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滑行電梯的直徑長達2300千米,差不多是地球直徑的六分之一,周長7225千米,地球到達預定位置前需要跨越電梯一半的長度。
火伊人號的停駛點,在電梯與航軌平面重合點前約300千米的位置,意味成功拉出的納米繩索,最長需達到4000千米,這樣地球才能在飛船開始勻速緩行後,攀爬上1150千米的高度。
等地球已到達這一高度,火伊人號就得以比地球移動快四十倍的速度前行,以給地球讓出足夠的進入空間,地球將再向下走1150千米進入航軌。
在這過程中,宇宙飛船的航速只能穩穩控制在“40倍”這一數值上,慢了會導致地球進入空間不夠寬,快了會導致地球失衡。
這對駕駛飛船的太空人而言,確實是極其嚴峻的考驗,飛船向前行駛的每一步都得嚴格控制,以保證著力點的均衡,所以太空人必須做到細緻、沉穩、耐心。
海歌若有所思地點頭道:“我想這個步驟所耗時間應該最長,只要地球脫離滑行電梯,平安登上航軌,火伊人號就可以加速了。假如按照光速行駛,抵達地太冥站點只需幾分鐘,那時我們就相當於進入了柯伊伯帶。請問在那之後,航線又如何規劃?”
崔倫浩說:“人類預計要進入的新宇宙空間,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大犬座矮星系。它遠在柯伊伯帶以外,以目前地球的三角航軌建設力量,無法向那樣遙遠的地方延伸。所以在到達地太冥站後,地球會進入一個休整期,我們將以冥王星為起點,繼續向銀河系內探索新的人工拉格朗日點,以建立三角航軌的第二段路線,直至到達目的地。”
“可是”海歌欲言又止,不知該怎樣表達心中的疑問。
地太冥行程開始前,地下植物王國就將完全被毀滅,超能金屬將耗盡存量,就算科學探索的星火代代相傳,人類總能找到保證地球平穩前進的人工拉格朗日點,可後續的物料供應又從何而來?難道依靠北極大陸上的新聯合政府?”
崔倫浩嘴唇動動,看樣子明白海歌想問什麼,但他也把衝到嘴邊的話咽回去,只對男助手說:“邁克,輪到你了。”
邁克是一個有著黑色捲髮和棕色皮膚的帥小伙,他向崔倫浩比出的手勢,手掌向虛擬顯示屏上一推,宇宙星圖就被局部放大,海歌見到了一個編號:2647。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線無戰事
“這是冥王星。”海歌說。
“沒錯,”崔倫浩抬手滑開編號,一個由岩石與甲烷冰塊組成,至少一半地域被石灰白覆蓋的暗紅色星球,就出現在屏幕左端。金色航軌看上去是從冥王星中心穿過後發生轉折,以它為終點和起點,一分為二地射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目測夾角約為30度。
崔倫浩告訴海歌:“您現在見到的,正是韋德爾先生苦心考證七十年,才得以確定的人工拉格朗日點。當地球抵達了這裡,將進入冥王星的運行軌道。冥王星同樣會圍繞太陽公轉,但它的公轉周期差不多能持續248個地球年,這對地球來說既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好消息是,它目前正處於遠日點,基本不受太陽災變的影響。壞消息是,地球必須在走完全部航軌前就離開那裡,以避免與冥王星相撞,並在它的衛星卡戎的右側找到停泊點。冥王星與卡戎二者間潮汐鎖定,地球若擅自闖入,有可能會打破它們之間的平衡,從而對三者都造成巨大災難。”
“三角航軌的第三個支點在冥王星上,火伊人號卻必須帶領地球遠離那顆行星,中間隔著它的衛星卡戎。這樣的操作,又是一個難題!除此之外,柯伊伯帶中布滿冰封物體,就算能避開它們,接近絕對零度的氣溫地球人怕也難以承受。”海歌這樣想著,不禁擔憂。
冥王星曾一度被劃歸在太陽系內,屬於位於遠日點的第九大行星,後地球國際天文聯合會糾正了這個錯誤,將它列為在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顆天體,屬於矮行星。
冥王星表面的溫度低至零下229攝氏度,當地球進入這個冰質天體的軌道範圍,如果得不到任何保護,地球表面的生物會被活活凍死,到那時,恐怕冰堡也救不了任何人。
崔倫浩等三人看出了海歌的憂慮,米歇爾明媚一笑,手指順著三角航軌滑回地球的位置,再輕輕點下去。
“是時候向您解釋地球上正發生著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了。我們傾向於稱它為第十年轉機。”崔倫浩說。
“第十年轉機,這是什麼意思?”海歌不知所云地傻站著。他沒見全息圖景發生變化,卻感覺瞭望塔里的環境變了,頭頂出現了淡白色的天空,空中流雲飛卷,陽光如織,遙遠的東方似正有鳥群披著幾縷紅霞飛來。
“這是,薄膜型紅外整流罩!”海歌驚嘆。他猜到那種封閉郵輪的保護膜還能作何用途了救贖之光將用這種物料來對付柯伊伯帶的寒冷!
崔倫浩說:“這項設備想必您不陌生,火伊人號藉助它在太平洋公海安全航行了十年。不過小遊艇比不得大地球,要為整個地球覆上這層整流罩可不容易,就算它具有足夠的延展性,能量供應源也將是巨大的考驗。”
海歌完全同意崔倫浩的觀點,火伊人號上,哪怕那樣小一隻整流罩的用電量,也占了核發電機組電能產量的三分之二,現在地球人全涌去了北極圈打仗,地球上哪還找得出一座正常運轉的核電站,來保證覆蓋面積遠超51億平方公里的整流罩正常工作?
