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幸運,這些孩子裡也許能有人出人頭地,也不算程老爺子白教一場……”羅溪玉抱著寶兒手有點酸,便將孩子小心放到了一邊的炕上。

  程老爺子此時眼前一亮:“羅姑娘真是好主意。”他不由的激動的起身,然後在屋裡轉圈,越走越激動,回頭忍不住道:“這樣好,這樣實在是好,既能讓孩子們有個住處,也能引他們走正路,我也會好好教,就算書院賠了錢,也值得,不不,這些孩子的價值遠遠不是銀子能衡量的……”

  程老爺子與羅溪玉的想法不謀而合。

  “好,我這就跟學堂辭去教學先生的差事,羅姑娘將宅子買下吧,我老頭子發誓,餘生定要將那些孩子們教導好,便是不出不了大文豪,也要是識文斷字正直曉禮之人……”

  程老爺子出門的時候,是眉飛色舞,轉眼就去了隔壁孩子們那裡。

  不久,羅溪玉就聽到一聲孩子們的歡叫,但隨即又嘎然而止,她再次搖了搖頭,老小孩老小孩,什麼事也藏不住。

  而程老爺子不知道的是,羅溪玉不僅買下了一家大宅院,更是買下另一條街的一家客源好的鋪子,另做打算。

  這年兒過得比任何一年都要熱鬧喜氣,那些孩子都換了新衣,寶兒也穿得一身紅,頭帶黃色虎皮帽,極為討喜,似乎感覺到歡樂的氣氛,羅溪玉一逗就笑得見牙不見臉。

  劉嬸一人忙不過來,羅溪玉又買了兩個丫頭一個看門的,兩個小廝,一時間程宅子裡熱鬧極了,劉嬸應自家夫人之言,做了許多籠大饅頭,三籠肉包子,另兩大鍋的紅燒肉。

  整個院子裡都是滿滿的香味兒,然後讓人抬到了隔壁。

  劉嬸回來的時候,羅溪玉有些疑惑,那邊安安靜靜的,一點動靜都沒有,孩子看到肉怎麼能忍得住?

  “孩子們不在?”

  劉嬸擦了擦眼淚:“唉,肉抬過去時,都哭啦,小的一邊哭一邊吞肉,都不敢哭的聲音大,被大的用眼晴一瞪,說他們今兒個掉眼淚會沖了主人家的喜氣,結果都咧著嘴笑,唉,都是哭著笑,都是好孩子啊,怪可憐的……”

  大概是收留他們,決定建軍書院讓他們住宿讀書,又或者讓他們過年吃了肉,吃飽了飯,亦或是讓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羅溪玉過年這一日,終於陸續的收到了白芒,雖然都只有熒火蟲大的光芒,但一個兩個三個,一夜醒來,便發現鴨蛋中已存有半個指甲大,加上原來的一點,雖然還是不夠,但只要再湊一些,便能渡過眼前這一關。

  待到年一過,就讓人整改宅子,栽樹種花,建書亭,改讀室,桌子板凳,還要買書與筆墨紙硯,這般算下來,羅溪玉手中的銀子已所剩無幾。

  可是她還有另一個藥材鋪子沒有裝置,還要進些藥材,還要請幾個有名氣的大夫坐堂,這些都需要大把的銀子,羅溪玉想了想,從柜子中取出了一隻帕子,打開帕子,裡面正有幾件首飾,件件都是價值連城罕有的寶貝,嬰兒粉晶,碎花福祿壽彩鐲,八塊赤黃晶鑲嵌細銀腰鏈,正是當初聖主給她的那一條。

  她坐著看了半天,才終於伸手,將那條腰鏈拿了起來。

  ☆、第九十五章

  羅溪玉將那條黃晶銀鏈拿起,只覺得外面的光線都弱了三分,她用手指輕輕撫過黃晶上面如有水銀在流動的赤黃光澤,心中一時揪緊,想到什麼,只覺得悶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她不由的一隻手摸的肚子,孩子快四個月了,肚子已經微微有一點隆起,雖然外表看不出,但她能摸到那一些變化。

