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皇后本盼著水溶能回心轉意,不再維護黛玉,不想水溶依舊執迷不悟,又被太后訓了一場,心中五味雜存,驚怒交加,幾乎昏倒過去,定一定神方道:“母后之言有理,兒媳定當謹記,絕不敢再犯。”
她說到這裡,一張豐潤嬌俏的臉龐陡然迸出寒光一般的冷笑,繼而換了話題,徐聲道:“罷了,旁的話也不拉扯了,林郡主、賈三姑娘常在閨閣,與北王爺自然無緣相識,北王爺僅憑几句傳言,便親自站出來,為林郡主作保,似乎也不妥當,知道的呢,會說北王爺憐惜林郡主的身世,才有今日之舉,不知道的,還當北王爺沉迷於郡主美色,才肯不計回報,出面維護。”
水溶長身而立,面不改色,從容答道:“皇后好心提醒,臣感激不盡,至於流言什麼的,當初林郡主住在賈家時,風刀霜劍日相逼,郡主能視而不見,臣也能做到,何況,臣說的都是公道話,問心無愧,何必畏懼其他?”
他說到這裡,平一平氣息,依舊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復又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個道理臣是深知的,臣與林郡主、賈三姑娘的確沒有什麼來往,但去年湄兒生辰時,曾邀林郡主到北府一聚,湄兒盛讚郡主待人誠懇,品格出眾,乃閨閣中少有的人物,湄兒之言,臣深信不疑。”
太后沉吟半晌,終頷首道:“如此說來,北王爺的話倒是有根據的,畢竟,湄兒雖然年紀小,看人卻是極準的,她的話錯不了。”
房中有片刻的寂靜,皇后終究不甘心,按捺住自己的情緒,聲音雲淡風輕,不徐不疾:“北王爺一定要作保,本宮也無話好說,只是皇嗣之事,總要有個結論才是。”
她說到這裡,眼中有敏銳的目光一轉,回頭看向元妃,聲音中帶著幾許悲憫,幾許痛惜:“今兒個的事情,想必北王爺早有耳聞,才肯如此信誓旦旦,旁的話本宮也不多說了,只就事論事,當時在場的,只有元妃、林郡主、賈姑娘三人,元妃將所懷的孩子視為終生依靠,絕不會自己害自己,如此算下來,有嫌疑的,只是林郡主和賈姑娘,兩人品行到底如何,辯解了這麼久,已經有了定論,只是,本宮始終覺得,賈三姑娘與元妃利益相關,謀害元妃,對她有什麼好處?”
一直插不上嘴的元妃聽了這番話,似乎恢復了精神,一雙眼睛緊緊看住黛玉,似能噴出火來,聲音中也帶著咄咄逼人的意味:“皇后這話說得很是,林郡主以蕙質蘭心見稱,又一直說自己是無辜的,依郡主之言,謀害我的人竟是三妹妹了,既是這樣,郡主不如將三妹妹的動機說出來,也好讓太后、皇后決斷。”
第38章:盡舍
聽了元妃的話,黛玉臉色微微一變,須臾嘆息一聲,慢慢道:“聽娘娘之言,似乎是想聽我的解釋,只是明眼人都知道,我與娘娘勢如水火,娘娘心中早已將我定罪,無論我說什麼,娘娘都不會相信,既是這樣,我又何必多費唇舌?”
