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我的反應也讓眼前的赫立有些手足無措。
“你,你來這裡,跟家裡人說了嗎?”
男孩率先用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詢問打破了沉默。
“我,我,沒說來這,只說出去見個同學,和同學約好的。”
這是我吞吞吐吐的回答。
“哦。”
赫立呆呆地答覆了一個字。
“你說‘哦’,那我該怎麼回答呀?”
我佯裝有些慍怒。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傻乎乎地望著我,我也笑了。
笑夠以後,我倆索性在水泥台階上席地而坐。
在這個深秋的午後三點,陽光不多不少,時間不緊不慢。牛橋水庫里,明淨碧青的水面在微風的撫弄中波光粼粼。我們不再說話,只是靜靜坐著去感受眼前美好的一切。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我回想起,早先讀過的屈原寫在《九歌·湘夫人》里的詩句。屈原筆下的話語與眼前的此情此景竟能遙相呼應。與課堂上學到的刻板文字不同,這一次我竟能體味到詩人那無可述說的思慕惆悵之心,頓然感受到了作者直抒胸臆的淋漓酣暢與無拘無縛。
赫立一眼投入地眺望著遠方。
我抬頭看了看身旁映襯在陽光中的男孩,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叫我來。
環顧我們的四周,天高雲淡,水天一色,宜人到讓我忘卻塵世的紛擾。而今,身在此地,突然發覺自己滿腹的話語瞬時化作一股清風,一飄而散。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恍然之間,冒於心頭的詩句,讓我突然明白了他為什麼要叫我來到這裡。
眼眶發紅的我,任憑眼淚啪嗒落下。
縱然他有千言萬語,不用開口,我也是能懂的。有那麼一瞬間,我竟願拋棄身邊所有一切陪他停留至此,直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
“林呢喃,你知道嗎?好久了,今天的現在是我過得最快樂,最安心的一刻。是的,是最快樂,最安心的。”
赫立一臉滿足,他期期艾艾的樣子讓我明白他說的話都是發自肺腑。
“我很高興。”
這是我的回答。
就這樣靜靜地坐著,直到半小時以後,他忽而站起身來。
“石階上太涼,女孩坐久了不好,要不,我送你回去吧?”
我抬頭,即刻也跟著站了起來。
“我送你回去吧。”
他凝視著我。
“好吧。”
於是,我倆紛紛轉身,下了台階,離開牛橋水庫,朝著家的方向默然走去。伴同著城市裡車水馬龍的喧鬧,隨即消失在熙來攘往的人群里。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牛橋水庫一別之後,冬天悄然而至。
校園中的綠色已經消失殆盡,操場上滿是蓬斷糙枯。
不再有追逐打鬧、奔跑歡笑的雀躍時光,不再有長廊與過道里的竊竊私語,我們終日關在密不透風的教室里,聆聽著老師的教誨,相互追抄著各種筆記,憑著耐性,全力嘗試著解出各種難題。
最後這一個月里,成套的試卷總會沒完沒了的出現,紛繁蕪雜的測試總會循環往復的存在。
有趣的是,我躁動不安的心反倒平靜下來。
我竟能學會去無視那些彆扭的眼神和難聽的話語,篤志不倦地去對待自己的學習,不再辜負敷衍。
就像經過一路艱辛仍舊風雨兼程的旅人,大徹大悟之後,我終於學會將自己身上包袱一般的疲憊不堪給徹底放下,接受了自己不期而遇的感情。沒有了羈絆,只剩下釋放後的解脫,所以,我又能重新回歸到專注的學習狀態。
我的變化自然逃不過父母的雙眼,他們如故選擇閉口不談。
方芳驚訝於我的改變。她奇怪於我和赫立成日裡埋頭苦讀而鮮有交談。不解的同時,卻忍住收聲不再刨根問底。有時候,她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重獲新生的人,滿眼的感慨和讚嘆。不過,得閒偷空時,她還是會愉快地跟我聊上幾句。
“喃喃,你最近狀態真好,好得我都要嫉妒了。”
面對她的調侃,我破顏微笑。
“你知道嗎,喃喃?你這個樣子讓我想起點什麼,是我以前見到過的。”
“想起什麼呀?”
“操場上的那頭小母豹!”
我悶頭笑了,笑出了聲。
“喃喃!”
