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折竹自己則帶大部分人馬,從正面進攻。
諸事妥當,折竹看著那張城防圖,將裴舜叫了進來。
九郭數日強攻不下,慕容玉心中也覺得煩躁難當。九郭處於要道,攻不下便無法深入腹地。但正因此關重要,守將、排兵等愈加精良,加上地勢因素,要想出一個必勝的法子難上加難。強行攻城已是下策中的下策。
慕容玉已知道新來的將領叫做朱重,且是帶兵而來。稍微一想,便知朱重定會想辦法變守為攻,先行攻下康陽。
但是慕容玉自己便是利用康陽防守的薄弱之處,大肆攻入,他自然堤防著這點,在城防工事薄弱處,皆加派了人手。
因此當傳令兵來報有人夜襲時,慕容玉可以說是得意非常,穿戴鎧甲親自上了城牆,細細一看,約有三萬人左右模樣,心中有了計較,傳令下去,其餘地方同樣要提高警惕。
三萬兵馬實在不算多,很可能是聲東擊西之策。
果然不出所料,不出片刻,先後來報,城北正門同樣遭到攻擊。慕容玉過去一看,火光閃動,看人數,此處應是主力了。
慕容玉調派人手防守此處,自己拿過一柄長弓,搭著羽箭,大致算了一下位置,往中軍的位置射了過去。
一箭命中。
裴舜躲在陰影中,羽箭“嗖”地一聲,射中了城牆上巡邏的士兵。幾個人無聲無息地倒下,裴舜吹了聲口哨,從糙叢中立刻鑽出一片黑影,每個都帶著飛索,倒扣在城牆上,快速地爬了上去。
這一小隊只有二十人,以裴舜為首,為的便是潛入城中做內應。當日,與裴舜比試時,折竹就看出他不擅長用短兵,後來一問,果然長於射箭,便派他先行出發,繞到後方等候時機。
折竹並不了解慕容玉這個人,但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敖朔方所選之人,必然有他所看中之處,如果隨隨便便就能從康陽城薄弱的地方再次攻下,那就未免太缺乏算計了。
裴舜等人截下一隊運送弓箭物資的士兵,打暈之後迅速換上衣服,往正門趕去。
趁眾將交戰正酣時,打開城門,放下了索橋。
折竹手裡抓著慕容玉射過來的那支箭,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中軍大旗在烈烈的寒風中揮下,黑壓壓的人頭,閃動的火光,潮水一般湧入城中。
慕容玉見勢不妙,已在親衛的護送下,帶著幾千精騎,趁亂突圍,逃出城中。
“降者不殺!”
混亂中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康陽守軍立刻紛紛投降。這裡面有許多人本就是趙國人,自相殘殺本非自願,此話一出,當下就停止了廝殺。
折竹命人收拾殘局,又派人去接應另外一邊。
裴舜摘下頭盔,指揮部下清點死亡的人數。章何還才從另一側進城,命士兵自行安營後,帶著親隨往這邊匯合過來。
“朱帥果真智勇無雙!如此輕易就拿下了康陽。末將佩服!”章何還一來就大拍馬屁,連稱呼都從“朱大人”變成了“朱帥”。
折竹點點頭,一副受之無愧的樣子,“章將軍。”
“末將在。”
“章將軍是有勇有謀之輩,隨我陣前退敵,如何?”
章何還一愣,他猜朱重有意提拔,但還是小心了一些,問道:“朱帥這話怎麼說?”
折竹並不喜歡拐彎抹角,已互相吹噓過了,便將自己想法告知章何還,叫他自己定奪。
做一關守將當然安逸,但是想要建功立業,只守不攻是行不通的。章何還明白,就算他有季家倚靠,但武官升任,與文臣不同,沒有功績,便爬不上去。
“末將願追隨朱帥左右。但……”
“九郭暫由周遠守備。”折竹打消他的疑慮。現在康陽已下,她到北疆來,為的也不是守住寸土,而是一路北上。後方的城池守備,留人看顧即可。周遠既然是季正卿的人,章何還與他也好說話,物資的運送如經過九郭,便不必擔心。
將章何還提為自己副將,折竹便順便將裴舜也暫命為副將,寫了軍報,往京中送去。
雪停了數日。
禁軍統領繫著披風,手中拿著一份軍報,匆匆忙忙往御書房走去。
到了才知道趙周行不在這裡,抓著個小太監問了,原來在後花園賞梅。
禁軍統領只好叫人進去通報了,等鄭福海出來領他進去。
不多時,鄭福海果然來了,卻問他:“皇上叫我問翟統領,有什麼事情?”
