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知大家有沒有察覺一點,和各州縣上報的,大量災民涌往京城不同,昌邑城裡難民雖也不少,可和下面人上報的數字卻是差距過大……”

  “不錯。”當下便有負責此事的官員點頭,這件事他們也清楚,只事務繁忙之下,卻是沒有深想,猶豫了下道,“或者,半路上另謀他途也是有的……”

  換句話說,凍餓倒斃在半路上更合適。

  畢竟這樣的天氣,除非是身子骨特別強健的,不然還不一定能走到京城來。

  雖然真相有些殘忍,可大家不好受之餘,還有些輕鬆,畢竟到帝都的流民越少,朝廷壓力越小,出事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許多……

  “此言差矣。”陸明熙卻是搖了搖頭,“諸位怕是不知吧?最大的原因則是因為,武安侯袁烈的驚天善舉——”

  既施粥又舍藥,更甚者粥藥還不是糊弄人的,到今日為止,京畿大營附近的災民就沒有出現一例餓斃的,藥湯更是活人無數。也就朝堂官員,因距離袁烈大營太遠,而無所覺,下層百姓尤其是災民中,袁家的善名早已傳遍。甚至因為藥湯的緣故,每日還有災民出城往京畿大營而去。

  “……聽說那些糧食草藥,全是武安侯府的公子小姐們籌划得來……除了救人,袁侯爺更把京郊的災民組織起來,讓他們幫著清理積雪,甚至維護治安……便是帝都的壓力也為之大大減小……”

  要論捐出的糧食,自然陸家更多,可真論起起到的作用,比之袁家,卻還是差之甚遠。

  自然,陸閣老之所以推出袁家,除了袁家所為於朝廷而言確然是解決難題的一個上佳辦法外,也有不想陸家太過為人矚目的原因,更甚者,還有一點私心——

  兒子可是早就明白無誤的表達過,他這輩子就是認定了袁家小姐。

  偏是半路被認回袁家,那袁家小姐便有些受人詬病。早已決定,會把陸家交到陸瑄手裡,那他的夫人自然就是宗婦身份,要能壓的住全族才好。

  本想著袁烈應該會為唯一的嫡女謀劃些,不想都這麼久了,袁家那裡還是沒有一點兒動靜,眼下倒是個好機會……

  陸明熙一番話出口,朝堂上又是一寂,袁家設了粥棚藥棚的事,也有人聽說過,可大家也就聽聽罷了,如何也料不到,竟會有這般聲勢。

  照搬袁家所為,果然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個好辦法……

  “武安侯果然一片仁心,更兼智勇雙全……”

  “不然朝廷再在其他幾個城門外,也同樣設些粥棚藥棚,如此,帝都安全可保無虞……”

  更會讓朝廷落下美名,不用擔心百姓怨聲載道……

  “不錯。”陸明熙點頭,“在此基礎上,再平抑物價,打擊奸商不許囤積居奇,以待高價……”

  “好。”皇上點頭,眼眸中浮現一絲滿意之色,“陸卿所言甚是,另外,陸袁兩家後輩,小小年紀,便能忠君體國,當受重賞,眾卿可有異議?”

  皇上分明已有了決斷,陸家也好,袁家也罷,都是朝中勛貴,哪個不長眼的會出言反對?

  很快便有聖旨頒下。陸珦身上並沒有功名,又無意於仕途,皇上直接賜了個七品的虛職;袁釗睿則入朝廷為三等侍衛,至於袁家唯一嫡女則得了個清河縣君的封號……

  沒想到皇上出手這般闊綽,便是有心推動此事的,陸明熙也愕然至極,總覺得這裡面頗有些古怪——

  皇上直接越過鄉君給了袁家小姐一個縣君的封號不說,更甚者還給了清河縣這樣一個封邑,雖然清河縣偏遠了些,卻是實打實的食邑啊。

  這般殊榮,當初也就崔家的那位老祖夫人有過……

  又想到或者是袁烈功大,這才澤被唯一的女兒?

  其他人也是想破頭都不明白皇上此舉的原因,倒是刺激了不少家有兒女的,畢竟,這可是摸得著的實打實的好處啊。

  竟是一夜之間,京城內外又多了無數座粥棚,令得朝廷的壓力再次大為減輕……

  同一時間,又有膠州捷報傳回帝都,說是方文禮和鎮守膠州半島的慶王攜手大破倭寇,斬殺了無數顆頭顱不說,更是繳獲了大量糧食,不日就將有此次大戰中立了首功的安西伯後人一位姓郭的大將軍押解回京……

  消息傳來,頓時群情激奮,尤其是那位郭大將軍,一夕之間,美名傳遍帝都,聲望直逼袁烈。

  沒有了外患,便是內憂也有望解決,朝廷內外終於有了些喜色。

  而喜氣最為濃烈的則是陸家和袁家——

  陸珦那邊說是喜極而泣都不為過。

  陸家的家世,註定了家族裡最有出息最被人看重的始終是那些會讀書的後輩,陸珦因為讀書不成,從小到大,吃了多少白眼和苦頭?

  這些年即便因為能賺錢,終於有了自己的位置,可相比起其他堂兄弟來,即便是依舊在書堂中讀書的,都比他受重視。

  陸珦即便有些氣難平,也只能受著。本想著這輩子就這樣了,仕途官職定然和自己無緣了,哪想到就因為聽小九的話,轉眼就被砸了個大大的餡餅到頭上,即便是虛職,可那也是七品不是?

  陸珦直接就給高興傻了。

  袁家哪裡倒是沒有這般誇張,畢竟,包括袁家幾個當家人都知道皇上這般重賞袁家背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蘊寧救了皇后。皇上不過是找個由頭罷了。

  可怎麼說兒孫受封賞,也是一件大喜事。即便災時不好大擺筵席,自家親人也得慶祝一番不是?

  即便沒有往外廣撒帖子,各家姻親也都派了人來,更甚者有不少原來相中了袁明珠,待得蘊寧回來,又打了退堂鼓的人家,也想著法子送來賀禮——

  再沒有世家貴女的氣度,袁蘊寧身上的清河縣君卻是實打實的。

  這樣看得見吃的著的好處自然引得這些人又開始對蘊寧趨之若鶩。

  畢竟,翻過年,蘊寧就該及笄了,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嫡房那邊喜氣洋洋,袁明儀卻是氣的咬碎了銀牙,不過草草露了個面,在蘊寧面前走了個過場,就紅著眼跑去找郭姨娘了。

  甚至打擊太過,袁明儀門都忘了敲,直接推門進去。

  郭姨娘倏地回頭,卻在瞧見女兒臉上的淚痕時笑了出來,拍了拍身旁的椅子:

  “哭什麼?過來坐。”

  “娘就不生氣嗎?”私下裡袁明儀一直都是管郭姨娘叫“娘”的,聽郭氏詢問,氣咻咻道,“憑什麼他們就那般風光……”

  “生什麼氣。”郭姨娘臉上笑容卻是更盛,“你舅舅就要回來了。”丁氏的風光也很快就會終結了……

  ☆、137

  “我, 舅舅?”驚喜來的太過突然,袁明儀明顯有些反應不過來, 等意識到郭姨娘說了什麼, 神情一下變得激動,“娘剛才說的是, 我舅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