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大郎就說自己少回家,差不多十天半個月才會回家一趟,家裡就剩下老娘一個人,老娘呢往常做買賣也早起,並不會嫌棄梁家人起得早,他還說自己因為常在外做工,家裡沒人,他娘還覺得挺孤單呢。這會兒,把屋子租給熟知的有根底的人,梁家人搬來了,她娘還會覺得好過一些。

  梁二娘聽了,就讓高大郎帶著自己去瞧一瞧他生病的娘,高大郎就帶著梁二娘和齊氏去見了他娘路氏。

  高大郎臥病在床的娘路氏聽了高大郎說的把屋子租給眼前的這個秀美的梁二娘之後,又聽說這個梁二娘是個守寡的婦人,只生了個女兒,倒是一下子上心了。她想到自己這個今年就要二十一歲的兒子這媳婦兒還沒著落呢,眼前這個守寡的婦人看上去不過二十三四歲年紀,又生得好,要是她住進來了,說不定能跟自己兒子湊合一下呢。這麼一想,她的眼睛就亮了,忙說自己的兒子考慮得當,這個屋子租給喜小官人的嫂子的朋友准沒錯。

  要說齊氏比梁二娘還生得溫婉些,為啥高大郎的娘沒有打主意讓齊氏跟自己兒子湊一湊呢。主要是她聽說了這個齊氏被一個上喜家,跟喜小官人來往的男子惦記,再加上齊氏常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高家又窮,兒子還在喜家做夥計呢。她就覺著兒子就算去求娶齊氏,人家喜小官人也不會把嫂子嫁給自己兒子。

  但眼前這個梁二娘不一樣,她租了高家的房子,住進來,那可是跟自己兒子常常可以見著的。

  另外她又是守寡的婦人,還有做豆腐的手藝,路氏更是瞧得上了。

  她想,自己的兒子年紀跟梁二娘只相差兩三歲,雖然窮些,但好歹是未娶的童男子,若真要求娶梁二娘,梁二娘未必不答應的。

  人都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個梁二娘倒是屬於兒子可以求娶的女人,如此一想,臥床在病的陸氏對梁二娘說的話就分外熱情。她讓梁二娘回家去安排一下,早些搬來,等到她的病好些,她也可以幫忙收拾屋子的。

  梁二娘沒想到這個高大郎的娘路氏如此熱情,那是更高興了,連說自己遇到好人了,以後搬來兩家做好鄰居,大家一定相處愉快等等。

  說笑一陣之後,見到路氏因為話說多了咳嗽不止,梁二娘和齊氏就辭了路氏往外走,路氏讓兒子送她們出去。

  高大郎送了她們回屋,路氏就把他叫到跟前了,對他說了自己剛才想到的那些,不想高大郎卻說他並不喜歡梁二娘那樣的,他之所以願意把房子租給梁二娘,只是看齊娘子的面子。

  路氏聽他這樣說,就問他是不是喜歡齊氏。

  高大郎沒否認,路氏見了直嘆氣,接著就把自己想的那些告訴了他,說齊氏他是高攀不上的,然而要是求娶這個梁二娘倒是可能,她要兒子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娶個梁二娘這樣的過日子。她認為,梁二娘這樣的做媳婦很不錯,她說若是兒子孝順她的話,就聽她的,等梁二娘搬來了,往人家跟前多湊湊,她這個當娘的一定幫兒子玉成此事等等。

  “娘,我去給您煎藥了……”高大郎不想再聽他娘嘮叨了,扯個幌子,跑了出去。

  路氏不免搖頭,心說這樣子下去,自己這個兒子到底何年何月才能娶上媳婦呢?