  羅溪玉輕輕放下了晶鏈,移開了視線,就如將一些無意泄出的東西再次封住,自從有了這個孩子,為了能睡好,為了能安心養胎,為了自己能有力氣有勇氣。

  她不聽不看不想,裝作什麼也不懂,將關於東獄的一切都忘記,也只有這樣,她才能讓自己好好的再次重新開始,才能以愉快的心情度過每一天。

  可是,有些東西不是說丟棄就可以丟棄,總能在不意之間,狠狠的刺痛一下心臟,讓她面色蒼白,滿心傷痛。

  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愛生恨,她想,該丟棄的還是要丟棄,否則永遠只會是刺,無力拔出。

  羅溪玉撫著肚子,咬咬牙,一把將那黃晶鏈子取過來。

  然後用手使勁的扣那塊黃晶,這麼讓人心中刺痛的東西,留在手裡只會徒增痛苦,不如賣了銀子幫助更多的人,還有它的價值,也好過睹物思人。

  她邊扣邊念念,但那黃晶不如何鑲嵌,也不知那銀鏈是何材料,竟是怎麼扣也扣不下來,扣得羅溪玉手指通紅,甚至有隱隱的血跡,那黃晶仍赤黃的耀眼,如一團水在流動。

  羅溪玉紅著眼眶將它扔到了地上,深吸了口氣,告訴自己不要激動,還有孩子,為了孩子,不能影響它,不要想,不要想……

  直到半晌,才總算平靜下來,起身又將那腰鏈拾了起來鎖進了柜子里,匆匆拿起了那個碎花福祿壽鐲子,然後將布包了包塞回了櫃中。

  像這種碎花帶風景的碎花福祿壽,極為罕有,而且也好出手,基本都是些富貴大戶人家的老太太過壽,買來當賀禮最適合。

  在這程宅雖說都是些老弱婦孺,但是好在程老爺子是多年的秀才,兒子又在京城,雖然已死,但這老宅人並不知情,加上又是教書先生。

  在這九牧城雖都富裕,但大概是早先都是些放牛羊的土身子,沒有什麼文化底蘊,多少年過去,當人們已有了這樣的意識,卻也有些晚。

  所以這種自己所缺少的文化,使得九物人對文人大多敬仰與羨慕,而人們對於能識文斷字的先生,和一些秀才舉人也頗為敬重,尤其是從京城回來的程老爺子,說話還是有極有分量,城中的大戶有錢人家,有的也特意找上門請程老爺子教導。

  畢竟老爺子不止自己是秀才,兒子更是京城學子,把孩子交與他總盼著能像他兒子般,將來入京參加科舉,最好能做個官,將來回舊宅也算光耀門楣了。

  因此,這求上門來的九牧城的富家,程老爺子多少認識個五六成。

  若放出消息說為友人賣,倒是容易出手。

  畢竟好東西並不愁賣。

  程老爺子看到羅溪玉忙裡忙外,不僅白日隨人去看那宅子與鋪子,還要整日在紙上寫寫畫畫,如今又落到要典當自己首飾的地步,不由連連嘆氣。

  隔了三日,終於不發一言的拿了一沓銀票進來。

  羅溪玉看著銀子,頓時感覺到心情振奮起來。

  就在人手短缺時,之前遇到劫匪的兄妹兩人,終於找到了程宅,兄妹兩個掩護了羅溪玉後,就往山上跑,一直躲在山中,靠著些存糧和糙根過活,不久才下了山,因為知道羅溪玉說的九牧程家宅,所以一路連乞帶討的走了回來。

  這兄妹兩個歸來,使得羅溪玉壓力驟減。

  本身學院其實除了改置,因為有程老,也不需要她操太多心,買些奴僕買菜買飯,收拾院子,按部就班倒也順遂,這九牧本來書院就少,大多是些小學堂,沒有什麼競爭力,辦起來也不麻煩。

