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他老老實實地一動不動,生生挨了這一掌。

  普賢菩薩的枯手輕輕按上他的腦上,那種涼沁沁、枯硬的觸感,讓易天行的頭皮一陣發麻。

  發麻之後,是一道清涼的光流,沿著那隻枯槁廢手緩緩灌入易天行的身體。

  光流從他的頭頂貫入,沿脖頸而下,在他的胸腹間嗡的一聲炸開。

  炸成了萬千碎片,每一碎片熒熒發光,在他的體內緩緩流淌。

  就如同漫天的熒火蟲,被紗幔里的稚女巧手所攝,緩緩地在紗幔中飛舞著。

  易天行的身體,就是這道紗幔。

  他腹內那輪已經煉成紅日般的玉盤,似乎有了某種引力,吸引著這些熒火蟲柔柔地附了上來,就像縵紗帳中的巧少稚女。

  熒色漸聚,紅日著色,漸趨柔和。

  ……

  易天行自初識道術後,便練的是歸元寺的方便法門,和自己無師自通的坐禪三味經,那時他體內是一道真火命輪,熊熊燃燒,雖勢猛卻不能持久。日後又從秦梓兒處學得無上道訣,三台七星鬥法,召真朱雀於頭頂似飛未飛,體內應感而生一枚道心。

  道心如青蓮,火輪如紅玉盤。

  在六處山谷後,受朱雀戾氣所激,他又有所得,青蓮暴綻,包裹住了紅玉盤,然後絲絲寸裂,終於成就了如今體內的紅日輪。

  每一次變化,便是一次修為的精進。

  此時得普賢菩薩灌頂,不知體內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

  不知過了多久,易天行緩緩從冥思中醒來。

  他靜靜運心經自觀,發現自己體內的那輪紅日已經消失無蹤,出現在原地的,是一枚淡淡的事物。

  那物事渾身散著淡淡光毫,卻讓人形容不出它的形狀。

  只覺無比清靜雅寧。

  是為菩提心?

  易天行雙眼中光芒暴漲,站起身來,略一沉思,出左拳攬雀尾。

  他在每次機緣之後,便會找機會重打一次小時候在高陽縣城學會的太極拳,省城大學操場上的枯草便曾經見識過他道心初成後的威力。

  在小小的密室中,他靜心定意,緩緩打了一套拳。

  收拳而立,他微微皺眉,納悶道:「為什麼沒什麼變化?威力似乎還略小了些。」

  但是那枚菩提心隱隱散發的氣息,讓他知道一定不大尋常,雖然似乎對於功法沒什麼幫助,但先前灌頂一刻,他已經完全地收納了普賢菩薩傳遞過來的信息,很清晰地知道了這位賢毅的真理菩薩在這藏原上數百年的辰光是如何渡過的。

  經驗、知識,這都是增加修為的必須品,易天行知道今天收穫的東西,一定對自己的將來有極大的幫助。

  他復拜於地上,恭謹地對普賢菩薩拜了下去。

  「古有一字師,菩薩乃我一日師。」

  普賢菩薩面上的深深傷痕微微顫動,隱隱有些膿液滲了出來,縱是如此,仍然是佛光繚繞,以夜叉像布慈悲念。

  ※※※

  「是時候了。」

  普賢菩薩微微笑著,向葉相僧合什一禮。

  葉相僧回禮,面上也帶著某種欣喜。

  隨著這一句話,密室又發生了變化。房梁輕微作響,緩緩分開,似乎在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拆著,露著上方那湛藍的天空來。

  「很久未曾見這天。」普賢菩薩雙眼注視著頭頂的天空,輕聲說道。

  房梁緩緩分開,在淡淡光芒中,變回了樹葉的模樣,樑上壁上的漆彩畫兒的顏色也緩緩剝離開,化作了無數雜色野草。

  不過數刻,密室已經不見,盡數化成樹枝青草。

  而他們三人,正好端端地坐在草地之間。

  普賢菩薩輕輕撫摩著身邊的草地,微笑道:「佛祖當年說我太過執著,所以福緣不如文殊。也對,這草近在我身旁,數百年卻未親手撫摸過,此等執念,確實著跡。」

  易天行知道他為了躲避大勢至菩薩的追殺,一直幽居於此,縱然幻草木為居,卻是不得見過草木真容,不由黯然。

  普賢菩薩伸手枯槁的雙手,輕輕一合什,對著草地旁邊輕聲道:「居此五百年,勞苦你們數十輩人,心事難安,請受一禮。」

  他輕輕低頭。

  草地外面跪倒著十幾位喇嘛,還有些僕役婦人,領頭的喇嘛是那位只有半截舌頭的九世噶瑪仁波切,廟中法力精深的喇嘛都隨這一世的班禪活佛進京了,留下的來的除了他之外,都是些小喇嘛和些年老體衰之人。

  聽見普賢菩薩如此說,草地外的這些人叩頭不止。

  從扎什倫布寺建成的那一日起,這些人便侍奉著普賢菩薩,害怕不經意流露菩薩在此的消息,引來大難,這些喇嘛們斷舌明志,修閉口禪,直到菩薩準備了此迷局,喚來易天行,九噶瑪仁波切才在六處後的山谷內開口說了話。

  「不能言雖不為苦,身體殘破卻非必要苦行。」

  普賢菩薩望著這些一直默默守護的人們,面上一陣悲憫:「今後你們不用再受此誓制約。」

  菩薩面上大放光芒,那具殘破的肉身漸漸滲出新鮮的血來,染著那件白色的衣裳。

  草地被一片慈悲佛光籠罩著。

  草地旁的十幾個人嗬嗬叫著,發現自己唇里的舌頭竟然重新長好了!

  驚訝之餘,這些人自然想到菩薩此時顯出神通,顯然已經不再懼怕某些人的威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