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巫大忙說他不敢,他記住了。
宋貴又讓人給了他二百文錢,把他給領出去了。
從這個茶坊出來,巫大就尋思這裡不能呆了,再呆下去,指不定下一次就會被這個宋貴手下的人給宰了。雖然宋家正店裡面能夠給他提供一個安身之處,然而要是在這裡住著連命也沒有了的話,他還不如討飯呢。因此,跟著宋貴的手下去包紮了傷口之後,回去之後,他就把東西收拾了下,其實他也沒什麼東西,只是有兩套宋家正店裡頭的夥計穿的衣服,另外去後廚拿了剩下的十幾個炊餅,一併裹了,連夜離開這裡,往南邊去了。之所以往南邊去,巫大想的是要是混不下去了,到南邊討飯總要暖和些,又或者遠離汴梁城了,也就有人肯雇了。
他走的時候是正月初六,離宋玉姐的宋家正店開門做生意還有兩天,店裡留守的夥計見他出去沒回來也沒在意,認為他估計是出去鬼混,要等到正月初八上工才回來。
正月初六這一天,梁二娘帶著女兒秀兒和老娘柯氏坐著租的驢車到汴梁城裡來,她們直奔棗樹街的喜家而去。
見到了喜家人後,她們卻帶了一個噩耗來,就是謝乙昨晚出去跟人喝酒,喝醉了,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斷了腿不說,還摔傷了頭,如今正昏迷著,吳氏讓這一日上汴梁城的梁家人給順娘等人帶個話,特別是給女兒謝二娘帶個話,說暫時她是來不了汴梁城了。因為謝乙摔成那樣,還沒脫離危險,她不敢離開官人,她要在官人旁邊伺候著。
謝二娘一聽給急哭了,就要回娘家去,順娘只得陪著她一起回去看望摔傷的岳父。
於是石頭就又趕著驢車送順娘和謝二娘回去,梁二娘等人就只有讓嫂子齊氏接待了。
順娘陪著謝二娘再次回到楊柳鎮的岳家,去看摔傷的岳父,兩人見到謝乙躺在床上還在昏迷之中沒有醒來,吳氏守在旁邊哭得像個淚人一樣。陸展夫妻也在一旁,兩人皆是愁容不展。順娘就去找到給岳父治傷的大夫,問岳父有危險沒有。那大夫告訴順娘,謝乙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了,然而這腦袋摔傷了以致昏迷,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醒過來了。
聽到大夫這麼說,順娘簡直頭痛,因為她想到了她老娘,之前摔傷了,醒來之後就成了偏癱了,而現在岳父也摔傷了,要是他醒過來之後也癱了,那謝家肉鋪的買賣怕也是做不走了。畢竟沒了岳父這個頂樑柱,謝家肉鋪光靠岳母一個人是難以為繼的。要是這樣的話,借岳父和岳母的錢就需要儘快歸還了……
謝二娘望著摔傷昏迷的爹淚流不止,順娘只得在一邊不停解勸說些寬慰的話。
當夜兩人留宿在謝家肉鋪謝二娘的閨房裡面,謝二娘哭得眼睛都腫了,順娘勸都勸不住,她看到謝二娘難過傷心,她自己心裡也不好受,只得摟著她說了一晚上溫柔體貼的話,到了天明時分實在捱不住才睡了。
謝二娘卻是根本睡不著,她在聽到順娘發出輕微的鼾聲之後起了床,腫著個眼睛下了床穿上衣裙去了樓下。
樓下的那間廚房旁邊待客的房間裡的矮榻上躺著她爹,旁邊臨時搭起的一張木板床上睡著她娘,小桌上還點著一盞油燈。
此時天色微明,吳氏聽到房門打開的聲音就醒過來了,一見到是小女兒,她馬上就坐了起來。
