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韋德爾的原話是:紫杏樹根含有劇毒,刨挖者必然中毒,哪怕我這個星倖存者也不例外,所以我當然不希望讓你目睹我中毒的樣子,這點我想李正松教授會告訴你的。不過這不是唯一的原因。
從太空中拖拽地球離開現有軌道,成敗的關鍵是保持平衡。為保證地球一直平行移動,宇宙飛船與地球啟動引擎必須給出完全相同的力,當然它們的本質區別是一個屬於拉力,一個屬於推力。
在太空中實際搭建三角航軌時,我們再次採用了用特殊螢光筆材料標註航行路線的方案,這種星科學界獨有的指路方式,你已在當初的影幻之旅中有過體驗,但那時為考驗你的耐力與判斷力,我並沒向你說明,而是通過機器人成功引導你前行。
現在你需要依靠自己來識別螢光筆畫的正確路徑了,戴上太空人護目鏡後,你見不到真正的,用超能金屬搭建的航軌,就只有寬闊的藍色路標。
你一定會奇怪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超能金屬具有障礙物識別能力,它會根據對宇宙中潛在危險的判斷,來確定軌道的寬窄、走向、以及應該吸收多少宇宙輻射能。這種變化隨時隨地可能發生,靈活到可以用閃電形容,人能夠控制飛船,卻永遠跟不上航軌變化的速度,假如任憑意識控制它,很可能在瞬間破壞掉地球保持的平衡性,發生軌道偏移,整個地球如觸礁的海輪般傾覆的悲劇。
孩子,不知道才是最安全的,當你知道了三角航軌的樣子,自然而然就會想到要主導它,而非任憑它在你眼前自由變換形狀,否則你一定會對腳下的路心懷恐懼。這是智慧生物的本能,所以請你理解我這麼做的苦心。
第一百五十二章 滑行電梯
回憶到這兒,海歌環顧大廳的環形顯示屏,不解地問崔倫浩:“崔博士,請問那條閃光的軌道,是你們已經完工的三角航軌嗎?”
崔倫浩很高興能快速進入正題,答道:“是的,為方便識別,我們的人員對航軌外形作了著色處理。但實際在太空中的三角航軌,肉眼不可見,我們只能通過釋放在太陽系內的二十萬個微型引力波探測器,來確定工程機器人是否是始終按照圖紙施工的,以及工程進行到了哪一個階段。直到上個月,航軌所有路段的搭建才正式完工,於是探測器結束它們的使命,大部分散盡在了宇宙空間中。等它們攜帶的電池能量耗盡,也就自毀了。當然我們也保留了少量探測器繼續傳輸畫面,它們為地球服務的時間,可以延長到火伊人號逃出柯伊伯帶之後。”
那條閃光的金色軌道,只是電腦製作的三維圖形。海歌暗嘆一聲,又問:“那麼您能否讓我看看,三角航軌的人工拉格朗日點具體所在方位?”
崔倫浩點點頭,示意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過來,他們看樣子是他的助手。
“米歇爾,請將畫面調換到柯伊伯帶。”崔倫浩對左邊扎羊角辮的金髮女孩說。
米歇爾答聲“好的”,伸手在海歌看不見的屏幕上點擊幾下,就聽“嘭”一聲輕響,好像有人撐開了一把傘,不過海歌見到的不是傘,而是一幅占據了整個瞭望塔空間的宇宙星圖。
大廳里的人們遠離了,只有他和崔倫浩等三人站在星圖中,似乎伸手就能從宇宙黑海里撈起一把星辰。
看著熟悉的宇宙圖景,海歌依舊茫然。這樣的全息圖景,他已在成功的指引下研究過無數次,但哪一次也沒這一次真實。如果不是確定自己正站在地球上,他壓根就得懷疑圖景里到底是不是太陽系。
水星與金星已不可見,太陽是一個光澤暗淡的大紅球,與影幻中,成功向他展示的那顆健康的黃矮星迥然不同,連體積都大出了好幾倍。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見到了韋德爾所說的,由特殊螢光材料勾勒的三角航軌逃逸路線。遠遠望去,那是一道類似光的橘紅色彩,而非韋德爾所說的藍色。感官上認為那是光,它的走向卻彎彎曲曲,讓人聯想到山間的羊腸小道。
超能金屬搭建的航軌將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形狀,螢光材料填充的指引路線卻不會變,只一直通往大方向,以防擾亂太空人的視線。
崔倫浩說:“小休恩先生,我們正站在太陽系的縮略圖裡,跟著這道能轉折的光線走,我們將到達目的地的第一站,冥王星。”
三角航軌的全稱,正式定名為地太犬航線,地球擺脫現有軌道進入柯伊伯帶,是航線的第一段路程,到達站點是地太冥站。
海歌見到了航線在地球軌道外的起點站,它緊鄰原國際空間站,但是位置是固定的,不存在繞軌運行。
從外觀上看,那是一個緩速旋轉的大齒輪,很有點象聳立在救贖之光總部前,那架將光能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水車”。
不過大概是由於齒輪過於巨大,在它的左右兩邊還密布大小齒輪無數。那是一個精密的傳動裝置,動力正是來自於植物金屬吸收的宇宙輻射能量,只要宇宙還在,傳動裝置就不會停轉,所以在海歌眼裡,那更象一台人類夢寐以求的永動機。
“這是空間輸送輪組,我們稱它為滑行電梯,負責將跟著火伊人號宇宙飛船的地球準確送至起航坐標點。有了它,地球開始前進時將得到一個有效緩衝力,防止因飛船突然減速而在地球內部造成可怕的失重。要知道地球上的人,可沒誰系安全帶呢。”崔倫浩形象地解釋。
