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某種意義上說,德國潛艇從來就沒有失敗過,因為它一直戰鬥到最後,它們不是沒有取得過勝利,而是因為它們的艇長是奉命在海上投降的,就象他們的前輩們在1918年所做的那樣。德國在法國的潛艇基地於1944年丟失了,德國本土的潛艇基地也在1945年被占領了。這樣,德國潛艇的活動停止了,就象1918年德國陸軍在西線的大戰役中失敗後,德國潛艇馬上停止了活動一樣。但是,有趣而又矛盾的是,1945年結束德國潛艇威脅的功勞,竟然由盟國陸軍來認領;當然,所有這些也毫無疑問地要歸功於盟國海軍力量在兩年以前的大西洋戰鬥中所取得的勝利。

  如果說德國潛艇幾乎給德國帶來了勝利,那麼美國潛艇部隊在打敗日本人的英勇然而又未被人知曉的戰鬥中,也起了很大作用。日本在襲擊珍珠港以後,美國立即對日宣戰。美國海軍數量可觀的潛艇部隊在太平洋開始了無限制的戰鬥。美國海軍同其他大多效海軍一樣,原先也在艦隊中給予了潛艇部隊應有的位置。可是,當時美國海軍很快地發現,如果說潛艇是比較弱的海軍使用的一種武器的話,那麼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和日本島周圍的水域中變成了一支較弱的海軍。由於把戰線拉得太長,並且石油和原料都要依賴進口,所以日本也象英國一樣容易受到封鎖。

  與此相反,日本堅持把潛艇當作主力艦隊的兵力來使用。日本潛艇指揮官們相信,他們的潛艇更適合於攻擊軍艦。所以日本潛艇在美國西海岸對商船從來不構成嚴重的威脅。這種情況就象德國潛艇在美國東海岸和加勒比海一帶並不構成威脅一樣。相比之下,美國人採取了一種大膽的戰略。結果,在日本人損失的800萬噸商船中,有一半以上(幾乎是整個商船隊)是被美國潛艇擊沉的,而美國自己只損失了50餘艘潛艇。僅憑這次對日本的封鎖,就使日本的戰爭工業幾乎陷於停頓狀態。

  英國潛艇所取得的戰果與德國和美國比較起來並不算突出。這倒不是因為英國潛艇艇長和艇員們缺乏技術和勇氣,或者是缺乏第一流的裝備,而是因為象德國這樣的大陸國家所提供的目標比較少——當然,這些艇員們要表現其勇敢的機會也還是很多的。德國的商船隊比較少。英國的巡洋艦能夠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樣,有效地對德國的海岸及被占領的歐洲海岸實施遠距離封鎖。德國的船隻是沿著它的海岸或在波羅的海航行。在北非戰役期間,德國和義大利的護航隊從義大利橫渡海峽,為其陸軍運載增援部隊和作戰物資。在這些水域中,英國潛艇不得不在短距離航線的不利情況下航行,並且還要經常冒著在淺水中通過水雷區的危險。由於上述原因,英國損失了82艘潛艇,其中有46艘是在地中海被擊沉的。在上述這些不利的條件下,艇員們的表現應該被認為是英勇的。由於英國潛艇,水上飛機和水面艦艇的協同作戰,隆美爾將軍統帥下的德國陸軍得不到彈藥和燃料供應,因此不能在北非的沙漠中繼續發動攻勢。在對日作戰中,英國潛艇艇長們再現了他們先輩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雄業績(但不是象以前那樣在波羅的海或馬爾馬拉海,而是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亞周圍的水域中)。他們通常都是使用火炮而不是魚雷對付他們所碰到的敵軍小型艦艇。

  在經過多年的試驗之後,袖珍潛艇成功地研製出來了,從此打開了潛艇戰的一個新局面,雖然在潛艇的歷史中有許多這樣的事例:潛艇艇長把他們的艇開進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港口或海灣里,就象德國海軍上尉普萊因在1939年把他的潛艇開進斯卡帕灣防線之內,使用魚雷攻擊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號一樣。可是,袖珍潛艇進行了更為大膽的襲擊行動。義大利海軍就曾使用一種叫“戰車”的武器在亞歷山大港攻擊過英國的戰列艦隊。這種“戰車”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種魚雷,勇敢的魚雷手坐在它的前部進行操縱,抵達目標後,把雷頭掛在目標艦的底部引爆。“伊利莎白女王”號和“勇敢”號就是這樣被炸壞的。這次成功的襲擊當時是保密的。日本人也使用過袖珍潛艇,開始是在珍珠港,後來又在雪梨港,但是都沒有什麼戰果。而德國的袖珍潛艇,在被派去對付諾曼第登陸艦隊和襲擊前往安特衛普港的盟國船隊的戰鬥中,成效也甚微。

  英國使用袖珍潛艇要比德國少得多,可是英國在這方面卻取得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成就。一些被稱為“X”型的袖珍潛艇,由常規潛艇運送到挪威水域,鑽到“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停泊的狹窄海峽中而未被敵人發現。至少有兩艘“X”型袖珍艇成功地把重型炸藥拴在該戰列艦的底部,並且引爆,結果該戰列艦喪失戰鬥力長達好幾個月。由於這次大膽地攻擊,皇家海軍的憂慮解除了,因為這艘威力巨大的戰列艦本來隨時都會出來威脅前往蘇聯以及在大西洋上的護航隊的。在大戰快要結束的時候,一種類似“X”型的袖珍艇在新加坡成功地襲擊了日本的重巡洋艦,切斷了聯繫日本、香港和西貢的海底通訊電纜。

  到第二世界大戰結束時,潛艇被證明是一種致命的然而又經濟的武器。但是,這時的潛艇實際上還象約半個世紀以前開始研製的那種試驗艇。在戰後10-15年以後,潛艇在許多方面都有改進,例如在速度,下潛深度、通氣管、雷達、聲納(當時叫防潛儀)、通訊和自導魚雷等方面,那種保持到今天的柴油電動潛艇,直到50年代中期還是世界潛艇兵力的基石。這種情況一直保持到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真正的潛艇——的出現。所有的早期潛艇在實際使用中都只不過起能夠下潛的魚雷艇的作用。事實上,大多數潛艇的使命也都是如此。然而,核動力潛艇的續航力是無限的。它的核反應堆能夠進行空氣再循環,所以它不需要通氣管。它可以淨化海水供飲用。它不需要在潛望鏡深度進行巡航。它也不需要象早期潛艇那樣在水面上航行。它能夠以30節以上的速度在水下連續航行。它的下潛深度比常規潛艇要深得多。它的動力——核反應堆——決定了它的噸位至少要比柴油電力潛艇大3倍,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大10倍。它的體積象巡洋艦一樣大。它在深水底下漫遊,幾乎可以說是不會受到攻擊的。它也許是海軍武器庫中最好的潛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