  最為操心的是羅溪玉準備開的那個藥鋪。

  之所以開藥鋪,一是想賺些錢入帳,畢竟此時書院賺不了多少錢,因為羅溪玉讓程老學生收入一些十歲以下的小乞丐,又是夠吃夠住,這種入不敷出的情況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她需要有銀子入帳,而羅溪玉所熟悉的便只有糙藥之類,這也是她比較精通的,因為了解所以才想做,並且這藥鋪還有收集功德的好處。

  她想設些偏屋,專門為付不起藥費的窮人診治,可以讓他們拖欠,甚至收極少的錢,或者不收,雖然不賺錢甚至於賠錢,但功德白芒的獲得,必定不會少。

  而藥鋪里其它正常的收費,保持著盈虧。

  羅溪玉也不想賺多少多少銀子,她的想法就是用藥鋪養著學堂,等學堂開始盈利,再用學堂養著藥鋪,互相保持一種平衡,賺到的錢不需要太多,只要能讓她付得起奴僕的衣食住行,養活得了這一大家子便足以。

  而她手中還有不少銀錢,倒也不慌。

  書院是未來出無數學子的地方,必然要一腔正氣,整個屋子的布置,採光,學子的衣食住行,吟詩寫字的環境,都要考慮,環境好,才會更投入的學習,而有意境才有情懷,這個地方很重要。

  羅溪玉頗下了番苦功,將一些布置都畫了起來,請了能工巧匠來改造。

  過了年,很快便到陽春三月,青柳發嫩芽,在忙碌間,程前學院便立了起來。

  院名以石雕刻,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剛勁有力,浩然正氣,正是程老爺子所寫。

  進古銅大門,裡面樹柳成蔭,池塘亭子顏色清慡又精巧,鵝卵石鋪成得小路,兩旁處處可見風景。

  巧玲瓏的吟詩亭和寫字的樓閣,上面鏤刻精美的花紋圖案,加上小門與四面可以捲簾的大堂。

  書場便設在竹林之中,夏日涼風習習,聞著竹聲,顯得十分的清涼。

  天井不遠處有一排竹屋,可用作酷夏時沖涼之用,上面數個木桶,讓僕人灌滿水,曬上半天,然後便可拔了竹塞沖涼,即方便又快捷。

  甚至還留了孩子們可以玩耍之地,還仿著一些鞦韆與轉盤,石頭動物之類,供他們學習累了時玩耍之用。

  整個來說,一個大宅院,被這般一整改,頓時顯得即古趣盎然又淡雅純樸。

  讓人一看便忍不住愛上這樣的環境。

  在建成第一日,羅溪玉便讓隔壁睡通鋪的小乞丐們進學院住,那邊後院修了很多屋子,專供留宿的學子之用,熱水被子一應俱全。

  而食堂也有人打理,每日早中晚餐。

  住宿是免費,但除了饅頭,好的食物與筆墨紙硯書籍之類,卻要花錢買的,羅溪玉當然不能讓這些孩子們養成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習慣。

  所以學堂里便有勤工儉學一說,打掃院子,打水,整理書堂桌椅,每日皆兩文錢,如此這般,可以領任務取得錢買食物和筆墨。

  或者,可以到藥鋪後堂幫忙輾藥或一些簡單的製藥,半日可得一文。

  學堂只教上午課,下午可以自行學習及做取任務。

  這樣即養成他們動手獲得食物與學習的機會,知道珍惜,也能減輕一部分人手不足。

  在第一日,程老爺子便興致勃勃的開始與這些孩子授課,教他們三字經百家姓,每個人都換上了春季的新衣,這是書院的學子衣,乾乾淨淨,一人兩套換洗。

  孩子們頭髮也梳理起來,一時間坐在光亮幾淨的學堂中,竟是改頭換面,煥然一新起來,個個都激動的看著手裡的書,與免費贈與的一沓練字的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