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釣魚台國賓館各樓樓道和房間裡陳設的工藝品,也染有很濃的“文化大革命”色彩,像牆上掛著的宣傳畫,以及有紅衛兵形象的瓷塑等,這些也都被有鑑賞價值的文物、國畫等取代了。樓內擺放的報刊雜誌,也作了一番挑選。基辛格住的房間裡,放進了由賓館贈送的大花籃。

  關於房間的布置檢查,還要說一點的是,汪東興曾親自向我和李連水布置了一項任務,就是檢查5號樓內有沒有安錄音監聽器材,有沒有可能導致失密的裝置。我印象汪東興是在基辛格來華前布置的這項任務,但是否和基辛格在此下榻有直接關係,我並不清楚。他布置後,我和李連水立即去了5號樓。

  ------------

  鄔吉成:目擊中美關係“解凍”細節(2)

  ------------

  當時就我和李連水兩個人進入到5號樓里,把該樓的大門一關,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檢查。我們把每一個犄角旮旯,桌子上下,沙發前後,櫥櫃裡外,床鋪底下,所有明線(檯燈、落地燈、電視、電話線)都仔細查看了一遍,還把電視天線也給拉了出來,又把插座都打開看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監聽或可能把房間裡的談話泄露出去的設備和裝置。我們隨後將檢查的情況,向汪東興做了匯報。

  對基辛格一行的飲食,周總理考慮的更為周到。當時的釣魚台國賓館還沒有契司(即奶酪),聽說美國人愛吃契司,就專門到北京飯店去取。了解到美國人愛吃海味,就準備了鮑魚、海參、海貝等海鮮。

  基辛格等在京兩天的菜譜,都是事先定好的,每餐不重複。以總理名義宴請的菜譜,則由周總理親自審定。他還提出,應該讓美國人嘗嘗烤鴨。考慮到去烤鴨店不方便,接待組就請了北京烤鴨店的一位老廚師,在釣魚台搞了個小烤爐。

  接待組還專門安排了一個西餐廚師,可後來基辛格一行來時都要求吃中餐,而且他們對中餐都顯示了很高的興趣,也很習慣。洛德用筷子和中國人一樣熟練,因為他的夫人是華裔,當然這是後話。

  能容納100多旅客的機艙,只有4名接待組成員/

  接待組為防止意外,走漏消息,就一直呆在使館休息/

  警衛看清汽車牌號後,就揮手放行/

  在蘇爾坦?穆罕默德?汗之後,閃出來一個肥胖的身影

  接待組離京前,周總理和其他相關領導,同他們談了這次任務的重要意義,做了最後一番叮囑。

  周總理說:這是中美高層交往中斷了20年後第一次重要的高級會晤,這說明了美國封鎖敵視中國政策的完全失敗。為了擺脫被動局面,美國不得不放下一貫傲慢的架子,跑到北京來與我們會談。不是我們有求於他們,而首先是他們有求於我們,我們應該本著落落大方,以禮相待,不卑不亢的精神做好這次工作。

  7月8日凌晨,接待組在內部軍用的南苑機場登機。他們乘坐的,就是那架由徐柏齡等領航帶過來的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專機,專機是7日從拉瓦爾品第國際機場試航抵達南苑機場的。

  能容納100多旅客的機艙,只有4名接待組成員,顯得十分清靜。4個多小時後,飛機平穩地降落在伊斯蘭瑪巴德查克拉拉機場特別停機坪。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張彤,已在機場等候。

  接待組成員下機後,未顧得上和張大使說幾句話,就立即乘車直奔大使官邸。由於美方強調會談要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將此行的代號定為“阿波羅1號”,因此接待組為防止意外,走漏消息,就一直呆在使館休息。

  晚上8時,張彤大使和接待組應葉海亞?汗總統邀請,赴總統府參加晚宴。也是出於保密的原因吧,巴方僅有巴基斯坦副總軍法執行官、陸軍參謀長哈米德?汗上將,國防部秘書艾哈默德吉亞斯烏丁,安全委員會主席烏瑪爾,外交部外事秘書蘇爾坦?穆罕默德?汗作陪。

  席間,葉海亞?汗總統簡述了基辛格到巴基斯坦後的活動,他本人和基辛格會晤的情況,並告知為避開外界的注意,基辛格將裝病。葉海亞?汗認為中美兩個大國長期處於隔絕狀態與時代發展要求不符,對他這次能當中間人,對中美高級會晤做出貢獻表示榮幸。

  章文晉代表中國政府對葉海亞?汗總統的幫助和協作表示了感謝。晚宴到11時才結束,接待組回到住地,立即開會商量第二天的工作。那一晚,他們只休息了兩個多小時。

  7月9日凌晨3時30分,接待組在安全委員會主席烏瑪爾陪同下,乘車前往機場。整個城市仍在沉睡之中,沿街沒有行人和車輛,只有灰暗的路燈在閃爍。機場門口的警衛,看清汽車牌號後,就揮手放行,汽車一直開到停機坪。

  波音707還停在那裡,機艙內所有的窗戶全部關閉,接待組人員在艙門附近就座。大約4時30分左右,兩輛黑色轎車也開到舷梯下。在蘇爾坦?穆罕默德?汗之後,閃出來一個肥胖的身影,戴著一副墨鏡,一頂大沿帽,他就是基辛格。

  隨基辛格而來的,是他的政治事務助手溫斯頓?洛德、東亞事物助理約翰?霍爾德里奇,負責生活事務的迪克?邁斯澤。他們看上去都很年輕,約30多歲,但已從事外交工作多年。另外還有兩名特工人員雷迪和麥克勞德。蘇爾坦?穆罕默德?汗先生為雙方作了介紹後就下了飛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