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流珠一直偷偷瞅著趙周行的臉色,見她似乎真的沒什麼反應,便繼續說下去,“還說……禁軍統領經常出入後宮,和皇上之間肯定也有些……”
這等“宮闈秘聞”多是一些好事之人無聊杜撰,便是前代就有許多,只不過那時說的常是皇帝又臨幸了某某妃嬪,和哪個宮女上了床。輪到趙周行這裡,雖說調了個,但也差不多了。要是以前有女人做官的,這女人在旁人口中肯定和皇上也有點不清白的關係的。
趙周行若是與這些東西生氣,那恐怕是要氣死的。但是說一點不生氣,也不太可能。
“鄭福海,你說你要不是個太監,這故事裡面是不是也得有你一個?”
鄭福海嚇得臉上一白,強擠出個笑來,“皇上說笑。”
“瞧你嚇得。”趙周行也不拿鄭福海開涮,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從胃裡騰起一股暖氣,她望著那樹梅花,突生感慨,“雪中飲梅思故人。”
鄭福海低了頭,流珠也不說話了。
那梅花釀是去年這時候景帝為討趙周行開心親手製得,如今趙周行念起故人,故人早已西去,誰又敢出半點聲音。
“怎麼都不說話了?瞧瞧你們,朕念句詩都對不出。”趙周行將兩個數落一遍,放下酒杯,“翟統領還在嗎?叫他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bug無數。
嗯,反正不是戰爭大片,對不對……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陰暗潮濕,蛇鼠橫行。
天子腳下,監押重犯,故名天牢。
禁軍統領提著酒菜,跟在趙周行後頭,走過一間間石牆鐵欄構成的牢房。前面帶路的舉著火把小心照著路,一直走到裡面關押重犯的地方,停了下來。
牢裡頭就只有一個人,白垚。
趙周行初登基的時候,大赦天下,從那以後,牢里就空了。空的老鼠在這裡都快活不下去了。
趙周行讓人把牢門打開,提著衣服,邁了進去。
白垚正躺著睡覺,聽見聲音抬起眼皮一看,原來是趙周行,於是翻了個身,腦袋掉了個個,頭沖里接著睡。
趙周行知道白垚醒著,等翟信把酒菜什麼的放下,便讓他出去守著了。
門上的鎖鏈“嘩啦”響著,又重新鎖上。
趙周行倒了兩杯酒,“朕聽說白侍郎嫌棄飯菜不合口味,中午還沒有吃過,因此特地帶了吃食來看看白侍郎在牢里過的可好。”
“勞皇上費心。”白垚從糙墊子上爬起來,用手在邊上按了按,又掀起來翻看了一番,“這墊子太硬。”
趙周行笑起來,“怎麼,嫌棄?”
“臣,不敢。”白垚走過來坐下,伸手抓了一個饅頭吃起來,“皇上今天聖駕光臨,不知道有什麼天大的事情?”
“天子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朕來看你,便已經是天大的事情了。”趙周行喝了兩杯酒,“朕今天在外頭賞梅,想了句詩,可惜想不出下句,想了想,只好來向白侍郎討教一番。”
“皇上請講。”白垚點點頭,夾了一口菜,含含糊糊地說到。
趙周行把那酒杯推到白垚面前,“白侍郎應該嘗嘗這酒。”
白垚忙咽下嘴裡的東西,端起酒杯,聞了聞酒香,“好酒。”
隨後一飲而盡,“應當是梅花釀了。”
趙周行再給兩人滿上,“今天朕想到的那句詩是——雪中飲梅思故人。”
牢里很安靜,腥腐味道的走廊延伸著,消失在一片看不見的黑暗中。可從高高的牆頂上開的不足通人的小窗中,照進一絲光亮,把灰塵都照的亮如星辰。
白垚把趙周行帶來的飯菜吃淨,末了拿著最後一塊饅頭,在盤底轉了一圈,丟進嘴裡,這才心滿意足地拍拍肚皮,“不瞞皇上,臣已經很久沒吃過這麼好的飯菜了。”
“回頭朕吩咐他們給你換好點的牢飯。”趙周行說。
“臣謝皇上。”白垚抹抹嘴,眉頭一皺,忽做恍然大悟狀,對趙周行說,“臣昨天晚上,躺在這牢房裡,卻看得到天上的星辰,偶得一句,想來與皇上那句倒也能湊個對。這句就是,長夜遙望曉星沉。”
趙周行把那兩句話湊起來,反覆念了幾遍,笑道:“白侍郎倒是給朕解釋一下。”
趙周行雖笑著,笑容卻透著意味深長,白垚對上趙周行的眼神,也笑了。
“故人留下的攤子,便要皇上來收拾了。”白垚說。
“知道嗎?”趙周行忽問道,“朕一直在想,朕其實沒有什麼必要的理由去做這件事。現在國家也算太平,雖然有外敵侵擾,也還沒動到根底。到時,朕這一刀下去,又要牽連出無數人來。朕原想著,能忍一時,便是一時……”
