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賜的祥瑞?”我定定地望著武承嗣,心下里有一分警醒,武承嗣是我的侄子,如今我權握天下,他自然是一心盼著我迅速建立武家王朝,而他便能名正言順地接班。我亦需一個天賜之機,既如此,我便承了他的好意,順水推舟吧。

  我以手支額,似笑非笑地說道:“ 瑞石既來自洛水,必為天授聖圖,我將親臨洛水祭拜,並自上尊號‘聖母神皇’,接受群臣朝賀,各州的都督刺史及李唐宗室外戚都需在拜洛大殿之前十日齊集於神都洛陽。”

  “是。”武承嗣得到我的答覆,心滿意足地去遠了。

  我繼續靜心聽著絲竹之樂,淡淡地問榻邊正為我搖扇的上官婉兒:“婉兒,‘天命已移,革命即起,太后將唐室王公徵召入京,正為一網打盡’,你看這話如何?”

  上官婉兒悠然為我搖扇,靜默不語。

  我微微一笑:“既無異議,那便用上吧。”

  我的這道旨意,如石破天驚,朝野皆動。

  “天命已移,革命即起,太后將唐室王公徵召入京,正為一網打盡。”謠言如火種,一遇東風便成漫天大火。

  瞬時謠言四起,京畿一帶,謠言更盛,人人深信不疑。

  如此以來,蟄伏隱忍的李唐宗室必會探到這道旨意背後的森森殺機,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奮起一搏。

  奮起一搏,這恐怕是李唐宗室的最後一搏了。

  李唐氣數將盡,祖先曾經的輝煌換來如今三跪九叩,屢步為艱,滿目惶恐,僵硬面孔,死水無瀾。

  僵,僵必亡。

  李唐皇族終於動了。

  由李譔與李沖先動,偽造了皇帝的書信,以皇帝要求諸王派兵勤王的名義,聯絡諸王起兵響應,分報韓、魯、霍、越、紀諸王,命他們起兵接應,共取洛陽。而後越王李貞,於豫州舉事。

  完全是以卵擊石。

  我從容自若地調兵遣將,發兵十萬。宰相張光輔為帥、丘神勣為副將,前去鎮壓。

  殿內清清泠泠,龍涎香飄渺,若風霧煙雨。

  上官婉兒捧了前方戰報,輕聲念著:“李沖臨時募兵五千,倉促上陣,兵敗退回封地博州……薛顗在李衝起兵時,招兵買馬,響應叛亂。李沖敗亡,薛顗殺都吏以滅口……”

  我依然閉著眼,懶懶應聲:“方才你說薛頤?哪個薛頤?”

  上官婉兒應道:“監察御史,駙馬薛紹的長兄薛頤!”

  “果真是他……”我雙眉緊鎖,輕輕搖了搖頭,“同謀叛亂,應當如何?”

  上官婉兒垂首:“依大唐律法,謀反當斬,誅滅九族。”

  “誅滅九族?”我的眉微微一挑,“那太平呢……”

  上官婉兒靜默片刻,說道:“太后,前方仍在等著,等太后一聲令下,即可付諸行動。”

  “付諸行動?”我面無表情地重複著,“付諸行動?”

  “太后。”上官婉兒輕聲喚著,我仍閉目思索。

  我欲除李唐宗室久矣,籌劃至今,血雨腥風,絕不能在此時功虧一簣,顯得心慈手軟,使他人會錯意,以為有機可乘。

  “那就付諸行動吧。”我終是點頭,“只是,對薛家人寬宥些,明白麼?”

  “是。”上官婉兒跪坐案前,展開一帖青紙,持了龍紋漆筆,揮掃落墨。

  落日西沉,斜暉投下鏤花窗欞的影子,跌宕迷離,照著案上的一席素宴。

  粉蒸豆腐、清燉香菇、桂花糖藕……每道菜皆精雕細琢,只是不見葷腥。

  食齋茹素,我靜靜地舉箸,緩緩下咽,忽有陰影向我覆來,我抬頭望去,太平面色沉痛地立於案前。

  “你來了?用過晚膳用沒有?”我夾起一筷糖藕放入嘴中, “坐下同我一起吃吧。”

  太平面容一僵:“母后,薛紹被抓入獄,您知道麼?”

  “是我下的詔書。”這糖藕甜而不膩,分外可口,“他的兄長薛顗謀反叛亂,有如此兄長,我為他悲痛,他很不幸……

  太平的身子整個僵住:“您下的詔書?!他是我的夫君啊!”

  我依然語調平穩:“他亦是亂臣賊子之弟。”

  太平雙膝跪下,眸中已有淚光:“母后,太平從來沒有求過您,如今我求你網開一面,饒薛紹一命!”