翟信把軍報拿出來,“剛送來的軍報,勞煩總管送一趟。”
“翟統領客氣。”鄭福海接過那封軍報,轉身往園內走去。
翟信站在外頭,遠遠能見著趙周行一個影子,他自覺得奇得很,小皇帝的脾氣,哪有什麼賞花賞糙的愛好,今天倒有心情了。想罷又覺得自己實在不該腹誹皇上,於是搖搖頭,轉身走了。
趙周行披著毛領的厚披風,站在雪地里,真箇像是來賞梅的。
流珠在旁邊看顧著小爐子上溫的酒,見鄭福海回來了,嘴快問道:“是什麼事情?”
周圍沒有旁人,也不拘禮,而且那軍報本來不是什麼秘密,鄭福海便同她說了,“八百里加急的軍報。”
一面說著一面遞給趙周行,“皇上。”
趙周行覺得凍手,沒去接,“念給朕聽聽。”
鄭福海於是拆開來念,念到提拔副將那一塊時,趙周行終於皺起了眉,“好啊!”
鄭福海聲音如同半途被人掐死了一樣,立刻沒聲了。
趙周行自己不知道想些什麼,吩咐他接著念。
鄭福海看了看,念了最後半句話,“回皇上,念完了。”
趙周行還沒說話,流珠已欣喜道:“朱大人是打了勝仗,好叫那些涼國人知道,咱們不是好惹的。”
趙周行問她:“你也知道朱大人?”
流珠撥弄著炭火,道:“全京城都知道有個朱重朱大人,打敗了周家和裴家的小子,被皇帝陛下看中,領了幾十萬的大軍去打涼人了。”
趙周行聽她說的誇張,便知道這事已成了坊間的笑談。而依著那些人好打聽好八卦的心,別的傳言恐怕早就飛漫天了。
就聽流珠接著說到:“還說到時候皇上要招朱大人進宮為婿,說不定還要立為男後呢。”
那倒是有這麼回事,趙周行心裏面倒也承認,但她想立的好像不是什麼男後,而是正兒八經的女皇后。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流珠猶猶豫豫的,“皇上,奴婢要是說了,您可別生氣。”
趙周行點了點頭,“說罷,朕不生氣。”
流珠看了看趙周行神色,雖說趙周行已保證不會生氣,但是流珠也算是和趙周行從小一起長大的,自然了解趙周行的脾氣,她要是說了趙周行肯定要生氣的,最多不會責罰罷了。
“嗯……有人說,皇上其實私下與這個朱大人有所往來,因為看中他……額……”流珠臉紅了一片,支支吾吾跳過了這段,“反正就是看中他很厲害,所以朱大人才敢提那麼大膽的要求。而且還說禁軍統領放朱大人進宮就是因為兩人經常見著,相熟了。不然早被禁軍亂刀砍死了……還說……”
諸事妥當,折竹看著那張城防圖,將裴舜叫了進來。
九郭數日強攻不下,慕容玉心中也覺得煩躁難當。九郭處於要道,攻不下便無法深入腹地。但正因此關重要,守將、排兵等愈加精良,加上地勢因素,要想出一個必勝的法子難上加難。強行攻城已是下策中的下策。
慕容玉已知道新來的將領叫做朱重,且是帶兵而來。稍微一想,便知朱重定會想辦法變守為攻,先行攻下康陽。
但是慕容玉自己便是利用康陽防守的薄弱之處,大肆攻入,他自然堤防著這點,在城防工事薄弱處,皆加派了人手。
因此當傳令兵來報有人夜襲時,慕容玉可以說是得意非常,穿戴鎧甲親自上了城牆,細細一看,約有三萬人左右模樣,心中有了計較,傳令下去,其餘地方同樣要提高警惕。
三萬兵馬實在不算多,很可能是聲東擊西之策。
果然不出所料,不出片刻,先後來報,城北正門同樣遭到攻擊。慕容玉過去一看,火光閃動,看人數,此處應是主力了。
慕容玉調派人手防守此處,自己拿過一柄長弓,搭著羽箭,大致算了一下位置,往中軍的位置射了過去。
一箭命中。
裴舜躲在陰影中,羽箭“嗖”地一聲,射中了城牆上巡邏的士兵。幾個人無聲無息地倒下,裴舜吹了聲口哨,從糙叢中立刻鑽出一片黑影,每個都帶著飛索,倒扣在城牆上,快速地爬了上去。
這一小隊只有二十人,以裴舜為首,為的便是潛入城中做內應。當日,與裴舜比試時,折竹就看出他不擅長用短兵,後來一問,果然長於射箭,便派他先行出發,繞到後方等候時機。
折竹並不了解慕容玉這個人,但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敖朔方所選之人,必然有他所看中之處,如果隨隨便便就能從康陽城薄弱的地方再次攻下,那就未免太缺乏算計了。
裴舜等人截下一隊運送弓箭物資的士兵,打暈之後迅速換上衣服,往正門趕去。
趁眾將交戰正酣時,打開城門,放下了索橋。
折竹手裡抓著慕容玉射過來的那支箭,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中軍大旗在烈烈的寒風中揮下,黑壓壓的人頭,閃動的火光,潮水一般湧入城中。
慕容玉見勢不妙,已在親衛的護送下,帶著幾千精騎,趁亂突圍,逃出城中。
“降者不殺!”