火伊人號的停駛點,在電梯與航軌平面重合點前約300千米的位置,意味成功拉出的納米繩索,最長需達到4000千米,這樣地球才能在飛船開始勻速緩行後,攀爬上1150千米的高度。
等地球已到達這一高度,火伊人號就得以比地球移動快四十倍的速度前行,以給地球讓出足夠的進入空間,地球將再向下走1150千米進入航軌。
在這過程中,宇宙飛船的航速只能穩穩控制在“40倍”這一數值上,慢了會導致地球進入空間不夠寬,快了會導致地球失衡。
這對駕駛飛船的太空人而言,確實是極其嚴峻的考驗,飛船向前行駛的每一步都得嚴格控制,以保證著力點的均衡,所以太空人必須做到細緻、沉穩、耐心。
海歌若有所思地點頭道:“我想這個步驟所耗時間應該最長,只要地球脫離滑行電梯,平安登上航軌,火伊人號就可以加速了。假如按照光速行駛,抵達地太冥站點只需幾分鐘,那時我們就相當於進入了柯伊伯帶。請問在那之後,航線又如何規劃?”
崔倫浩說:“人類預計要進入的新宇宙空間,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大犬座矮星系。它遠在柯伊伯帶以外,以目前地球的三角航軌建設力量,無法向那樣遙遠的地方延伸。所以在到達地太冥站後,地球會進入一個休整期,我們將以冥王星為起點,繼續向銀河系內探索新的人工拉格朗日點,以建立三角航軌的第二段路線,直至到達目的地。”
“可是”海歌欲言又止,不知該怎樣表達心中的疑問。
地太冥行程開始前,地下植物王國就將完全被毀滅,超能金屬將耗盡存量,就算科學探索的星火代代相傳,人類總能找到保證地球平穩前進的人工拉格朗日點,可後續的物料供應又從何而來?難道依靠北極大陸上的新聯合政府?”
崔倫浩嘴唇動動,看樣子明白海歌想問什麼,但他也把衝到嘴邊的話咽回去,只對男助手說:“邁克,輪到你了。”
邁克是一個有著黑色捲髮和棕色皮膚的帥小伙,他向崔倫浩比出的手勢,手掌向虛擬顯示屏上一推,宇宙星圖就被局部放大,海歌見到了一個編號:2647。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線無戰事
“這是冥王星。”海歌說。
“沒錯,”崔倫浩抬手滑開編號,一個由岩石與甲烷冰塊組成,至少一半地域被石灰白覆蓋的暗紅色星球,就出現在屏幕左端。金色航軌看上去是從冥王星中心穿過後發生轉折,以它為終點和起點,一分為二地射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目測夾角約為30度。
崔倫浩告訴海歌:“您現在見到的,正是韋德爾先生苦心考證七十年,才得以確定的人工拉格朗日點。當地球抵達了這裡,將進入冥王星的運行軌道。冥王星同樣會圍繞太陽公轉,但它的公轉周期差不多能持續248個地球年,這對地球來說既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好消息是,它目前正處於遠日點,基本不受太陽災變的影響。壞消息是,地球必須在走完全部航軌前就離開那裡,以避免與冥王星相撞,並在它的衛星卡戎的右側找到停泊點。冥王星與卡戎二者間潮汐鎖定,地球若擅自闖入,有可能會打破它們之間的平衡,從而對三者都造成巨大災難。”
“三角航軌的第三個支點在冥王星上,火伊人號卻必須帶領地球遠離那顆行星,中間隔著它的衛星卡戎。這樣的操作,又是一個難題!除此之外,柯伊伯帶中布滿冰封物體,就算能避開它們,接近絕對零度的氣溫地球人怕也難以承受。”海歌這樣想著,不禁擔憂。
冥王星曾一度被劃歸在太陽系內,屬於位於遠日點的第九大行星,後地球國際天文聯合會糾正了這個錯誤,將它列為在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顆天體,屬於矮行星。
冥王星表面的溫度低至零下229攝氏度,當地球進入這個冰質天體的軌道範圍,如果得不到任何保護,地球表面的生物會被活活凍死,到那時,恐怕冰堡也救不了任何人。
崔倫浩等三人看出了海歌的憂慮,米歇爾明媚一笑,手指順著三角航軌滑回地球的位置,再輕輕點下去。
“是時候向您解釋地球上正發生著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了。我們傾向於稱它為第十年轉機。”崔倫浩說。
“第十年轉機,這是什麼意思?”海歌不知所云地傻站著。他沒見全息圖景發生變化,卻感覺瞭望塔里的環境變了,頭頂出現了淡白色的天空,空中流雲飛卷,陽光如織,遙遠的東方似正有鳥群披著幾縷紅霞飛來。
“這是,薄膜型紅外整流罩!”海歌驚嘆。他猜到那種封閉郵輪的保護膜還能作何用途了救贖之光將用這種物料來對付柯伊伯帶的寒冷!
崔倫浩說:“這項設備想必您不陌生,火伊人號藉助它在太平洋公海安全航行了十年。不過小遊艇比不得大地球,要為整個地球覆上這層整流罩可不容易,就算它具有足夠的延展性,能量供應源也將是巨大的考驗。”
海歌完全同意崔倫浩的觀點,火伊人號上,哪怕那樣小一隻整流罩的用電量,也占了核發電機組電能產量的三分之二,現在地球人全涌去了北極圈打仗,地球上哪還找得出一座正常運轉的核電站,來保證覆蓋面積遠超51億平方公里的整流罩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