謝二娘走過去,在吳氏身邊坐下,嘴巴一扁又要哭,吳氏就伸出手去捂住她的嘴巴,低聲道:“別哭啊,你忘了你懷著身孕呢,說實話,為娘本不想讓你來的,可又怕萬一你爹有個三長兩短,你見不著他最後一面……”
“娘……”謝二娘哽咽道,她拉下她娘捂著她嘴的手,十分無助的樣子。
吳氏早就哭得沒眼淚了,見女兒這樣子,心裡也痛得不行,她一把抓起謝二娘的手握在手裡,難過道:“報應來了,你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跟你爹做下的惡,天上神佛都看得清清楚楚呢。我只企盼著,這報應報到了你爹身上,天上的神佛們就此收了手,不再為難你了。原本,我跟你爹還說的初六日跟梁家人一起進城,去見女婿,跟女婿實話實說那壞了宋玉姐的姻緣的事情是我們做的。哪想到,初五晚上竟然出了這樣的事情。這下子,你爹這樣了,我還如何跟女婿說呀,要是說了,女婿嫌棄你了,你又要和離,這個家光靠你跟娘能撐下去麼。更別說,你還想帶著生下的孩兒回來了。你爹曾經說過的,要是你跟女婿和離回家了,咱們就養你一世,現如今這樣,娘是不敢對女婿說了。你呢,且忍著,就算哪一日那宋玉姐跟女婿說了,你也別說甚麼和離的話,你只說是我跟你爹做的,跟你無關就行了。你要想著,你跟女婿有孩兒了,為了孩兒有爹也有娘,也要一家人在一起……”
謝二娘之前硬氣,認為順娘要是嫌棄自己,大不了跟她和離了回娘家,然而娘家現如今這樣,她爹要是一直不好,她就回不了娘家了。只能按照她娘說的,忍著,再難也要忍著,特別是為了以後會到她身邊的孩子。
看來,要讓順娘知道宋玉姐講的那個故事的真相,是要緩一緩了。
現如今只能等著爹好起來,謝家肉鋪的買賣重新恢復如常,有了底氣,爹娘才能跟順娘說實話了。
謝二娘也想過自己爹娘不能出面去跟順娘說了,自己是不是能去說呢,但除了擔心順娘知道了嫌棄自己,娘家現在又這樣,她沒法回娘家之外。還有一重考慮是,她怕自己說了,順娘就會不再同意抱養孩子回來,要是那樣的話,她關於孩子的夢就要破滅了。
娘家的事情,宋玉姐的事情,加在一起,讓謝二娘備受煎熬,於是順娘就見到自己的娘子迅速的憔悴下去了。
因正月初八順娘的買賣要重新開張,故而到了正月初七下晌,順娘就必須回城去,她就叫謝二娘跟自己一起回去。
謝二娘守著她爹不肯回去,最後還是吳氏把她給推上了驢車,說這裡有自己照顧官人,女兒還是跟著女婿一起回去的好,她還說,若是官人醒過來,她會讓人進城給女兒女婿捎帶消息的。
順娘也不放心謝二娘留在謝家,她怕謝二娘太過傷心了會傷身。
回到城裡之後,謝二娘就病了,而且是來勢洶洶,一下子就病臥在床了,順娘只得讓杏兒兼顧著去伺候下謝二娘,嫂子則是把家務全包了。梁二娘和柯氏住在喜家,見謝二娘病倒了,就主動提出來幫忙,說等到謝二娘病好些再回去。
順娘忙著開年之後的買賣,實在是抽不出空在家照顧謝二娘,便也答應了梁二娘和柯氏的請求。
有了梁二娘和柯氏幫忙,齊氏也能把喜家的家務事安排得井井有條了。
這一趟進城,梁二娘和柯氏只由齊氏陪著去逛了逛街,連瓦子也沒去成,主要是因為謝乙出了事情,順娘跟謝二娘趕著回楊柳鎮,石頭也跟著去了,就沒有人載著她們去瓦子裡玩了。只是,梁二娘這一趟進城本來就不是來玩的,所以絲毫不介意沒去瓦子。
