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換而言之,菩薩準備……去了?

  那十數人悲容大作,對著草地正中的普賢菩薩叩頭不止。

  普賢菩薩輕輕搖頭,微笑道:「這是樂事,何必悲傷?只是時間到了而已。」

  他輕輕伸出左手,平攤向天。

  手中忽然出現如意,微放毫光。

  場中一陣風起。

  ……

  普賢菩薩與易天行葉相三人,頓時失去了蹤影,不知去了何處。

  喇嘛們叩頭於地,誦經不止。

  ※※※

  易天行只感覺身體一輕,不是輕功的那種輕,而似是在剎那間失去了全部的物質感覺,輕飄飄的隨風而去,不知飄向何方。

  待他定住身形後,睜眼望去,只見一片白色。

  寒風撲面而來,中間夾著雪粒。

  遠處是一片群山,山上全部覆著白雪,偶有崢獰處,露出下面如鬼神利齒般的黑色岩石。

  而他此時,便是坐在群山間最高的那個雪峰之上,身旁落雪,身下積雪,到處是雪,萬年不化的雪。

  回頭望去,普賢菩薩正在閉著眼睛輕聲吟誦什麼,葉相僧坐在他的身旁,雙眼略帶不舍地望著菩薩,面色泛著微微青色。

  葉相僧穿的不多,此處又不知是何處雪峰,寒風勁吹,竟比藏原上要冷上數倍。

  易天行知道葉相此時肉身抗不住如此低溫,趕緊挪過去,輕輕伸手吐出一道熱芒,輕柔地裹住他的全身。

  普賢菩薩緩緩睜開眼,輕聲問道:

  「易天行,你還有什麼想問的?」

  此時的菩薩不再稱呼他為善知識,也不曾稱呼他為善財,只是喚著他的本名。

  易天行不是旁的什麼,只是易天行。

  這是菩薩一直念念不忘提醒他的一點。

  易天行知道菩薩準備舍此肉身,重墮輪迴,一時間想到剛與這位菩薩見面傾偈,馬上便要分別,此一別,菩薩不知要修多少世才能重拾記憶,才能重修菩薩位,更不知要等到何時才能與他見面。

  便如生離死別一般。

  想到此處,易天行微感悲哀,但知道此時不是悲哀的時候,微微皺眉想了想:「若大勢至菩薩找上葉相怎麼辦?」

  若普賢菩薩去了,大勢至菩薩針對的目標自然是身邊這位正緩緩從千年之夢裡醒過來的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眼光柔潤望著葉相僧,道:「每個生靈都有自己的劫數,菩薩雖然號稱脫了六輪循環,其實不然,有些劫數,該來的時候自然會來。」

  葉相僧微一合什,表示明白。

  易天行又想了想道:「我呢?想來大勢至菩薩總有一天會找上我的。」

  普賢菩薩呵呵笑道:「君為螻蟻,他為大象。」

  易天行也極快意地笑了:「看來目前的俺還不足以讓他們警惕,這是好事,這是好事。」縱使風雪撲面而來灌入他的口裡,也不能阻止他快樂的笑聲在雪峰之頂迴蕩。

  確實是好事,看來自己的前世沒啥名氣,也不見得全然是壞事。

  他又問道:「二位菩薩下凡尋找佛祖,一位被打散後重墮輪迴,一位重傷後幽居藏原,想來還有些其他的菩薩羅漢曾經下界,道門那邊也做了些類似大勢至菩薩的事情。」他知道時間不多,所以抓緊問道:「我曾經想過要藉此找出事情根源,但是週遊中原諸大寺廟,卻未發現一絲佛性殘留,此事太過怪異,請菩薩指點,那些羅漢們又是去了何處?即便肉身被毀,但佛性不死不息,總不能帶入地府。」

  普賢菩薩下界的早,又不曾用神識探過世間,所以還是頭一次聽說此事,不由戚容漸起:「想不到還有這多位也受了苦厄。」

  他緩緩抬起枯樹般的右手,很困難地勉強屈起食指。

  一會兒之後,他緩緩說道:「原來人間還另有人物,想不到肉身也能成佛。」旋即唇角扯動一下,表示微笑:「只是這法子未免有些……」

  忽然住了嘴。

  菩薩不肯明說,易天行自然也不好追問。

  「待我回省城之後,我會去問師傅他老人家,他和佛祖在果園裡到底說了些什麼。」易天行知道分離的時刻即將到了,誠懇說著,意圖讓普賢菩薩有些安慰。

  普賢菩薩嘎聲一笑道:「那老猴渾天而生,縱使大勢至菩薩見著他,只怕也會頭痛,真是有些期盼,看看大聖脫得樊籠,重入天界,那西天淨土又會鬧成什麼模樣,可還會依舊清淨。」

  到此時,被迫幽居五百年的普賢菩薩終於流露出了一絲怨意。

  怨意一出,峰頂雪勢驟然一大,寒氣更甚,陰寒至極宛若鬼界冷淵。

  普賢菩薩微微閉目,嘆道:「心生戾氣,漸墮。」又搖搖頭:「果然是該去了。」

  菩薩緩緩解開自己的白衣,露出里瘦弱的身子——枯瘦可怕的雙手,扭曲如斷木般的下體,再加了胸腹間那個猙獰可怕的大洞,再配上身上遍布的見骨傷痕,看上去確實十分恐怖。

  「放在旁邊。」普賢菩薩用自己的枯手很不靈活地將自己的白衣疊整齊,輕輕撫了兩下,然後遞給易天行。

  易天行接過他的白衣,默然不語。

  普薩赤裸的身體在寒冷的積雪上盤腿坐著,滿是缺損的身子與雪粒接觸著,發著輕微的響聲。

  雪沒有一絲融化,似乎菩薩的身體比這雪更加寒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