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那個東西很重要嗎?”
“我必須找到他,否則——我會死。”
托馬斯長大了嘴。“那麼那個靈魂方程式是什麼東西?我的確是沒聽過,但我可以替您去打聽啊。”
“它和鍊金術有關,是一種……唔,非常複雜,一時說不清。”
“主人,我沒什麼文化,也不懂鍊金術,但是肯定有人懂啊。在新英格蘭有許多大學,或許那裡的學者知道呢?您不妨去一封信問問?”
亞當揉了揉額角:“你說的對,我不該總把自己局限在紐奧良。也許方程式並不在這裡,我找錯了地方。”
他從抽屜里抽出一張白紙,提筆在紙上寫下方程式的符號,可他只寫了幾行便寫不下去了。他丟開筆,頹喪地扶著額頭。
“不,還是算了……也許一切都是命運,也許我註定死在這個時代,萬物都會崩潰……”
“主人!千萬別這麼說!您不會死的!”
托馬斯拿起那張紙,仔細盯著上面的符號。“唔?我似乎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
“你不用安慰我了,我很感謝你,托馬斯,但是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吧。”
“不,主人,我是說真的!我真的見過和這個很類似的東西!”
說著,托馬斯拿起筆,在紙的背面匆匆書寫著什麼。他寫了整整一頁,然後將紙交給亞當。“主人,您要找的那個方程式,是不是這樣的?”
亞當接過紙,只讀了一樣,便驚訝得無法呼吸。托馬斯所寫的的確是方程式所用的鍊金術符號,可這一部分卻是亞當從未見過的,依照其內容,剛好可以同格拉克曼教授持有的手稿連在一起,也就是說,這的確是方程式的一部分!
“托馬斯,你……怎麼會知道這個!”
黑人管家頗為驕傲地說:“這是我的母親教給我的。她原本生活在非洲,後來被奴隸販子擄到美國來。她告訴我,這東西是她部落的寶物。很久很久以前,在她祖父的祖父的年代,有一名白人傳教士來部落里傳教,後來他病死了,他的遺物就被酋長收了起來,作為部落的寶物留存。我母親曾在寶物中發現一張紙,上面畫了稀奇古怪的符號。她的記憶力非常強,只用一眼就把紙上的內容全記住了。當她被當作奴隸賣到美國後,還時常在地上畫這些符號。我小的時候,她就常常給我畫這些,對於她來說,這是有關她故鄉的珍貴回憶。我的記憶力像我母親那樣好,所以很容易就記住了。我怎麼想也想不到,這竟然就是主人所要尋找的靈魂方程式!”
亞當癱坐在椅子裡,腦袋裡亂鬨鬨的。白人傳教士……對,莉蓮娜·霍克的筆記里提過,她有一名弟子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名叫艾蘭。格拉克曼教授在筆記譯文中有過註解,說這名弟子後來去非洲傳教,不知所蹤。原來他竟然病故在異國他鄉,方程式則被當地的土著部落當作寶物收藏了,兩百多年後,部落的後人為他所救,成為他的管家,而方程式就被銘刻在此人的記憶中。這麼多年,他竟然一點兒也沒察覺……亞當都要忍不住嘲笑自己了。難怪方程式的力量要把他帶到1842年的紐奧良。一切因果宛如一個個精密的圓環,最終將天衣無fèng地嵌套在一起。
既然拿到了這個時代的方程式,亞當便不願再久留。他留的時間已經夠長了。卡爾文十八歲了,足以擔當重任。第二天,他便宣布將所有的財產交給卡爾文,自己將“外出旅行”——這當然是個幌子,總不能告訴卡爾文他要穿越時空了吧。亞當叫來律師,處理了財產交割的手續,同卡爾文道別後,他選擇不會被人打攪的夜深人靜之時,獨自一人書房裡,念出了方程式。
方程式的力量有如洶湧的洪流,帶著他再度突破時空的界限,去往下一個時間,下一個地點。
作者有話要說:
69
69、勇者前行12 …
亞當的雙腳再一次站在了一片青蔥的糙地上。
