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有一個社會主義團體在很早以前曾經提出過其中一部分做法。”巴恩斯但波爾說。
“啊!”伯利說,“我對這個社會主義團體幾乎一無所知。告訴我,他們是誰?”
巴恩斯但波爾很巧妙地迴避了這個問題。“我們年輕人對這個問題是非常熟悉的,”他說,“拉斯基稱之為多元主義社會,以區別中央集權制的一元制社會。甚至中國已經有了這樣的社會,北京的一位姓常的教授曾寫過一本小冊子,把它寄到了《自由主義者》編輯部。他指出,中國如果按照西方的模式去經歷一個民主政治階段是不合適的。也是不必要的。他要求中國直接進入一個職能階層,政府官員、工人、農民等等都並行獨立的社會,非常像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那樣。當然,這樣做會導致一場教育革命。很明顯,你在這裡稱為無政府主義的萌芽同樣也存在於我們的社會。”
“啊!”伯利說,“是這樣嗎?我一點兒也不知道。”他看上去比任何時候都機智、靈敏。
3
從表面上看,他們之間的對話是很隨便的,但是雙方觀點的互相交換卻很快捷,很有效果。很快烏托邦自混亂年代以來的歷史概況就在巴思斯但波爾的腦海里形成了。
對烏托邦混亂年代的情況了解得越多,他越覺得它像地球上的現代社會。在混亂年代中,烏托邦人就像現代地球人一樣,穿著厚厚的衣服,居住在城鎮裡,做任何事情都是聽天由命,而沒有仔細縝密的安排和計劃。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經常性的饑荒,瘟疫和戰爭以後,氣候條件和政治條件才得以改善,社會才得以發展,以至於如今超過地球多少個世紀。烏托邦人第一次有能力去探索他們居住的星球。他們用斧頭、鐵鍬和犁開墾出大片的處女地。他們的財富增加了,娛樂和自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成千上萬的人擺脫了貧困生活,他們有權力去選擇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他們有充分的自由。科學研究開始得到很大的發展,緊跟著是各種各樣的發明創造,結果整個星球人的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在此之前,烏托邦就有過許多科學智慧上的突破,但是那些突破不是發生在非常好的社會環境中,有的沒有結果就流產了。而現在,在短短的凡個世紀裡,這些曾經像遲鈍的螞蟻、寄生蟲和迅猛的野獸一樣在地上爬行奔跑的烏托邦人卻發現自己能快奔如飛,還幾乎能同這個星球上任何一點互相直接交談。他們也發現自己還擁有遠遠超過以前的機械能力,但絕不是簡單的機械能力。隨著物理,化學發展變化而來的是心理科學,烏托邦人有超常的能力來控制他們自己的身體和社會生活。一些美好的東西也應運而生。當它們來的時候,它們來得又是那麼快,那麼個人不可思議,結果只有少數人認識到了它們的存在。因為它們同具體的成就以及知識的延伸是不同的。有些人把這些新生事物看成是歷史的偶然,因此,他們並沒有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來適應這些新生事物。
烏托邦普通民眾對展現在他們面前的強大國力、豐富的娛樂生活、充分的民主自由和美好的前景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多生育。他們像無理智的生殖機械一樣,稀里糊塗地無節制地生育。他們不停地繁殖,直至把那些已經伸向他們身邊的機會都放走了。他們把科學才智都用在繁衍生殖上去了。在混亂年代的某一時期,烏托邦的人口高達二十多億………
“現在人口數量是多少?”伯利問到。
烏托邦人告訴他。大約是兩億五千萬,這個人口數量是烏托邦人在能使人們過上高度發達的生活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數量。但是,現在由於各種原因,人口數量呈上升趨勢。
阿莫頓神父對這個生育問題感到有點惴惴不安,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他的道德觀念受到了撞擊。“你們敢讓人口有規律地增長!你們應該控制它!你們的女人們會贊同根據需要來生孩子,或者接受控制生育的辦法。”
“這當然,”厄斯萊德說,“為什麼不呢?”
