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短調顫音太多啦
①,老兄!”“殿下”高聲地說,“總是你那套懺悔頌!”
半夜時分,颶風再度掀起瘋狂。聚集在一起的旋風掀起巨大的海浪,向樣板島撲來。這場風浪將會把樣板島帶到哪兒呢?……它是否會觸礁碎裂……會在茫茫大洋之中解體嗎?
現在,島身傷痕累累,千瘡百孔。各個接合部位全都開裂了。高層建築、聖·瑪麗亞教堂、基督教教堂、市政廳大廈,全部塌陷,落入那巨大的洞窟之中。海水便是從這些巨窟中涌了出來,噴起高高的水柱。宏偉的建築消失了,僅剩下一些殘餘。多少財富,多少珠寶、名畫、雕塑永遠化為烏有!如果居民們還能看到第二天的日出,如果他們還沒有同樣板島一道被海水吞沒,那麼天亮時,他們再也看不到這座超凡絕倫的億萬城了。
事實上,公園與郊外的地表雖然沒有出現變化,但是海水已經開始浸蝕進來。吃水線再度下落。機器島的島平面已經與水平面一樣齊了。颶風掀起
① 音樂用語,用於憂傷樂曲中。此處是指悲觀的語言。濤天巨浪,向它撲來。
再無遮俺之所,再也無處可藏。前炮台,正對著風口,既不能擋濤濤巨浪,也不能封住呼嘯的狂風。鋼箱崩裂了,紛紛解體,扎扎的斷裂聲可能連霹靂聲都被掩沒了。
大約在凌晨三點,公園沿著蛇形河的河床,被撕裂開來。從這道長達 2公里的裂口中,湧出大量的海水。應該儘快逃命,全城居民都向郊外四散跑去。一些人跑向港口,另一些人逃向炮台。好些家庭被衝散了,母親找不到孩子。而這時,浪濤像巨大的海嘯一般,沖向樣板島的島面。
沃爾特·坦克登一步不離蒂小姐,想將她帶離右舷。她已經沒力氣跟他走了,他扶著幾乎動彈不得的她,抱起她。就這樣,他穿行在驚恐聲不斷的人群中,行走在這可怕的黑暗之中。
凌晨五點,東部又傳來金屬的撕裂聲。
有塊大約半平方英里的島體被肢解下來……
是右舷港,港口的工廠、機器、商店全都葬身海底……島體完全崩裂……鋼箱散開了,其中一些承受不住重荷,消失在大海的深淵。
“公司先垮,樣板島後垮!”潘西納說大聲說。
這是對局勢的總結。
現在,神奇的樣板島僅剩下些漂泊物了,好似一顆爆裂的慧星迸散出的碎塊。它們當然不是在空中漂泊,而是在海面,在廣垠的太平洋海面上。
第十四章 結局
黎明時分,如果有位瞭望員能從幾百公尺的高空俯覽一下這片海域,便能發現這種景象:樣板島裂成三大塊,每塊大約有二、三公傾;另外還有十二塊左右較小的碎塊漂浮在海面,相互間的距離大約為十錨。
天光初露時,颶風逐漸減弱。颶風中心以大風暴特有的速度,向東移動了 30 來英里。然而大海,曾經被攪得天翻地覆,現在仍舊波濤洶湧。那些大大小小的漂浮殘存物滾動著,搖晃著,好似怒海上的船舶一樣。
樣板島損壞最嚴重的部分是承載億萬城的基礎。在建築物的重壓下,它已經完全陷沒了。兩區各大街道上那些高層建築、那些重要府邸都已蕩然無存!左舷區與右舷區的人這下算是完全徹底地分開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會出現這般場面!
遇難人是不是很多?……即使居民們及時地到抗裂程度較高的郊外避險,也放心不下。
好啦!科弗利、坦克登兩家這般罪惡地爭強鬥狠,結果造成這種惡果,他們該滿意啦?……無論是誰,再也不能排擠對方獨攬大權了!……億萬城沉沒了,這可是他們花巨資買的!……但是不用對他們的命運擔心!他們在美國與歐洲的銀行里還有著好幾百萬,足以維持他們晚年的日常花消了!
面積最大的那塊碎島體包括天文台與前炮台之間的郊區。它的面積大約為 3 公頃。上面擁擠的遇難人(應該這種稱呼他們嗎?)竟達 3 千人。
另外兩塊碎島體,稍小一點,上面還保留著左舷港附近的一些船隻,港口還有幾家食品供應商店,一個淡水池。至於發電廠、機器房與鍋爐房,都已經消失在鍋爐爆炸之中。第二塊島體漂泊殘骸上,有 2 千多人避難。如果左舷港的船隻沒有受損,他們便可能與第一塊漂泊殘骸上的人取得聯繫。
至於右舷港,眾人仍舊記憶猶新:大約在半夜 3 點便被猛烈地撕裂出來。它肯定已經沉下去了,因為望穿雙眼,也看不到它的蹤影。
與前兩塊漂泊殘骸一道,第三塊漂泊物大約有四、五公頃的面積。它包括後炮台四周的田野。這上面聚集著大約 4 千遇難人。
末了,那 12 小塊漂泊殘骸每塊約有幾百平方公尺,成為剩下災民的避難處。
這就是“太平洋明珠”的剩餘物。
預計這次災難中遇害人可能有好幾百,這個估計還是合適的。感謝上蒼,樣板島沒有整個被太平洋吞沒!
但是,他們距離大陸太遠,憑這些殘骸又怎麼能夠到達太平洋沿岸呢?……這些遇難人是否命中注定要餓死?……在這史無前例的海難名單中,是否會有個把見證人倖存下來?……
①,老兄!”“殿下”高聲地說,“總是你那套懺悔頌!”
