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我是如此,狄仁傑亦是如此。
車中燃著我最愛的青雲香,裊裊青煙,淺香輕薄,眷戀地纏繞在我的指尖,香氣愈濃,宛如深淵中綻開的幽花。
我收指想抓住,它卻輕盈地由我指尖飄出,在空中自由地百轉千回,再開出朵朵瑰麗絕世的花。
愈想挽留的,愈是留不住的。
心中明白,有一種幸福,我將永世不得。
狄仁傑番外(李世民與風明最後的結局)
昨夜大雪,我深夜醉酒,朦朧中挑燈。
今晨醒來,看木窗上舊漆斑駁,□出腐木的疏鬆質地,寒風一吹,碎屑便白髮似地一絲絲往下掉。
窗外一株只開半朵的梅花,它在冬天的風欺雪擾中尤自抱緊了□的雙臂,在枝頭傲然獨放。
我緩步而出,離開宅院,周圍是人聲的潮,那聲浪幾乎要將我澆滅,我只能選擇遠離。
滿目飛雪,我昭然若揭,指間紙鳶輕飛獨舞,心中漫延著著異樣的火,火蛇七竅亂躥,令我愈加浮躁。
手上微一使力,髮絲般的線便輕輕斷了,紙鳶沒了束縛,飄然而去。
我仍是不服,放步前去追趕。
天如漏了一般,雨雪霏霏,惑人眼眸,應接不暇,無休無止。
目眩神迷間,眼前豁然,一座樸素的孤寂宅院,窗臨曲水,門對青山。那牆由紅石砌成,經歲月風霜,紅石色幾不可辨,唯余黛色。紙鳶似有迷戀,越牆而入。
我猶未死心,翻牆入院。
寒冬風冷,四周一片岑寂,院中百花便淒悽然失了韻致,倒是一叢細瘦的梅樹花蕾欲動,風雅至極。花簪搖曳,顧盼生姿、脈脈傳情,款款伸來朗朗疏枝。
仿佛誤入桃花源的武陵漁人,如此美景引得我頻頻回顧,疑有花妖巧笑嫣然閃身而來。
一架軟榻藏於梅花叢中,榻上細鋪白色狐裘,一塵不染,如雲似夢,遠勝那金玉衾褥。
一個白衣女子側躺榻上,安臥輕寐,那薄情隨風而去的紙鳶如今正乖順地落入她的懷中。
我謹慎走近,不免屏住呼吸,凝望這猶如飄然於雲端中的女子。
她猶閉雙目,在我的凝視中沒有哀樂地躺著,似庸懶不肯起身,碧鮫輕紗曼攏,撫向她如清泉般流瀉的九尺青絲。
我忽然無法直視她的容顏。
冰肌玉容,銷魂蝕骨,素極之艷麗,美得如此憂傷。她令人窒息的美,足可將人逼到了絕境。
卷睫輕揚,剎那流光,秋水明眸,奪目迫人,望見我,她也不訝異,只輕輕問道:“你是誰?”
她的聲音如同仙綸玉音,曼妙不可言。
傾國容貌的女子,竟還擁有流泉一般的聲音,世間只此一份的絕色。
完美無瑕的女子。
“我,我……”我只被她望了一眼,心頭一陣即跳,兀自面紅如羞,頓覺狼狽,倉皇中險些撲通跪地,只含糊地答道,“在下,狄,狄懷英……”
“狄懷英?”她微微一愣,復又問道,“狄仁傑?并州人氏?”
“你,你怎知曉?”我愕然。
“竟然是你……”她凝視著我,忽低笑出聲:“只因此處離并州不遠,我亦是胡亂揣測。”
“你,你究竟是人是仙?”我痴痴望著她不沾纖塵的如花笑靨,蠱惑般地問出口去,立覺失態,慌亂道歉,“在下唐突!但絕無輕薄之意,望姑娘莫要怪罪!”
“呵……”她再笑,目光平和,“我自然是人。山野村婦又怎敢當‘仙’字?反倒是公子你,恐怕不是個尋常的行路之人吧?”
“恩?”我仍是呆怔著,為她這一笑,心弦又顫了顫,
她眸光清亮,專注而認真地打量了我一番道:“公子儀表堂堂,目有英氣,風神如玉,定是名門之後。”
我被她如此望著,又聽她如此盛讚,一時羞赧難以自制,不由自主地反問道:“哦?名門之後?”
她頷首道:“名門之後,猶可至王侯之家,或不低將相之門。”
我心中惻然,只是苦笑著搖頭。
她挑眉道:“怎麼?我說得不對?”
