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3〕日內瓦瑞士西部日內瓦州的首府,國際聯盟總部所在地。這裡的意思是指英、法等帝國主義集團。
〔4〕「縮短陣線」這是國民黨宣傳機構掩飾其作戰部隊潰退的用語。如《申報》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所載一則新聞標題為:「敵軍深入熱河省境,赤峰方面消息混沌,凌原我軍縮短防線。」〔5〕這也是李頓在巴黎演說中的話。 我們中國人總喜歡說自己愛和平,但其實,是愛鬥爭的,愛看別的東西鬥爭,也愛看自己們鬥爭。
最普通的是鬥雞,鬥蟋蟀,南方有斗黃頭鳥,斗畫眉鳥,北方有鬥鵪鶉,一群閒人們圍著呆看,還因此賭輸贏。古時候有鬥魚,現在變把戲的會使跳蚤打架。看今年的《東方雜誌》〔2〕,才知道金華又有鬥牛,不過和西班牙卻兩樣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們是使牛和牛斗。
任他們鬥爭著,自己不與斗,只是看。
軍閥們只管自己鬥爭著,人民不與聞,只是看。
然而軍閥們也不是自己親身在鬥爭,是使兵士們相鬥爭,所以頻年惡戰,而頭兒個個終於是好好的,忽而誤會消釋了,忽而杯酒言歡了,忽而共同禦侮了,忽而立誓報國了,忽而……。不消說,忽而自然不免又打起來了。
然而人民一任他們玩把戲,只是看。
但我們的鬥士,只有對於外敵卻是兩樣的:近的,是「不抵抗」,遠的,是「負弩前驅」〔3〕雲。
「不抵抗」在字面上已經說得明明白白。「負弩前驅」呢,弩機的制度早已失傳了,必須待考古學家研究出來,製造起來,然後能夠負,然後能夠前驅。
還是留著國產的兵士和現買的軍火,自己鬥爭下去罷。中國的人口多得很,暫時總有一些孑遺在看著的。但自然,倘要這樣,則對於外敵,就一定非「愛和平」〔4〕不可。一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一日上海《申報·自由談》,署名何家干。
〔2〕《東方雜誌》綜合性刊物,一九○四年三月在上海創刊,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停刊,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該刊第三十卷第二號,曾刊載浙江婺州鬥牛照片數幀,題為《中國之鬥牛》。
〔3〕「負弩前驅」語見《逸周書》:「武王伐紂,散宜生、閎天負弩前驅。」當時國民黨政府對日本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每當日軍進攻,中國駐守軍隊大都奉命後退,如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日軍進攻山海關時,當地駐軍在四小時後即放棄要塞,不戰而退。但遠離前線的大小軍閥卻常故作姿態,揚言「抗日」,如山海關淪陷後,在四川參加軍閥混戰和「剿匪」反共的田頌堯於一月二十日發通電說:「準備為國效命,候中央明令,即負弩前驅。」
〔4〕「愛和平」當時國民黨當局經常以「愛和平」這類論調掩蓋其投降賣國政策,如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九月二十二日在南京市國民黨黨員大會上演講時就說:「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斷。」 蕭伯納〔2〕未到中國之前,《大晚報》希望日本在華北的軍事行動會因此而暫行停止,呼之曰「和平老翁」〔3〕。蕭伯納既到香港之後,各報由「路透電」〔4〕譯出他對青年們的談話,題之曰「宣傳共產」。
蕭伯納「語路透訪員曰,君甚不像華人,蕭並以中國報界中人全無一人訪之為異,問曰,彼等其幼稚至於未識余乎?」(十一日路透電)
我們其實是老練的,我們很知道香港總督的德政,上海工部局〔5〕的章程,要人的誰和誰是親友,誰和誰是仇讎,誰的太太的生日是那一天,愛吃的是什麼。但對於蕭,——惜哉,就是作品的譯本也只有三四種。
所以我們不能識他在歐洲大戰以前和以後的思想,也不能深識他遊歷蘇聯以後的思想。但只就十四日香港「路透電」所傳,在香港大學對學生說的「如汝在二十歲時不為赤色革命家,則在五十歲時將成不可能之僵石,汝欲在二十歲時成一赤色革命家,則汝可得在四十歲時不致落伍之機會」的話,就知道他的偉大。
但我所謂偉大的,並不在他要令人成為赤色革命家,因為我們有「特別國情」〔6〕,不必赤色,只要汝今天成為革命家,明天汝就失掉了性命,無從到四十歲。我所謂偉大的,是他竟替我們二十歲的青年,想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而且並不離開了現在。
闊人們會搬財產進外國銀行,坐飛機離開中國地面,或者是想到明天的罷;「政如飄風,民如野鹿」〔7〕,窮人們可簡直連明天也不能想了,況且也不准想,不敢想。
又何況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呢?這問題極平常,然而是偉大的。
此之所以為蕭伯納!