面前佇立著一幢殖民地風格的教堂:紅色的外牆和三層白色屋頂。它看起來相當眼熟。亞當發誓他曾見過這座教堂。
他轉過身,凝望著教堂前方的道路。有哪裡不對。他想。我的確見過這教堂,但是現在的它似乎少了點兒什麼。
他歪著腦袋回憶了半天,方才意識到,教堂前方本應有一座男子騎馬的塑像,可現在塑像沒了。
不不,並不是“沒了”,而是這塑像還壓根沒有豎起來。這座教堂是波士頓的老北教堂,而那座塑像則是保羅·列維爾騎著馬。喬治曾和他到波士頓旅遊過,特意沿著“午夜騎行”的路線遊覽了一番,旅程的起點就是老北教堂。喬治說他曾參與過保羅·列維爾的行動,是以特意“故地重遊”一番。他仿佛帶著某種不可言說的目的,領著亞當在那條路線上走了一遍。亞噹噹時以為他是在懷舊,現在才明白,喬治的目的是讓他牢牢記住這個歷史事件。
假如他沒猜錯,他也參與了“午夜騎行”,正是在這場行動中,喬治遇到了他——公元1775年的、年輕的喬治,遇到了來自21世紀的他。
知道了這一點,接下來的行程就清晰多了。亞當去波士頓,變賣了那對金耳環,買了匹馬(以及合適的服裝,他可不想嚇到哪位開國元勛),一路騎到列克星敦去。那兩位著名的愛國者——漢考克和亞當斯,正迫於英軍的搜捕,不得不藏身在列克星敦的民居里。在當時,知道這件事的人可不多,只有少數愛國者領袖,比如保羅·列維爾。但是在後世,他們的藏身地點可是人盡皆知,那兒甚至變成了觀光景點。
亞當輕鬆地找到了他們。他自稱是來自紐奧良的愛國者(這點倒也沒錯,他的確是從紐奧良來的,不過是未來的紐奧良),為了了解英軍最新的動向和愛國者的對策,特意到麻薩諸塞州來的。他對這個時代的方方面面瞭若指掌,所以漢考克和亞當斯非常信服他,甚至將他當作一位愛國者中的激進分子(沒辦法,畢竟他的某些想法太“前衛”了,比如支持武裝起義和反對奴隸制)。
他在列克星敦耐心地等到了4月19日,凌晨時分,果不其然的,喬治與列維爾抵達列克星敦。亞當加入了他們。三人在半道上遭遇紅衣衛劫擊,亞當和喬治被俘虜,後來死裡逃生,並且殺死了血術士司各特·辛鐸雷德。這讓亞當的心情有點兒複雜,因為司各特是伊森的血族之父,而伊森是亞當的造物主。而且,殺死司各特的那把福音劍,就是伊森親手造出來的,伊森也是因為父親被殺一事,才與喬治結仇。
亞當等了整整十年,才盼來了和喬治重逢的這一天。然而,這來之不易的重逢卻只有僅僅幾個小時。天明時分,他含淚揮別喬治,啟程前往波士頓。他已經想清楚了,在這個時代多留也是無益,唯一的方法就是儘快找齊方程式,徹底修復自己的靈魂,然後返回21世紀,與喬治團聚。
他冒著槍林彈雨,偷偷潛回波士頓,住進一家旅店。十幾天後,班傑明·富蘭克林住進了同一家旅店。
他找到這位老人,開門見山地說:“富蘭克林先生,我叫亞當·勒梅,想向您討要一件東西。”
班傑明·富蘭克林摘下眼鏡,從口袋裡抽出一根絲巾擦了擦,又戴上,以確定自己沒眼花。這一年的富蘭克林已經六十八歲,卻依然在為殖民地的人民而奔波。富蘭克林原本住在英國倫敦,由於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這場武裝衝突,他被倫敦列為通緝對象,於是回到殖民地,投入獨立事業當中。
“勒梅……你有一個奇特的姓氏,年輕人。”富蘭克林說,“我很樂意幫助別人,但是我不認識你,恐怕也沒有什麼值得你討要的東西。”
“我需要靈魂方程式。我知道您持有一頁方程式的手稿。我需要它。”
“我怕是聽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亞當用手指蘸著酒水,在桌子上畫出幾個符號,然後快速地將它們擦去。他所畫的是方程式中常出現的鍊金術符文。富蘭克林一見那符號就明白,亞當也是方程式的持有者,或者至少見過方程式。
“你是鍊金術士?”老人抬起眉毛,“你要方程式幹什麼?”