梁二娘覺著見到了齊氏,能跟齊氏一起相對坐著說話,比什麼都好。
更何況,她這一趟進城除了見齊氏,還是來找店鋪的,打算過些日子搬進城裡來。她最想找一間在棗樹街的店鋪,如此一來,她跟齊氏就能常常見面了。
還別說,她運氣很好,就在初七日,她由齊氏陪著在棗樹街逛,一家家問過去,看是否有人願意出租臨街帶鋪面的房子時,有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搭話了,只不過他是先向齊氏行禮打招呼的。
齊氏見有陌生男子向自己行禮,並且稱呼自己為齊娘子,也是有些吃驚,定睛細看之下,發現這人有些眼熟,然而姓甚名誰卻是想不起來。直到那年輕男子自報姓名和身份時,她才恍然大悟,想起眼前這人來了。
這個人正是去年被順娘招進去做夥計的高大郎,高家往上數三代就住在這棗樹街,他家的宅子是祖宅,臨街一個小門臉房,她娘平時在那小門臉房裡守著,賣些雜貨賺些小錢補貼家用。
其父三年前過世,因為家貧,尚未娶親。之前,他是跟著其父去打零工賺錢,在其父死後,也就自己去打零工討生活了。後來,喜家搬進城在棗樹街安家之後,請了街坊鄰居來家裡吃飯。他老娘應邀來喜家赴宴,聽說喜家要招僱工後就回去跟他說,要他來應徵夥計,說她看過了,喜小官人和他娘子都是好相貌的善心人,跟著喜小官人干准沒錯。再說了,在喜家幹活離家近,也不用四處奔波,他娘就替他做主,讓他來喜家應聘了。順娘後來聘了他,他就跟隨曲大郎學著發種生送種生,後面也能上手了。
想起了這個人之後,齊氏也還了禮,並介紹了梁二娘,說她是自己在楊柳鎮認識的好友,現如今想進城來租一個鋪子賣豆腐。
高大郎就問梁二娘看他家這個小門臉房她看得上不,若是她覺得不錯,裡面還有半個院子可以租給她。
梁二娘一聽相當高興,因為她就想進城以後先租個小鋪子做著買賣,若是還附帶院子的話更好了。
她就讓高大郎帶著自己進裡面去看一看,高大郎領著梁二娘往院子裡走,一邊走一邊說他是因為其母最近病了,不想讓她再操勞,還有就是看在梁二娘是齊氏認識的朋友的份兒上,才打主意把自己家原先賣些雜貨的小鋪子租給梁二娘的。
梁二娘進去一看,發現這個院子裡的房屋雖然破舊,但卻並不逼仄,裡頭還有一口水井。
高大郎說若是梁家人搬進來,他可以把這個院子裡原先堆放雜物的西廂房收拾出來給梁家人住,至於破破破爛爛的東廂房,梁二娘若是找了匠人來修葺一下也可以住人。
梁二娘看了還是比較滿意,不說別的,這個鋪子離著喜家住的那宅子近,不過隔著十多家人,這讓她一下子就看上了。
還有據這高大郎介紹,這裡就只有他跟她寡母住著,他呢,又在喜家做夥計,這兩樣加起來,讓梁二娘覺得高家人口稀少,梁家人搬來住著不容易招惹是非,還有就是熟人會比較放心。
梁二娘便問高大郎這屋子願意租多少,高大郎也沒多要,他管梁二娘要了每月五貫錢。
這個租金對比喜家的租金少多了,可是因為喜家租的宅子比起高大郎家的院子大多了,還要新一些,所以高大郎說的出租的價錢也算是合理。
梁二娘聽了後很慡快就答應了,說自己定下租這屋子了,等到過了十六,她就會進城來跟高大郎簽訂租約,簽了之後,她再找匠人來修葺東廂房,收拾妥當了,再帶著家人搬家進城。她也對高大郎說了,自己家裡人口也簡單,只有一個老娘還有一個女兒,另外就是弟弟和弟媳婦了。還有就是,梁家是做豆腐買賣的,早晨要早起,還請他娘和他不要嫌吵。