二月十五日。 現在各色的人們大喊著各種的救國,好像大家突然愛國了似的。其實不然,本來就是這樣,在這樣地救國的,不過現在喊了出來罷了。
所以銀行家說貯蓄救國,賣稿子的說文學救國,畫畫兒的說藝術救國,愛跳舞的說寓救國於娛樂之中,還有,據煙糙公司說,則就是吸吸馬占山〔2〕將軍牌香菸,也未始非救國之一道雲。
這各種救國,是像先前原已實行過來一樣,此後也要實行下去的,決不至於五分鐘。
只有航空救國〔3〕較為別致,是應該刮目相看的,那將來也很難預測,原因是在主張的人們自己大概不是飛行家。那麼,我們不妨預先說出一點願望來。
看過去年此時的上海報的人們恐怕還記得,蘇州不是有一隊飛機來打仗的麼?後來別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領隊的洋烈士〔4〕的那一架,雙拳不敵四手,終於給日本飛機打落,累得他母親從美洲路遠迢迢的跑來,痛哭一場,帶幾個花圈而去。聽說廣州也有一隊出發的,閨秀們還將詩詞繡在小衫上,贈戰士以壯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還沒有到。
所以我們應該在防空隊成立之前,陳明兩種願望——一,路要認清;
二,飛得快些。
還有更要緊的一層,是我們正由「不抵抗」以至「長期抵抗」而入於「心理抵抗」〔5〕的時候,實際上恐怕一時未必和外國打仗,那時戰士技癢了,而又苦於英雄無用武之地,不知道會不會炸彈倒落到手無寸鐵的人民頭上來的?所以還得戰戰兢兢的陳明一種願望,是——三,莫殺人民!
二月三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二月五日《申擠·自由談》,署名何家干。
〔2〕馬占山(1885—1950)吉林懷德人,國民黨東北軍的軍官。九一八事變後,他任黑龍江省代理主席。日本侵略軍由遼寧向黑龍江進犯時,他曾率部抵抗,當時輿論界一度稱他為「民族英雄」。上海福昌煙公司曾以他的名字做香菸的牌號,並在報上登GG說:「凡我大中華愛國同胞應一致改吸馬占山將軍牌香菸」。〔3〕航空救國一九三三年初,國民黨政府決定舉辦航空救國飛機捐,組織中華航空救國會(後更名為中國航空協會),宣稱要「集合全國民眾力量,輔助政府,努力航空事業」,在全國各地發行航空獎券,強行募捐。
〔4〕洋烈士一九三二年二月,有替國民黨政府航空署試驗新購飛機性能的美國飛行員蕭特(B.Short),由滬駕機飛南京,途經蘇州上空時與日機六架相遇,被擊落身死,國民黨的通訊社和報紙曾藉此進行宣傳。蕭特的母親聞訊後,於四月曾來中國。〔5〕九一八事變時,蔣介石命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公開執行賣國投降政策。一二八戰爭後,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宣言中曾聲稱「中央既定長期抵抗之決心」,此外又有「心理抵抗」之類的說法,這些都是為推行投降政策而作的掩飾辭。 古時候,做女人大晦氣,一舉一動,都是錯的,這個也罵,那個也罵。現在這晦氣落在學生頭上了,進也挨罵,退也挨罵。
我們還記得,自前年冬天以來,學生是怎麼鬧的,有的要南來,有的要北上,南來北上,都不給開車。待到到得首都,頓首請願,卻不料「為反動派所利用」,許多頭都恰巧「碰」在刺刀和槍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2〕驗屍之後,報告書上說道,「身上五色」。我實在不懂。
誰發一句質問,誰提一句抗議呢?有些人還笑罵他們。
還要開除,還要告訴家長,還要勸進研究室。一年以來,好了,總算安靜了。但不料榆關〔3〕失了守,上海還遠,北平卻不行了,因為連研究室也有了危險。住在上海的人們想必記得的,去年二月的暨南大學,勞動大學,同濟大學……,研究室里還坐得住麼?〔4〕北平的大學生是知道的,並且有記性,這回不再用頭來「碰」刺刀和槍柄了,也不再想「自行失足落水」,弄得「身上五色」了,卻發明了一種新方法,是:大家走散,各自回家。
這正是這幾年來的教育顯了成效。
然而又有人來罵了〔5〕。童子軍還在烈士們的輓聯上,說他們「遺臭萬年」〔6〕。
但我們想一想罷:不是連語言歷史研究所〔7〕里的沒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麼?不是學生都不能每人有一架自備的飛機麼?能用本國的刺刀和槍柄「碰」得瘟頭瘟腦,躲進研究室里去的,倒能並不瘟頭瘟腦,不被外國的飛機大炮,炸出研究室外去麼?
