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項梁起兵,叔孫通又投了項梁,劉邦率諸侯攻破楚都城,他直接從俘虜轉正為漢營的博士。劉邦在戰火紛飛的日子裡,不理會儒生,叔孫通堅持坐冷板凳,不和驕兵悍將較一時短長。一個人能坐冷板凳並不難,難的是他還帶著一幫人坐冷板凳,不是坐一小會兒,而是一坐就好幾年。他終於等到機會了,劉邦需要建立品牌形象了,需要CI系統,需要形象視覺規範、行為禮儀規範,甚至需要思想意識規範。說得更簡單點,大漢國要展示大國崛起的聲威,必須搞個團體操,總導演的不二人選就是「第五代」儒家的傑出代表叔孫通。

  叔孫通人如其名,會變通,前後侍候過N個主子也沒有心理障礙,這樣的儒者,和後來讀書注經講究忠義的儒者形象相差很遠。

  儒,以銳圓的淺學所知,最早就是專業包辦葬禮的,古人對人死了去哪裡非常關心,所以遠古時代主持葬禮的人不管叫儒還是叫祭司,都有和上天溝通的義務和責任,包括今天在電影上也看到,西方人下葬時,也得有個神甫念個「阿門」才行。上個世紀70年代批林批孔,有許多小人書,比如《柳下跖痛斥孔老二》,我就是從這本小人書上得知,孔老二他爹就是專業主持葬禮的,而孔老二打小玩遊戲,也只會撮個小土堆,插草為香,練習祭拜。李鐵梅是家傳的紅燈有一盞,孔老二是家傳的祭拜有一套。從孔老二經營葬禮到叔孫通導演朝廷禮儀,可見儒家也是與時俱進,經營範圍在不斷擴大,服務顧客的產品也越來越多。

  現在,儒家起碼錶面上很興盛,又是祭孔,又是給孔夫子創作標準像,又是開辦孔子學院……總之,也不知道第N代新儒家,做慷慨自信狀,時刻準備著去拯救那些大魚大肉吃膩了的西方人,還有一位于丹姐姐,拿《論語》燉了心靈雞湯,優先撫慰了一下孔夫子祖國的人民。凡此種種,都是當代的叔孫通——終於又繞到主題了。

  叔孫通頂住了儒家內部原教旨主義派的壓力,帶領一幫助手成功地排練出了大漢朝廷禮儀。讓劉邦真正從劉三、劉亭長、劉漢王升級為劉皇帝。當然,皇帝是劉邦自己打下來的,但感覺卻是儒生孫叔通帶給他的。劉皇帝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形象工程也是維穩工程

  太祖高皇帝七年(公元前200年)

  春,二月,上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上說。

  臣光曰:王者以仁義為麗,道德為威,未聞其以宮室鎮服天下也。天下未定,當克己節用以趨民之急;而顧以宮室為先,豈可謂之知所務哉!昔禹卑宮室而桀為傾宮。創業垂統之君,躬行節儉以示子孫,其末流猶入於****,況示之以侈乎!乃雲「無令後世有以加」,豈不謬哉!至於孝武,卒以宮室罷敝天下,未必不由酇侯啟之也!

  劉邦平定天下,終於可以歇歇了。

  他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返回長安,心情很愉快,但是一到未央宮,他發現丞相蕭何把工程規模搞得很大,劉邦很生氣,責問蕭何:「天下亂鬨鬨地打了這麼多年仗,老百姓吃了很多苦,我們的新政權還不穩定,你搞這麼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太過分了!」(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

  蕭何看到老闆責備,顯然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現在天下人心未定,都不知道誰是真命天子,所以要修建壯麗的宮殿,讓天下老百姓知道,哦,這就是皇帝辦公和生活的地方!辦公的地方修建得不夠壯麗,是不能懾服老百姓的。何況現在一步到位,也省得後世不停地擴建。」(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劉邦一聽享用豪華的宮殿還有穩定大局的效果,馬上齜著牙樂了。

  這一年,距項羽火燒阿房宮才七年,秦帝國因濫用民力而土崩瓦解,漢帝國又在長安開始營建新的宮室,看來勞動人民一直都在忙活。

  未央宮建得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秦始皇焚書坑儒,得罪了讀書人,所以有人寫《阿房宮賦》,埋汰秦皇朝,漢朝獨尊儒術,文化人留點情面,所以未央宮蓋得究竟是幾星標準,沒有負面報導。但是,以當時的國力,基礎建設規模顯然有些擴大,反正連劉邦看著都有點過了。

  「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劉邦憑這句話,就有資格上央視的《感動中國》節目。劉邦的責怪,應該說很有分量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其實也是古已有之的觀念,反奢侈和反腐敗一樣,幾十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是基本國策。但蕭何畢竟是蕭何,這種級別的人物,每做一件事情,早就把前因後果考慮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會招致什麼批評,早就心裡預演了N遍。這叫「才足以文過,智足以飾非」。

  蕭何早就準備好了過硬的理由:穩定壓倒一切。蕭何說,巍峨華美的宮殿可以加強新政權的威儀,有穩定天下人心的效果。一句話就把「反奢侈」撂一邊了。蕭何胡說嗎?不胡說,有一定道理。古今中外,公共建築都搞得巍峨華麗,歐洲的教堂,中國的宮殿,確實都有震懾人心的效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