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她說到這裡,酸澀之味不由自主湧上了喉頭,聲音也低緩下來,“相反,倘若太后、皇后心中已經先入為主,認定是明蕙所為,明蕙就算巧嘴如簧,又有什麼用?”
聽了黛玉的話,太后一臉感嘆躊躇,平一平氣息,方向她道:“哀家知道,剛才直接開口詢問,郡主心中必定十分難過,其實,郡主的品行,哀家並不懷疑,只是今日之事,實在太過離奇,叫哀家也無法分辨。”
說著,便轉首望向皇后,微微皺眉道:“不知皇后心中是怎麼想的?”
見黛玉不動聲色地將形勢扭轉,皇后一陣怔忡,輕輕“唔”了一聲,方陪笑道:“母后在宮闈歷練多年,說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元妃如此傷心,臣妾看了著實心疼,若是不儘快處置此事,實在對不住她。”
太后聽了,臉上也浮現出不忍之色,點了點頭,卻嘆息不語。
皇后沉吟須臾,便轉首看向身側的侍從,擺手道:“如今天也晚了,你們去命人準備些晚膳送過來,再在鳳藻宮加強戒備,閒雜人等,一律不許進來。”
話音剛落,便有男子的聲音翩然而至:“倘若臣要進來,不知皇后娘娘是否應允?”
第37章:雲涌
清越而富有磁性的聲音落入眾人耳中,震破一室的迷茫僵持,回眸看時,正是水溶舒袍而入,立於屏風處,神態瀟瀟。
他來得這樣突然,不但皇后瞠目結舌,便是黛玉也覺得甚是意外,然而不必深想便知道,這個男子,必定是來為自己鳴不平的。
不禁慨嘆,原來,即便曾經被自己冷待,回首處,有些人卻始終都在,再細看,依舊溫潤如玉,呵護備至,從不曾變。
心中猶自柔腸百轉,水溶已經斂了衣服,行下禮去,皇后煙眉微挑,開口問道:“這麼晚了,北靜王為何有空過來?”
水溶一襲月白色輕裘,從容答道:“因多日未見太后,溶與母妃都甚是想念,可巧今兒個的朝務處理完了,溶便特意過來請安,誰知到了太后娘娘的住處,竟是一片漆黑,人影都沒有幾個,只有元妃娘娘這裡燈火通明,溶一時好奇,便想過來一探究竟。”
他說到這裡,側首睨黛玉一眼,清疏的面容驟然浮現出一點冷銳,復又道:“不想聽到太后、娘娘正在詢問明蕙郡主,溶不便打擾,只好在外面等候,行為莽撞之處,還請太后、皇后諒解。”
皇后看著他的神態,先是一怔,繼而想起除夕宴席上,當初提及要給水溶、黛玉賜婚時,黛玉雖然沒有出言反對,卻始終一言不發,心中不禁一動,但凡世間男子,大多看似灑脫清雅,本性卻截然不同,賜婚不遂,又聽到黛玉與李稹越來越親近的傳聞,雙重打擊下,這個男子心中,未必沒有嫉恨和不甘。
她一直都知道,在太后心裡,水溶是值得信任之人,此時此刻,自己與黛玉僵持不下,太后又態度不明,若是能將水溶拉到自己這邊,自是能說服太后,穩操勝券。
心中這樣想,皇后自是暗笑不已,便淡淡道:“莽撞不莽撞,且不去說它,北靜王在朝堂上,素來心思清明,料事如神,不偏不倚,今兒個既恰好遇上了,想來心中自有一番見解,本宮與太后正覺得焦頭亂額,不如請北王爺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也好讓太后和本宮參詳,不知北王爺意下如何?”
