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頁
天樞道:“陛下,原大人以為犯人逃匿了,已經請刑部出了文書通緝,是否要告知刑部收回呢?”
楚晙心不在焉地想了一會,道:“不必了,就讓刑部繼續通緝。讓那些世家知道,謝祺沒死,還在外逃,她們那點心思,也該收一收了。”
第231章 未滿
清平是後來才知道, 原來李宴當時也在那批被藩王扣下的官員里, 也算是陰錯陽差, 被清平順手撈了出來。如今她人還在長吳, 寫了信送來,將遭遇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
李宴的信還未看完, 文書官又送來原隨的急遞,信中除了照常的關切外, 原隨說賀州的案子已經結束, 她馬上就要回朝述職了。
清平微微嘆了口氣, 案子辦好了,她為原隨感到高興。只是原隨辦案不講私情, 容易得罪人, 這番回朝述職,難保不被參。
正當她對著公文思索不定時,突然有人不經通報便闖了進來, 兵部侍中徐呈曄將一張簽令拍在她的桌子上,陰惻惻地道:“李大人, 調動雲中郡的駐兵, 你可有朝廷的文書?”
清平看了她一眼道:“徐大人, 到底我是堂官還是你是堂官,什麼時候侍中見著尚書不用行禮了?”
徐呈曄被氣了個倒仰,捏著鼻子行了禮才道:“尚書大人,你管的是禮部,怎麼兵部的事情你要插手?既然如此, 你怎麼不去當兵部尚書!”
清平端了茶道:“徐大人是對兵部尚書大人不滿?待回朝之後,我一定將你的話轉述她。”
徐呈曄冷笑連連:“尚書大人,無朝廷文書,陛下旨意,你私調駐軍已經是大罪,但——”她故意拉長的聲音,“在這之前,你以借兵之由,調了一隊人到昭鄴,這又是一項重罪!”
“知道了。”清平敷衍地道,“多謝徐大人告知本官,若無其他事情,你可以退下了。此間公務繁多,本官暫理一州,實在是不比徐大人這般清閒。”
徐呈曄這次沒有動氣,反而坐在一旁道:“大人雖說是暫代州牧之職,但朝堂又派了欽差來。大人之前的舉動已是不妥,中間無諭令,竟私離辰州府衙去了閩州,只怕是回朝時功不抵過。”
清平察覺到她話中有話,便道:“徐大人有話不妨直說。”
徐呈曄道:“到底大人不過是暫代州牧之職,卻無州牧之權,這般勞心勞力,吃力不討好,何苦呢?那些個人只消動動嘴皮子,大人的功勞卻全歸她了,屬下也為大人感到不值啊!”
清平適時露出遲疑的神情,似乎真的被說動了一般,長嘆一聲,一個勁搖頭。
徐呈曄見她有動搖,忙道:“不過大人不必擔憂,只要大人與我們一起上奏朝廷,參她一本,由我與另外二位侍中一起,一定能為大人挽回功勞的,不知大人覺得如何?”
清平沉吟片刻後道:“我有三個問題要請教徐大人。”
徐呈曄忙坐正道:“大人請說。”
清平道:“派去藩王封地巡視的官員被扣押,大人有調動兵馬之職權,為何不請調駐軍去相救?”
徐呈曄有些尷尬地道:“朝廷沒有回覆,我也不敢輕舉妄動。”
“哦,這樣。”清平輕飄飄地道,“那後來朝廷也沒下文書,駐軍到了長吳要救人,大人怎麼又說駐軍歸兵部管,要收管呢?”
徐呈曄含糊道:“事從權急,不得不為。”
說白了就是見著立功的機會,趕緊上去搶功勞。清平對這人十分不屑,慢悠悠道:“大人來府衙與我說這番話,到底是真的為我著想,還是看人節節高升備感眼熱,要將人家拉下來呢?”
徐呈曄冷不防被她戳破心思,惱羞成怒道:“怎麼可能,胡說八道——”
清平霍然起身,斜睨她道:“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徐大人,你因私廢公,致數十人於險地,我還未參你一本,你竟在這裡大放厥詞,挑弄是非,是何等居心!”
她斂了笑意,道:“律法有言,下官犯上,杖二十。徐大人,你屢次不敬上官,多有冒犯之舉,念在你是初犯,就不施杖刑了,我會另呈上疏都察院,是非功過,自有定論。”
徐呈曄氣極道:“好!我便等著大人了,且看看是你的上疏快,還是我的奏摺快!”
