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投降清軍,轉攻秀全的起義軍了。在與天地會的關 繫上,洪秀全嚴格軍紀是必要的,然而要求友軍都信 仰拜上帝教,似乎不近情理,從而使相當一部分可以 爭取的友軍,轉而成為敵軍了。這在策略上顯然是一 個失誤。 值此總動員的時候,還有一件事也需要提及,那 就是在各地教徒紛紛到金田集中準備起義之際,拜上 帝教領導內部發生了楊秀清稱病不出的事件。楊秀清 一向熱心拜上帝教傳教事業,具有非凡的組織能力, 是紫荊山區三千上帝信徒的領袖,深得秀全與雲山的 倚重。他突然裝病不出,使金田起義計劃幾乎陷於流 產。秀全、雲山知道秀清稱病不出主要是由於個人權 位問題引起的,所以雲山主動作了讓步,授秀清以軍 政指揮實權,位僅次於秀全,蕭朝貴位居第三,雲山 退居第四位。名次排定之後,秀清與朝貴率紫荊山教 徒到金田主持武裝起義事務,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 1850年 11 月4 日(天曆十月初一),在洪秀全、楊 秀清領導下 , “金田、花洲、陸川、博白、白沙不約 同日起義 ”,打響了向清軍進攻的第一槍。為了粉碎 清軍切斷花洲與金田聯繫的企圖,洪秀全派胡以晃率 軍向駐紮在思旺的清軍張鏞部發起進攻,打了一次大 仗。這一仗標誌著金田起義的開始。12 月27 日,蒙 得恩大敗潯州協副將李殿元部清軍,擊斃張鏞,攻克思

  旺。28 日接洪秀全等徙營出思旺上金田。這就是著名 的“迎主之戰”。 金田團營後,清朝政府感到震驚、恐慌,特派林 則徐從福建去廣西“剿辦 ”,妄想撲滅這股剛剛燃燒 起來的烈火。但林則徐體弱多病,在途中病死了。於 是,清政府派貴州總兵周鳳歧和清江協副將伊克坦布, 帶兵來金田鎮壓。 1851年 1 月 1 日,伊克坦布帶領的一千多貴州兵, 去攻打金田。這些貴州兵,腳穿靴子,背著椰子殼, 走起路來,“咚咚”的響。他們每人帶了兩支槍,一支 是火藥槍,另一支是鴉片槍。一路上,他們沒有見到 一個起義軍的人影兒,伊克坦布得意洋洋。當他們來 到新圩附近時,已然陷入了起義軍準備的“口袋”。等 他們一過蔡村江木橋,埋伏的起義軍沖了出來,把木 橋拆掉,切斷了敵人的後路。一時殺聲四起,洪秀全、 馮雲山帶領的伏兵,從四面八方衝殺過來。楊秀清等 率兵截斷了清軍的退路。這一仗,伊克坦布全軍潰敗。 他慌慌張張騎馬逃命,後被起義軍砍死在蔡村江橋下。 周鳳歧聽到情況後,急忙帶兵前來營救。交戰以後, 周鳳歧傷亡慘重,大敗而逃。 1851年 1 月 11 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是洪 秀全 38 歲生日,這天,金田起義軍全體將士,興高采烈 地為洪秀全祝壽。

  只見,金田村萬眾歡騰。犀牛嶺上,飄起了農民 起義的革命大旗。起義軍手拿梭標、大刀,雄赳赳地 來犀牛嶺營盤集合,在隆重的儀式中,洪秀全莊嚴宣 布起義。建國號為太平天國,洪秀全為起義軍最高統 帥,改正朔,確定 1851年即農曆辛亥年為太平天國辛 開之年。 為什麼要改稱號呢?過去,洪秀全一心想通過拜 上帝教,來改良社會,很喜歡用“共享太平”、“安享 太平”的字眼。可見“太平”兩字,已經深深印刻在 他心中。“天國”兩字,是來自基督教的新約聖經。不 過,這裡是指“中國”而言,是出於洪秀全的附會和 曲解。但國號“太平天國 ”,總算符合洪秀全改造中 國社會的本意吧。 起義軍稱太平軍,建立五軍主帥。楊秀清為左輔 軍師,領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領前軍 主將;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領後軍主將;韋昌輝為 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石達開為左軍主將。此 外,還“封秦日綱、胡以晃、賴漢英、蒙得恩、盧賢 達、何震川、李開芳、林鳳祥等文武大員為丞相、檢 點、指揮??將軍??軍帥等”。

