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說美國人在1970年10月末,就向中國發出了願意派特使赴北京的訊息,毛澤東在12月同斯諾的談話,甚至講了尼克森坐上飛機就可以到中國來,可我最早得知美國政府要派重要人物來華,則是在1971年的4月。

  在中央警衛處一次黨委常委會上,“文革”後直接負責周總理警衛工作的政委楊德中,談起發生在當月的美國桌球隊來華訪問及影響,繼而說:“尼克森最近放出風來,說他的女兒可以到中國來,又說他的老婆可以來,還說他可以自己來……當然,他也可能不來,但他要搭上這條線,要談判。談判,我們是有條件的。”

  5月,我又聽了周總理做的國際形勢的報告,其中談到如果美國從台灣撤走,承認一個中國,中美就可以建交。周總理還在報告中談到了外賓接待的問題。6月23日,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政治部主任王良恩,向中辦有關人員做了三點傳達:尼克森準備來華談判;我方準備和他談;如果談的話將包括哪些內容。

  其實在5月中旬,一封基辛格的密函,就幾經巴基斯坦駐美大使希拉蕊、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巴基斯坦外長、中國駐伊斯蘭瑪巴德大使張彤間的輾轉,送到周總理手中。密函說基辛格將於6月15日後的某日到北京,“不言而喻,基辛格博士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官員的第一次會談,要絕對保密。”

  接待基辛格秘密來訪的工作,從6月末就悄悄地動起來了,經毛澤東同意,周總理親自部署成立了對美工作領導班子,由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負責,外交部代部長姬鵬飛、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黃華等參加。

  周總理還與外交部、民航總局領導議定,派一個“接客”小組,前往巴基斯坦的拉瓦爾品第,接基辛格來華。

  “接客”小組分兩部分:領航組由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飛行總隊總隊長徐柏齡、領航員劉志義、報務員王今亮;接待組有負責會談事務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長章文晉、翻譯唐聞生,負責日常生活安排的禮賓司副司長王海容、禮賓司接待處副處長唐龍彬4人。

  領航組於7月2日,登上一架專機,秘密飛往拉瓦爾品第;又於7月6日,帶準備運載基辛格的波音707飛機試航北京。章文晉、王海容、唐聞生、唐龍彬則先行進釣魚台國賓館,看有關基辛格的新聞紀錄片和介紹美國國家情況的資料,做各種接待準備。

  我用零散的紙張記上了只有我能看懂的片言/

  5號樓內擺放的“紅寶書”都被撤走了/

  以總理名義宴請的菜譜,都由周總理親自審定/

  洛德用筷子和中國人一樣熟練,因為他的夫人是華裔

  周總理親往釣魚台國賓館,選定了他情有獨鐘的、距北門不遠的5號樓,作為基辛格一行的下榻之所。“文革”以後,國家元首、兄弟黨一把手級以外的重要外賓,也多數被安排在5號樓或6號樓。

  外交部派出的接待班子,就設在了與之毗鄰的4號樓。後來,周總理和葉劍英元帥聽取接待小組的匯報,與毛澤東主席進行聯繫都是在4號樓。周總理選擇在4號樓辦公,我個人考慮大概是出於方便工作。因為4號樓和5號樓的距離很近,他乘車到釣魚台國賓館與基辛格會談,有什麼需要在會談前要交代的事,在4號樓先下車,到樓里交代完了之後,步行就可以到5號樓,走不了幾步路;會談結束有什麼要商議的,也可立即步行到4號樓。而到距離稍遠一點的樓,就還要多一道車輛調度和上上下下的麻煩。

  為了確保基辛格一行的安全和秘密來訪的消息不外泄,作為釣魚台國賓館警衛工作負責人的我,根據上級的有關指示,對釣魚台國賓館院內的各哨卡,做了新的部署。

  新的部署要求:北門除參加基辛格接待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准通行。5號樓與6號樓之間的一座小橋,新添設哨位,與此次密談無關的人員,不能通過小橋進入5號樓區域;區域內的人員,也不從此橋外出。

  對5號樓內房間裡的擺設和招待,周總理也都一一給予了指示。他對參與接待的負責幹部說:我們歡迎人家來,就得要熱情,否則就太不禮貌,但也不要強加於人。他要求接待人員腦子裡要有一切言行舉止,都要從有利於這次中美高級會晤氣氛出發的意識。

  接待負責幹部對參加這次接待工作的所有人員,包括警衛人員、服務人員和司機,均作了嚴格規定:嚴守秘密,保證安全,在執行任務期間不回家,不能往外面打電話,不准做記錄。

  也正是因為有如此嚴格的規定,養成了多年記日記習慣的我,記事本里的這幾天是空白的。只是出於工作的安排和事後的總結,我用零散的紙張記上了只有我能看懂的片言。外交部接待組的人員,也被要求不准帶小本子,領導布置的工作只能靠腦子記。

  5號樓的部分房間,立即被組織人力粉刷一新。沙發、窗簾和一些家具,也全換了新的,空調等設備也做了全面檢查。基辛格房間的客廳里,增擺了酒台,放了各種中外名酒和香菸等。當然,這些都得到了周總理的指點。

  “文化大革命”時期,釣魚台各樓內,都擺放著“紅寶書”——《毛主席語錄》。接待人員也按照周總理的指示,把這些語錄撤走了。然而出乎接待人員意料的是,後來住在這裡的基辛格一行臨走時,竟特意向我方提出想要《毛澤東選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