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我指控他向加斯通·索弗朗提供武器,並唆使他三次暗殺我未遂,最終害死了我的司機。
我指控他利用加斯通·索弗朗為與瑪麗—安娜聯繫而在醫務所發展的內線,傳遞給瑪麗—安娜毒藥和注射器,致使不幸的女人自殺身亡。
我指控他通過我尚不清楚的辦法,把報導瑪麗—安娜自殺消息的報紙送給加斯通·索弗朗,他清楚預見到了他這種行為的必然後果。
我指控他,概括地說,並且未考慮他參與的其他罪行——殺害了韋羅偵探、我的司機、柯斯莫·莫寧頓、埃德蒙·弗維爾、伊波利特·弗維爾、瑪麗—安娜·弗維爾、加斯通·索弗朗,總之,殺害了所有攔在他和幾億元遺產之間的人。
總監先生,這最後幾句話,清楚地向您表明了我的想法。一個人之所以為一大筆遺產除掉五個同類,是因為他相信,這樣做能保證他萬無一失。得到這筆錢財。簡言之,一個人之所以殺死一個億萬富翁和他的四個依順序排列的繼承人,那是因為他本人是第五個繼承人。過一會兒,這個人就會來到這裡。”
“什麼?!”
警察總監失聲叫道。堂路易·佩雷納的推理是那樣有說服力,那樣絲絲入扣,他都沒工夫去想,只想著堂路易宣告的那令人驚訝的消息。
堂路易又說:
“總監先生,那個人的來訪證明我的指控決不是憑空捏造。您記得柯斯莫·莫寧頓的遺囑規定得非常明確:繼承人只有出席了今日的會議,他的權利才有效。”
“他要是不來呢?”總監問,表明堂路易的自信慢慢有了其道理。
“他會來的,總監先生。否則,他幹這案子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光是弗維爾工程師的那些罪惡和行為,人家還會認為這是一個瘋子乾的荒唐事。可是殺害瑪麗—安娜·弗維爾和加斯通·索弗朗以後,這個案子不可避免的結局,就是聖泰羅素家的最後一名後人粉墨登場。他是柯斯莫·莫寧頓的名副其實的繼承人,排在我前面,前來要求領取他如此殘忍地奪得的兩億元財產。”
“他要是不來呢?”德斯馬利翁先生又追問一句。
“那麼,總監先生,罪犯就是我。您只用把我逮捕就行了。今日下午五六點之間,在這間房子裡,您會看到,殺害莫寧頓的有繼承人的兇手就站在您對面。他如果不來,就太不合人情了……因此,不管怎樣,司法機關總會滿意的。不是他就是我,這個兩難推理十分簡單。”
德斯馬利翁先生不作聲了,心事重重地捻著鬍鬚,圍著桌子,在與會者形成的小圈子中間踱著,顯然,對於這樣一種假設,他已明確有了反對意見。末了,他喃喃自語似的,低聲說:
“不對……不對……因為這人直到今天才來要求他的權利,這究竟作何解釋?”
“總監先生,也許是偶然……有什麼阻礙……或者,誰知道呢?也許是一種強烈情感、反常的需要。再說,總監先生,您記得,這個案子策劃得多麼巧妙、精密。每一個事件都是在弗維爾工程師親自確定的時刻發生的。我們難道不難假定,弗維爾的同謀徹底受了這個方法的影響,直到最後一分鐘才露面?”
德斯馬利翁先生有些生氣地說:
“不可能,不可能,一千個不可能。如果確有這樣一個兇犯,犯了這樣一連串的謀殺案,他就不可能這樣蠢,前來自投羅網。”
“總監先生,他來這裡,並不知道會有危險,既然誰也沒有假設過存在他這麼一個人。再說,他又有什麼危險?”
“他有什麼危險?可他若犯了這麼一連串謀殺案……”
“他自己並沒有犯,總監先生,他是讓人犯了那些罪,這兩者是不同的。現在您明白,這人出人意料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了:他並不親自動手!從我發現真相的那一天以來,我漸漸悟出了他的行動辦法,揭開了他操縱的機器的外罩,探明了他使用的詭計。他並不親自動手!這就是他的手法。在這一連串謀殺案中,您會發現他的手法都是相同的。表面上,柯斯莫·莫寧頓是打針失誤致死。其實是那人把藥劑換成了致命的毒劑。表面上,韋羅偵探是伊波利特·弗維爾害死的,實際上,是那個策劃,唆使並手把手讓弗維爾乾的。同樣,表面上,弗維爾是先毒死兒子,然後自殺的,瑪麗—安娜和加斯通·索弗朗也都是自殺的,其實,是那人要他們死,逼他們自殺,並向他們提供了自殺的辦法。總監先生,這就是那人的手法,那人就是這樣一個傢伙。”
他壓低聲音,似乎感到恐懼,補充道:
“我一生也算見過不少世面了。可我承認,我還從未碰過比他更可怕,更能幹,頭腦更敏銳的人。”
他的話使在座的人都激動起來。大家仿佛真地看見了那隱形的人。大家已經想像出他的模樣,都在等他出現。堂路易兩次轉身向門,側耳傾聽。這舉動表明那人正往這裡走來。
“不管他是親自動手還是讓人動手,只要司法機關逮住他,自然會弄明……”
“總監先生,司法機關會碰釘子!像他那樣的人,早把什麼事情都預見到了,甚至被捕,甚至指控他的罪名。因此,你們只能在道義上指責他,沒有物證。”
我指控他利用加斯通·索弗朗為與瑪麗—安娜聯繫而在醫務所發展的內線,傳遞給瑪麗—安娜毒藥和注射器,致使不幸的女人自殺身亡。
我指控他通過我尚不清楚的辦法,把報導瑪麗—安娜自殺消息的報紙送給加斯通·索弗朗,他清楚預見到了他這種行為的必然後果。
我指控他,概括地說,並且未考慮他參與的其他罪行——殺害了韋羅偵探、我的司機、柯斯莫·莫寧頓、埃德蒙·弗維爾、伊波利特·弗維爾、瑪麗—安娜·弗維爾、加斯通·索弗朗,總之,殺害了所有攔在他和幾億元遺產之間的人。
總監先生,這最後幾句話,清楚地向您表明了我的想法。一個人之所以為一大筆遺產除掉五個同類,是因為他相信,這樣做能保證他萬無一失。得到這筆錢財。簡言之,一個人之所以殺死一個億萬富翁和他的四個依順序排列的繼承人,那是因為他本人是第五個繼承人。過一會兒,這個人就會來到這裡。”
“什麼?!”