“我還是感到害怕,”阿莫頓神父說,他把身體向前傾斜了一下,用手捂住臉,低聲說到:“在這種氣氛中我感到恐懼。人們在不斷地播種;繁殖、但他們不進行靈魂的改造!真是作孽啊!喚,我的上帝!”
伯利先生透過他的鏡片,略微吃驚地注視著這個神父大人的感情變化。他討厭聽這些口號,但是阿莫頓神父又是他們社區里很有名望的人物。伯利又轉向烏托邦人,他說:“真是太有趣了,到現在為止,我們地球上的人口要比你們至少多出五倍。”
“但是,這個冬天大約會有兩千萬人餓死,你剛才告訴我們——在一個叫俄羅斯的地方,是不是只有少數人過著富裕充足的生活?”
“當然,兩極分化是很明顯的,”怕利說。
“太可怕了!”阿莫頓神父說。
按照烏托邦人的觀點,混亂年代的罪魁禍首是人口爆炸,眾多的人口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大批的外來人像洪水猛獸一樣湧進了烏托邦,而那些高智商的少數人不得不花費心機去教育他們以便他們能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但是那些高智商的精英根本無法控制國家的命運。人口爆炸是一個社會衰退、滅亡的象徵,是大自然的犧牲品,是錯誤的傳統思想的沿襲。隨著人口的不斷膨脹,社會的經濟體系就不得不進行重新改造、調整以應和人口增長的需要,而與此同時,一些掠奪成性、厚顏無恥的剝削者就會乘機而入,瘋狂占有和牟取暴利;而那些勞苦大眾卻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最後一無所有。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那些少數貪得無厭的人通過引誘、欺騙等手段對工人實行壓榨和剝削。這些少數人自然比他們大膽,精力比他們充沛,但是實質上卻比他們要愚蠢得多。厄斯萊德說,要想用語言把混亂年代人的荒唐、揮霍和野蠻描迷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
“啊!”伯利說,“我對這個社會主義團體幾乎一無所知。告訴我,他們是誰?”
巴恩斯但波爾很巧妙地迴避了這個問題。“我們年輕人對這個問題是非常熟悉的,”他說,“拉斯基稱之為多元主義社會,以區別中央集權制的一元制社會。甚至中國已經有了這樣的社會,北京的一位姓常的教授曾寫過一本小冊子,把它寄到了《自由主義者》編輯部。他指出,中國如果按照西方的模式去經歷一個民主政治階段是不合適的。也是不必要的。他要求中國直接進入一個職能階層,政府官員、工人、農民等等都並行獨立的社會,非常像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那樣。當然,這樣做會導致一場教育革命。很明顯,你在這裡稱為無政府主義的萌芽同樣也存在於我們的社會。”
“啊!”伯利說,“是這樣嗎?我一點兒也不知道。”他看上去比任何時候都機智、靈敏。
3
從表面上看,他們之間的對話是很隨便的,但是雙方觀點的互相交換卻很快捷,很有效果。很快烏托邦自混亂年代以來的歷史概況就在巴思斯但波爾的腦海里形成了。
對烏托邦混亂年代的情況了解得越多,他越覺得它像地球上的現代社會。在混亂年代中,烏托邦人就像現代地球人一樣,穿著厚厚的衣服,居住在城鎮裡,做任何事情都是聽天由命,而沒有仔細縝密的安排和計劃。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經常性的饑荒,瘟疫和戰爭以後,氣候條件和政治條件才得以改善,社會才得以發展,以至於如今超過地球多少個世紀。烏托邦人第一次有能力去探索他們居住的星球。他們用斧頭、鐵鍬和犁開墾出大片的處女地。他們的財富增加了,娛樂和自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成千上萬的人擺脫了貧困生活,他們有權力去選擇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他們有充分的自由。