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謝利》

  小說《謝利》是以19世紀初英國紡織工人自發地搗毀機器而引起的產業界的騷動為背景的。當夏洛蒂還在伍勒小姐學校念書的時候,就聽伍勒小姐講過附近一個紡織廠老闆的住宅和工廠被工人們砸毀的事情,它在夏洛蒂的腦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後,她在傳聞的基礎上構思了這部小說的主要情節,並且將書中的謝利作為艾米莉的寫照,將艾米莉強悍、獨特的性格借用過來,塑造了一個神采奕奕,充滿活力的女主人公。夏洛蒂在創作這部小說的過程中,兩個摯愛的妹妹先後去逝,這使她孤苦難當。她們三姐妹的感情非同一般,她們從小廝守在一起,有著共同的精神與感情所構築的共同的天地,她們的死,將夏洛蒂生活的大部分都帶走了,孤苦一個的她只有在寫作中才能尋找到一絲安慰。她讓艾米莉在謝利身上復活,讓安妮在卡羅琳身上永生,想像幫助她擺脫了痛苦。手稿完成後,夏洛蒂寫道:“不管這部作品今後遭遇如何,寫作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天賜之福。它把我從黑暗悽苦的現實中引了出來,帶到了一個非現實的,然而快樂的境地。”由於她創作時遭受了失去親人的打擊,創作曾一度中斷,因而這部小說顯得有些結構鬆散。而且人物形象也不夠突出,主題也從社會上的產業騷動,轉到了私人的生活場景。但這本小說卻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社會學價值,它是英國文學史中第一部反映破壞機器的盧德派運動的小說。因此它在文學史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小說的情節是這樣的:在英格蘭的北部約克郡,紡織廠的廠主羅伯特·穆爾在連年的拿破崙戰爭影響下幾乎破產,他決定引進新式機器來降低成本,尋找出路。一天晚上,天空昏沉,穆爾在等待著新機器的運來。忽然,他聽到一陣車聲,以為是機器運來了,就大聲問道:“一切都順利嗎?”工人們的回答卻讓他大吃一驚,“機器全讓我們砸爛了。”穆爾趕上前,看著被搗毀的機器,心裡又痛苦又憤怒。他是個有比利時血統的年輕商人,世代經商的家產由於動盪的時局,已經敗落,他決心重振家業,在約克郡這個偏僻的角落租下了菲爾赫德的窪地小紡織廠。這次,他用全部的資金購買了新機器,卻已經被毀壞,他發誓要對破壞者進行報復。第二天,他將工廠的事安排妥當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這時他的表妹卡羅琳聽說他的機器被搗毀特地來看他。卡羅琳是一個純潔善良,嫻靜美麗的姑娘。她出生後不久,母親就離開了她,父親也酗酒而死,她是叔叔赫爾斯通養大的。自從表哥穆爾從國外回來後,她經常到他這來,他們一起散步,聊天,天長日久,卡羅琳不知不覺地愛上了自己的表哥。但穆爾的內心卻被別的東西占據著,一心想他的工廠,想著錢,根本沒有把表妹放在心上。他的無情讓卡羅琳十分傷心。後來他在政治上又和卡羅琳的叔父發生了分歧。他和大多數商人一樣,希望孤注一擲地謀求和平,以保證工廠的利潤。而赫爾斯通被這種叛逆的行為所激怒,不許卡羅琳和穆爾來往,卡羅琳陷入了失戀的痛苦中。當她看到兩個老處女不顧年邁,為窮人做衣服的時候,深深被她們的獻身精神所打動,她也開始做一些救濟平民的事情,以此尋找安慰。此時,羅伯特·穆爾查出了搗毀機器的首要人物,他報告了警方,並開始解僱工人,斷絕了他們的生活來源。工人代表找到穆爾進行談判,在談判當場,警察逮捕了工人代表摩西·巴拉克勞夫。春天來臨了,卡羅琳仍是無精打采。一天,她的叔父帶她去拜訪了謝利小姐。謝利是當地名門菲爾特府的唯一的女繼承人,她是一個具男子氣質的新女性,豁達豪放,潑辣灑脫,清秀美麗的臉上有一雙灰色的大眼睛。謝利一見到赫爾斯通和卡羅琳就尋問穆爾的情況。她認為穆爾是個有勇氣的君子,在這點上她與卡羅琳不謀而和,兩個姑娘彼此產生了好感,很快她們就成了一對好朋友。她們對書也有著相同的品味,常在一起切磋。謝利知道了卡羅琳的心事,就鼓勵她不要對愛情恢心。一天,穆爾把謝利約了出來,講了許多恭維的話,並透露出想請她幫助自己的意思。卡羅琳雖然知道穆爾在追求謝利,但她十分敬佩謝利高尚的舉止和品德,沒有表現出反感。附近的工廠連續不斷地被工人襲擊,謝利感到自己的工廠也汲汲可危,就請來了牧師和幾個老處女興辦慈善事業,以此來平息工人的憤怒情緒。穆爾對她這種妥協的做法表示了懷疑。果然,就在慶賀慈善救濟晚會的當晚,成百的工人襲擊了穆爾的工廠。謝利和卡羅琳首先發現了工人的行動,就抄小路給穆爾送信。但為時已晚,工人們已經包圍了工廠的大院。他們在統一的指揮下,向工廠的守護者發動了猛烈的進攻。穆爾對工人們的報復早有準備,事先調來了士兵,因而戰鬥格外激烈。最後,零亂的廠房血跡斑斑,工人們傷亡慘重。工廠被保住了,穆爾又開始追捕工人首領,並對工廠的設備進行更新和改革。這一切都需要一筆資金,他從謝利小姐那兒先借了5000英鎊,並想以她的財產鞏固自己的地位,振興家業。此時的謝利就像是個金塑的女神,讓他感到了她不可抗拒的魅力。終於,他鼓起勇氣向謝利求婚。