元妃哼了一聲,欲要反駁,卻說不出話來。
見時間一點點流逝,事情依舊懸而未決,糾纏不清,皇后心中煩悶不已,抬頭四下一望,想也不想便開口道:“這些無關痛癢的話,林郡主不必多說,此時此刻,郡主要做的,只是將當時的情況說出來,至於誰是誰非,本宮與太后自會判斷。”
聽得皇后寸步不讓,黛玉心中落下一嘆,事已至此,已是無可奈何,縱然明知說出真相,會被眾人指為荒謬,也別無選擇了。
心念轉動之間,黛玉穩住心緒,咬一咬唇,一字字道:“既是這樣,我就直截了當說了罷,真正出手謀算元妃之人,不是我,而是賈家的三姑娘。”
太后聽了,露出吃驚得模樣,抬起頭來,視線橫掃過探春蒼白如紙的面容,卻並不說話。
探春身子不由一抖,勉強定住心神,辯解道:“剛才太后有言在先,探春不敢隨便插嘴,只是林郡主為了脫罪,竟顛倒黑白,以荒謬之詞污衊探春,探春心中實在不服,但凡明眼人都知道,探春與元妃娘娘同氣連枝,豈會妄生加害之心?”
說著,眼中落下淚來,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聲音中也帶著嗚咽之意:“其實整件事情再清楚不過,近日林郡主受皇上禮待,侍寵生嬌,才會不管不顧,出手推倒元妃,與探春絕無關係,還望太后明辨是非,還探春一個公道。”
嬌顏清麗,珠淚如雨,當真是梨花一枝春帶雨,水溶卻不為所動,冷笑了一聲,徑直開口道:“賈姑娘想要辯解,只管說就是,何必哭哭啼啼?賈姑娘性情涼薄,心中只存攀龍附鳳之念,元妃將你宣進宮,多半是因深知你的性情,想將你舉薦給皇上,收為己用,不想事與願違,你在宮中住了多日,皇上從未青眼相加,對於元妃,難免會生出怨懟,恨元妃誤了你的終生。而皇上看重明蕙郡主,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後宮妃嬪看在眼裡,心懷嫉恨的絕不在少數,只要有人出言挑撥,又許以厚酬,以你的性格,豈會不眼熱心動?”
說到這裡,舒出一口氣,攔住欲要開口辯解的探春,復又道:“你還想胡扯嗎?剛才你自己也說了,皇上對林姑娘的看重,無人能及,既是這樣,林姑娘想謀害元妃,向皇上進言即可,何必親自動手?”
這番話說下來,語氣並不嚴厲,然而目光所到之處,自有一份王者氣概,探春臉上血色盡失,急切中卻又無言以對。
水溶意外出現,又執意維護,黛玉心中自是感激不盡,然而形勢緊張,黛玉只能以深深一瞥來表達心中的感謝。
房中靜寂須臾,皇后側眸看向水溶,語意低沉:“旁人聽了明蕙郡主之言,必定不肯相信,北王爺卻無半點疑慮,看來北王爺心中,對明蕙郡主是極信任了?”
水溶聽了,唇際浮現出一抹淡笑,立刻點了點頭,沒有半點遲疑:“林姑娘是忠臣之後,性情又極純良,她的話,自是值得相信的。”
態度如此肯定,倒讓皇后無話可說,一直沉默不語的太后拂一拂鬢角落下的髮絲,慢慢道:“今日之事,撲朔迷離,叫人難以辨清,不過,北王爺的眼力,哀家從不懷疑,依照北王爺之言,賈姑娘的嫌疑,竟比明蕙大得多。”
聞言皇后一驚,卻依舊不動聲色,聲音中也聽不出任何情感起伏與好惡:“想想還真有意思,北王爺一心站在林郡主那邊,母后又選擇相信北王爺,看來,親疏有別這句話,到底還是沒說錯,倘若皇上在場,真不知他會怎麼選。”
一言一語,說得低沉而緩慢,皆敲在元妃心上,元妃眸中閃過一抹灼熱的嫉恨,登時變了臉色。
黛玉蹙緊了眉,心中亦甚是吃驚,皇后說這番話的用意,是在提醒元妃,倘若皇上回來,必定會站在自己這邊,這層意思,她心知肚明,只是接下來,皇后會採取什麼方法來對付自己,卻是一無所知。
對兩人的神情,皇后只做不知,抬眼望了望窗外,嘆了一口氣,擺手道:“已經到子時了,在這裡爭辯了這麼久,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毫無頭緒,本宮實在累得不行,再也不能支撐了。”
她說到這裡,一張豐潤嬌俏的臉龐陡然迸出寒光一般的冷笑,繼而換了話題,徐聲道:“罷了,旁的話也不拉扯了,林郡主、賈三姑娘常在閨閣,與北王爺自然無緣相識,北王爺僅憑几句傳言,便親自站出來,為林郡主作保,似乎也不妥當,知道的呢,會說北王爺憐惜林郡主的身世,才有今日之舉,不知道的,還當北王爺沉迷於郡主美色,才肯不計回報,出面維護。”
水溶長身而立,面不改色,從容答道:“皇后好心提醒,臣感激不盡,至於流言什麼的,當初林郡主住在賈家時,風刀霜劍日相逼,郡主能視而不見,臣也能做到,何況,臣說的都是公道話,問心無愧,何必畏懼其他?”