阿彌陀佛!
一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申報·自由談》,原題為《「逃」的合理化》,署名何家干。
〔2〕指學生到南京請願一事。九一八事變後,全國學生奮起抗議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十二月初,各地學生紛紛到南京請願。國民黨政府於十二月五日通令全國,加以禁止;十七日出動軍警,逮捕和屠殺在南京請願示威的各地學生,有的學生遭刺傷後,又被扔進河裡。事後反動當局為掩蓋真相,誣稱學生「為反動分子所利用」、被害學生是「失足落水」等,並發表驗屍報告,說被害者「腿有青紫白黑四色,上身為黑白二色」。
〔3〕榆關即山海關,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為日軍攻陷。〔4〕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時,處於戰區的暨南大學、勞動大學、同濟大學等,校舍或毀於炮火,或被日軍奪占,學生流散。
〔5〕山海關失守後,北平形勢危急,各大、中學學生有請求展緩考期、提前放假或請假離校的事。當時曾有自稱「血魂除jian團」者,為此責罵學生「貪生怕死」、「無恥而懦弱」。周木齋在《濤聲》第二卷第四期(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一日)發表的《罵人與自罵》一文中,也說學生是「敵人未到,聞風遠逸」,「即使不能赴難,最低最低的限度也不應逃難」。
〔4〕「縮短陣線」這是國民黨宣傳機構掩飾其作戰部隊潰退的用語。如《申報》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所載一則新聞標題為:「敵軍深入熱河省境,赤峰方面消息混沌,凌原我軍縮短防線。」〔5〕這也是李頓在巴黎演說中的話。 我們中國人總喜歡說自己愛和平,但其實,是愛鬥爭的,愛看別的東西鬥爭,也愛看自己們鬥爭。
最普通的是鬥雞,鬥蟋蟀,南方有斗黃頭鳥,斗畫眉鳥,北方有鬥鵪鶉,一群閒人們圍著呆看,還因此賭輸贏。古時候有鬥魚,現在變把戲的會使跳蚤打架。看今年的《東方雜誌》〔2〕,才知道金華又有鬥牛,不過和西班牙卻兩樣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們是使牛和牛斗。
任他們鬥爭著,自己不與斗,只是看。
軍閥們只管自己鬥爭著,人民不與聞,只是看。
然而軍閥們也不是自己親身在鬥爭,是使兵士們相鬥爭,所以頻年惡戰,而頭兒個個終於是好好的,忽而誤會消釋了,忽而杯酒言歡了,忽而共同禦侮了,忽而立誓報國了,忽而……。不消說,忽而自然不免又打起來了。
然而人民一任他們玩把戲,只是看。
但我們的鬥士,只有對於外敵卻是兩樣的:近的,是「不抵抗」,遠的,是「負弩前驅」〔3〕雲。
「不抵抗」在字面上已經說得明明白白。「負弩前驅」呢,弩機的制度早已失傳了,必須待考古學家研究出來,製造起來,然後能夠負,然後能夠前驅。
還是留著國產的兵士和現買的軍火,自己鬥爭下去罷。中國的人口多得很,暫時總有一些孑遺在看著的。但自然,倘要這樣,則對於外敵,就一定非「愛和平」〔4〕不可。一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一日上海《申報·自由談》,署名何家干。
〔2〕《東方雜誌》綜合性刊物,一九○四年三月在上海創刊,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停刊,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該刊第三十卷第二號,曾刊載浙江婺州鬥牛照片數幀,題為《中國之鬥牛》。