我語氣低迷道:“我如今兩袖清風,碌碌無為,又怎說得上‘名門’二字,恐怕連‘中人’也談不上啊。”
她側了頭笑道:“如此說來,我是猜錯了。”
我望著她道:“姑娘請繼續說吧,在下洗耳恭聽。”
她含笑凝望著我,像是識穿了我的心事,閒閒地說道:“狄仁傑,字懷英。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你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 ”
“你,你……”我倏地瞪大了雙眼,險些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錯愕中竟啞口無言。
她轉目見我不發一語,便問道,“怎麼,我又猜錯了?”
我深吸了一口氣,半晌後才緩慢開口:“不,不,姑娘所言極是。我正是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家父確是任夔州長史。只是,姑娘你、你怎會知曉?”
“習武之人與讀書人,皆手有厚繭。只是習武之人是掌心、虎口處有繭。而你食指處稍稍凹陷,中指平滑,無名指關節處有厚繭,說明這是一雙常年執筆的手。”她自言自語般地說下去,“而你身上所穿的是定州所產的織錦製成的圓領袍。而在本朝,沒有功名之人大多穿著斜領袍,若有功名之人,按制必著圓領錦袍。因此,你定有功名在身。”
“這……”我仍是無言,卻不由地心生欽佩之意。
“狄公子既已任汴州判佐,雖是八品下的小官,但你如今年紀尚輕,未來仍不可知,若肯勤勉,應是仕途坦蕩。只是你卻面有愁色,想來必是遇見棘手之事。”她的眼眸未曾流轉,只直直地盯住我的眼睛,“關於此事,我亦有聽聞,狄公子似被人誣告,如今歸家受審,對麼?只是誣告何事,事情原委我確是不知。只是不難揣測,以你如今年少輕狂的凌厲鋒芒,嫉惡如仇,初入官場又稚嫩生澀,不諳事故,不知周旋,定是把某個官子給得罪了,才招來此橫禍。我說的對不對呢?”
我目瞪口呆地望著她,良久之後,才沉重地頷首:“我自恃身有抱負,心懷天下,恃才傲物。對江湖糙莽的不屑,對官場走狗的蔑視。如今才知,這只是文人可悲的清高,讀書人的通病。可憐,只因這是骨氣。可悲,只因這只是僅存的資本,可笑,因為心中仍有酸楚,仍有不甘。”
“但更可愛,因為這是難得的真性情。聖人曾說,人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其實兼有者方是世間第一等的妙人,因為他們傲得表里如一,他們敢做常人不敢為之事,”她輕笑一聲,眸中卻無取笑之意,“只是如此傲性的人若低聲下氣、干謁功名恐怕只會惹一身不合時宜的飛灰。官場上,講究多磕頭少說話。像公子這般有傲骨的人卻不得不多次承受曲膝的屈辱,想來也確是令人唏噓。”
“事已至此,我亦無話可說,只是心有不甘。”我淡淡地說著。
“公子不必懊喪,窮途未必末路,柳暗花明,此事或有轉機也未可知。”她的聲音如流水般滑過我耳畔,“吉人自有天相,若有貴人相助,公子不僅能化險為夷,且定能加官進爵。”
我低頭輕嘆,只當她那是安慰之語。
冬日輕寒微風,踏過梅林,盪向更深的夜幕。梅枝兀自輕顫,暗影浮動,似有一人正穿林而來。
“狄公子,今日便到此,你先走吧。”她悠悠的話音傳入我的耳中。
我心中明白,她是不想來人望見我,卻仍是不舍:“若我想再見你……”話一出口,我自覺失儀,慌忙低頭。
“公子日後若想再見,在梅苑後門輕扣三下,便可入內。”她似有些訝異,而後溫和地笑道,“如此一來,公子也不必翻牆入院了……”
看著她欲笑非笑的臉,我羞赧地輕咳一聲,施禮道別後便轉身大步離去。
將要步出梅苑,我終是忍不住回頭,來人正緩緩走近她,將她連同裘被打橫抱起,往屋中去了。
那人身形偉岸,一襲偈雪金絲輕裘,光華如仙。
如此風采的男子,是她的夫君吧?
