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僅僅一秒之內!”福爾肯實在忍不住插了一句,“動物不可能跑得這麼快!”

  “當然不可能,讓我解釋一下。你所見的是‘貝它’聲源震動波所激發的東西,以聲速在移動。”

  “關於它們的運動方式還有什麼?”福爾肯又追問道。

  “這正是令人奇怪的那一部分,也是很稀有的現象。不過,同樣的光輪——除了要小上一千倍以外——也在地球上的波斯灣和印度洋里出現過。聽著: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的‘帕特納’號,於1880年5月某日上午11時30分在波斯灣遇到‘一個龐大的通體發光的輪子,旋轉著移近,它的輪輻像是從船邊掃過一樣。輪輻大約有二百或三百碼長……每個輪子大約有十六根輪輻……’這兒還有一條消息:阿曼海灣,日期是1906年5月23日:‘那個光線強烈的發光體迅捷地向我們靠近,並且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向西面發射刺眼的光來,如同戰爭中使用的探照燈的光束……在我們左面,是一個巨大的火輪,它的輪輻向遠處滾動。整個輪子旋轉了約二三分鐘……’木衛3上的計算機從檔案中還尋找出500個類似的例子。如果我們不及時終止它,它會把所有的例子都列印出來。”

  “我知道了,不過還有些搞不懂的地方。”

  “我不會責怪你。因為直到20世紀晚期,人們才得到一個較圓滿的解釋。似乎這些發光的輪子是海底地震的結果,它們總是發生在地震波能波及的淺海並且形成明顯的波浪反應。有時是以條柱的形式,而有時則是以翻滾的車輪形式——人們把它叫做‘波塞冬的輪子’。人們最後通過在水下引發爆炸,然後用衛星拍攝下爆炸結果這一方式證明了上述假設。怪不得水手們總是有些迷信。誰會相信這樣的事?”

  原來如此,福爾肯自言自語道。當“貝它”聲源的聲音達到最高點時,它顯然在向各個方向發出震動波——通過低層大氣中的壓縮氣體,通過木星固態的星體本身。那些震動波有時交叉,有時成十字形,它們在星球上此起彼伏,而這顆星便像一支鈴檔一般響起來。

  然而這個解釋並未消除福爾肯的疑慮和恐懼,他難以忘卻那些閃耀的光帶,在深不可測的木星的大氣中跳動。他感到他不僅僅在一顆陌生的星球上,而且是居於神話和真實之間的某個神秘的地帶。

  這是一個絕對要發生點“什麼事”的地方,並且人不可能預測到將是什麼樣的未來在等待著他。

  他還要在這裡待上整整一天。

  六、美杜薩

  當拂曉真正降臨時,天氣起了突然的變化。“康泰基”號在暴風雪中穿行。蠟片般的雪大片大片地飄落,能見度幾乎降到了零。福爾肯開始擔心飛船外殼上會不斷積壓重量。他注意到飄到窗口旁的雪很快便化了,“康泰基”號不斷噴出的熱量將它們迅速融解了。

  如果他是在地球上駕駛氣球飛行,他會很擔心有“撞車”的危險,不過在這裡至少沒有這種危險,木星上的所有山脈都位於他身下幾百英里的地方。如果飛船撞上那些飄浮的泡沫小島,可能就像刺進微微發硬的肥皂泡一樣。

  不管怎麼說,他將水平雷達打開,那東西至今都毫無用處。而垂直雷達,則顯示出他離那不可見的木星表面的距離,這要有用得多。接下來,他又得到另一個驚奇。

  許多洪亮的回聲在一大片天空中,四面八方地響起來。它們之間的相距很遠,並且在宇宙中像是毫無根基地懸在空中。福爾肯想起早期飛行員用來形容他們這職業中所遇的災難之一的一個術語“雲中裹著岩石”。這非常美妙地形容了躺在“康泰基”號軌道上的東西。

  這情景令人驚慌。福爾肯又想到,任何固體物質不可能在這種大氣里懸浮,也許這是某種奇怪的氣象學現象。無論怎麼說,最近的聲音距此都有125英里遠。

  他向控制中心匯報,他們對此未做出任何解釋。不過卻告訴他一個令人高興的消息,那就是他會在30分鐘以後脫離暴風雪區。

  一陣猛烈的側風突然吹在“康泰基”號上,飛船翻了個身,橫在軌道上。對此,他沒有預先收到警報。福爾肯需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控制住他這艘笨拙的飛船,不致使它傾覆。在幾分鐘內,他以每小時300英里的速度向北航行。此時,氣漩又像開始那樣,突然停了下來。他仍然高速前進,不過在平穩的空氣中。他不知道剛才是否是卷進了木星的射流之中了。

  暴風雪開始消散。他見到了木星為他所準備的禮物。

  “康泰基”號已經進入了一個巨大的漏斗狀漩渦,寬約六百英里。氣球被吹到雲層捲曲的邊緣。而頭頂上,太陽在晴朗的天空中閃耀著;可是身下,一個深不可測的巨大的洞探入大氣層,洞底是一層薄薄的霧靄,在那裡不停地出現閃電的火光。

  飛船非常緩慢地被往下拽,眼前還沒有什麼危險。儘管如此,福爾肯還是向氣囊增加了熱流量,直到“康泰基”號懸浮在某個穩定的高度上。至此福爾肯才不去注意外面詭幻的景象,開始認真考慮一下雷達的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