聰明的謝利一語道破了他的真心:“你說的真像一個來要我錢包的強盜,而不像是個來要我心的情人。”斷然拒絕了他的求婚。穆爾自尊心受了很大的傷害,轉天一早,就以追捕工人首犯為藉口去了伯明罕。在不斷的精神折磨下,卡羅琳病倒了,而且很重。謝利小姐從前的家庭教師普賴爾太太來照顧她。一次她從卡羅琳的夢囈中得知她思念親生母親,就將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說了出來,原來她就是卡羅琳的生身母親。在她熾熱的母愛的沐浴下,卡羅琳慢慢地恢復了健康。一天,謝利小姐的姑父突然帶著全家來到了菲爾赫德莊園,他此次的目的是給謝利小姐選擇一個門當戶對的配偶。謝利痛斥了他那金錢加地位的婚姻觀念,並回絕了家財萬貫的菲利普·南尼利男爵的求婚。姑父勃然大怒,指責謝利粗野無禮,失去了貴族小姐的節操。謝利小姐回敬道:“我不是說我喜歡有個主人嗎?我要有一個叫我在他面前會覺得應該順從,又不得不順從的人。要有一個敢說他有能力控制我急躁脾氣的人。要有一個發出稱許能夠得到我的回報,並能用嗔怒責罰我的人。要有一個我不能不愛,又很可能懼怕的人。”她追求的是一種真正的愛情。其實謝利心中的戀人是羅伯特·穆爾的弟弟,路易斯·穆爾。他是姑父家的家庭教師,文靜沉穩,對本職工作認真負責。以前謝利去姑父家的時候,他曾教過她法文,被她活潑多情的個性所吸引,至今仍保存著她的法文練習本。後來,他們在菲爾赫德相逢時,謝利對他態度忽冷忽熱連自己也搞不清她這是怎麼了。一次,謝利被狗咬了一口,她鎮定地用燒紅的烙鐵把自己的傷口燙焦,還寫下了遺囑,她把這件事只告訴了路易斯,並請他在自己發病的時候料理家中的事物。後來才知道她是虛驚一場,咬她的狗並不是瘋狗。路易斯從謝利身上看到了他所喜愛的性格,內心激起愛的火花。謝利也慢慢愛上了真摯、勇敢的路易斯。他們的戀情卻遭到了姑父辛普森的激烈反對。謝利當著他的面摟著路易斯說:“他就是我的未婚夫。”此後,他們的感情經過一點挫折,最終定了婚期。羅伯特·穆爾離家已經兩個多月了,他協助官方捕獲了主犯,返回了約克郡。途中,他遭到工人的伏擊,中彈受傷,險些喪命。卡羅琳得知後,心憂如焚,急忙來看他,給了他很大的安慰。羅伯特·穆爾終於開始勇敢地正視現實,決心重整旗鼓,並向卡羅琳坦白了向謝利求婚和借錢的事,請求她原諒。經濟危機終於過去了,約克郡又呈現了繁榮景象。羅伯特·穆爾和卡羅琳,路易斯·穆爾和謝利兩對有情人終成眷屬。《謝利》於1849年10月26日正式出版後,評論界對這部小說反映平平。認為它的情節平淡,議論過多,前後銜接得不太自然。但夏洛蒂在這部小說中的創作思想和題材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她將目光投到了社會的工人運動上,塑造了幾個極有特色的人物。尤其是兩個性格反差極大的女主人公謝利和卡羅琳。她們一個勇敢潑辣,一個溫柔賢良,但都對傳統的虛偽道德進行了反抗,堅貞不渝地追求真摯的愛情。謝利是個闊小姐,她不用擔心自己的生計,將精力放在更高層次的追求上,除了對婚姻的自主外,她還自稱“基爾達”老爺,公開要求“治安推事”、“義勇騎兵隊隊長”和“教會新執事”的這些往往都是男人的頭銜。她對門第、錢財熟視無睹,嚮往彼此尊重、敬佩的愛情,她的叛逆,在思想層次上遠遠超過了簡·愛,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衝破了傳統的門第觀念,最終與出身貧寒的教師路易斯·穆爾結了婚。她尋求政治上平等的做法,將女性的解放提高到了在政治上要與男人相抗衡的高度。與謝利相陪襯的卡羅琳,雖然在愛情的追求上有些軟弱,但也對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發出了抗議。夏洛蒂對另一個主人公羅伯特·穆爾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他既有冷酷自私、崇尚權力錢財、貪婪成性的性格,又是一個精力充沛、富有才幹、有所作為的工業進步的代表者和保衛者,在故事的結尾,他終於醒悟,良心復活。他接受了卡羅琳的愛情,恢復了自己失掉的那部分人性。他也接受了謝利對工人的慈善綱領,摒棄了血腥鎮壓的作法。雖然最後他的轉變有點無法讓人心服,但對他不同時期不同情感不同側面成功的描寫,體現了夏洛蒂敏銳、細緻的觀察力,使這個人物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夏洛蒂對工人的運動是充滿同情的,她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出了工人的悲慘處境,並寄予了無限的同情。但她對工人與資本家的衝突態度是曖昧的,既不贊成對工人進行鎮壓,也不相信起義能使矛盾有所改善,她借謝利的手推出了安撫大眾的慈善性質的作法,這也是她自己所推崇的。夏洛蒂在這部小說中充分顯示了自己處理社會歷史題材的熟練技巧。她準確把握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將他們的權欲、愛憎、抗議充分揭示出來,使這部小說具有了無限的生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