宋貴又讓人給了他二百文錢,把他給領出去了。
從這個茶坊出來,巫大就尋思這裡不能呆了,再呆下去,指不定下一次就會被這個宋貴手下的人給宰了。雖然宋家正店裡面能夠給他提供一個安身之處,然而要是在這裡住著連命也沒有了的話,他還不如討飯呢。因此,跟著宋貴的手下去包紮了傷口之後,回去之後,他就把東西收拾了下,其實他也沒什麼東西,只是有兩套宋家正店裡頭的夥計穿的衣服,另外去後廚拿了剩下的十幾個炊餅,一併裹了,連夜離開這裡,往南邊去了。之所以往南邊去,巫大想的是要是混不下去了,到南邊討飯總要暖和些,又或者遠離汴梁城了,也就有人肯雇了。
他走的時候是正月初六,離宋玉姐的宋家正店開門做生意還有兩天,店裡留守的夥計見他出去沒回來也沒在意,認為他估計是出去鬼混,要等到正月初八上工才回來。
正月初六這一天,梁二娘帶著女兒秀兒和老娘柯氏坐著租的驢車到汴梁城裡來,她們直奔棗樹街的喜家而去。
見到了喜家人後,她們卻帶了一個噩耗來,就是謝乙昨晚出去跟人喝酒,喝醉了,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斷了腿不說,還摔傷了頭,如今正昏迷著,吳氏讓這一日上汴梁城的梁家人給順娘等人帶個話,特別是給女兒謝二娘帶個話,說暫時她是來不了汴梁城了。因為謝乙摔成那樣,還沒脫離危險,她不敢離開官人,她要在官人旁邊伺候著。
謝二娘一聽給急哭了,就要回娘家去,順娘只得陪著她一起回去看望摔傷的岳父。
於是石頭就又趕著驢車送順娘和謝二娘回去,梁二娘等人就只有讓嫂子齊氏接待了。
順娘陪著謝二娘再次回到楊柳鎮的岳家,去看摔傷的岳父,兩人見到謝乙躺在床上還在昏迷之中沒有醒來,吳氏守在旁邊哭得像個淚人一樣。陸展夫妻也在一旁,兩人皆是愁容不展。順娘就去找到給岳父治傷的大夫,問岳父有危險沒有。那大夫告訴順娘,謝乙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了,然而這腦袋摔傷了以致昏迷,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醒過來了。
聽到大夫這麼說,順娘簡直頭痛,因為她想到了她老娘,之前摔傷了,醒來之後就成了偏癱了,而現在岳父也摔傷了,要是他醒過來之後也癱了,那謝家肉鋪的買賣怕也是做不走了。畢竟沒了岳父這個頂樑柱,謝家肉鋪光靠岳母一個人是難以為繼的。要是這樣的話,借岳父和岳母的錢就需要儘快歸還了……
謝二娘望著摔傷昏迷的爹淚流不止,順娘只得在一邊不停解勸說些寬慰的話。
當夜兩人留宿在謝家肉鋪謝二娘的閨房裡面,謝二娘哭得眼睛都腫了,順娘勸都勸不住,她看到謝二娘難過傷心,她自己心裡也不好受,只得摟著她說了一晚上溫柔體貼的話,到了天明時分實在捱不住才睡了。
謝二娘卻是根本睡不著,她在聽到順娘發出輕微的鼾聲之後起了床,腫著個眼睛下了床穿上衣裙去了樓下。
樓下的那間廚房旁邊待客的房間裡的矮榻上躺著她爹,旁邊臨時搭起的一張木板床上睡著她娘,小桌上還點著一盞油燈。
此時天色微明,吳氏聽到房門打開的聲音就醒過來了,一見到是小女兒,她馬上就坐了起來。
謝二娘走過去,在吳氏身邊坐下,嘴巴一扁又要哭,吳氏就伸出手去捂住她的嘴巴,低聲道:“別哭啊,你忘了你懷著身孕呢,說實話,為娘本不想讓你來的,可又怕萬一你爹有個三長兩短,你見不著他最後一面……”