〔3〕「負弩前驅」語見《逸周書》:「武王伐紂,散宜生、閎天負弩前驅。」當時國民黨政府對日本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每當日軍進攻,中國駐守軍隊大都奉命後退,如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日軍進攻山海關時,當地駐軍在四小時後即放棄要塞,不戰而退。但遠離前線的大小軍閥卻常故作姿態,揚言「抗日」,如山海關淪陷後,在四川參加軍閥混戰和「剿匪」反共的田頌堯於一月二十日發通電說:「準備為國效命,候中央明令,即負弩前驅。」
〔4〕「愛和平」當時國民黨當局經常以「愛和平」這類論調掩蓋其投降賣國政策,如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九月二十二日在南京市國民黨黨員大會上演講時就說:「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斷。」 蕭伯納〔2〕未到中國之前,《大晚報》希望日本在華北的軍事行動會因此而暫行停止,呼之曰「和平老翁」〔3〕。蕭伯納既到香港之後,各報由「路透電」〔4〕譯出他對青年們的談話,題之曰「宣傳共產」。
蕭伯納「語路透訪員曰,君甚不像華人,蕭並以中國報界中人全無一人訪之為異,問曰,彼等其幼稚至於未識余乎?」(十一日路透電)
我們其實是老練的,我們很知道香港總督的德政,上海工部局〔5〕的章程,要人的誰和誰是親友,誰和誰是仇讎,誰的太太的生日是那一天,愛吃的是什麼。但對於蕭,——惜哉,就是作品的譯本也只有三四種。
所以我們不能識他在歐洲大戰以前和以後的思想,也不能深識他遊歷蘇聯以後的思想。但只就十四日香港「路透電」所傳,在香港大學對學生說的「如汝在二十歲時不為赤色革命家,則在五十歲時將成不可能之僵石,汝欲在二十歲時成一赤色革命家,則汝可得在四十歲時不致落伍之機會」的話,就知道他的偉大。
但我所謂偉大的,並不在他要令人成為赤色革命家,因為我們有「特別國情」〔6〕,不必赤色,只要汝今天成為革命家,明天汝就失掉了性命,無從到四十歲。我所謂偉大的,是他竟替我們二十歲的青年,想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而且並不離開了現在。
闊人們會搬財產進外國銀行,坐飛機離開中國地面,或者是想到明天的罷;「政如飄風,民如野鹿」〔7〕,窮人們可簡直連明天也不能想了,況且也不准想,不敢想。
又何況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呢?這問題極平常,然而是偉大的。
此之所以為蕭伯納!
二月十五日。 現在各色的人們大喊著各種的救國,好像大家突然愛國了似的。其實不然,本來就是這樣,在這樣地救國的,不過現在喊了出來罷了。
所以銀行家說貯蓄救國,賣稿子的說文學救國,畫畫兒的說藝術救國,愛跳舞的說寓救國於娛樂之中,還有,據煙糙公司說,則就是吸吸馬占山〔2〕將軍牌香菸,也未始非救國之一道雲。
這各種救國,是像先前原已實行過來一樣,此後也要實行下去的,決不至於五分鐘。
只有航空救國〔3〕較為別致,是應該刮目相看的,那將來也很難預測,原因是在主張的人們自己大概不是飛行家。那麼,我們不妨預先說出一點願望來。
看過去年此時的上海報的人們恐怕還記得,蘇州不是有一隊飛機來打仗的麼?後來別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領隊的洋烈士〔4〕的那一架,雙拳不敵四手,終於給日本飛機打落,累得他母親從美洲路遠迢迢的跑來,痛哭一場,帶幾個花圈而去。聽說廣州也有一隊出發的,閨秀們還將詩詞繡在小衫上,贈戰士以壯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還沒有到。
所以我們應該在防空隊成立之前,陳明兩種願望——一,路要認清;
二,飛得快些。
還有更要緊的一層,是我們正由「不抵抗」以至「長期抵抗」而入於「心理抵抗」〔5〕的時候,實際上恐怕一時未必和外國打仗,那時戰士技癢了,而又苦於英雄無用武之地,不知道會不會炸彈倒落到手無寸鐵的人民頭上來的?所以還得戰戰兢兢的陳明一種願望,是——三,莫殺人民!