趙周行回宮時正逢冬雪,走時卻是炎夏。朝廷每年都會給江浙一帶撥固定的款子,修繕堤壩,防治洪水。但是她經過那一帶時,看到的卻是遍地乞民,堤壩年年修葺,年年決口,一旦決口又要撥款賑災。
區區一個堤壩,硬是被修成了一個無底洞。
“朕是迫不得己坐到這個位置上的,但是古人說,在其位,謀其政。朕既然在這兒了,有的事就不能不管。”趙周行站起來,看著上方那口小窗,“父皇留下他們乃是為了制衡,朕心中明白,但是這樣下去,國庫虧空只是早晚。國庫虧空,就要加征賦稅,賦稅再經層層盤剝,恐怕到朕手裡就沒有幾分了。瞞上欺下,他們倒是想的好法子。”
然而還有一層,趙周行沒有說出來。文相一派,便是主張女子不能為帝的,趙奉在位時,準備冊立趙周行,文相等就提出了異議。聞人合常年幽居晉天觀,卻在冊立大典上出面,壓住了一干非議。他趙國到底是以教立國,雖然景帝時不再重視此事。
亟待趙周行正式繼位,他們逼迫趙周行擇婿,被趙周行晾著了,其中便有些人倒向傅梓洲。
在幾個異姓王中,傅梓洲手握重兵,而且確有此心。之前趙周行沒有發覺這件事,直到西南一行,經著些事,才看出其中面目。
“皇上既然都明白,臣就不多言了。”白垚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後果,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情,考慮的都不是後果,而是值得。”
趙周行笑了聲,“白侍郎知道季相有多少門生嗎?”
白垚猶豫了一下,搖了搖頭,“不知道。”
“朕也不知道。朕只知道今年春闈時,前兩名都是季相的門生,只有你這個探花郎——”趙周行轉過身來,“不知道從哪個地方冒出來的。”
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探花郎,被趙周行兼了個巡按,直接丟到了江南。
對於趙周行這種作為,朝臣自然反對。一個幾乎毫無官場經驗的“毛頭”,就委以重任。趙周行被諫官批為飛揚浮躁,不顧大局之類。
這等“宮闈秘聞”多是一些好事之人無聊杜撰,便是前代就有許多,只不過那時說的常是皇帝又臨幸了某某妃嬪,和哪個宮女上了床。輪到趙周行這裡,雖說調了個,但也差不多了。要是以前有女人做官的,這女人在旁人口中肯定和皇上也有點不清白的關係的。
趙周行若是與這些東西生氣,那恐怕是要氣死的。但是說一點不生氣,也不太可能。
“鄭福海,你說你要不是個太監,這故事裡面是不是也得有你一個?”
鄭福海嚇得臉上一白,強擠出個笑來,“皇上說笑。”
“瞧你嚇得。”趙周行也不拿鄭福海開涮,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從胃裡騰起一股暖氣,她望著那樹梅花,突生感慨,“雪中飲梅思故人。”
鄭福海低了頭,流珠也不說話了。
那梅花釀是去年這時候景帝為討趙周行開心親手製得,如今趙周行念起故人,故人早已西去,誰又敢出半點聲音。
“怎麼都不說話了?瞧瞧你們,朕念句詩都對不出。”趙周行將兩個數落一遍,放下酒杯,“翟統領還在嗎?叫他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bug無數。
嗯,反正不是戰爭大片,對不對……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陰暗潮濕,蛇鼠橫行。
天子腳下,監押重犯,故名天牢。
禁軍統領提著酒菜,跟在趙周行後頭,走過一間間石牆鐵欄構成的牢房。前面帶路的舉著火把小心照著路,一直走到裡面關押重犯的地方,停了下來。
牢裡頭就只有一個人,白垚。
趙周行初登基的時候,大赦天下,從那以後,牢里就空了。空的老鼠在這裡都快活不下去了。
趙周行讓人把牢門打開,提著衣服,邁了進去。
白垚正躺著睡覺,聽見聲音抬起眼皮一看,原來是趙周行,於是翻了個身,腦袋掉了個個,頭沖里接著睡。
趙周行知道白垚醒著,等翟信把酒菜什麼的放下,便讓他出去守著了。
門上的鎖鏈“嘩啦”響著,又重新鎖上。
趙周行倒了兩杯酒,“朕聽說白侍郎嫌棄飯菜不合口味,中午還沒有吃過,因此特地帶了吃食來看看白侍郎在牢里過的可好。”
“勞皇上費心。”白垚從糙墊子上爬起來,用手在邊上按了按,又掀起來翻看了一番,“這墊子太硬。”
趙周行笑起來,“怎麼,嫌棄?”