“娘……”謝二娘哽咽道,她拉下她娘捂著她嘴的手,十分無助的樣子。
吳氏早就哭得沒眼淚了,見女兒這樣子,心裡也痛得不行,她一把抓起謝二娘的手握在手裡,難過道:“報應來了,你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跟你爹做下的惡,天上神佛都看得清清楚楚呢。我只企盼著,這報應報到了你爹身上,天上的神佛們就此收了手,不再為難你了。原本,我跟你爹還說的初六日跟梁家人一起進城,去見女婿,跟女婿實話實說那壞了宋玉姐的姻緣的事情是我們做的。哪想到,初五晚上竟然出了這樣的事情。這下子,你爹這樣了,我還如何跟女婿說呀,要是說了,女婿嫌棄你了,你又要和離,這個家光靠你跟娘能撐下去麼。更別說,你還想帶著生下的孩兒回來了。你爹曾經說過的,要是你跟女婿和離回家了,咱們就養你一世,現如今這樣,娘是不敢對女婿說了。你呢,且忍著,就算哪一日那宋玉姐跟女婿說了,你也別說甚麼和離的話,你只說是我跟你爹做的,跟你無關就行了。你要想著,你跟女婿有孩兒了,為了孩兒有爹也有娘,也要一家人在一起……”
謝二娘之前硬氣,認為順娘要是嫌棄自己,大不了跟她和離了回娘家,然而娘家現如今這樣,她爹要是一直不好,她就回不了娘家了。只能按照她娘說的,忍著,再難也要忍著,特別是為了以後會到她身邊的孩子。
看來,要讓順娘知道宋玉姐講的那個故事的真相,是要緩一緩了。
現如今只能等著爹好起來,謝家肉鋪的買賣重新恢復如常,有了底氣,爹娘才能跟順娘說實話了。
謝二娘也想過自己爹娘不能出面去跟順娘說了,自己是不是能去說呢,但除了擔心順娘知道了嫌棄自己,娘家現在又這樣,她沒法回娘家之外。還有一重考慮是,她怕自己說了,順娘就會不再同意抱養孩子回來,要是那樣的話,她關於孩子的夢就要破滅了。
娘家的事情,宋玉姐的事情,加在一起,讓謝二娘備受煎熬,於是順娘就見到自己的娘子迅速的憔悴下去了。
因正月初八順娘的買賣要重新開張,故而到了正月初七下晌,順娘就必須回城去,她就叫謝二娘跟自己一起回去。
謝二娘守著她爹不肯回去,最後還是吳氏把她給推上了驢車,說這裡有自己照顧官人,女兒還是跟著女婿一起回去的好,她還說,若是官人醒過來,她會讓人進城給女兒女婿捎帶消息的。
順娘也不放心謝二娘留在謝家,她怕謝二娘太過傷心了會傷身。
回到城裡之後,謝二娘就病了,而且是來勢洶洶,一下子就病臥在床了,順娘只得讓杏兒兼顧著去伺候下謝二娘,嫂子則是把家務全包了。梁二娘和柯氏住在喜家,見謝二娘病倒了,就主動提出來幫忙,說等到謝二娘病好些再回去。
順娘忙著開年之後的買賣,實在是抽不出空在家照顧謝二娘,便也答應了梁二娘和柯氏的請求。
有了梁二娘和柯氏幫忙,齊氏也能把喜家的家務事安排得井井有條了。
這一趟進城,梁二娘和柯氏只由齊氏陪著去逛了逛街,連瓦子也沒去成,主要是因為謝乙出了事情,順娘跟謝二娘趕著回楊柳鎮,石頭也跟著去了,就沒有人載著她們去瓦子裡玩了。只是,梁二娘這一趟進城本來就不是來玩的,所以絲毫不介意沒去瓦子。
梁二娘覺著見到了齊氏,能跟齊氏一起相對坐著說話,比什麼都好。
更何況,她這一趟進城除了見齊氏,還是來找店鋪的,打算過些日子搬進城裡來。她最想找一間在棗樹街的店鋪,如此一來,她跟齊氏就能常常見面了。