二月三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二月五日《申擠·自由談》,署名何家干。
〔2〕馬占山(1885—1950)吉林懷德人,國民黨東北軍的軍官。九一八事變後,他任黑龍江省代理主席。日本侵略軍由遼寧向黑龍江進犯時,他曾率部抵抗,當時輿論界一度稱他為「民族英雄」。上海福昌煙公司曾以他的名字做香菸的牌號,並在報上登GG說:「凡我大中華愛國同胞應一致改吸馬占山將軍牌香菸」。〔3〕航空救國一九三三年初,國民黨政府決定舉辦航空救國飛機捐,組織中華航空救國會(後更名為中國航空協會),宣稱要「集合全國民眾力量,輔助政府,努力航空事業」,在全國各地發行航空獎券,強行募捐。
〔4〕洋烈士一九三二年二月,有替國民黨政府航空署試驗新購飛機性能的美國飛行員蕭特(B.Short),由滬駕機飛南京,途經蘇州上空時與日機六架相遇,被擊落身死,國民黨的通訊社和報紙曾藉此進行宣傳。蕭特的母親聞訊後,於四月曾來中國。〔5〕九一八事變時,蔣介石命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公開執行賣國投降政策。一二八戰爭後,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宣言中曾聲稱「中央既定長期抵抗之決心」,此外又有「心理抵抗」之類的說法,這些都是為推行投降政策而作的掩飾辭。 古時候,做女人大晦氣,一舉一動,都是錯的,這個也罵,那個也罵。現在這晦氣落在學生頭上了,進也挨罵,退也挨罵。
我們還記得,自前年冬天以來,學生是怎麼鬧的,有的要南來,有的要北上,南來北上,都不給開車。待到到得首都,頓首請願,卻不料「為反動派所利用」,許多頭都恰巧「碰」在刺刀和槍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2〕驗屍之後,報告書上說道,「身上五色」。我實在不懂。
誰發一句質問,誰提一句抗議呢?有些人還笑罵他們。
還要開除,還要告訴家長,還要勸進研究室。一年以來,好了,總算安靜了。但不料榆關〔3〕失了守,上海還遠,北平卻不行了,因為連研究室也有了危險。住在上海的人們想必記得的,去年二月的暨南大學,勞動大學,同濟大學……,研究室里還坐得住麼?〔4〕北平的大學生是知道的,並且有記性,這回不再用頭來「碰」刺刀和槍柄了,也不再想「自行失足落水」,弄得「身上五色」了,卻發明了一種新方法,是:大家走散,各自回家。
這正是這幾年來的教育顯了成效。
然而又有人來罵了〔5〕。童子軍還在烈士們的輓聯上,說他們「遺臭萬年」〔6〕。
但我們想一想罷:不是連語言歷史研究所〔7〕里的沒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麼?不是學生都不能每人有一架自備的飛機麼?能用本國的刺刀和槍柄「碰」得瘟頭瘟腦,躲進研究室里去的,倒能並不瘟頭瘟腦,不被外國的飛機大炮,炸出研究室外去麼?
阿彌陀佛!
一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申報·自由談》,原題為《「逃」的合理化》,署名何家干。
〔2〕指學生到南京請願一事。九一八事變後,全國學生奮起抗議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十二月初,各地學生紛紛到南京請願。國民黨政府於十二月五日通令全國,加以禁止;十七日出動軍警,逮捕和屠殺在南京請願示威的各地學生,有的學生遭刺傷後,又被扔進河裡。事後反動當局為掩蓋真相,誣稱學生「為反動分子所利用」、被害學生是「失足落水」等,並發表驗屍報告,說被害者「腿有青紫白黑四色,上身為黑白二色」。
〔3〕榆關即山海關,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為日軍攻陷。〔4〕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時,處於戰區的暨南大學、勞動大學、同濟大學等,校舍或毀於炮火,或被日軍奪占,學生流散。
〔5〕山海關失守後,北平形勢危急,各大、中學學生有請求展緩考期、提前放假或請假離校的事。當時曾有自稱「血魂除jian團」者,為此責罵學生「貪生怕死」、「無恥而懦弱」。周木齋在《濤聲》第二卷第四期(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一日)發表的《罵人與自罵》一文中,也說學生是「敵人未到,聞風遠逸」,「即使不能赴難,最低最低的限度也不應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