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犧牲的烈士。洪秀全後來封他為嘏王,以示悼念。為 了營救雲山,秀全想起清朝兩廣總督耆英曾宣布基督 教弛禁令,經與教徒商量後就於 3 月26 日去廣州設法 進行營救。結果沒有成功,他又匆匆回廣西。馮雲山 經紫荊山拜上帝教徒千方營救被桂平知縣王烈判以押 回原籍廣東結案。雲山在途中說服二公差入教,脫身 後又返回紫荊山,受到教徒熱烈歡迎。 馮雲山被捕、洪秀全赴廣州設法營救的期間,紫 荊山區封建勢力乘機向拜上帝教徒進攻。拜上帝教內 部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 ,“因而在兄弟中生出糾 紛後有分裂之跡像 ”。這時以燒炭為生的貧苦出身的 拜上帝教徒楊秀清和蕭朝貴,曾以當地“降僮”的迷 信方式,先後假借天父、天兄(耶穌)下凡附身傳言, 粉碎敵人瓦解拜上帝教的陰謀,鞏固了組織。楊秀清、 蕭朝貴的代天父、天兄傳言,在當時,起了穩定團結 拜上帝教徒的作用,但也孕育了日後領導集團分裂的 某種因素。 1849年 7 月,洪秀全和馮雲山都回到紫荊山區之 後,看到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大舉起事了,於是把在 拜上帝教徒與地主團練鬥爭中湧現出的主要領導人物, 組成為拜上帝教領導核心,計有:洪秀全、馮雲山、 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六人。 他們結成異姓兄弟,密謀起義大計。一場轟轟烈烈的

  農民革命風暴揭開了它的序幕。

  第三章 金田起義 洪秀全出生之時,清王朝已是危機四伏、風雨飄搖了。 封建統治者政治腐敗,貪污成風,財政拮据,軍備廢 弛。地主階級瘋狂兼併土地,地租剝削率急劇增加, 廣大農民日益貧困破產,過著啼飢號寒的生活。晚清 著名詩人龔自珍,揭露當時清朝封建統治者不事生產、 橫徵暴斂的罪行時說: 不論鹽鐵不籌河, 獨倚東南涕淚多。 國賦三升民一斗, 屠牛哪不勝栽禾。 中國在這樣腐朽的封建統治者控制下,自然容易 成為西方列強魚肉的對象。1840年 6 月(清道光二十 年),英國為了向中國進行罪惡的鴉片貿易,在廣州 虎門海面上發動了侵華戰爭。以林則徐為代表的愛國 官兵,奮起抵抗。離洪秀全家鄉七十餘里的三元里人 民,高舉平英團大旗,狠狠打擊了侵略軍,表現了中 國人民不甘屈服於外國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 但是,由於清朝政府推行“防民甚於防寇”的對

  外妥協投降的方針,鴉片戰爭以中國的悲慘失敗而告 終。1842年8月,在英國侵略軍炮艦威逼之下, 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 約—— 《南京條約》。 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中國大門後,伸進了侵略的 魔爪。它們以不平等條約為護符,大批傾銷鴉片。鴉 片輸入量從40 年代的 4 萬多箱劇增到 50 年代的 7 萬 多箱。同時,侵略者還大量傾銷洋紗洋布,造成南中 國沿海通商口岸“土紗、土布,削減大半 ”,剝奪了 中國農民的手工業者的生計。 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雙重壓迫和剝削,把 中國人民推向了災難的深淵。“村村餓莩相枕藉,十室 九家無炊煙”。這種雙重壓迫是會促使農民覺醒的。 鴉片戰爭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封建 的鬥爭,“無地無之,無時無之”,此伏彼起,連綿 不斷。 兩廣地區受到外國侵略者的禍害和封建統治階級 的荼毒,更甚於內地各省,因此,人民的反抗也就更 熾烈。以廣西來說,1847年到 1850年,廣西天地會武 裝反清鬥爭遍及全省“五府一州”。據文獻記載,起義 隊伍就有二三十股。清朝統治者驚呼哀嘆,甚而推測 “終必有潰爛不可收拾”之勢。 經過洪秀全、馮雲山等長期的思想和組織準備,