“您放心,我不會拿來幹壞事的。”
“我就直說了吧,勒梅先生,方程式擁有無與倫比的力量,不可隨便交予他人,雖然我持有的僅僅是它的一部分。”
“我知道。”亞當微笑著點頭,“我不是什麼可疑的人。您可以向約翰·漢考克或者塞繆爾·亞當斯打聽,他們會告訴你,我是來自紐奧良的愛國者,並保證我的可靠性。保羅·列維爾會以榮譽為我擔保,因為我冒著生命危險跟他一起連夜騎馬報信。”
“我不懷疑您對國家的熱忱。”
亞當搖搖手,“那只是我眾多身份中的一個而已。我要對您說的是,我是一個人造人。”
富蘭克林睜大了眼睛,他摸了摸自己的眼鏡,似乎又想把它取下來擦一遍了。
“這……這不可能!”老人激動地說,“製造人造人需要賢者之石和靈魂方程式,但是方程式手稿中的一頁一直在我這裡,沒有交給過任何人!就算湊齊了其他的部分,但殘缺不全的方程式也絕不可能創造出完整的靈魂。”
“您說的對。”亞當柔聲說,“殘缺的方程式只能創造出殘缺的靈魂。這就是我要找齊所有方程式的原因。”
“你……?”
“我是被不完整的方程式所創造出來的。我靈魂殘缺不全,無法長久地留存,而會不斷衰弱,令我飽受煎熬。唯有找齊方程式,才能修復我的靈魂。所以我懇求您,將方程式交給我。……不,您甚至不用交給我。我只要看著它,讀出上面的內容就可以了,這樣方程式的力量就能融入我的靈魂。”
“不是我不相信你,勒梅先生,但是您所說的實在是……匪夷所思。”
“我知道。”亞當無奈地說,“倘若您立刻深信不疑,反而才奇怪呢。我敬重您,富蘭克林先生,不論作為科學家還是政治家,您都聲名遠揚。我大可以把您打暈搜身,我相信那麼重要的東西,您一定會隨身攜帶。但是我希望能跟您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這算是威脅嗎?”
“我必須找到他,否則——我會死。”
托馬斯長大了嘴。“那麼那個靈魂方程式是什麼東西?我的確是沒聽過,但我可以替您去打聽啊。”
“它和鍊金術有關,是一種……唔,非常複雜,一時說不清。”
“主人,我沒什麼文化,也不懂鍊金術,但是肯定有人懂啊。在新英格蘭有許多大學,或許那裡的學者知道呢?您不妨去一封信問問?”
亞當揉了揉額角:“你說的對,我不該總把自己局限在紐奧良。也許方程式並不在這裡,我找錯了地方。”
他從抽屜里抽出一張白紙,提筆在紙上寫下方程式的符號,可他只寫了幾行便寫不下去了。他丟開筆,頹喪地扶著額頭。
“不,還是算了……也許一切都是命運,也許我註定死在這個時代,萬物都會崩潰……”
“主人!千萬別這麼說!您不會死的!”
托馬斯拿起那張紙,仔細盯著上面的符號。“唔?我似乎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
“你不用安慰我了,我很感謝你,托馬斯,但是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吧。”
“不,主人,我是說真的!我真的見過和這個很類似的東西!”
說著,托馬斯拿起筆,在紙的背面匆匆書寫著什麼。他寫了整整一頁,然後將紙交給亞當。“主人,您要找的那個方程式,是不是這樣的?”
亞當接過紙,只讀了一樣,便驚訝得無法呼吸。托馬斯所寫的的確是方程式所用的鍊金術符號,可這一部分卻是亞當從未見過的,依照其內容,剛好可以同格拉克曼教授持有的手稿連在一起,也就是說,這的確是方程式的一部分!
“托馬斯,你……怎麼會知道這個!”