清平毫無畏懼地道:“隨你。不過徐大人,你可要記牢了,只要我在辰州暫代州牧之職一日,便輪不到你做主。”
徐呈曄氣得甩袖便走,想是惱羞成怒,後來的幾日,若有公文要件,她只派人來送,不再親自到府衙面呈。對此清平也不與她計較,若是遇著要事,便差人去書信與胡濯相商。胡濯在黔南將世家田畝收回,自是忙的不可開交,即便如此,她也聽聞了徐呈曄之事,這四位欽差間的不合已經漸漸顯露,她在信中向清平坦言,直道是自己拖累了她,自會攬下罪責,向朝廷上疏請罪。
只是她還未來得及這麼去做,清平便先接到朝廷的公文,命州正姚濱暫理事務,責令她即刻回返。這文書上寥寥數言便將她前程定下。姚濱聞得此事前來見她,清平對她笑道:“姚大人,我沒騙你罷,待到來年,你必會坐上州牧的位置。”
姚濱向她行禮,道:“多謝大人。”
楚晙心不在焉地想了一會,道:“不必了,就讓刑部繼續通緝。讓那些世家知道,謝祺沒死,還在外逃,她們那點心思,也該收一收了。”
第231章 未滿
清平是後來才知道, 原來李宴當時也在那批被藩王扣下的官員里, 也算是陰錯陽差, 被清平順手撈了出來。如今她人還在長吳, 寫了信送來,將遭遇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
李宴的信還未看完, 文書官又送來原隨的急遞,信中除了照常的關切外, 原隨說賀州的案子已經結束, 她馬上就要回朝述職了。
清平微微嘆了口氣, 案子辦好了,她為原隨感到高興。只是原隨辦案不講私情, 容易得罪人, 這番回朝述職,難保不被參。
正當她對著公文思索不定時,突然有人不經通報便闖了進來, 兵部侍中徐呈曄將一張簽令拍在她的桌子上,陰惻惻地道:“李大人, 調動雲中郡的駐兵, 你可有朝廷的文書?”
清平看了她一眼道:“徐大人, 到底我是堂官還是你是堂官,什麼時候侍中見著尚書不用行禮了?”
徐呈曄被氣了個倒仰,捏著鼻子行了禮才道:“尚書大人,你管的是禮部,怎麼兵部的事情你要插手?既然如此, 你怎麼不去當兵部尚書!”
清平端了茶道:“徐大人是對兵部尚書大人不滿?待回朝之後,我一定將你的話轉述她。”
徐呈曄冷笑連連:“尚書大人,無朝廷文書,陛下旨意,你私調駐軍已經是大罪,但——”她故意拉長的聲音,“在這之前,你以借兵之由,調了一隊人到昭鄴,這又是一項重罪!”
“知道了。”清平敷衍地道,“多謝徐大人告知本官,若無其他事情,你可以退下了。此間公務繁多,本官暫理一州,實在是不比徐大人這般清閒。”
徐呈曄這次沒有動氣,反而坐在一旁道:“大人雖說是暫代州牧之職,但朝堂又派了欽差來。大人之前的舉動已是不妥,中間無諭令,竟私離辰州府衙去了閩州,只怕是回朝時功不抵過。”
清平察覺到她話中有話,便道:“徐大人有話不妨直說。”
徐呈曄道:“到底大人不過是暫代州牧之職,卻無州牧之權,這般勞心勞力,吃力不討好,何苦呢?那些個人只消動動嘴皮子,大人的功勞卻全歸她了,屬下也為大人感到不值啊!”
清平適時露出遲疑的神情,似乎真的被說動了一般,長嘆一聲,一個勁搖頭。
徐呈曄見她有動搖,忙道:“不過大人不必擔憂,只要大人與我們一起上奏朝廷,參她一本,由我與另外二位侍中一起,一定能為大人挽回功勞的,不知大人覺得如何?”
清平沉吟片刻後道:“我有三個問題要請教徐大人。”
徐呈曄忙坐正道:“大人請說。”
清平道:“派去藩王封地巡視的官員被扣押,大人有調動兵馬之職權,為何不請調駐軍去相救?”
徐呈曄有些尷尬地道:“朝廷沒有回覆,我也不敢輕舉妄動。”
“哦,這樣。”清平輕飄飄地道,“那後來朝廷也沒下文書,駐軍到了長吳要救人,大人怎麼又說駐軍歸兵部管,要收管呢?”
徐呈曄含糊道:“事從權急,不得不為。”
說白了就是見著立功的機會,趕緊上去搶功勞。清平對這人十分不屑,慢悠悠道:“大人來府衙與我說這番話,到底是真的為我著想,還是看人節節高升備感眼熱,要將人家拉下來呢?”
徐呈曄冷不防被她戳破心思,惱羞成怒道:“怎麼可能,胡說八道——”
清平霍然起身,斜睨她道:“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徐大人,你因私廢公,致數十人於險地,我還未參你一本,你竟在這裡大放厥詞,挑弄是非,是何等居心!”
她斂了笑意,道:“律法有言,下官犯上,杖二十。徐大人,你屢次不敬上官,多有冒犯之舉,念在你是初犯,就不施杖刑了,我會另呈上疏都察院,是非功過,自有定論。”
徐呈曄氣極道:“好!我便等著大人了,且看看是你的上疏快,還是我的奏摺快!”
清平毫無畏懼地道:“隨你。不過徐大人,你可要記牢了,只要我在辰州暫代州牧之職一日,便輪不到你做主。”
徐呈曄氣得甩袖便走,想是惱羞成怒,後來的幾日,若有公文要件,她只派人來送,不再親自到府衙面呈。對此清平也不與她計較,若是遇著要事,便差人去書信與胡濯相商。胡濯在黔南將世家田畝收回,自是忙的不可開交,即便如此,她也聽聞了徐呈曄之事,這四位欽差間的不合已經漸漸顯露,她在信中向清平坦言,直道是自己拖累了她,自會攬下罪責,向朝廷上疏請罪。
只是她還未來得及這麼去做,清平便先接到朝廷的公文,命州正姚濱暫理事務,責令她即刻回返。這文書上寥寥數言便將她前程定下。姚濱聞得此事前來見她,清平對她笑道:“姚大人,我沒騙你罷,待到來年,你必會坐上州牧的位置。”
姚濱向她行禮,道:“多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