  卻說梁二娘跟齊氏從高大郎家出來都很高興,回到喜家把這好消息說給了正陪著劉氏的柯氏聽了,柯氏也歡喜。

  柯氏便對劉氏說:“這可好了,租了這條街上的屋子,以後我就能常過來瞧你,跟你說說話了。”

  劉氏聽了,那能動的半張臉上也有了笑。

  晚間,順娘和謝二娘從楊柳鎮回來,齊氏見兩人臉色都很差,就也壓住了這件事沒跟她們說。

  一直過了五六天,謝二娘的病好些了,也能下床了,齊氏才在飯桌上說了梁二娘租下了棗樹街高家的房子的事情。

  順娘聽了還好,謝二娘一聽眉頭就皺起來了,她覺著這是又給自己添了一件煩心事,梁家搬進城,還搬到了棗樹街來做鄰居,想必要不了多久那個杏花也要來了吧。要是讓她知道宋玉姐常常到家裡來見順娘,自己這個主家娘子拿那個宋玉姐毫無辦法,到時候還不知道她會說些什麼閒話,怎樣譏諷自己呢。

  可是雖然憂心此事,謝二娘卻沒有應對之策。

  宋玉姐初十就帶著跟宋家是世交的御醫來了喜家,讓他給劉氏治療偏癱,這讓順娘,劉氏,齊氏都對她很是感激。

  只有謝二娘沒法子對宋玉姐表示感激,因為她更是擔心了,真擔心有一天婆婆被那個御醫治好了,宋玉姐在順娘還有婆婆的心裡那是地位更高了。

  謝二娘覺得自己怕是會再次承受不住壓力而病倒時,外頭易氏進來稟告,說她楊柳鎮的好友沈五娘來看她了,還帶著一個挺標緻的婦人。

  第125章

  “二娘!”

  “五娘。”

  才被易氏領著進了喜家內院的正房堂屋, 沈五娘已經雀躍著奔向了謝二娘,大聲嚷嚷著伸出來了手。

  謝二娘也快步迎上前去笑著招呼她。

  沈五娘才挽住謝二娘的手呢,身後就傳來她大姐的聲音:“瞧瞧,這都及笄定親了的人,還這麼不穩當……”

  謝二娘聽見了, 忙撇下了沈五娘, 向著沈大娘盈盈一禮, 沈大娘便也回了禮。

  沈五娘的大姐沈五娘今年二十二歲, 比沈五娘大七歲,十六歲時嫁進了汴梁城,嫁給了城裡專做糧食買賣的苗家三房老大苗富山為妻。隔年為苗富山生下一子苗延青,此子今年五歲, 跟順娘的侄子喜可成同年, 只比喜可成大些月份。

  謝二娘跟沈五娘是髮小, 自打小就認識,算是很好的朋友。沈大娘呢,謝二娘也認識, 小時候,沈家的兩個女孩子,謝家的兩個女孩子, 加起來四個女孩子常常在一起玩的。只不過,沈大娘嫁到汴梁城裡以後,謝二娘很少見到了她了,有關於她的情況都是沈五娘告訴謝二娘的。

  “大娘, 五娘,這邊請。”謝二娘請這兩姐妹去堂屋裡面鋪了墊子的椅子上坐,然後讓易氏去再生兩個火盆來放在她們腳邊。齊氏知道來客了,也過來跟沈大娘和沈五娘相見了。謝二娘便請嫂子去給兩姐妹燒瓶熱茶來,自己則是陪著她們說話。

  沈五娘就說看到謝二娘第一眼,就覺得她清減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個子長高的原因,總之謝二娘是瘦了不少。

  沈大娘仔細看了眼謝二娘,就說謝二娘不但比在室的時候瘦了,這精神頭看起來還不好呢。

  沈五娘又說這是不是跟謝二娘懷上了身孕相關,因為她前些日子聽說了謝二娘懷上了身孕,沈大娘聽了“哦”一聲,又上下打量為了謝二娘一番,搖搖頭,道:“二娘瞧著不像是懷上了身孕所致,倒像是有甚煩心事。”