黑人管家頗為驕傲地說:“這是我的母親教給我的。她原本生活在非洲,後來被奴隸販子擄到美國來。她告訴我,這東西是她部落的寶物。很久很久以前,在她祖父的祖父的年代,有一名白人傳教士來部落里傳教,後來他病死了,他的遺物就被酋長收了起來,作為部落的寶物留存。我母親曾在寶物中發現一張紙,上面畫了稀奇古怪的符號。她的記憶力非常強,只用一眼就把紙上的內容全記住了。當她被當作奴隸賣到美國後,還時常在地上畫這些符號。我小的時候,她就常常給我畫這些,對於她來說,這是有關她故鄉的珍貴回憶。我的記憶力像我母親那樣好,所以很容易就記住了。我怎麼想也想不到,這竟然就是主人所要尋找的靈魂方程式!”
亞當癱坐在椅子裡,腦袋裡亂鬨鬨的。白人傳教士……對,莉蓮娜·霍克的筆記里提過,她有一名弟子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名叫艾蘭。格拉克曼教授在筆記譯文中有過註解,說這名弟子後來去非洲傳教,不知所蹤。原來他竟然病故在異國他鄉,方程式則被當地的土著部落當作寶物收藏了,兩百多年後,部落的後人為他所救,成為他的管家,而方程式就被銘刻在此人的記憶中。這麼多年,他竟然一點兒也沒察覺……亞當都要忍不住嘲笑自己了。難怪方程式的力量要把他帶到1842年的紐奧良。一切因果宛如一個個精密的圓環,最終將天衣無fèng地嵌套在一起。
既然拿到了這個時代的方程式,亞當便不願再久留。他留的時間已經夠長了。卡爾文十八歲了,足以擔當重任。第二天,他便宣布將所有的財產交給卡爾文,自己將“外出旅行”——這當然是個幌子,總不能告訴卡爾文他要穿越時空了吧。亞當叫來律師,處理了財產交割的手續,同卡爾文道別後,他選擇不會被人打攪的夜深人靜之時,獨自一人書房裡,念出了方程式。
方程式的力量有如洶湧的洪流,帶著他再度突破時空的界限,去往下一個時間,下一個地點。
作者有話要說:
69
69、勇者前行12 …
亞當的雙腳再一次站在了一片青蔥的糙地上。
面前佇立著一幢殖民地風格的教堂:紅色的外牆和三層白色屋頂。它看起來相當眼熟。亞當發誓他曾見過這座教堂。
他轉過身,凝望著教堂前方的道路。有哪裡不對。他想。我的確見過這教堂,但是現在的它似乎少了點兒什麼。
他歪著腦袋回憶了半天,方才意識到,教堂前方本應有一座男子騎馬的塑像,可現在塑像沒了。
不不,並不是“沒了”,而是這塑像還壓根沒有豎起來。這座教堂是波士頓的老北教堂,而那座塑像則是保羅·列維爾騎著馬。喬治曾和他到波士頓旅遊過,特意沿著“午夜騎行”的路線遊覽了一番,旅程的起點就是老北教堂。喬治說他曾參與過保羅·列維爾的行動,是以特意“故地重遊”一番。他仿佛帶著某種不可言說的目的,領著亞當在那條路線上走了一遍。亞噹噹時以為他是在懷舊,現在才明白,喬治的目的是讓他牢牢記住這個歷史事件。
假如他沒猜錯,他也參與了“午夜騎行”,正是在這場行動中,喬治遇到了他——公元1775年的、年輕的喬治,遇到了來自21世紀的他。
知道了這一點,接下來的行程就清晰多了。亞當去波士頓,變賣了那對金耳環,買了匹馬(以及合適的服裝,他可不想嚇到哪位開國元勛),一路騎到列克星敦去。那兩位著名的愛國者——漢考克和亞當斯,正迫於英軍的搜捕,不得不藏身在列克星敦的民居里。在當時,知道這件事的人可不多,只有少數愛國者領袖,比如保羅·列維爾。但是在後世,他們的藏身地點可是人盡皆知,那兒甚至變成了觀光景點。
亞當輕鬆地找到了他們。他自稱是來自紐奧良的愛國者(這點倒也沒錯,他的確是從紐奧良來的,不過是未來的紐奧良),為了了解英軍最新的動向和愛國者的對策,特意到麻薩諸塞州來的。他對這個時代的方方面面瞭若指掌,所以漢考克和亞當斯非常信服他,甚至將他當作一位愛國者中的激進分子(沒辦法,畢竟他的某些想法太“前衛”了,比如支持武裝起義和反對奴隸制)。
