還是知青,表現突出,作為可以教育好的黑五類子女推薦上了大學。因為我們認識時間長,在她的進步上,給人的印象是我關照多一些,認為我們關係非同尋常。

  這一次調查她,有些人就聯繫到過去我同老劉的關係……」朱書記攔住李天民的話頭,說:「我知道了,紀委調查,正像你說的,是對幹部負責的表現,問題總會搞清。好了,我還要陪上海那邊的人,晚飯你就在這裡吃吧,我讓秘書陪你。」

  李天民連說已經在辦事處安排了,同朱書記告辭。

  第二天中午,朱書記在省委小伙房吃飯的時候,向紀委劉書記問起有沒有看到最新一期《內參》,說有篇文章寫得不錯。

  劉書記回答還沒有注意到。朱書記說:「我建議你看一看。」劉書記吃過飯以後讓秘書找到那篇文章,原來是新城縣趙離的事跡,不由得警覺起來,躺在床上粗看了一遍。

  趙離受到調查,是他根據監察一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余鋒的建議安排的。劉書記主管全省黨紀工作,這是他的職責。新城和經州的幹部傳說他和余鋒整趙離以作報復,也太貶低他們的覺悟了,事實上他們從未說過要報復誰,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甚至連以前發生在新城和經州的事都很少提到過。他們現在都是春風得意,對過去理應表現寬容。余鋒調離經州後,只同邱世棟見過一次面,邱世棟是他的老下級,不久前到省城來看他,不招待一下總是不好的。席間兩人談起新城舊事包括邱世棟被退回的遭遇,自然也是正常的。邱世棟揚言要告倒趙離,余鋒也只是嗯了一聲,並沒有贊成,因為告不告是邱世棟的個人自由。後來酒酣耳熱,余鋒說出了趙離在新城被強姦的傳聞,這有什麼呢?男人們喝多了酒,常常要拿這類事作佐酒的笑料的。後來余鋒就收到了檢舉趙離的匿名信,這樣的信最近有很多,第一封他沒有處理,可是多了不處理就不行了,總不能因為同當事人有過共事就包庇吧?於是余鋒附上一張處理箋,送劉書記閱示,為了顯示重視,他還多寫了一段話:「這幾封來信代表了一種傾向,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群眾對我們的幹部要求更高了更嚴了。而某些地方的個別幹部,卻未能嚴格要求自己,放鬆了學習,放鬆了世界觀改造,發生了貪污受賄等一系列問題。由此看來,如何加強幹部廉政建設,是當前黨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儼然是大領導的口氣,這話從余鋒筆下出來,就讓人感覺像三歲小兒穿著爺爺制服那樣不合適,要是別人,或者別時早讓劉書記扯碎了。可是劉書記恰巧這兩天心情特別好,就微笑著作了批示。劉書記深謀遠慮,考慮余鋒在新城工作過,需要避嫌,就把案件轉到監察二室,要他們會同經州市紀委聯合調查。那天方主任來向他辭行,他還特別介紹說余鋒情況熟,要他們向余鋒要靠得住的幹部名單。現在調查結束,已經準備就處理問題進行研究。今天朱書記突然提出讓他看這篇文章,也許大有深意。忍住困意,看了一遍,又看一遍,也在幾個地方劃了紅槓,加了感嘆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