水溶依舊看著黛玉,靜靜聽完皇后的話,唇角微牽,然而那笑卻不抵眼底,看得人不寒而慄,半晌才欠身道:“皇后有命,溶自當遵從,不過溶有言在先,倘若說得不對,太后、皇后要多多包涵才是。”
形勢僵持不下,水溶的聲音驀然而至,雪雁心中歡喜而感動,只盼水溶能出言維護,救黛玉出苦海,不想他當真露面,卻神色有異,吃驚之餘,一顆心七上八下忐忑難安,竭盡全力方才能定下心神。
黛玉面容卻是依舊一沉如水,毫無半點擔心之態,水溶的性情,縱使旁人不知道,自己總還是明白的,兩人結識以來,對於自己,水溶一直關懷備至,呵護有加,哪怕受到冷待,也依舊一如當初,何嘗有過例外?
因為懂他,無論他做什麼,說什麼,心中始終沒有半點擔憂,只覺得在自己最危險最脆弱的時候,這個男子肯翩然出現,讓她的心,仿佛沐浴在春日的暖陽下,猶有香氣暗生,對於前路,也不再有茫然四顧、彷徨無助之感。
皇后那邊,聽了水溶的回答,眉眼紋絲不動,唇角卻舒展出淺微的笑容:“北王爺不必客套,有話只管說罷。”
太后也點了點頭,出言附和。
“既是這樣,溶恭敬不如從命,”水溶從容欠身,徐徐道,“其實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溶並不是很清楚,也沒法子斷定在御花園到底是誰推倒元妃娘娘,不過,賈家與北靜王府是世交,來往甚多,對於明蕙郡主、賈三姑娘的品行,溶卻略知一二。溶曾聽聞,賈三姑娘人美如花,又精通詩書,才貌雙全,實屬難得一見的佳人,可惜性情涼薄,將生母、親弟視如糙芥,德行有虧,令人齒冷。”
一直驀然不語的探春驟然變色,咬了咬唇,欲要出言反駁,卻又不敢。
水溶也不管她,只舒出一口氣,目光中的冷銳陡然轉為溫意,聲音也緩和了許多:“至於明蕙郡主,因她自小寄人籬下,受盡冷待,性情難免有些孤冷,卻始終溫和純善,更不會起害人之心,所以臣願相信,郡主一定是無辜受冤。”
皇后料不到他竟會說出這番話來,不由臉色大變,想也不想便眯著眼道:“想來北王爺不知,其實這段時間,因皇上常到林郡主處探望,宮中常有流言,說是因林郡主才貌太過出眾,讓皇上傾慕不已,這才將她封為郡主,以便以後冊妃。”
這番話娓娓道來,平穩中雋了一點銳利,看似牛頭不對馬嘴,卻別有深意,想在水溶面前點明黛玉與李稹關係匪淺,隱諱警告水溶,平白無故地牽扯進後宮紛爭,於前程已然有礙,又極有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何苦?
縱然黛玉性情沉穩平和,聽到這番話,也不由蹙緊煙眉,變了臉色,不想水溶卻一派從容,似笑非笑地道:“皇后突然說出這番話,內中深意,臣自是明白的,一時之間,心中甚是感慨,有些話不吐不快,還請皇后勉強聽一聽。”
皇后還當他已經想通了,不由眉眼含笑,立刻頷首道:“王爺請說。”
“如此,臣便有什麼說什麼了,”水溶眉目疏朗,唇角隱有一絲淺淡笑紋,從容不迫地道,“林姑娘出身清貴,又有一個鞠躬盡瘁的父親,郡主之名實至名歸,皇上冊封她,絕無半點私心。縱然旁人不相信皇上,皇后也不應起猜疑之心,畢竟,常言說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皇后與皇上大婚已有好幾年,皇上品行如何,只有皇后最清楚,只是聽皇后之言,自皇上與明蕙郡主相識以來,後宮似乎流言四起,是非不斷,依臣之見,皇后不但不必理會,還應立定決心,管一管才好。”
話剛說完,太后露出深思的神色,瞥了皇后一眼,聲音中微帶責備之意:“北王爺這話說得很是,皇上君臨天下,林姑娘是閨閣女子,名聲都是極要緊的,皇后聽到流言,不但不出面制止,反而也露出懷疑之意,實在不應該,傳哀家的話,倘若再有人信嘴胡說,哀家定不輕饒。”
聽了黛玉的話,太后一臉感嘆躊躇,平一平氣息,方向她道:“哀家知道,剛才直接開口詢問,郡主心中必定十分難過,其實,郡主的品行,哀家並不懷疑,只是今日之事,實在太過離奇,叫哀家也無法分辨。”
說著,便轉首望向皇后,微微皺眉道:“不知皇后心中是怎麼想的?”