半夜時分,颶風再度掀起瘋狂。聚集在一起的旋風掀起巨大的海浪,向樣板島撲來。這場風浪將會把樣板島帶到哪兒呢?……它是否會觸礁碎裂……會在茫茫大洋之中解體嗎?
現在,島身傷痕累累,千瘡百孔。各個接合部位全都開裂了。高層建築、聖·瑪麗亞教堂、基督教教堂、市政廳大廈,全部塌陷,落入那巨大的洞窟之中。海水便是從這些巨窟中涌了出來,噴起高高的水柱。宏偉的建築消失了,僅剩下一些殘餘。多少財富,多少珠寶、名畫、雕塑永遠化為烏有!如果居民們還能看到第二天的日出,如果他們還沒有同樣板島一道被海水吞沒,那麼天亮時,他們再也看不到這座超凡絕倫的億萬城了。
事實上,公園與郊外的地表雖然沒有出現變化,但是海水已經開始浸蝕進來。吃水線再度下落。機器島的島平面已經與水平面一樣齊了。颶風掀起
① 音樂用語,用於憂傷樂曲中。此處是指悲觀的語言。濤天巨浪,向它撲來。
再無遮俺之所,再也無處可藏。前炮台,正對著風口,既不能擋濤濤巨浪,也不能封住呼嘯的狂風。鋼箱崩裂了,紛紛解體,扎扎的斷裂聲可能連霹靂聲都被掩沒了。
大約在凌晨三點,公園沿著蛇形河的河床,被撕裂開來。從這道長達 2公里的裂口中,湧出大量的海水。應該儘快逃命,全城居民都向郊外四散跑去。一些人跑向港口,另一些人逃向炮台。好些家庭被衝散了,母親找不到孩子。而這時,浪濤像巨大的海嘯一般,沖向樣板島的島面。
沃爾特·坦克登一步不離蒂小姐,想將她帶離右舷。她已經沒力氣跟他走了,他扶著幾乎動彈不得的她,抱起她。就這樣,他穿行在驚恐聲不斷的人群中,行走在這可怕的黑暗之中。
凌晨五點,東部又傳來金屬的撕裂聲。
有塊大約半平方英里的島體被肢解下來……
是右舷港,港口的工廠、機器、商店全都葬身海底……島體完全崩裂……鋼箱散開了,其中一些承受不住重荷,消失在大海的深淵。
“公司先垮,樣板島後垮!”潘西納說大聲說。
這是對局勢的總結。
現在,神奇的樣板島僅剩下些漂泊物了,好似一顆爆裂的慧星迸散出的碎塊。它們當然不是在空中漂泊,而是在海面,在廣垠的太平洋海面上。
第十四章 結局
黎明時分,如果有位瞭望員能從幾百公尺的高空俯覽一下這片海域,便能發現這種景象:樣板島裂成三大塊,每塊大約有二、三公傾;另外還有十二塊左右較小的碎塊漂浮在海面,相互間的距離大約為十錨。
天光初露時,颶風逐漸減弱。颶風中心以大風暴特有的速度,向東移動了 30 來英里。然而大海,曾經被攪得天翻地覆,現在仍舊波濤洶湧。那些大大小小的漂浮殘存物滾動著,搖晃著,好似怒海上的船舶一樣。
樣板島損壞最嚴重的部分是承載億萬城的基礎。在建築物的重壓下,它已經完全陷沒了。兩區各大街道上那些高層建築、那些重要府邸都已蕩然無存!左舷區與右舷區的人這下算是完全徹底地分開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會出現這般場面!
遇難人是不是很多?……即使居民們及時地到抗裂程度較高的郊外避險,也放心不下。
好啦!科弗利、坦克登兩家這般罪惡地爭強鬥狠,結果造成這種惡果,他們該滿意啦?……無論是誰,再也不能排擠對方獨攬大權了!……億萬城沉沒了,這可是他們花巨資買的!……但是不用對他們的命運擔心!他們在美國與歐洲的銀行里還有著好幾百萬,足以維持他們晚年的日常花消了!
面積最大的那塊碎島體包括天文台與前炮台之間的郊區。它的面積大約為 3 公頃。上面擁擠的遇難人(應該這種稱呼他們嗎?)竟達 3 千人。
另外兩塊碎島體,稍小一點,上面還保留著左舷港附近的一些船隻,港口還有幾家食品供應商店,一個淡水池。至於發電廠、機器房與鍋爐房,都已經消失在鍋爐爆炸之中。第二塊島體漂泊殘骸上,有 2 千多人避難。如果左舷港的船隻沒有受損,他們便可能與第一塊漂泊殘骸上的人取得聯繫。
至於右舷港,眾人仍舊記憶猶新:大約在半夜 3 點便被猛烈地撕裂出來。它肯定已經沉下去了,因為望穿雙眼,也看不到它的蹤影。
與前兩塊漂泊殘骸一道,第三塊漂泊物大約有四、五公頃的面積。它包括後炮台四周的田野。這上面聚集著大約 4 千遇難人。
末了,那 12 小塊漂泊殘骸每塊約有幾百平方公尺,成為剩下災民的避難處。
這就是“太平洋明珠”的剩餘物。
預計這次災難中遇害人可能有好幾百,這個估計還是合適的。感謝上蒼,樣板島沒有整個被太平洋吞沒!
但是,他們距離大陸太遠,憑這些殘骸又怎麼能夠到達太平洋沿岸呢?……這些遇難人是否命中注定要餓死?……在這史無前例的海難名單中,是否會有個把見證人倖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