  我端起盛著青瓜湯的碗盅:“薛頤謀反,已成定案,我已吩咐對薛家人寬宥些,若再饒恕薛紹的性命,如此厚此薄彼,恐怕渡天下悠悠之口,亦難服眾。”

  “亦難服眾?母后,如今您權握天下,誰還敢對您有所微詞?這還不夠麼?您究竟還要什麼?!”太平哀戚地望著我,“我是您的女兒,您如今要的不是服眾,而是給您的女兒一個希望!”

  “希望?”我站起身,緩緩走到她面前,“身在帝王家,最不可能得到的,便是希望。”

  “母后,”太后上前拉住我的手,倉皇的神色如一隻被丟棄的小貓:,“母后,我最後問您一次,薛紹是不是一定要死?”

  “人生無常,只能說你與薛紹沒有緣分。”我的眼前似染了一層薄灰,看不分明,“我會為你令擇良人。”

  “令擇良人?母后,您真是個可怕的人!您是我的母親,不是我的太后!”太平望定我,“倘若做您的女兒就意味著無血無淚,永生拋棄希望,那我寧願不做您的女兒!”

  我心中一悸,只覺就要失去這個女兒。我仿佛於虛空中看見一個笑容明媚的天真人兒,搖晃著柔軟的小小身軀,叫嚷著撲到我的懷中:“母后,母后,我最愛您了,母后!”我心底仍存著殘念,無論如何太平如何惱我,我她依舊是他唯一的母親,血肉相連,不可分割。

  “太平!”我伸手想抓住她的手腕,她卻逃也似的鬆開手。

  太平一臉繾倦容光,眸光淒涼、蕭索,她掌心托著大婚當日我贈予她的玉佩。玉佩緩慢地從她手中滑落,無聲無息,義無反顧,冷若冰霜,果斷而絕情地輕輕跌落地面,碎裂的聲音好似一聲絕望的尖叫:“母后,我不會原諒您!永遠也不會!”她回身迅即地奔出了大殿,那落寞的身影似是夜色里孑然一身的負傷孤鳥。

  若非生在帝王家,她會是個簡單而幸福的人吧。

  雖早看遍了歲月變遷的浮華,已有一顆深沉不動的心,只是此時我忽生滄桑之感。

  終於,連這最後一個女兒也失去了。

  華燈璀璨,光燭徹殿,明艷非凡,我卻如萎竭的枯葉,無力地陷落在金衣鳳冠中。

  “太后,這……”上官婉兒望著一桌几乎未動的菜餚,猶豫地望著我。

  我斂容整裳,徐徐坐下,舉箸夾了塊糖藕放在口中——苦澀難當。

  窗外殘月低懸,月光極冷,落在身上如沐幽霜。

  龍涎香依然幽幽燃著,寂寞地在空蕩的殿中絢爛。

  **********************************

  次日是個好天,碧空如洗,陽光燦若流金。薰風微動,是狩獵的好日子。

  我窄袖長靴,一身輕便的騎射裝扮。

  內侍牽來一匹通體雪白的駿馬,我莫名地想起了母親的追風寶馬。輕輕踩著馬鐙,我正要翻身上馬。

  “媚娘……”他的聲音依然低沉,似溫柔的呢喃。

  我倏然回頭。

  浮金般的陽光映出他偉岸筆直的身姿,沉靜如山,金冠束髮,青色絲緞錦袍,端凝的威儀。

  我微覺恍惚。

  是阿真,他回來了。在我大肆屠殺李唐宗室的時候,他回來了。

  我幾乎要忘記了,他是李元吉的兒子——李承忠。

  他,亦是李唐宗室。

  我的心愈發沉重,卻仍殘留一絲希望,抬眸問他:“怎麼來了?”

  “為求你放手而來。”阿真亦不避諱。

  “你忘了他當初是如何對你的麼?”我若無其事地笑著,似隨意地說道,“你忘了太宗皇帝是如何對你的父親麼?”

  “我永生難忘。”阿真悠然一笑,“但我更忘不了,我亦是李唐宗室。”

  “為了這個,你不惜與我為敵?”我的心中現出一絲悵然。

  阿真搖頭:“不,我只是求你放手。”

  “求我放手?你有什麼資格求我放手?”我冷笑起來,“你不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麼?弒父殺女,放逐自己的親生兒子,誅殺自己最愛的女兒的夫君……”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只是一個險些被母親遺棄的可憐女兒,一個不甘任人欺凌的倔強女人,一個對人世絕望的哀愁女人……”阿真輕輕執起我的手,親吻我的手心,“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在我眼裡就只有一種,那就是我愛的女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