“臣,不敢。”白垚走過來坐下,伸手抓了一個饅頭吃起來,“皇上今天聖駕光臨,不知道有什麼天大的事情?”
“天子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朕來看你,便已經是天大的事情了。”趙周行喝了兩杯酒,“朕今天在外頭賞梅,想了句詩,可惜想不出下句,想了想,只好來向白侍郎討教一番。”
“皇上請講。”白垚點點頭,夾了一口菜,含含糊糊地說到。
趙周行把那酒杯推到白垚面前,“白侍郎應該嘗嘗這酒。”
白垚忙咽下嘴裡的東西,端起酒杯,聞了聞酒香,“好酒。”
隨後一飲而盡,“應當是梅花釀了。”
趙周行再給兩人滿上,“今天朕想到的那句詩是——雪中飲梅思故人。”
牢里很安靜,腥腐味道的走廊延伸著,消失在一片看不見的黑暗中。可從高高的牆頂上開的不足通人的小窗中,照進一絲光亮,把灰塵都照的亮如星辰。
白垚把趙周行帶來的飯菜吃淨,末了拿著最後一塊饅頭,在盤底轉了一圈,丟進嘴裡,這才心滿意足地拍拍肚皮,“不瞞皇上,臣已經很久沒吃過這麼好的飯菜了。”
“回頭朕吩咐他們給你換好點的牢飯。”趙周行說。
“臣謝皇上。”白垚抹抹嘴,眉頭一皺,忽做恍然大悟狀,對趙周行說,“臣昨天晚上,躺在這牢房裡,卻看得到天上的星辰,偶得一句,想來與皇上那句倒也能湊個對。這句就是,長夜遙望曉星沉。”
趙周行把那兩句話湊起來,反覆念了幾遍,笑道:“白侍郎倒是給朕解釋一下。”
趙周行雖笑著,笑容卻透著意味深長,白垚對上趙周行的眼神,也笑了。
“故人留下的攤子,便要皇上來收拾了。”白垚說。
“知道嗎?”趙周行忽問道,“朕一直在想,朕其實沒有什麼必要的理由去做這件事。現在國家也算太平,雖然有外敵侵擾,也還沒動到根底。到時,朕這一刀下去,又要牽連出無數人來。朕原想著,能忍一時,便是一時……”
趙周行回宮時正逢冬雪,走時卻是炎夏。朝廷每年都會給江浙一帶撥固定的款子,修繕堤壩,防治洪水。但是她經過那一帶時,看到的卻是遍地乞民,堤壩年年修葺,年年決口,一旦決口又要撥款賑災。
區區一個堤壩,硬是被修成了一個無底洞。
“朕是迫不得己坐到這個位置上的,但是古人說,在其位,謀其政。朕既然在這兒了,有的事就不能不管。”趙周行站起來,看著上方那口小窗,“父皇留下他們乃是為了制衡,朕心中明白,但是這樣下去,國庫虧空只是早晚。國庫虧空,就要加征賦稅,賦稅再經層層盤剝,恐怕到朕手裡就沒有幾分了。瞞上欺下,他們倒是想的好法子。”
然而還有一層,趙周行沒有說出來。文相一派,便是主張女子不能為帝的,趙奉在位時,準備冊立趙周行,文相等就提出了異議。聞人合常年幽居晉天觀,卻在冊立大典上出面,壓住了一干非議。他趙國到底是以教立國,雖然景帝時不再重視此事。
亟待趙周行正式繼位,他們逼迫趙周行擇婿,被趙周行晾著了,其中便有些人倒向傅梓洲。
在幾個異姓王中,傅梓洲手握重兵,而且確有此心。之前趙周行沒有發覺這件事,直到西南一行,經著些事,才看出其中面目。
“皇上既然都明白,臣就不多言了。”白垚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後果,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情,考慮的都不是後果,而是值得。”
趙周行笑了聲,“白侍郎知道季相有多少門生嗎?”
白垚猶豫了一下,搖了搖頭,“不知道。”
“朕也不知道。朕只知道今年春闈時,前兩名都是季相的門生,只有你這個探花郎——”趙周行轉過身來,“不知道從哪個地方冒出來的。”
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探花郎,被趙周行兼了個巡按,直接丟到了江南。
對於趙周行這種作為,朝臣自然反對。一個幾乎毫無官場經驗的“毛頭”,就委以重任。趙周行被諫官批為飛揚浮躁,不顧大局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