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再過幾個月,我就可以離開索拉利斯了。如今,我坐在觀測台上,居高臨下,看著兩個太陽交替升起,又落下,日睹其間的風雲變幻。海面上,風起雲湧,詭異莫名,更生出許多怪異景致來:有流動的大廈在海波之上升起;有對稱錐在太陽下閃著銀光;有靈變精優稚地擺動,在風中畫出一道道圓弧,來回遊盪,考察一個個古老的仿擬場。
終於,所有的監視器都開始閃動,所有的通訊設備都忙碌起來.那是數十億英里外發來的脈衝信號把它們激活了,告知有金屬巨物前來。尤利西斯號,抑或普羅米修斯號,將要登陸基地。屆時,我將到平頂的太空港的停機坪上,觀看一隊隊白色的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履行各自的職責。它們執行既定的程序,或掃除障礙,或自我摧毀,毫不猶豫。然後,飛船將無聲地升起,速度比聲音還快,把轟隆隆的爆炸聲遠遠地拋在後面的海面上。每一個旅行者的臉上,都綻開歸家的笑意。
那個詞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地球?我想起了眾多喧鬧擁擠的都市,大得我都找不到自己的路。我到索拉利斯的第二日或是第三日,一想到身邊可怕的大海,恨不得自殺的時候,就越想念地球的都市。我將置身人群中,做一個安靜的、專注的、感激一切的夥伴;我將有熟人、朋友、女人——甚至妻子;我將努力微笑、點頭、做數千種手勢姿態,它們組成地球的生活,然後,那些手勢和姿態就會變成條件反射,自然而然;我將找到新的興趣和職業,但我不會為其所累,我不再完全投身於一人或一事;也許,我會在晚上仰望夜空,懷想被黑暗阻隔在無窮遠處的索拉利斯,回憶那裡的一切,甚至包括我此刻的遐想;我會帶著謙恭的、悔恨的微笑,追憶我的愚蠢與希望。這個將來的凱文,並不比過去的凱文差。過去的凱文為了一個叫“溝通”的大膽計劃,奉獻自己。沒有人有資格來評判我。
斯諾進屋來,四周看了看。
我走到桌邊,問道:“要我幫忙嗎?”
“你沒事幹嗎?我這裡倒有些活兒可以給你——計算。不緊急的工作。”
“謝謝。”我笑了,“你不必費心。”
“是嗎?”
“是的,我仔細想了好一些事兒,還——”
“我倒希望你少想一點。”
“可你並不知道我想的是什麼!告訴我,你相信上帝嗎?”
斯諾投過來不安的一瞥,說:“什麼?現在誰還相信——”
“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我指的不是地球宗教的那個傳統上帝。我不是宗教史專家,我的問題也許並不新鮮——你是否知道存在一種——不完美神信仰?”
“什麼是你所指的‘不完美’?”斯諾皺著眉頭,問道,“從某種意義上說,舊宗教罩的所有神都是不完美的,因為他們的品質不過是普通人品質的放大。比如,舊約里的上帝,要求信徒順從和犧牲,並嫉妒排斥其他諸神。希臘諸神更是慍怒嗔怪,捲入家庭紛爭,他們與凡夫俗子一樣,是不完美的……”
“不,”我打斷他,說,“我所指的神的不完全,並非起於芸芸眾生的個性的率真表達,而在於他的本質特性使然。就是說,一個神,因為局限於全知全能和權力無邊的自信,而變得易於犯錯,無力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專事恐怖活動而不自覺。他是個——病態的神,其雄心抱負超越其能力,並對此渾然不覺。一個神能造鐘,卻又造不出鍾要測量的時間;他製造機械,服務於一定的目的,而後其機械又逾越出了這一目的;他創造永恆,以度量他的無邊的權力,卻不料度量了他無盡的失敗。”
斯諾遲疑了。好在他態度已大變,少了幾天前的機警與保留。他說:“有一種摩尼教①——”
【① 摩尼教,三世紀由摩尼創始于波斯的二元宗教,認為世間萬物,皆可以善惡二分。】
“不,不,與善惡二分法完全無關。”我立即打斷他,“我說的這個神,不能存在於物質之外。他想解脫自己於物質形骸的桎梏,可他又不能——”
斯諾沉思了片刻,說:“我不知道什麼宗教能夠回答你所描述的問題。那樣的宗教沒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我想恐怕沒有——你腦子裡的,是一個進化神,他隨時間的流逝而發展,成長,並不斷增長力量,同時,他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無力。就你那個神來說,神聖的前提,是一種無目的的狀態;而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就絕望了。這樣的絕望神不是人類的神吧,凱文?可你談的,又是人的範疇,因此,這就陷入了一個悖論,不僅是哲學意義上的,也是神學意義上的。”
我接著說道:“不,與人無關。也許從某個角度看,人類。我一時心血來潮想出的這個概念相吻合,這不過是因為這概念還存在許多漏洞的緣故。人類不會造神,頂多只能造神的外貌。人類或適應時代,或反抗時代,然其適應與反抗的目標均來自於自身之外。如果世間只有一個人,那他就能完全自由地設定自己的目標——但顯然,一個不置身於他人之中的人,是不能成為人的。而這個人——我腦子裡的這一個——卻是孤獨的,不能以複數形式存在,明白嗎?”