這個突然的發現,使悵惘如潮水般向我襲來。
冬風愈急,一瓣落雪隨風中撲上我的衣襟,輕若鴻羽,悲歡俱淡。
*******************************************
翌日清晨醒來,若不是衣襟上猶有梅之幽香,我便要只當那是春夢一場。
我的官司愈鬧愈大,眼看著便要有牢獄之災,幸而出任河南道黜陟使的工部尚書閻立本親自受理了我被誣一案,他明察秋毫,弄清了此事的真相,還我清白。
車中燃著我最愛的青雲香,裊裊青煙,淺香輕薄,眷戀地纏繞在我的指尖,香氣愈濃,宛如深淵中綻開的幽花。
我收指想抓住,它卻輕盈地由我指尖飄出,在空中自由地百轉千回,再開出朵朵瑰麗絕世的花。
愈想挽留的,愈是留不住的。
心中明白,有一種幸福,我將永世不得。
狄仁傑番外(李世民與風明最後的結局)
昨夜大雪,我深夜醉酒,朦朧中挑燈。
今晨醒來,看木窗上舊漆斑駁,□出腐木的疏鬆質地,寒風一吹,碎屑便白髮似地一絲絲往下掉。
窗外一株只開半朵的梅花,它在冬天的風欺雪擾中尤自抱緊了□的雙臂,在枝頭傲然獨放。
我緩步而出,離開宅院,周圍是人聲的潮,那聲浪幾乎要將我澆滅,我只能選擇遠離。
滿目飛雪,我昭然若揭,指間紙鳶輕飛獨舞,心中漫延著著異樣的火,火蛇七竅亂躥,令我愈加浮躁。
手上微一使力,髮絲般的線便輕輕斷了,紙鳶沒了束縛,飄然而去。
我仍是不服,放步前去追趕。
天如漏了一般,雨雪霏霏,惑人眼眸,應接不暇,無休無止。
目眩神迷間,眼前豁然,一座樸素的孤寂宅院,窗臨曲水,門對青山。那牆由紅石砌成,經歲月風霜,紅石色幾不可辨,唯余黛色。紙鳶似有迷戀,越牆而入。
我猶未死心,翻牆入院。
寒冬風冷,四周一片岑寂,院中百花便淒悽然失了韻致,倒是一叢細瘦的梅樹花蕾欲動,風雅至極。花簪搖曳,顧盼生姿、脈脈傳情,款款伸來朗朗疏枝。
仿佛誤入桃花源的武陵漁人,如此美景引得我頻頻回顧,疑有花妖巧笑嫣然閃身而來。
一架軟榻藏於梅花叢中,榻上細鋪白色狐裘,一塵不染,如雲似夢,遠勝那金玉衾褥。
一個白衣女子側躺榻上,安臥輕寐,那薄情隨風而去的紙鳶如今正乖順地落入她的懷中。
我謹慎走近,不免屏住呼吸,凝望這猶如飄然於雲端中的女子。
她猶閉雙目,在我的凝視中沒有哀樂地躺著,似庸懶不肯起身,碧鮫輕紗曼攏,撫向她如清泉般流瀉的九尺青絲。
我忽然無法直視她的容顏。
冰肌玉容,銷魂蝕骨,素極之艷麗,美得如此憂傷。她令人窒息的美,足可將人逼到了絕境。
卷睫輕揚,剎那流光,秋水明眸,奪目迫人,望見我,她也不訝異,只輕輕問道:“你是誰?”
她的聲音如同仙綸玉音,曼妙不可言。
傾國容貌的女子,竟還擁有流泉一般的聲音,世間只此一份的絕色。
完美無瑕的女子。
“我,我……”我只被她望了一眼,心頭一陣即跳,兀自面紅如羞,頓覺狼狽,倉皇中險些撲通跪地,只含糊地答道,“在下,狄,狄懷英……”
“狄懷英?”她微微一愣,復又問道,“狄仁傑?并州人氏?”
“你,你怎知曉?”我愕然。
“竟然是你……”她凝視著我,忽低笑出聲:“只因此處離并州不遠,我亦是胡亂揣測。”
“你,你究竟是人是仙?”我痴痴望著她不沾纖塵的如花笑靨,蠱惑般地問出口去,立覺失態,慌亂道歉,“在下唐突!但絕無輕薄之意,望姑娘莫要怪罪!”
“呵……”她再笑,目光平和,“我自然是人。山野村婦又怎敢當‘仙’字?反倒是公子你,恐怕不是個尋常的行路之人吧?”
“恩?”我仍是呆怔著,為她這一笑,心弦又顫了顫,
她眸光清亮,專注而認真地打量了我一番道:“公子儀表堂堂,目有英氣,風神如玉,定是名門之後。”
我被她如此望著,又聽她如此盛讚,一時羞赧難以自制,不由自主地反問道:“哦?名門之後?”
她頷首道:“名門之後,猶可至王侯之家,或不低將相之門。”
我心中惻然,只是苦笑著搖頭。
她挑眉道:“怎麼?我說得不對?”