他在列克星敦耐心地等到了4月19日,凌晨時分,果不其然的,喬治與列維爾抵達列克星敦。亞當加入了他們。三人在半道上遭遇紅衣衛劫擊,亞當和喬治被俘虜,後來死裡逃生,並且殺死了血術士司各特·辛鐸雷德。這讓亞當的心情有點兒複雜,因為司各特是伊森的血族之父,而伊森是亞當的造物主。而且,殺死司各特的那把福音劍,就是伊森親手造出來的,伊森也是因為父親被殺一事,才與喬治結仇。
亞當等了整整十年,才盼來了和喬治重逢的這一天。然而,這來之不易的重逢卻只有僅僅幾個小時。天明時分,他含淚揮別喬治,啟程前往波士頓。他已經想清楚了,在這個時代多留也是無益,唯一的方法就是儘快找齊方程式,徹底修復自己的靈魂,然後返回21世紀,與喬治團聚。
他冒著槍林彈雨,偷偷潛回波士頓,住進一家旅店。十幾天後,班傑明·富蘭克林住進了同一家旅店。
他找到這位老人,開門見山地說:“富蘭克林先生,我叫亞當·勒梅,想向您討要一件東西。”
班傑明·富蘭克林摘下眼鏡,從口袋裡抽出一根絲巾擦了擦,又戴上,以確定自己沒眼花。這一年的富蘭克林已經六十八歲,卻依然在為殖民地的人民而奔波。富蘭克林原本住在英國倫敦,由於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這場武裝衝突,他被倫敦列為通緝對象,於是回到殖民地,投入獨立事業當中。
“勒梅……你有一個奇特的姓氏,年輕人。”富蘭克林說,“我很樂意幫助別人,但是我不認識你,恐怕也沒有什麼值得你討要的東西。”
“我需要靈魂方程式。我知道您持有一頁方程式的手稿。我需要它。”
“我怕是聽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亞當用手指蘸著酒水,在桌子上畫出幾個符號,然後快速地將它們擦去。他所畫的是方程式中常出現的鍊金術符文。富蘭克林一見那符號就明白,亞當也是方程式的持有者,或者至少見過方程式。
“你是鍊金術士?”老人抬起眉毛,“你要方程式幹什麼?”
“您放心,我不會拿來幹壞事的。”
“我就直說了吧,勒梅先生,方程式擁有無與倫比的力量,不可隨便交予他人,雖然我持有的僅僅是它的一部分。”
“我知道。”亞當微笑著點頭,“我不是什麼可疑的人。您可以向約翰·漢考克或者塞繆爾·亞當斯打聽,他們會告訴你,我是來自紐奧良的愛國者,並保證我的可靠性。保羅·列維爾會以榮譽為我擔保,因為我冒著生命危險跟他一起連夜騎馬報信。”
“我不懷疑您對國家的熱忱。”
亞當搖搖手,“那只是我眾多身份中的一個而已。我要對您說的是,我是一個人造人。”
富蘭克林睜大了眼睛,他摸了摸自己的眼鏡,似乎又想把它取下來擦一遍了。
“這……這不可能!”老人激動地說,“製造人造人需要賢者之石和靈魂方程式,但是方程式手稿中的一頁一直在我這裡,沒有交給過任何人!就算湊齊了其他的部分,但殘缺不全的方程式也絕不可能創造出完整的靈魂。”
“您說的對。”亞當柔聲說,“殘缺的方程式只能創造出殘缺的靈魂。這就是我要找齊所有方程式的原因。”
“你……?”
“我是被不完整的方程式所創造出來的。我靈魂殘缺不全,無法長久地留存,而會不斷衰弱,令我飽受煎熬。唯有找齊方程式,才能修復我的靈魂。所以我懇求您,將方程式交給我。……不,您甚至不用交給我。我只要看著它,讀出上面的內容就可以了,這樣方程式的力量就能融入我的靈魂。”
“不是我不相信你,勒梅先生,但是您所說的實在是……匪夷所思。”
“我知道。”亞當無奈地說,“倘若您立刻深信不疑,反而才奇怪呢。我敬重您,富蘭克林先生,不論作為科學家還是政治家,您都聲名遠揚。我大可以把您打暈搜身,我相信那麼重要的東西,您一定會隨身攜帶。但是我希望能跟您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這算是威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