  第四 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後,兩萬大軍,駐紮在金田的幾個小山 村,軍餉供應很困難。起義後的第三天,洪秀全率領 大軍離開金田,向東出發,占領商業重鎮江口圩。這 里物產豐富,交通方便。他們打算在這兒補充一下軍 需,即去平南和潯江一帶召集拜上帝會的群眾,再從 水路去桂林。 這時,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李星沅、廣西提督向榮 率部一萬餘人殺氣騰騰地向牛排嶺撲來,妄圖扼殺這 支新生的農民革命隊伍——太平軍。由於太平軍大多 數是農民,有散漫的習氣,為了發揮戰鬥力,為了粉 碎清軍的圍剿,1851 年 1 月上旬,洪秀全就向太平軍 將士發布了五條軍事紀律: 一、遵條命,即服天條和命令; 二、別男行女行,即分男營女營; 三、秋毫莫犯,即愛護百姓; 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和儺就是內部和 睦),即不私藏財物,團結和睦,服從指揮,守紀律; 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 這五條軍事紀律,對保持太平軍的統一步調,增 強部隊的戰鬥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2 月28 日,太平軍東占江口圩。至今流傳的“金 田起義出大王 ”,就是指這件事。清提督向榮、總兵 李能臣、周鳳歧率軍萬餘人,從東、北、西三面進犯 江口,想一網打盡太平軍。 “轟、轟、轟 !”一個又一個的地雷炸響了。緊 接著,洪秀全布置的伏兵,如同神兵天降,把清兵打 得大敗而逃。 這一仗,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率領的女兵也大顯 神威,得到太平軍和老百姓的一致讚揚。 緊接著在屈甲州,洪秀全又施展誘敵深入之計, 一舉殲敵幾百人。 太平軍雖然接連打敗了敵人的幾次進攻。但糧餉 短缺,再呆下去,會被困死的。“三十六計,走為上 計 。”3 月8 日,乘著夜色朦朧,洪秀全命令太平軍撤 離江口,向西行軍。大隊人馬,連夜翻過紫荊山,向 武宣挺進。幾天後,便在武宣縣的東鄉,紮下了大營。 得到軍情,向榮率軍前來圍剿。 3 月 19 日,趁敵兵剛到,洪秀全巧設計謀,把敵 人引進台村、靈湖的伏擊圈中。 又是一場漂亮的殲滅仗,廣西巡撫周天爵,壓隊 冒死衝鋒,向榮才被救出重圍,保住了性命。 靈湖大捷後,洪秀全趁機在東鄉正式宣布“登極”, 稱“天王”。

  後來,太平天國把這一天(3月23 日,舊曆二月二 十一日),定為“天王登極節”。 在清軍的圍剿下,太平軍和清兵在東鄉浴血戰鬥 了兩個多月。結果太平軍的傷病員不斷增加,糧、鹽、 火藥供應不上。為了鼓舞全軍的鬥志,蕭朝貴假託天 兄耶穌下凡,號召戰士: “不臨陣脫逃??同心同力, 同打江山??” 5 月 15 日夜,洪秀全率領大軍,悄悄撤離東鄉, 攻占象州古城。清軍毫無防備,僅幾天的功夫,太平 軍就占領了寺村、中坪、百丈?? 洪秀全在中坪設立了大本營。 半個多月以後,向榮、烏蘭泰等清軍頭目,再次 率軍追來。 6 月9 日,太平軍繞到敵軍側背,夜襲獨鰲嶺清軍 大營。敵軍丟盔棄械,各自逃命。 烏蘭泰吃敗仗後,心驚膽戰,不敢再打,採用嚴 格封鎖糧草的辦法,想把太平軍困死在象州。清朝增 派重臣賽尚阿率領大兵來廣西。得到情報後,洪秀全 下令全軍秘密撤離象州。 三天後,當烏蘭泰得到探報說太平軍無蹤無影時, 洪秀全已率領主力回到了紫荊山金田地區。 紫荊山金田地區是太平天國革命的搖籃,群眾基 礎好。回來後,正趕上秋收,糧草供應緊張的困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