終於,所有的監視器都開始閃動,所有的通訊設備都忙碌起來.那是數十億英里外發來的脈衝信號把它們激活了,告知有金屬巨物前來。尤利西斯號,抑或普羅米修斯號,將要登陸基地。屆時,我將到平頂的太空港的停機坪上,觀看一隊隊白色的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履行各自的職責。它們執行既定的程序,或掃除障礙,或自我摧毀,毫不猶豫。然後,飛船將無聲地升起,速度比聲音還快,把轟隆隆的爆炸聲遠遠地拋在後面的海面上。每一個旅行者的臉上,都綻開歸家的笑意。
那個詞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地球?我想起了眾多喧鬧擁擠的都市,大得我都找不到自己的路。我到索拉利斯的第二日或是第三日,一想到身邊可怕的大海,恨不得自殺的時候,就越想念地球的都市。我將置身人群中,做一個安靜的、專注的、感激一切的夥伴;我將有熟人、朋友、女人——甚至妻子;我將努力微笑、點頭、做數千種手勢姿態,它們組成地球的生活,然後,那些手勢和姿態就會變成條件反射,自然而然;我將找到新的興趣和職業,但我不會為其所累,我不再完全投身於一人或一事;也許,我會在晚上仰望夜空,懷想被黑暗阻隔在無窮遠處的索拉利斯,回憶那裡的一切,甚至包括我此刻的遐想;我會帶著謙恭的、悔恨的微笑,追憶我的愚蠢與希望。這個將來的凱文,並不比過去的凱文差。過去的凱文為了一個叫“溝通”的大膽計劃,奉獻自己。沒有人有資格來評判我。
斯諾進屋來,四周看了看。
我走到桌邊,問道:“要我幫忙嗎?”
“你沒事幹嗎?我這裡倒有些活兒可以給你——計算。不緊急的工作。”
“謝謝。”我笑了,“你不必費心。”
“是嗎?”
“是的,我仔細想了好一些事兒,還——”
“我倒希望你少想一點。”
“可你並不知道我想的是什麼!告訴我,你相信上帝嗎?”
斯諾投過來不安的一瞥,說:“什麼?現在誰還相信——”
“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我指的不是地球宗教的那個傳統上帝。我不是宗教史專家,我的問題也許並不新鮮——你是否知道存在一種——不完美神信仰?”
“什麼是你所指的‘不完美’?”斯諾皺著眉頭,問道,“從某種意義上說,舊宗教罩的所有神都是不完美的,因為他們的品質不過是普通人品質的放大。比如,舊約里的上帝,要求信徒順從和犧牲,並嫉妒排斥其他諸神。希臘諸神更是慍怒嗔怪,捲入家庭紛爭,他們與凡夫俗子一樣,是不完美的……”
“不,”我打斷他,說,“我所指的神的不完全,並非起於芸芸眾生的個性的率真表達,而在於他的本質特性使然。就是說,一個神,因為局限於全知全能和權力無邊的自信,而變得易於犯錯,無力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專事恐怖活動而不自覺。他是個——病態的神,其雄心抱負超越其能力,並對此渾然不覺。一個神能造鐘,卻又造不出鍾要測量的時間;他製造機械,服務於一定的目的,而後其機械又逾越出了這一目的;他創造永恆,以度量他的無邊的權力,卻不料度量了他無盡的失敗。”
斯諾遲疑了。好在他態度已大變,少了幾天前的機警與保留。他說:“有一種摩尼教①——”
【① 摩尼教,三世紀由摩尼創始于波斯的二元宗教,認為世間萬物,皆可以善惡二分。】
“不,不,與善惡二分法完全無關。”我立即打斷他,“我說的這個神,不能存在於物質之外。他想解脫自己於物質形骸的桎梏,可他又不能——”
斯諾沉思了片刻,說:“我不知道什麼宗教能夠回答你所描述的問題。那樣的宗教沒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我想恐怕沒有——你腦子裡的,是一個進化神,他隨時間的流逝而發展,成長,並不斷增長力量,同時,他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無力。就你那個神來說,神聖的前提,是一種無目的的狀態;而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就絕望了。這樣的絕望神不是人類的神吧,凱文?可你談的,又是人的範疇,因此,這就陷入了一個悖論,不僅是哲學意義上的,也是神學意義上的。”
我接著說道:“不,與人無關。也許從某個角度看,人類。我一時心血來潮想出的這個概念相吻合,這不過是因為這概念還存在許多漏洞的緣故。人類不會造神,頂多只能造神的外貌。人類或適應時代,或反抗時代,然其適應與反抗的目標均來自於自身之外。如果世間只有一個人,那他就能完全自由地設定自己的目標——但顯然,一個不置身於他人之中的人,是不能成為人的。而這個人——我腦子裡的這一個——卻是孤獨的,不能以複數形式存在,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