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崔倫浩與兩位助手交換目光,三人取得共識後,米歇爾再次切換了全息畫面。海歌頭頂,模擬紅外整流罩下的天空消失了,向下俯瞰,他的下方是一大片六角形區域。他認得那是哪兒,那正是北極大陸上,富人們居住的冰堡區,六角形的六個角全屬於軍事據點,政府軍日夜重兵把守,防止無產者聯盟發動突襲。
這一次,米歇爾演示的北極圖景不再是虛擬,而是由引力波探測器從太空空間站遠距離拍攝。海歌不自覺地產生抗拒心理,很不願見到血腥的戰爭場面。可他觀察崔倫浩等三人的表情,不僅沒從他們的臉上看出憤怒,竟還暗藏了喜悅,便隱隱覺出了什麼。
圖景繼續放大,海歌站進了一間裝飾華麗的冰堡房間。
這兒晶瑩剔透的牆上,成排懸掛古代地球名人的油畫畫像,其中有拿破崙、伽利略和哥倫布,還有蘇格拉底與他的弟子柏拉圖,燃燒得正旺的壁爐上方,高懸著中國的孔子。
房間正中,是一張能供二十幾人圍坐的橢圓形會議長桌,沿牆則全是高背座椅,屬於供旁聽者安坐的旁聽席。
“我們現在進入了新聯合國新聞發布中心。剛剛被北極世界人民民主推選出來的第一任聯合國秘書長,緊急召開了專門針對地球拯救計劃的公開聯席會議,因為時間緊張,新聞發布會也同時舉行。”
“民主推選?可他們剛剛還在”對於崔倫浩的介紹,海歌有思想準備,但真正聽到這消息時,仍難掩震驚。他想到了那道撕裂天空的,來自阿達茨飛彈的紫色電光,還有裹成狗熊,在雪地里哆嗦著作戰地播報的記者。
將政府軍作為暴力武器,全力對抗平民“叛亂”的聯合政府,突然願意以大局為重,顧及全地球的整體利益了?又或者,坐在眼前的聯合政府領導班子,已被新鮮血液替換,他們是願與無產者聯盟平起平坐的和平主義者,或者根本就來自無產者聯盟?
會議大廳里座無虛席,旁聽席上坐滿了記者,沒找到位置的乾脆就在地毯上席地而坐。
海歌看見記者們不時拿相機對準橢圓形會議桌拍照,屋角也擠滿了攝像師,幾十架大炮筒正從各方位對準開會的人,恐怕連他們臉上的毛孔都能數清楚
坐在桌邊的二十幾人,是這次大會的主角,他們神色平靜,大多數人都手托著腮在沉思。從著裝上看,他們應該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並從事著不同職業。其中有幾位軍人,其他人則如海歌猜想,屬於平民。
每人面前都擺著厚厚的報告,白色封頁上的署名者竟然是
海歌忍不住念出聲:“全球科技聯合會暨救贖之光組織?!”
崔倫浩開口了:“小休恩先生,全球科技聯合會與無產者聯盟一起,同聯合政府的政府軍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殊死搏鬥,既為普通民眾爭取生存權,又為救贖之光組織合法化奮爭。全球科聯參戰,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年後。一名與救贖之光組織聯絡的地面工作人員遭到暗殺,成為了科學界與民眾聯合反抗暴政的導火索。”
第一百五十四章 想像中的燈塔
崔倫浩繼續說道:“科學界人士沒有參軍,也沒有參與過血淋淋的屠殺,他們的戰鬥方式,是不斷將太陽災變的進度報告,以及救贖之光組織為拯救地球作出的貢獻放入電子文檔,再製作成電腦病毒發送進冰堡區的終端系統,終於成功從內部分化了聯合政府。當最後五十名民兵戰士死於阿達茨飛彈碎片的攻擊,舊的聯合政府被徹底瓦解,將那些披著人皮的惡棍關進監獄後,由公民秘密推舉的新領導班子走馬上任,他們就是你現在見到的這些人。”
“北極戰爭的最終結果,是舊的聯合政府被推翻,全球科技聯合會與無產者聯盟共同接管了地球?”
海歌欣喜之餘,仍覺得象在做夢,不相信戰爭能向如此光明的方向轉變。這可是他在影幻中走完全程,也沒料到的結局!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確實準備了各種冷兵器,預計將在戰爭末尾進行一決生死的近身肉搏,可沒等肉搏戰開打,兩個階層就按甲休兵,化干戈為玉帛了?
崔倫浩說:“救贖之光組織的人沒有參與會議,全球科技聯合會全權代表了我們。那本白皮書報告中,詳細列明了我們這個組織從建立到現在,為拯救地球做出過多麼巨大的努力,也付出了多麼大的犧牲。然而二十年來,我們得到的沒有讚譽,只有阻礙與剿殺,原因就是聯合政府已被貪婪者占領,那些人堪比人類世界的黑洞,無止無休地侵吞世界財富,並為保住財富與地位,不惜葬送這顆藍色星球。”
邁克忍不住插嘴:“地球都快沒了,他們搶來的金銀財寶又往哪兒擱?或者說,他們還能把自己往哪兒擱?這時錢已經買不來任何東西了,包括生命。”
是啊,說不定唯一能終止戰爭的辦法,就是讓地球毀滅。這不是剛才他在駕駛艙里產生的悲觀想法嗎?估不到僅幾十分鐘後,真實的地球世界形勢就發生了根本性逆轉……
海歌聽不見那些人說話的聲音,但當坐在會議桌主位上的一個人,應該是新任聯合國秘書長,翻開那本來自科學界的報告時,海歌見到正文第一頁寫的是:我們需要眾志成城,實現地球人類共同的目標:逃出柯伊伯帶!