混亂中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康陽守軍立刻紛紛投降。這裡面有許多人本就是趙國人,自相殘殺本非自願,此話一出,當下就停止了廝殺。
折竹命人收拾殘局,又派人去接應另外一邊。
裴舜摘下頭盔,指揮部下清點死亡的人數。章何還才從另一側進城,命士兵自行安營後,帶著親隨往這邊匯合過來。
“朱帥果真智勇無雙!如此輕易就拿下了康陽。末將佩服!”章何還一來就大拍馬屁,連稱呼都從“朱大人”變成了“朱帥”。
折竹點點頭,一副受之無愧的樣子,“章將軍。”
“末將在。”
“章將軍是有勇有謀之輩,隨我陣前退敵,如何?”
章何還一愣,他猜朱重有意提拔,但還是小心了一些,問道:“朱帥這話怎麼說?”
折竹並不喜歡拐彎抹角,已互相吹噓過了,便將自己想法告知章何還,叫他自己定奪。
做一關守將當然安逸,但是想要建功立業,只守不攻是行不通的。章何還明白,就算他有季家倚靠,但武官升任,與文臣不同,沒有功績,便爬不上去。
“末將願追隨朱帥左右。但……”
“九郭暫由周遠守備。”折竹打消他的疑慮。現在康陽已下,她到北疆來,為的也不是守住寸土,而是一路北上。後方的城池守備,留人看顧即可。周遠既然是季正卿的人,章何還與他也好說話,物資的運送如經過九郭,便不必擔心。
將章何還提為自己副將,折竹便順便將裴舜也暫命為副將,寫了軍報,往京中送去。
雪停了數日。
禁軍統領繫著披風,手中拿著一份軍報,匆匆忙忙往御書房走去。
到了才知道趙周行不在這裡,抓著個小太監問了,原來在後花園賞梅。
禁軍統領只好叫人進去通報了,等鄭福海出來領他進去。
不多時,鄭福海果然來了,卻問他:“皇上叫我問翟統領,有什麼事情?”
翟信把軍報拿出來,“剛送來的軍報,勞煩總管送一趟。”
“翟統領客氣。”鄭福海接過那封軍報,轉身往園內走去。
翟信站在外頭,遠遠能見著趙周行一個影子,他自覺得奇得很,小皇帝的脾氣,哪有什麼賞花賞糙的愛好,今天倒有心情了。想罷又覺得自己實在不該腹誹皇上,於是搖搖頭,轉身走了。
趙周行披著毛領的厚披風,站在雪地里,真箇像是來賞梅的。
流珠在旁邊看顧著小爐子上溫的酒,見鄭福海回來了,嘴快問道:“是什麼事情?”
周圍沒有旁人,也不拘禮,而且那軍報本來不是什麼秘密,鄭福海便同她說了,“八百里加急的軍報。”
一面說著一面遞給趙周行,“皇上。”
趙周行覺得凍手,沒去接,“念給朕聽聽。”
鄭福海於是拆開來念,念到提拔副將那一塊時,趙周行終於皺起了眉,“好啊!”
鄭福海聲音如同半途被人掐死了一樣,立刻沒聲了。
趙周行自己不知道想些什麼,吩咐他接著念。
鄭福海看了看,念了最後半句話,“回皇上,念完了。”
趙周行還沒說話,流珠已欣喜道:“朱大人是打了勝仗,好叫那些涼國人知道,咱們不是好惹的。”
趙周行問她:“你也知道朱大人?”
流珠撥弄著炭火,道:“全京城都知道有個朱重朱大人,打敗了周家和裴家的小子,被皇帝陛下看中,領了幾十萬的大軍去打涼人了。”
趙周行聽她說的誇張,便知道這事已成了坊間的笑談。而依著那些人好打聽好八卦的心,別的傳言恐怕早就飛漫天了。
就聽流珠接著說到:“還說到時候皇上要招朱大人進宮為婿,說不定還要立為男後呢。”
那倒是有這麼回事,趙周行心裏面倒也承認,但她想立的好像不是什麼男後,而是正兒八經的女皇后。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流珠猶猶豫豫的,“皇上,奴婢要是說了,您可別生氣。”
趙周行點了點頭,“說罷,朕不生氣。”
流珠看了看趙周行神色,雖說趙周行已保證不會生氣,但是流珠也算是和趙周行從小一起長大的,自然了解趙周行的脾氣,她要是說了趙周行肯定要生氣的,最多不會責罰罷了。
“嗯……有人說,皇上其實私下與這個朱大人有所往來,因為看中他……額……”流珠臉紅了一片,支支吾吾跳過了這段,“反正就是看中他很厲害,所以朱大人才敢提那麼大膽的要求。而且還說禁軍統領放朱大人進宮就是因為兩人經常見著,相熟了。不然早被禁軍亂刀砍死了……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