  到 1850年上半年,拜上帝教組織有了很大的發展。信 徒由 1847年時的三千人劇增到上萬人。這樣,以紫荊 山為中心,西起武宣縣,東到平南縣、藤縣,北自象州, 西南至博白、陸川、貴縣,以及廣東的信宜、高州等 地幾乎都有拜上帝教的組織。參加拜上帝教的人,大 多是漢、壯、瑤等各族的貧苦農民、手工業者、遊民 和窮苦的知識分子,也有一部分地主富戶。 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形勢下,洪秀全覺得武 裝大起義的主客觀條件都已經成熟,於是他不失時機 地把武裝起義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1850年 2 月,道 光皇帝死,咸豐皇帝即位。6 月,秀全派江隆昌等往廣 東接眷屬來廣西。他還假借上帝之口說:“在道光三十 年(1850年)我將遣大災降世,凡信仰堅定不移者將得 救,其不信者將有瘟疫,過了 8 月之後,有田不能耕, 有人沒處住,因此之故,當召汝之家人及親戚至此。” 這說明秀全這時已決定進行武裝起義了。就在這時, 秀全寫了一首詩,以表達自己的志向。這首詩說: 近世煙氛大不同,知天有意啟英雄。 福州被陷從難陷,上帝當崇畢竟崇。 明主敲詩曾詠菊,漢皇置槍歌大風。 古來事業有人做,黑霧收殘一鑒中。

  透過宗教的語言,這首詩清楚地告訴我們:洪秀 全決心效法朱元璋、劉邦等舉行起義,以實現自己拯 救中國的大業了。 為了武裝起義,洪秀全一方面令楊秀清在紫荊山 區設立營盤,訓練拜上帝教信徒,又命韋昌輝在金田 村開爐督造兵器。 另一方面,他與馮雲山則到平南花洲山人村胡以 晃家隱居,製造武器,積極準備起義。 1850年 7 月,洪秀全在花洲發布武裝起義的動員 令—— “團營”,要求各地拜上帝教徒到金田集中。 在洪秀全號召下,各地教徒聞風而起,紛紛向金田村集 中。為了適應武裝鬥爭的需要,秀全創立了聖(公)庫 制度。教徒“將田產屋宇變賣,易為現金,而將一切所 有交納於公庫,全體衣食俱由公款開支,一律平均 。” 因有此均產制度,人數愈為增加。 在發布“團營”令的同時,秀全等還按照《周 禮》,把信徒組織起來,按“五人為伍,五伍為兩, 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編組入 兵冊。一軍共官兵 13125人。軍帥之上有監軍、總 制、將軍、指揮、檢點、丞相等職銜。 到9 月底,參加金田“團營”的拜上帝教徒除紫 荊山區楊秀清、金田村韋昌輝率領的三千餘人外,還 有貴縣石達開、秦日綱統率的龍山礦工一千餘人,平

  南胡以晃領導的二千餘人,賴九率領的陸川隊伍千餘 人,黃文金統率的博白隊伍二千餘人,以及武宣、象 州等地的起義隊伍,合計為萬餘人。這支新的隊伍, 已經成為當時廣西最有組織和影響的一支農民武裝力 量了。 當時天地會農民起義隊伍紛紛要求參加這支新的 農民武裝。為了保持這支農民武裝隊伍的純潔性和戰 鬥力,洪秀全在接受天地會起義隊伍時,重申拜上帝 教的組織紀律,宣布要承認拜上帝教和遵守紀律才能 加入。他說 :“我雖未嘗加入三合會,但常聞其宗旨 在‘反清復明’。此種主張,在康熙年間該會初創時果 然不錯的;但如今已過去二百年,我們可以仍說反清, 但不可再說復明了,無論如何,如我們可以恢復漢族 山河,當開創新朝。如現在仍以恢復明室為號召,又 如何能號召人心呢?何況,入爾等會者須拜魔鬼邪神及 發三十六誓,又以刀加其頸而迫其獻財為會用,彼等 原有之真宗旨今已變為下流卑污無價值的了 。”這說 明,洪秀全雖然批判了三合會不合時代潮流的落後因 素,但是他繼承了它反清等合理的因素。天地會領袖 羅大綱,因贊成洪秀全“軍紀之嚴及其治軍之教理 ”, 留了下來,成為後來太平天國著名的將領。而大頭羊 (張劍)、大鯉魚(田芳)等天地會多數領導人,因洪軍 紀律太嚴,對拜上帝教又接受不了,便率眾離開,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