見黛玉不動聲色地將形勢扭轉,皇后一陣怔忡,輕輕“唔”了一聲,方陪笑道:“母后在宮闈歷練多年,說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元妃如此傷心,臣妾看了著實心疼,若是不儘快處置此事,實在對不住她。”
太后聽了,臉上也浮現出不忍之色,點了點頭,卻嘆息不語。
皇后沉吟須臾,便轉首看向身側的侍從,擺手道:“如今天也晚了,你們去命人準備些晚膳送過來,再在鳳藻宮加強戒備,閒雜人等,一律不許進來。”
話音剛落,便有男子的聲音翩然而至:“倘若臣要進來,不知皇后娘娘是否應允?”
第37章:雲涌
清越而富有磁性的聲音落入眾人耳中,震破一室的迷茫僵持,回眸看時,正是水溶舒袍而入,立於屏風處,神態瀟瀟。
他來得這樣突然,不但皇后瞠目結舌,便是黛玉也覺得甚是意外,然而不必深想便知道,這個男子,必定是來為自己鳴不平的。
不禁慨嘆,原來,即便曾經被自己冷待,回首處,有些人卻始終都在,再細看,依舊溫潤如玉,呵護備至,從不曾變。
心中猶自柔腸百轉,水溶已經斂了衣服,行下禮去,皇后煙眉微挑,開口問道:“這麼晚了,北靜王為何有空過來?”
水溶一襲月白色輕裘,從容答道:“因多日未見太后,溶與母妃都甚是想念,可巧今兒個的朝務處理完了,溶便特意過來請安,誰知到了太后娘娘的住處,竟是一片漆黑,人影都沒有幾個,只有元妃娘娘這裡燈火通明,溶一時好奇,便想過來一探究竟。”
他說到這裡,側首睨黛玉一眼,清疏的面容驟然浮現出一點冷銳,復又道:“不想聽到太后、娘娘正在詢問明蕙郡主,溶不便打擾,只好在外面等候,行為莽撞之處,還請太后、皇后諒解。”
皇后看著他的神態,先是一怔,繼而想起除夕宴席上,當初提及要給水溶、黛玉賜婚時,黛玉雖然沒有出言反對,卻始終一言不發,心中不禁一動,但凡世間男子,大多看似灑脫清雅,本性卻截然不同,賜婚不遂,又聽到黛玉與李稹越來越親近的傳聞,雙重打擊下,這個男子心中,未必沒有嫉恨和不甘。
她一直都知道,在太后心裡,水溶是值得信任之人,此時此刻,自己與黛玉僵持不下,太后又態度不明,若是能將水溶拉到自己這邊,自是能說服太后,穩操勝券。
心中這樣想,皇后自是暗笑不已,便淡淡道:“莽撞不莽撞,且不去說它,北靜王在朝堂上,素來心思清明,料事如神,不偏不倚,今兒個既恰好遇上了,想來心中自有一番見解,本宮與太后正覺得焦頭亂額,不如請北王爺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也好讓太后和本宮參詳,不知北王爺意下如何?”