他說到這裡,平一平氣息,依舊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復又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個道理臣是深知的,臣與林郡主、賈三姑娘的確沒有什麼來往,但去年湄兒生辰時,曾邀林郡主到北府一聚,湄兒盛讚郡主待人誠懇,品格出眾,乃閨閣中少有的人物,湄兒之言,臣深信不疑。”
太后沉吟半晌,終頷首道:“如此說來,北王爺的話倒是有根據的,畢竟,湄兒雖然年紀小,看人卻是極準的,她的話錯不了。”
房中有片刻的寂靜,皇后終究不甘心,按捺住自己的情緒,聲音雲淡風輕,不徐不疾:“北王爺一定要作保,本宮也無話好說,只是皇嗣之事,總要有個結論才是。”
她說到這裡,眼中有敏銳的目光一轉,回頭看向元妃,聲音中帶著幾許悲憫,幾許痛惜:“今兒個的事情,想必北王爺早有耳聞,才肯如此信誓旦旦,旁的話本宮也不多說了,只就事論事,當時在場的,只有元妃、林郡主、賈姑娘三人,元妃將所懷的孩子視為終生依靠,絕不會自己害自己,如此算下來,有嫌疑的,只是林郡主和賈姑娘,兩人品行到底如何,辯解了這麼久,已經有了定論,只是,本宮始終覺得,賈三姑娘與元妃利益相關,謀害元妃,對她有什麼好處?”
一直插不上嘴的元妃聽了這番話,似乎恢復了精神,一雙眼睛緊緊看住黛玉,似能噴出火來,聲音中也帶著咄咄逼人的意味:“皇后這話說得很是,林郡主以蕙質蘭心見稱,又一直說自己是無辜的,依郡主之言,謀害我的人竟是三妹妹了,既是這樣,郡主不如將三妹妹的動機說出來,也好讓太后、皇后決斷。”
第38章:盡舍
聽了元妃的話,黛玉臉色微微一變,須臾嘆息一聲,慢慢道:“聽娘娘之言,似乎是想聽我的解釋,只是明眼人都知道,我與娘娘勢如水火,娘娘心中早已將我定罪,無論我說什麼,娘娘都不會相信,既是這樣,我又何必多費唇舌?”
元妃哼了一聲,欲要反駁,卻說不出話來。
見時間一點點流逝,事情依舊懸而未決,糾纏不清,皇后心中煩悶不已,抬頭四下一望,想也不想便開口道:“這些無關痛癢的話,林郡主不必多說,此時此刻,郡主要做的,只是將當時的情況說出來,至於誰是誰非,本宮與太后自會判斷。”
聽得皇后寸步不讓,黛玉心中落下一嘆,事已至此,已是無可奈何,縱然明知說出真相,會被眾人指為荒謬,也別無選擇了。
心念轉動之間,黛玉穩住心緒,咬一咬唇,一字字道:“既是這樣,我就直截了當說了罷,真正出手謀算元妃之人,不是我,而是賈家的三姑娘。”
太后聽了,露出吃驚得模樣,抬起頭來,視線橫掃過探春蒼白如紙的面容,卻並不說話。
探春身子不由一抖,勉強定住心神,辯解道:“剛才太后有言在先,探春不敢隨便插嘴,只是林郡主為了脫罪,竟顛倒黑白,以荒謬之詞污衊探春,探春心中實在不服,但凡明眼人都知道,探春與元妃娘娘同氣連枝,豈會妄生加害之心?”