科學研究開始得到很大的發展,緊跟著是各種各樣的發明創造,結果整個星球人的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在此之前,烏托邦就有過許多科學智慧上的突破,但是那些突破不是發生在非常好的社會環境中,有的沒有結果就流產了。而現在,在短短的凡個世紀裡,這些曾經像遲鈍的螞蟻、寄生蟲和迅猛的野獸一樣在地上爬行奔跑的烏托邦人卻發現自己能快奔如飛,還幾乎能同這個星球上任何一點互相直接交談。他們也發現自己還擁有遠遠超過以前的機械能力,但絕不是簡單的機械能力。隨著物理,化學發展變化而來的是心理科學,烏托邦人有超常的能力來控制他們自己的身體和社會生活。一些美好的東西也應運而生。當它們來的時候,它們來得又是那麼快,那麼個人不可思議,結果只有少數人認識到了它們的存在。因為它們同具體的成就以及知識的延伸是不同的。有些人把這些新生事物看成是歷史的偶然,因此,他們並沒有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來適應這些新生事物。
烏托邦普通民眾對展現在他們面前的強大國力、豐富的娛樂生活、充分的民主自由和美好的前景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多生育。他們像無理智的生殖機械一樣,稀里糊塗地無節制地生育。他們不停地繁殖,直至把那些已經伸向他們身邊的機會都放走了。他們把科學才智都用在繁衍生殖上去了。在混亂年代的某一時期,烏托邦的人口高達二十多億………
“現在人口數量是多少?”伯利問到。
烏托邦人告訴他。大約是兩億五千萬,這個人口數量是烏托邦人在能使人們過上高度發達的生活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數量。但是,現在由於各種原因,人口數量呈上升趨勢。
阿莫頓神父對這個生育問題感到有點惴惴不安,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他的道德觀念受到了撞擊。“你們敢讓人口有規律地增長!你們應該控制它!你們的女人們會贊同根據需要來生孩子,或者接受控制生育的辦法。”
“這當然,”厄斯萊德說,“為什麼不呢?”
“我還是感到害怕,”阿莫頓神父說,他把身體向前傾斜了一下,用手捂住臉,低聲說到:“在這種氣氛中我感到恐懼。人們在不斷地播種;繁殖、但他們不進行靈魂的改造!真是作孽啊!喚,我的上帝!”
伯利先生透過他的鏡片,略微吃驚地注視著這個神父大人的感情變化。他討厭聽這些口號,但是阿莫頓神父又是他們社區里很有名望的人物。伯利又轉向烏托邦人,他說:“真是太有趣了,到現在為止,我們地球上的人口要比你們至少多出五倍。”
“但是,這個冬天大約會有兩千萬人餓死,你剛才告訴我們——在一個叫俄羅斯的地方,是不是只有少數人過著富裕充足的生活?”
“當然,兩極分化是很明顯的,”怕利說。
“太可怕了!”阿莫頓神父說。
按照烏托邦人的觀點,混亂年代的罪魁禍首是人口爆炸,眾多的人口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大批的外來人像洪水猛獸一樣湧進了烏托邦,而那些高智商的少數人不得不花費心機去教育他們以便他們能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但是那些高智商的精英根本無法控制國家的命運。人口爆炸是一個社會衰退、滅亡的象徵,是大自然的犧牲品,是錯誤的傳統思想的沿襲。隨著人口的不斷膨脹,社會的經濟體系就不得不進行重新改造、調整以應和人口增長的需要,而與此同時,一些掠奪成性、厚顏無恥的剝削者就會乘機而入,瘋狂占有和牟取暴利;而那些勞苦大眾卻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最後一無所有。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那些少數貪得無厭的人通過引誘、欺騙等手段對工人實行壓榨和剝削。這些少數人自然比他們大膽,精力比他們充沛,但是實質上卻比他們要愚蠢得多。厄斯萊德說,要想用語言把混亂年代人的荒唐、揮霍和野蠻描迷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