方芳忽而叫住我,平和真摯的對我說,
“你會得第一的。相信我,就像那次在操場上一樣。作為你的朋友,我總會為你的好成績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愣住了,沒想過方芳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語,回過神時儘是滿心的觸動。
短短的幾個月,或許在人生路上並不算太長,但我在改變,而她始終是一路陪伴我的。
我們倆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嚴守著對方的秘密,無條件地信任著對方。一起面對彼此的困境,努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撐起對方。
我們履行著彼此“攜手共進、一同成長”的諾言。始終堅信再偉大的友情,初衷莫過於是溫暖對方的心靈。
“謝謝你,方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永遠都是!”
我感動地抱住她的肩頭。
方芳樂了。
“我是最好的朋友,那赫立是什麼呀?”
方芳調皮地沖我眨著眼睛。
我低頭笑了,並不回答她,只在心間默默地這樣回答自己:
“他是我在寂寞彷徨的青春路上勇往直前時,上蒼賜予我最好的禮物。”
第16章 第十六節:他
他穿著夾棉的小薄襖,以抵抗初冬到來時南方的陣陣嚴寒。
有別於北方凜冽肆虐的酷寒,南方的冬天不僅來得要晚,而且更顯潮濕陰冷。走出教室的瞬間,寒意隨即撲面而來,帶給他渾身一個激靈。
匆匆走向教師辦公樓的他,離開室內因為眾人長期滯留而升騰出帶有餘熱的渾濁惡氣,不再神疲力乏、頭昏腦漲,刺入骨髓的寒涼令他不禁又打了一個寒戰。他停下來,調整了一下肩膀上就要滑落的書包肩帶,順便再裹緊裹緊身上的薄襖,從而繼續低頭向前。
中午還是艷陽高照、光芒四射的好天氣時,在教學樓門前意外碰見了楊老師。她像突然想起什麼來一樣,拍拍腦門,看似無心的說了一句,“那個誰,遇見你正好,自習課時記得上我辦公室來一趟,有點事找你。”
他詫異的回答了一聲——“好”,看到老師敏捷的轉身,隨之陡然離去的背影,察覺出事情好像並非偶然,心中禁不住有些七上八下。
憑藉他七、八年來在校園積攢的各類經驗,被人要求去老師辦公室談話,照他慣有的表現來說,自然是凶多吉少。
只是他想不明白,自己近來的表現還算不賴,已經很少打架,和同學相處也算融洽,上課還會偶爾舉手發言,成績也在穩步上升,老師找他還有什麼好談的。
“你,你來這裡,跟家裡人說了嗎?”
男孩率先用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詢問打破了沉默。
“我,我,沒說來這,只說出去見個同學,和同學約好的。”
這是我吞吞吐吐的回答。
“哦。”
赫立呆呆地答覆了一個字。
“你說‘哦’,那我該怎麼回答呀?”
我佯裝有些慍怒。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傻乎乎地望著我,我也笑了。
笑夠以後,我倆索性在水泥台階上席地而坐。
在這個深秋的午後三點,陽光不多不少,時間不緊不慢。牛橋水庫里,明淨碧青的水面在微風的撫弄中波光粼粼。我們不再說話,只是靜靜坐著去感受眼前美好的一切。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我回想起,早先讀過的屈原寫在《九歌·湘夫人》里的詩句。屈原筆下的話語與眼前的此情此景竟能遙相呼應。與課堂上學到的刻板文字不同,這一次我竟能體味到詩人那無可述說的思慕惆悵之心,頓然感受到了作者直抒胸臆的淋漓酣暢與無拘無縛。
赫立一眼投入地眺望著遠方。
我抬頭看了看身旁映襯在陽光中的男孩,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叫我來。
環顧我們的四周,天高雲淡,水天一色,宜人到讓我忘卻塵世的紛擾。而今,身在此地,突然發覺自己滿腹的話語瞬時化作一股清風,一飄而散。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恍然之間,冒於心頭的詩句,讓我突然明白了他為什麼要叫我來到這裡。
眼眶發紅的我,任憑眼淚啪嗒落下。
縱然他有千言萬語,不用開口,我也是能懂的。有那麼一瞬間,我竟願拋棄身邊所有一切陪他停留至此,直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
“林呢喃,你知道嗎?好久了,今天的現在是我過得最快樂,最安心的一刻。是的,是最快樂,最安心的。”
赫立一臉滿足,他期期艾艾的樣子讓我明白他說的話都是發自肺腑。
“我很高興。”
這是我的回答。
就這樣靜靜地坐著,直到半小時以後,他忽而站起身來。
“石階上太涼,女孩坐久了不好,要不,我送你回去吧?”