  最近謝家發生的事情,沈家兩姐妹也曉得,沈大娘年後初八回娘家去探親,就聽說了謝二娘的爹謝屠戶摔傷不但斷了腿,還摔傷了頭,昨日才醒過來了,萬幸的是他倒還認得跟前的人,手腳也能動。後來大夫去瞧了,說謝屠戶要養上小半年,這腿和腦袋才能好。吳氏見丈夫醒了,大夫說只要養上小半年就會沒事了,那是喜極而泣。謝乙醒來後,楊柳鎮跟謝家來往的人家紛紛上門去道賀,這裡頭也包括沈家姐妹的爹娘。吳氏知道第二天沈家姐妹要進城去,就托她們兩個去喜家跟自己女兒傳信,把丈夫醒過來的事情跟女兒說一說。

  沈家姐妹答應了,這才有今日到喜家來的事情。

  她們兩個見到謝二娘之後,先就把吳氏托她們姐妹兩個對謝二娘說得話說了。

  謝二娘聽到自己老爹總算醒過來了,神志清醒,不會偏癱之後,那是激動無比,連連合掌望天拜謝諸天神佛,保佑自己爹爹總算脫離危險,傷愈有望了。

  沈家姐妹就說這是吉人自有天相,謝乙夫妻向來為人熱忱,對人好,即便遇到些不順心的事情,也能遇難成祥的。

  這個消息讓最近異常憔悴的謝二娘心情好多了,臉上也有些笑容了。

  沈五娘接著又對謝二娘說:“自打你去年出嫁之後,沒過兩個月我就定了親,我爹娘就不讓我出門了。後來喜家搬進了城,我早就想進城來瞧你的,奈何出不了門。這一回我娘讓我進城,還是我求了她,今年來城裡看元宵燈會,她才讓我姐帶我進城了。並說了,這看完了燈回去,就一次也不許出門兒了,等著六月份出嫁呢。”

  謝二娘在沈五娘定親之後,隱約記得自己娘提過,說是沈五娘定給了城裡一戶姓鄭的人家。

  這會兒聽到沈五娘說起六月份要嫁人,就生起了八卦之心,問起沈五娘夫家的情況。

  說起自己的夫家,就連沈五娘這個大大咧咧慣了的丫頭也有些羞澀,所以這個沈五娘的夫家的情況就是沈大娘告訴謝二娘的。主要是其實沈五娘的這門親事是沈大娘夫家的人給牽的線。沈大娘的夫家苗家是個大族,苗家跟做藥材買賣的鄭家交好,鄭家那邊在給族中滿了十六歲的鄭宏志找媳婦兒,恰好苗家的媳婦沈大娘的妹子沈五娘及笄了,也在找個合適的人做女婿。兩家一通氣兒,就讓人把沈五娘的八字和鄭宏志的八字一合,得出一個上吉的結果,於是鄭家和沈家分別去對方家裡相了相人,相中了後,便把這親事給定下來了,婚期定在今年的六月十六日。

  沈家願意把小女兒嫁給汴梁城裡做藥材買賣的鄭家,一來是那鄭宏志一表人才,幫家裡做買賣也是一把好手,沈家夫妻覺得跟自己小女兒相配。二來,則是因為這門親事是沈大娘的夫家苗家穿針引線介紹的,沈家夫妻覺得可靠。第三,則是沈家夫妻就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進了汴梁城,小女兒要是也嫁進了汴梁城,挨得近,兩姐妹以後可以常來常往,有個什麼事情也可以互相幫忙。

  “大姐和五姐的夫家是世交,這還真好,又都在汴梁城裡頭,兩家做生請客就會常常相見,你們爹娘考慮得真周到。”謝二娘聽完不由得贊道,又說,“不像我跟我大姐還隔著幾十里地來,想要見一次也得看年看月。”

  沈五娘便接話說:“你也別愁,等我六月份成親了,以後就可以跟你常來常往了。不過,我大姐如今也曉得你住哪裡了,以後也可以過來瞧你的,你也可以過去瞧她,你就不會覺著沒地方走動了。”

  謝二娘笑:“那我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笑間,齊氏提了茶瓶進來給沈家姐妹和謝二娘倒茶,謝二娘就請沈家姐妹吃茶。

  “嫂嫂,你也坐下吃碗茶吧。”請了沈家姐妹吃茶,謝二娘不忘請齊氏也坐下吃茶閒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