我語氣低迷道:“我如今兩袖清風,碌碌無為,又怎說得上‘名門’二字,恐怕連‘中人’也談不上啊。”
她側了頭笑道:“如此說來,我是猜錯了。”
我望著她道:“姑娘請繼續說吧,在下洗耳恭聽。”
她含笑凝望著我,像是識穿了我的心事,閒閒地說道:“狄仁傑,字懷英。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你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 ”
“你,你……”我倏地瞪大了雙眼,險些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錯愕中竟啞口無言。
她轉目見我不發一語,便問道,“怎麼,我又猜錯了?”
我深吸了一口氣,半晌後才緩慢開口:“不,不,姑娘所言極是。我正是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家父確是任夔州長史。只是,姑娘你、你怎會知曉?”
“習武之人與讀書人,皆手有厚繭。只是習武之人是掌心、虎口處有繭。而你食指處稍稍凹陷,中指平滑,無名指關節處有厚繭,說明這是一雙常年執筆的手。”她自言自語般地說下去,“而你身上所穿的是定州所產的織錦製成的圓領袍。而在本朝,沒有功名之人大多穿著斜領袍,若有功名之人,按制必著圓領錦袍。因此,你定有功名在身。”
“這……”我仍是無言,卻不由地心生欽佩之意。
“狄公子既已任汴州判佐,雖是八品下的小官,但你如今年紀尚輕,未來仍不可知,若肯勤勉,應是仕途坦蕩。只是你卻面有愁色,想來必是遇見棘手之事。”她的眼眸未曾流轉,只直直地盯住我的眼睛,“關於此事,我亦有聽聞,狄公子似被人誣告,如今歸家受審,對麼?只是誣告何事,事情原委我確是不知。只是不難揣測,以你如今年少輕狂的凌厲鋒芒,嫉惡如仇,初入官場又稚嫩生澀,不諳事故,不知周旋,定是把某個官子給得罪了,才招來此橫禍。我說的對不對呢?”
我目瞪口呆地望著她,良久之後,才沉重地頷首:“我自恃身有抱負,心懷天下,恃才傲物。對江湖糙莽的不屑,對官場走狗的蔑視。如今才知,這只是文人可悲的清高,讀書人的通病。可憐,只因這是骨氣。可悲,只因這只是僅存的資本,可笑,因為心中仍有酸楚,仍有不甘。”
“但更可愛,因為這是難得的真性情。聖人曾說,人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其實兼有者方是世間第一等的妙人,因為他們傲得表里如一,他們敢做常人不敢為之事,”她輕笑一聲,眸中卻無取笑之意,“只是如此傲性的人若低聲下氣、干謁功名恐怕只會惹一身不合時宜的飛灰。官場上,講究多磕頭少說話。像公子這般有傲骨的人卻不得不多次承受曲膝的屈辱,想來也確是令人唏噓。”
“事已至此,我亦無話可說,只是心有不甘。”我淡淡地說著。
“公子不必懊喪,窮途未必末路,柳暗花明,此事或有轉機也未可知。”她的聲音如流水般滑過我耳畔,“吉人自有天相,若有貴人相助,公子不僅能化險為夷,且定能加官進爵。”
我低頭輕嘆,只當她那是安慰之語。
冬日輕寒微風,踏過梅林,盪向更深的夜幕。梅枝兀自輕顫,暗影浮動,似有一人正穿林而來。
“狄公子,今日便到此,你先走吧。”她悠悠的話音傳入我的耳中。
我心中明白,她是不想來人望見我,卻仍是不舍:“若我想再見你……”話一出口,我自覺失儀,慌忙低頭。
“公子日後若想再見,在梅苑後門輕扣三下,便可入內。”她似有些訝異,而後溫和地笑道,“如此一來,公子也不必翻牆入院了……”
看著她欲笑非笑的臉,我羞赧地輕咳一聲,施禮道別後便轉身大步離去。
將要步出梅苑,我終是忍不住回頭,來人正緩緩走近她,將她連同裘被打橫抱起,往屋中去了。
那人身形偉岸,一襲偈雪金絲輕裘,光華如仙。
如此風采的男子,是她的夫君吧?
這個突然的發現,使悵惘如潮水般向我襲來。
冬風愈急,一瓣落雪隨風中撲上我的衣襟,輕若鴻羽,悲歡俱淡。
*******************************************
翌日清晨醒來,若不是衣襟上猶有梅之幽香,我便要只當那是春夢一場。
我的官司愈鬧愈大,眼看著便要有牢獄之災,幸而出任河南道黜陟使的工部尚書閻立本親自受理了我被誣一案,他明察秋毫,弄清了此事的真相,還我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