我抬頭,即刻也跟著站了起來。
“我送你回去吧。”
他凝視著我。
“好吧。”
於是,我倆紛紛轉身,下了台階,離開牛橋水庫,朝著家的方向默然走去。伴同著城市裡車水馬龍的喧鬧,隨即消失在熙來攘往的人群里。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牛橋水庫一別之後,冬天悄然而至。
校園中的綠色已經消失殆盡,操場上滿是蓬斷糙枯。
不再有追逐打鬧、奔跑歡笑的雀躍時光,不再有長廊與過道里的竊竊私語,我們終日關在密不透風的教室里,聆聽著老師的教誨,相互追抄著各種筆記,憑著耐性,全力嘗試著解出各種難題。
最後這一個月里,成套的試卷總會沒完沒了的出現,紛繁蕪雜的測試總會循環往復的存在。
有趣的是,我躁動不安的心反倒平靜下來。
我竟能學會去無視那些彆扭的眼神和難聽的話語,篤志不倦地去對待自己的學習,不再辜負敷衍。
就像經過一路艱辛仍舊風雨兼程的旅人,大徹大悟之後,我終於學會將自己身上包袱一般的疲憊不堪給徹底放下,接受了自己不期而遇的感情。沒有了羈絆,只剩下釋放後的解脫,所以,我又能重新回歸到專注的學習狀態。
我的變化自然逃不過父母的雙眼,他們如故選擇閉口不談。
方芳驚訝於我的改變。她奇怪於我和赫立成日裡埋頭苦讀而鮮有交談。不解的同時,卻忍住收聲不再刨根問底。有時候,她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重獲新生的人,滿眼的感慨和讚嘆。不過,得閒偷空時,她還是會愉快地跟我聊上幾句。
“喃喃,你最近狀態真好,好得我都要嫉妒了。”
面對她的調侃,我破顏微笑。
“你知道嗎,喃喃?你這個樣子讓我想起點什麼,是我以前見到過的。”
“想起什麼呀?”
“操場上的那頭小母豹!”
我悶頭笑了,笑出了聲。
“喃喃!”
方芳忽而叫住我,平和真摯的對我說,
“你會得第一的。相信我,就像那次在操場上一樣。作為你的朋友,我總會為你的好成績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愣住了,沒想過方芳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語,回過神時儘是滿心的觸動。
短短的幾個月,或許在人生路上並不算太長,但我在改變,而她始終是一路陪伴我的。
我們倆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嚴守著對方的秘密,無條件地信任著對方。一起面對彼此的困境,努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撐起對方。
我們履行著彼此“攜手共進、一同成長”的諾言。始終堅信再偉大的友情,初衷莫過於是溫暖對方的心靈。
“謝謝你,方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永遠都是!”
我感動地抱住她的肩頭。
方芳樂了。
“我是最好的朋友,那赫立是什麼呀?”
方芳調皮地沖我眨著眼睛。
我低頭笑了,並不回答她,只在心間默默地這樣回答自己:
“他是我在寂寞彷徨的青春路上勇往直前時,上蒼賜予我最好的禮物。”
第16章 第十六節:他
他穿著夾棉的小薄襖,以抵抗初冬到來時南方的陣陣嚴寒。
有別於北方凜冽肆虐的酷寒,南方的冬天不僅來得要晚,而且更顯潮濕陰冷。走出教室的瞬間,寒意隨即撲面而來,帶給他渾身一個激靈。
匆匆走向教師辦公樓的他,離開室內因為眾人長期滯留而升騰出帶有餘熱的渾濁惡氣,不再神疲力乏、頭昏腦漲,刺入骨髓的寒涼令他不禁又打了一個寒戰。他停下來,調整了一下肩膀上就要滑落的書包肩帶,順便再裹緊裹緊身上的薄襖,從而繼續低頭向前。
中午還是艷陽高照、光芒四射的好天氣時,在教學樓門前意外碰見了楊老師。她像突然想起什麼來一樣,拍拍腦門,看似無心的說了一句,“那個誰,遇見你正好,自習課時記得上我辦公室來一趟,有點事找你。”
他詫異的回答了一聲——“好”,看到老師敏捷的轉身,隨之陡然離去的背影,察覺出事情好像並非偶然,心中禁不住有些七上八下。
憑藉他七、八年來在校園積攢的各類經驗,被人要求去老師辦公室談話,照他慣有的表現來說,自然是凶多吉少。
只是他想不明白,自己近來的表現還算不賴,已經很少打架,和同學相處也算融洽,上課還會偶爾舉手發言,成績也在穩步上升,老師找他還有什麼好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