說著,眼中落下淚來,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聲音中也帶著嗚咽之意:“其實整件事情再清楚不過,近日林郡主受皇上禮待,侍寵生嬌,才會不管不顧,出手推倒元妃,與探春絕無關係,還望太后明辨是非,還探春一個公道。”
嬌顏清麗,珠淚如雨,當真是梨花一枝春帶雨,水溶卻不為所動,冷笑了一聲,徑直開口道:“賈姑娘想要辯解,只管說就是,何必哭哭啼啼?賈姑娘性情涼薄,心中只存攀龍附鳳之念,元妃將你宣進宮,多半是因深知你的性情,想將你舉薦給皇上,收為己用,不想事與願違,你在宮中住了多日,皇上從未青眼相加,對於元妃,難免會生出怨懟,恨元妃誤了你的終生。而皇上看重明蕙郡主,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後宮妃嬪看在眼裡,心懷嫉恨的絕不在少數,只要有人出言挑撥,又許以厚酬,以你的性格,豈會不眼熱心動?”
說到這裡,舒出一口氣,攔住欲要開口辯解的探春,復又道:“你還想胡扯嗎?剛才你自己也說了,皇上對林姑娘的看重,無人能及,既是這樣,林姑娘想謀害元妃,向皇上進言即可,何必親自動手?”
這番話說下來,語氣並不嚴厲,然而目光所到之處,自有一份王者氣概,探春臉上血色盡失,急切中卻又無言以對。
水溶意外出現,又執意維護,黛玉心中自是感激不盡,然而形勢緊張,黛玉只能以深深一瞥來表達心中的感謝。
房中靜寂須臾,皇后側眸看向水溶,語意低沉:“旁人聽了明蕙郡主之言,必定不肯相信,北王爺卻無半點疑慮,看來北王爺心中,對明蕙郡主是極信任了?”
水溶聽了,唇際浮現出一抹淡笑,立刻點了點頭,沒有半點遲疑:“林姑娘是忠臣之後,性情又極純良,她的話,自是值得相信的。”
態度如此肯定,倒讓皇后無話可說,一直沉默不語的太后拂一拂鬢角落下的髮絲,慢慢道:“今日之事,撲朔迷離,叫人難以辨清,不過,北王爺的眼力,哀家從不懷疑,依照北王爺之言,賈姑娘的嫌疑,竟比明蕙大得多。”
聞言皇后一驚,卻依舊不動聲色,聲音中也聽不出任何情感起伏與好惡:“想想還真有意思,北王爺一心站在林郡主那邊,母后又選擇相信北王爺,看來,親疏有別這句話,到底還是沒說錯,倘若皇上在場,真不知他會怎麼選。”
一言一語,說得低沉而緩慢,皆敲在元妃心上,元妃眸中閃過一抹灼熱的嫉恨,登時變了臉色。
黛玉蹙緊了眉,心中亦甚是吃驚,皇后說這番話的用意,是在提醒元妃,倘若皇上回來,必定會站在自己這邊,這層意思,她心知肚明,只是接下來,皇后會採取什麼方法來對付自己,卻是一無所知。
對兩人的神情,皇后只做不知,抬眼望了望窗外,嘆了一口氣,擺手道:“已經到子時了,在這裡爭辯了這麼久,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毫無頭緒,本宮實在累得不行,再也不能支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