還別說,她運氣很好,就在初七日,她由齊氏陪著在棗樹街逛,一家家問過去,看是否有人願意出租臨街帶鋪面的房子時,有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搭話了,只不過他是先向齊氏行禮打招呼的。
齊氏見有陌生男子向自己行禮,並且稱呼自己為齊娘子,也是有些吃驚,定睛細看之下,發現這人有些眼熟,然而姓甚名誰卻是想不起來。直到那年輕男子自報姓名和身份時,她才恍然大悟,想起眼前這人來了。
這個人正是去年被順娘招進去做夥計的高大郎,高家往上數三代就住在這棗樹街,他家的宅子是祖宅,臨街一個小門臉房,她娘平時在那小門臉房裡守著,賣些雜貨賺些小錢補貼家用。
其父三年前過世,因為家貧,尚未娶親。之前,他是跟著其父去打零工賺錢,在其父死後,也就自己去打零工討生活了。後來,喜家搬進城在棗樹街安家之後,請了街坊鄰居來家裡吃飯。他老娘應邀來喜家赴宴,聽說喜家要招僱工後就回去跟他說,要他來應徵夥計,說她看過了,喜小官人和他娘子都是好相貌的善心人,跟著喜小官人干准沒錯。再說了,在喜家幹活離家近,也不用四處奔波,他娘就替他做主,讓他來喜家應聘了。順娘後來聘了他,他就跟隨曲大郎學著發種生送種生,後面也能上手了。
想起了這個人之後,齊氏也還了禮,並介紹了梁二娘,說她是自己在楊柳鎮認識的好友,現如今想進城來租一個鋪子賣豆腐。
高大郎就問梁二娘看他家這個小門臉房她看得上不,若是她覺得不錯,裡面還有半個院子可以租給她。
梁二娘一聽相當高興,因為她就想進城以後先租個小鋪子做著買賣,若是還附帶院子的話更好了。
她就讓高大郎帶著自己進裡面去看一看,高大郎領著梁二娘往院子裡走,一邊走一邊說他是因為其母最近病了,不想讓她再操勞,還有就是看在梁二娘是齊氏認識的朋友的份兒上,才打主意把自己家原先賣些雜貨的小鋪子租給梁二娘的。
梁二娘進去一看,發現這個院子裡的房屋雖然破舊,但卻並不逼仄,裡頭還有一口水井。
高大郎說若是梁家人搬進來,他可以把這個院子裡原先堆放雜物的西廂房收拾出來給梁家人住,至於破破破爛爛的東廂房,梁二娘若是找了匠人來修葺一下也可以住人。
梁二娘看了還是比較滿意,不說別的,這個鋪子離著喜家住的那宅子近,不過隔著十多家人,這讓她一下子就看上了。
還有據這高大郎介紹,這裡就只有他跟她寡母住著,他呢,又在喜家做夥計,這兩樣加起來,讓梁二娘覺得高家人口稀少,梁家人搬來住著不容易招惹是非,還有就是熟人會比較放心。
梁二娘便問高大郎這屋子願意租多少,高大郎也沒多要,他管梁二娘要了每月五貫錢。
這個租金對比喜家的租金少多了,可是因為喜家租的宅子比起高大郎家的院子大多了,還要新一些,所以高大郎說的出租的價錢也算是合理。
梁二娘聽了後很慡快就答應了,說自己定下租這屋子了,等到過了十六,她就會進城來跟高大郎簽訂租約,簽了之後,她再找匠人來修葺東廂房,收拾妥當了,再帶著家人搬家進城。她也對高大郎說了,自己家裡人口也簡單,只有一個老娘還有一個女兒,另外就是弟弟和弟媳婦了。還有就是,梁家是做豆腐買賣的,早晨要早起,還請他娘和他不要嫌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