這一次,米歇爾演示的北極圖景不再是虛擬,而是由引力波探測器從太空空間站遠距離拍攝。海歌不自覺地產生抗拒心理,很不願見到血腥的戰爭場面。可他觀察崔倫浩等三人的表情,不僅沒從他們的臉上看出憤怒,竟還暗藏了喜悅,便隱隱覺出了什麼。
圖景繼續放大,海歌站進了一間裝飾華麗的冰堡房間。
這兒晶瑩剔透的牆上,成排懸掛古代地球名人的油畫畫像,其中有拿破崙、伽利略和哥倫布,還有蘇格拉底與他的弟子柏拉圖,燃燒得正旺的壁爐上方,高懸著中國的孔子。
房間正中,是一張能供二十幾人圍坐的橢圓形會議長桌,沿牆則全是高背座椅,屬於供旁聽者安坐的旁聽席。
“我們現在進入了新聯合國新聞發布中心。剛剛被北極世界人民民主推選出來的第一任聯合國秘書長,緊急召開了專門針對地球拯救計劃的公開聯席會議,因為時間緊張,新聞發布會也同時舉行。”
“民主推選?可他們剛剛還在”對於崔倫浩的介紹,海歌有思想準備,但真正聽到這消息時,仍難掩震驚。他想到了那道撕裂天空的,來自阿達茨飛彈的紫色電光,還有裹成狗熊,在雪地里哆嗦著作戰地播報的記者。
將政府軍作為暴力武器,全力對抗平民“叛亂”的聯合政府,突然願意以大局為重,顧及全地球的整體利益了?又或者,坐在眼前的聯合政府領導班子,已被新鮮血液替換,他們是願與無產者聯盟平起平坐的和平主義者,或者根本就來自無產者聯盟?
會議大廳里座無虛席,旁聽席上坐滿了記者,沒找到位置的乾脆就在地毯上席地而坐。
海歌看見記者們不時拿相機對準橢圓形會議桌拍照,屋角也擠滿了攝像師,幾十架大炮筒正從各方位對準開會的人,恐怕連他們臉上的毛孔都能數清楚
坐在桌邊的二十幾人,是這次大會的主角,他們神色平靜,大多數人都手托著腮在沉思。從著裝上看,他們應該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並從事著不同職業。其中有幾位軍人,其他人則如海歌猜想,屬於平民。
每人面前都擺著厚厚的報告,白色封頁上的署名者竟然是
海歌忍不住念出聲:“全球科技聯合會暨救贖之光組織?!”
崔倫浩開口了:“小休恩先生,全球科技聯合會與無產者聯盟一起,同聯合政府的政府軍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殊死搏鬥,既為普通民眾爭取生存權,又為救贖之光組織合法化奮爭。全球科聯參戰,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年後。一名與救贖之光組織聯絡的地面工作人員遭到暗殺,成為了科學界與民眾聯合反抗暴政的導火索。”
第一百五十四章 想像中的燈塔
崔倫浩繼續說道:“科學界人士沒有參軍,也沒有參與過血淋淋的屠殺,他們的戰鬥方式,是不斷將太陽災變的進度報告,以及救贖之光組織為拯救地球作出的貢獻放入電子文檔,再製作成電腦病毒發送進冰堡區的終端系統,終於成功從內部分化了聯合政府。當最後五十名民兵戰士死於阿達茨飛彈碎片的攻擊,舊的聯合政府被徹底瓦解,將那些披著人皮的惡棍關進監獄後,由公民秘密推舉的新領導班子走馬上任,他們就是你現在見到的這些人。”
“北極戰爭的最終結果,是舊的聯合政府被推翻,全球科技聯合會與無產者聯盟共同接管了地球?”
海歌欣喜之餘,仍覺得象在做夢,不相信戰爭能向如此光明的方向轉變。這可是他在影幻中走完全程,也沒料到的結局!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確實準備了各種冷兵器,預計將在戰爭末尾進行一決生死的近身肉搏,可沒等肉搏戰開打,兩個階層就按甲休兵,化干戈為玉帛了?
崔倫浩說:“救贖之光組織的人沒有參與會議,全球科技聯合會全權代表了我們。那本白皮書報告中,詳細列明了我們這個組織從建立到現在,為拯救地球做出過多麼巨大的努力,也付出了多麼大的犧牲。然而二十年來,我們得到的沒有讚譽,只有阻礙與剿殺,原因就是聯合政府已被貪婪者占領,那些人堪比人類世界的黑洞,無止無休地侵吞世界財富,並為保住財富與地位,不惜葬送這顆藍色星球。”
邁克忍不住插嘴:“地球都快沒了,他們搶來的金銀財寶又往哪兒擱?或者說,他們還能把自己往哪兒擱?這時錢已經買不來任何東西了,包括生命。”
是啊,說不定唯一能終止戰爭的辦法,就是讓地球毀滅。這不是剛才他在駕駛艙里產生的悲觀想法嗎?估不到僅幾十分鐘後,真實的地球世界形勢就發生了根本性逆轉……
海歌聽不見那些人說話的聲音,但當坐在會議桌主位上的一個人,應該是新任聯合國秘書長,翻開那本來自科學界的報告時,海歌見到正文第一頁寫的是:我們需要眾志成城,實現地球人類共同的目標:逃出柯伊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