水溶依舊看著黛玉,靜靜聽完皇后的話,唇角微牽,然而那笑卻不抵眼底,看得人不寒而慄,半晌才欠身道:“皇后有命,溶自當遵從,不過溶有言在先,倘若說得不對,太后、皇后要多多包涵才是。”
形勢僵持不下,水溶的聲音驀然而至,雪雁心中歡喜而感動,只盼水溶能出言維護,救黛玉出苦海,不想他當真露面,卻神色有異,吃驚之餘,一顆心七上八下忐忑難安,竭盡全力方才能定下心神。
黛玉面容卻是依舊一沉如水,毫無半點擔心之態,水溶的性情,縱使旁人不知道,自己總還是明白的,兩人結識以來,對於自己,水溶一直關懷備至,呵護有加,哪怕受到冷待,也依舊一如當初,何嘗有過例外?
因為懂他,無論他做什麼,說什麼,心中始終沒有半點擔憂,只覺得在自己最危險最脆弱的時候,這個男子肯翩然出現,讓她的心,仿佛沐浴在春日的暖陽下,猶有香氣暗生,對於前路,也不再有茫然四顧、彷徨無助之感。
皇后那邊,聽了水溶的回答,眉眼紋絲不動,唇角卻舒展出淺微的笑容:“北王爺不必客套,有話只管說罷。”
太后也點了點頭,出言附和。
“既是這樣,溶恭敬不如從命,”水溶從容欠身,徐徐道,“其實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溶並不是很清楚,也沒法子斷定在御花園到底是誰推倒元妃娘娘,不過,賈家與北靜王府是世交,來往甚多,對於明蕙郡主、賈三姑娘的品行,溶卻略知一二。溶曾聽聞,賈三姑娘人美如花,又精通詩書,才貌雙全,實屬難得一見的佳人,可惜性情涼薄,將生母、親弟視如糙芥,德行有虧,令人齒冷。”
一直驀然不語的探春驟然變色,咬了咬唇,欲要出言反駁,卻又不敢。
水溶也不管她,只舒出一口氣,目光中的冷銳陡然轉為溫意,聲音也緩和了許多:“至於明蕙郡主,因她自小寄人籬下,受盡冷待,性情難免有些孤冷,卻始終溫和純善,更不會起害人之心,所以臣願相信,郡主一定是無辜受冤。”
皇后料不到他竟會說出這番話來,不由臉色大變,想也不想便眯著眼道:“想來北王爺不知,其實這段時間,因皇上常到林郡主處探望,宮中常有流言,說是因林郡主才貌太過出眾,讓皇上傾慕不已,這才將她封為郡主,以便以後冊妃。”
這番話娓娓道來,平穩中雋了一點銳利,看似牛頭不對馬嘴,卻別有深意,想在水溶面前點明黛玉與李稹關係匪淺,隱諱警告水溶,平白無故地牽扯進後宮紛爭,於前程已然有礙,又極有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何苦?
縱然黛玉性情沉穩平和,聽到這番話,也不由蹙緊煙眉,變了臉色,不想水溶卻一派從容,似笑非笑地道:“皇后突然說出這番話,內中深意,臣自是明白的,一時之間,心中甚是感慨,有些話不吐不快,還請皇后勉強聽一聽。”
皇后還當他已經想通了,不由眉眼含笑,立刻頷首道:“王爺請說。”
“如此,臣便有什麼說什麼了,”水溶眉目疏朗,唇角隱有一絲淺淡笑紋,從容不迫地道,“林姑娘出身清貴,又有一個鞠躬盡瘁的父親,郡主之名實至名歸,皇上冊封她,絕無半點私心。縱然旁人不相信皇上,皇后也不應起猜疑之心,畢竟,常言說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皇后與皇上大婚已有好幾年,皇上品行如何,只有皇后最清楚,只是聽皇后之言,自皇上與明蕙郡主相識以來,後宮似乎流言四起,是非不斷,依臣之見,皇后不但不必理會,還應立定決心,管一管才好。”
話剛說完,太后露出深思的神色,瞥了皇后一眼,聲音中微帶責備之意:“北王爺這話說得很是,皇上君臨天下,林姑娘是閨閣女子,名聲都是極要緊的,皇后聽到流言,不但不出面制止,反而也露出懷疑之意,實在不應該,傳哀家的話,倘若再有人信嘴胡說,哀家定不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