從太空中拖拽地球離開現有軌道,成敗的關鍵是保持平衡。為保證地球一直平行移動,宇宙飛船與地球啟動引擎必須給出完全相同的力,當然它們的本質區別是一個屬於拉力,一個屬於推力。
在太空中實際搭建三角航軌時,我們再次採用了用特殊螢光筆材料標註航行路線的方案,這種星科學界獨有的指路方式,你已在當初的影幻之旅中有過體驗,但那時為考驗你的耐力與判斷力,我並沒向你說明,而是通過機器人成功引導你前行。
現在你需要依靠自己來識別螢光筆畫的正確路徑了,戴上太空人護目鏡後,你見不到真正的,用超能金屬搭建的航軌,就只有寬闊的藍色路標。
你一定會奇怪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超能金屬具有障礙物識別能力,它會根據對宇宙中潛在危險的判斷,來確定軌道的寬窄、走向、以及應該吸收多少宇宙輻射能。這種變化隨時隨地可能發生,靈活到可以用閃電形容,人能夠控制飛船,卻永遠跟不上航軌變化的速度,假如任憑意識控制它,很可能在瞬間破壞掉地球保持的平衡性,發生軌道偏移,整個地球如觸礁的海輪般傾覆的悲劇。
孩子,不知道才是最安全的,當你知道了三角航軌的樣子,自然而然就會想到要主導它,而非任憑它在你眼前自由變換形狀,否則你一定會對腳下的路心懷恐懼。這是智慧生物的本能,所以請你理解我這麼做的苦心。
第一百五十二章 滑行電梯
回憶到這兒,海歌環顧大廳的環形顯示屏,不解地問崔倫浩:“崔博士,請問那條閃光的軌道,是你們已經完工的三角航軌嗎?”
崔倫浩很高興能快速進入正題,答道:“是的,為方便識別,我們的人員對航軌外形作了著色處理。但實際在太空中的三角航軌,肉眼不可見,我們只能通過釋放在太陽系內的二十萬個微型引力波探測器,來確定工程機器人是否是始終按照圖紙施工的,以及工程進行到了哪一個階段。直到上個月,航軌所有路段的搭建才正式完工,於是探測器結束它們的使命,大部分散盡在了宇宙空間中。等它們攜帶的電池能量耗盡,也就自毀了。當然我們也保留了少量探測器繼續傳輸畫面,它們為地球服務的時間,可以延長到火伊人號逃出柯伊伯帶之後。”
那條閃光的金色軌道,只是電腦製作的三維圖形。海歌暗嘆一聲,又問:“那麼您能否讓我看看,三角航軌的人工拉格朗日點具體所在方位?”
崔倫浩點點頭,示意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過來,他們看樣子是他的助手。
“米歇爾,請將畫面調換到柯伊伯帶。”崔倫浩對左邊扎羊角辮的金髮女孩說。
米歇爾答聲“好的”,伸手在海歌看不見的屏幕上點擊幾下,就聽“嘭”一聲輕響,好像有人撐開了一把傘,不過海歌見到的不是傘,而是一幅占據了整個瞭望塔空間的宇宙星圖。
大廳里的人們遠離了,只有他和崔倫浩等三人站在星圖中,似乎伸手就能從宇宙黑海里撈起一把星辰。
看著熟悉的宇宙圖景,海歌依舊茫然。這樣的全息圖景,他已在成功的指引下研究過無數次,但哪一次也沒這一次真實。如果不是確定自己正站在地球上,他壓根就得懷疑圖景里到底是不是太陽系。
水星與金星已不可見,太陽是一個光澤暗淡的大紅球,與影幻中,成功向他展示的那顆健康的黃矮星迥然不同,連體積都大出了好幾倍。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見到了韋德爾所說的,由特殊螢光材料勾勒的三角航軌逃逸路線。遠遠望去,那是一道類似光的橘紅色彩,而非韋德爾所說的藍色。感官上認為那是光,它的走向卻彎彎曲曲,讓人聯想到山間的羊腸小道。
超能金屬搭建的航軌將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形狀,螢光材料填充的指引路線卻不會變,只一直通往大方向,以防擾亂太空人的視線。
崔倫浩說:“小休恩先生,我們正站在太陽系的縮略圖裡,跟著這道能轉折的光線走,我們將到達目的地的第一站,冥王星。”
三角航軌的全稱,正式定名為地太犬航線,地球擺脫現有軌道進入柯伊伯帶,是航線的第一段路程,到達站點是地太冥站。
海歌見到了航線在地球軌道外的起點站,它緊鄰原國際空間站,但是位置是固定的,不存在繞軌運行。
從外觀上看,那是一個緩速旋轉的大齒輪,很有點象聳立在救贖之光總部前,那架將光能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水車”。
不過大概是由於齒輪過於巨大,在它的左右兩邊還密布大小齒輪無數。那是一個精密的傳動裝置,動力正是來自於植物金屬吸收的宇宙輻射能量,只要宇宙還在,傳動裝置就不會停轉,所以在海歌眼裡,那更象一台人類夢寐以求的永動機。
“這是空間輸送輪組,我們稱它為滑行電梯,負責將跟著火伊人號宇宙飛船的地球準確送至起航坐標點。有了它,地球開始前進時將得到一個有效緩衝力,防止因飛船突然減速而在地球內部造成可怕的失重。要知道地球上的人,可沒誰系安全帶呢。”崔倫浩形象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