警察總監失聲叫道。堂路易·佩雷納的推理是那樣有說服力,那樣絲絲入扣,他都沒工夫去想,只想著堂路易宣告的那令人驚訝的消息。
堂路易又說:
“總監先生,那個人的來訪證明我的指控決不是憑空捏造。您記得柯斯莫·莫寧頓的遺囑規定得非常明確:繼承人只有出席了今日的會議,他的權利才有效。”
“他要是不來呢?”總監問,表明堂路易的自信慢慢有了其道理。
“他會來的,總監先生。否則,他幹這案子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光是弗維爾工程師的那些罪惡和行為,人家還會認為這是一個瘋子乾的荒唐事。可是殺害瑪麗—安娜·弗維爾和加斯通·索弗朗以後,這個案子不可避免的結局,就是聖泰羅素家的最後一名後人粉墨登場。他是柯斯莫·莫寧頓的名副其實的繼承人,排在我前面,前來要求領取他如此殘忍地奪得的兩億元財產。”
“他要是不來呢?”德斯馬利翁先生又追問一句。
“那麼,總監先生,罪犯就是我。您只用把我逮捕就行了。今日下午五六點之間,在這間房子裡,您會看到,殺害莫寧頓的有繼承人的兇手就站在您對面。他如果不來,就太不合人情了……因此,不管怎樣,司法機關總會滿意的。不是他就是我,這個兩難推理十分簡單。”
德斯馬利翁先生不作聲了,心事重重地捻著鬍鬚,圍著桌子,在與會者形成的小圈子中間踱著,顯然,對於這樣一種假設,他已明確有了反對意見。末了,他喃喃自語似的,低聲說:
“不對……不對……因為這人直到今天才來要求他的權利,這究竟作何解釋?”
“總監先生,也許是偶然……有什麼阻礙……或者,誰知道呢?也許是一種強烈情感、反常的需要。再說,總監先生,您記得,這個案子策劃得多麼巧妙、精密。每一個事件都是在弗維爾工程師親自確定的時刻發生的。我們難道不難假定,弗維爾的同謀徹底受了這個方法的影響,直到最後一分鐘才露面?”
德斯馬利翁先生有些生氣地說:
“不可能,不可能,一千個不可能。如果確有這樣一個兇犯,犯了這樣一連串的謀殺案,他就不可能這樣蠢,前來自投羅網。”
“總監先生,他來這裡,並不知道會有危險,既然誰也沒有假設過存在他這麼一個人。再說,他又有什麼危險?”
“他有什麼危險?可他若犯了這麼一連串謀殺案……”
“他自己並沒有犯,總監先生,他是讓人犯了那些罪,這兩者是不同的。現在您明白,這人出人意料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了:他並不親自動手!從我發現真相的那一天以來,我漸漸悟出了他的行動辦法,揭開了他操縱的機器的外罩,探明了他使用的詭計。他並不親自動手!這就是他的手法。在這一連串謀殺案中,您會發現他的手法都是相同的。表面上,柯斯莫·莫寧頓是打針失誤致死。其實是那人把藥劑換成了致命的毒劑。表面上,韋羅偵探是伊波利特·弗維爾害死的,實際上,是那個策劃,唆使並手把手讓弗維爾乾的。同樣,表面上,弗維爾是先毒死兒子,然後自殺的,瑪麗—安娜和加斯通·索弗朗也都是自殺的,其實,是那人要他們死,逼他們自殺,並向他們提供了自殺的辦法。總監先生,這就是那人的手法,那人就是這樣一個傢伙。”
他壓低聲音,似乎感到恐懼,補充道:
“我一生也算見過不少世面了。可我承認,我還從未碰過比他更可怕,更能幹,頭腦更敏銳的人。”
他的話使在座的人都激動起來。大家仿佛真地看見了那隱形的人。大家已經想像出他的模樣,都在等他出現。堂路易兩次轉身向門,側耳傾聽。這舉動表明那人正往這裡走來。
“不管他是親自動手還是讓人動手,只要司法機關逮住他,自然會弄明……”
“總監先生,司法機關會碰釘子!像他那樣的人,早把什麼事情都預見到了,甚至被捕,甚至指控他的罪名。因此,你們只能在道義上指責他,沒有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