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禮官報一人名,便有喝彩聲沖天而起,在殿側待著的考生,整理衣衫,依足禮數,來到殿前,接受民眾的祝賀與大周朝廷的嘉獎。

  大朝試共取四十三人,那些考生依次來到殿前,神情各異,大部分考生喜不自勝,有的考生神情傲然,一臉的理所當然的,有的考生平靜如常,有的考生緊張不安,有的考生則顯得有些落寞,對自己的名次大為不滿。

  蘇墨虞雖然在對戰里早早便被折袖淘汰,但他的文試成績非常好,最後是險之又險地進入了大朝試三甲,極幸運地排在了三甲的榜尾,對此他有些感慨,但沒有表現出什麼,很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

  像他這樣聲名在外的考生,絕大多數都進入了三甲,很少有意外發生,除了折袖文試沒有成績,所以未入三甲。隨著那名紅衣禮官不停唱名,人們陸續聽到了槐院三名少年書生的名字,摘星學院有三人,聖女峰有兩人,天道院有一人,宗祀所有兩人,離山劍宗那三名少年強者自然在內。

  民眾們聽著算著,發現今年如同前幾年一樣,還是南人占著上風,喝彩的聲音漸漸變得有氣無力起來,卻也愈發期待首榜的頒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是因為唐三十六太受京都女子歡迎的緣故,禮官報出他名字的時候,大明宮前的喝彩聲竟最是響亮。

  終於到了大朝試首榜頒布的時刻,雖然座次早已排定,人們依然翹首期待,顯得特別興奮,議論聲也漸漸大了起來。

  今年大朝試首榜第三名是槐院書生鍾會。鍾會是著名的少年天才,在青雲榜上排第九位,但按道理來說,他要進入首榜,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只是此次大朝試,落落的成績不計入排名,天海勝雪提前退賽,梁半湖輸給了自家小師弟七間,七間和關飛白卻又先後輸給了折袖,莊換羽又出乎意料地敗了,綜合文試成績,他竟極幸運地進了首榜。

  鍾會很清楚自己能夠在大朝試里進入首榜,主要是運氣的原因,臉上殊無喜色,但接過代表第三名的那柄繪金如意的時候,卻不敢流露出絲毫不在意的情緒,因為進入首榜後,負責頒獎的人不再是那位禮官,而是真正的大人物——大周宰相大人宇文靜。

  接著,苟寒食從殿旁走到了殿前,未滿二十歲的他,一身樸素的布衣,神情平靜從容,任由宰相大人替自己在腰上圍好玉帶,禮貌致謝,便退到一旁,只有在京都民眾不吝惜地送上掌聲與喝彩聲時,才笑了笑。

  下一刻,大明宮前變得異常安靜,那些執鞭力士的喘息聲,甚至就連人群裡衣衫的摩擦聲,都顯得有些刺耳。

  一名少年順著石階向殿前走去。

  無數視線落在他的身上。

  ……

  ……

  第183章 低頭,方能承其冠

  萬眾矚目下,那少年沉默前行,看姿態似乎有些拘謹,但控制的不錯,沒有顯得太緊張,腳步穩定,國教學院院服在風裡輕擺,不如何光彩奪目,但很乾淨,就像他給人們的感覺一樣。

  「這就是陳長生嗎?」

  大明宮前廣場上的人群里,響起很多議論聲與問詢聲。

  陳長生早已是京都名人,很多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知道他的來歷與那份婚約,今日卻是很多人第一次看見他。

  直到此時,很多京都民眾才對他有了真正的印象,發現他不是唐三十六那樣的翩翩佳公子,更不是美少年,卻給人一種可親近的感覺。

  陳長生走上石階,來到殿前,轉身望向廣場上的人海。

  在他的身邊有方烏木案,案上擱著一個荊棘花環,陽光從雲層的邊緣漏下來,落在花環上,散射出淡淡的光線。

  荊棘花環里沒有金也沒有玉,看著很不起眼,但代表著修道路上的艱辛與榮耀,在國教傳統里極有意義,亦是大朝試首榜首名的象徵。

  大明宮前漸漸變得安靜下來,人們等待著那一刻。

  站在殿前的考生與朝臣、主教們,看著站在最前方的陳長生的背影,情緒各異,有的欣慰,有的平靜,有的嫉妒,有的冷漠。但無論是何種情緒,此時此刻他們只能等著陳長生收穫這份沉甸甸的榮譽。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負責為大朝試首榜三人授賞的宰相大人,不知何時已經退到了人群里,並不在殿前,那麼誰來頒獎?

  便在這時,從天空里落到荊棘花環上的陽光,驟然散開,變成無數絲縷,在殿前凝成一團光,那是聖潔的白色的光團。

  大明宮前響起驚呼聲。

  聖光漸斂,一道高大的身影緩緩出現。

  那是一位穿著神袍的老者,頭戴神冕,手持法杖。

  聖樂齊奏,一道神聖莊嚴的氣息,籠罩全場。

  驚呼聲不停響起,然後極迅速地回復成寂靜。

  無數人對著那位老人拜倒行禮,廣場上人潮如浪,盡皆低伏。

  拜見教宗大人。

  ……

  ……

  近幾年很少出現在世人眼前的教宗大人,居然親自到場,這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震撼難言,這是為什麼?

  陳長生不是國教學院的學生嗎?國教學院不正是教宗大人當年親手覆滅的嗎?國教最近不正處於新舊兩派對峙抗爭的緊張時刻嗎?

  出現在大明宮殿前的,除了教宗大人還有一位老人——教樞處主教大人梅里砂神情平靜接過教宗大人遞過來的法杖,退到一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