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阿真一動不動地望著我,平靜地說道:“媚娘,你是在為我憂心麼?”
我被他識穿了心思,當下羞惱,轉身快步向前走去。
不料糙叢中有隻野貓猛地竄了出來,我毫無防備,立時駭得回身便躲,還未及反應,一個力量已擒住我的手腕,將我帶入他溫暖的臂彎。
“你……”我詳怒想斥責他,他溫潤的唇卻落了下來。
我沒有掙扎,亦未閉眼,只抬首凝神看他。心中明白,我不能拒絕他,也拒絕不了他。
唇齒相依,魂牽意動。
他將我打橫抱起,走入樓中。二層小摟,木梯窄而陡,似永遠也走不到盡頭。他俯首望我,眸光輕轉,如流星飛閃,絲綢般滑動,□暗生,此時我什麼也不想,什麼皆可不要,若能如此相依相偎,走完這人生,那該有多好……
二樓那間屋子前擺著一大株吊鐘扶桑,密密麻麻結著粉紅色小燈籠似的花朵,香氣撲鼻。
分開碧綃紗帳,他將我輕輕放在榻上,我在他的眸中看到了自己怒放的青春與美艷,只覺兩頰赤熱,頭腦有些暈沉,亦真亦歡。柔情如水流淌,纏綿之韻如月傾灑,一弦一韻,如珠落盤,仿佛每一下都撥在我心中最脆弱易感的心弦上。
月輝明亮如刃,將窗紗映得宛如透碧琉璃。
狂歡如此難得,十指緊扣,長發散亂,相隨相系相牽,我似聽見花拆的聲音,聲聲唱。旖旎、醇厚,如箜篌,如編鐘,如一張六弦琴,輕攏慢捻,抹挑弦上。
我仰首,心醉神迷,幾番沉醉,幾度眩暈,只是臉頰清清涼涼,似沾了一滴墜下的露珠……
入夜寒氣,醉不成歡,轉瞬之間綻盡芬芳,只這一瞬,可是,天荒地老?
因為有他,今夜我不再畏懼黑暗與噩夢的襲迫,夢境是如此地恆久與柔和。
墨般濃郁的夜色中,隱隱有笛音隔水傳來,古韻無奇,淡煙流水,樂清如風,如同竹尖露珠零,自得其樂的芬芳。
笛音遙遠,仿若回到從前……并州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夏夜酷熱難耐,年幼的我抱膝靠在母親懷中,坐於院中的大石上,低低蟲鳴,此起彼伏。母親立於花前,笛音裊裊,似乎有涼軟的風撲著我的面頰,輕若遊絲,免我驚惶,免我擔憂,消我郁燥。
只有曠寂如斯的心,方能吹出如此天地安穩的慰藉,不被世俗的煙塵沾染。濃濃寫意,淺淺風流。
這,是夢麼?
“媚娘……”仿佛有個女子踏著煙雲輕淺走來,白玉般的縴手輕撫我的額頭,像是在輕撫數不盡的憂傷,花開花落,荒蕪的生死。
“母親!”我大呼,赤足追出。
月華四濺,悵惘、空白、黯然、寂寞的現世月光,靜靜地,吞天滅地般地涌了上來。煙水蔥籠,夕光淒迷,她便在這錦繡流光中緩緩回首,魅惑眾生。世間色相皆密密地纏繞與她的眉梢眼角,望不盡阡陌紅塵。她溫柔蝕骨地笑望我,那一身冷浸的濃濃露華,似淚,顆顆欲墜。
她曼然轉身,悠緩,纏綿,似夕陽在水中留下最後一絲殘艷與餘溫。而後,瞬忽,不見。
“母親!”我嘶聲大叫,猶如舊夢,抹不去的舊意,從心中漫上,浸入肌膚,浸到血脈,那舊,那痛,是烈日灼傷的舊,痛徹心扉。
情何以堪……
我早已老去,母親卻仍是雙華少女的模樣……
這無盡的等待,到底蒼老了誰?
愛與恨,悲與喜,相煎、相鬥、相廝殺、相糾纏,不可融,五內俱焚……
遠處打更之聲遙遙傳來,一詠三嘆,低回黯然。
熄滅,灰冷,死寂。
東方微白,我起身,輕眨了眨眼,阿真仍躺在我的身邊,猶如醉臥塵香,昨夜似只是我的一簾幽夢。
手中冰冷,我抬手,手心居然有一塊無暇的玉佩,端然有致,光澤溫潤,上書“太平”二字。
斑駁的光影瀲灩在記憶的海:在并州,這玉佩終日繫於母親的腰間,輕巧碰擊,玲瓏有聲。年幼的我曾向母親討要這玉。母親笑道:“此玉乃當年天下第一勇士李元霸所有,謂之太平,輕易不能送人。女兒有玉,戴之於身,謂之定驚,待他日你有了女兒,我再將這玉給你。”
如今,我果然等到了與此玉的溫潤相守。
只是這本就是虛幻一場,何必貪戀,何必執念。
宛若夢中,又有何人能知呢?
天色漸亮,雲霞綻出浮華。
我起身,對鏡梳妝,九尺長發,如水流瀉,及地而垂。將發纏繞在自己的指上,發黑指白分外刺目,卻又奇異地平和,如藤繞樹上,不離不棄。
身後細聲的步伐傾身走近,我沒有回首,發梳不停。
他近身來,輕輕抽走我手中的木梳,細緻地為我梳理,由頭頂順滑而下,動作溫柔得像極愛撫,指尖輕轉,將一縷青絲繞了幾個彎,挽成高髻。
老人們常說,倘若一個男子肯為一個女子溫柔梳發,那麼便意寓著他肯為她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
只是,一夜纏綿,付諸一夢,淡然醉去。
我回身環住他的腰,埋首於他胸前,舉止親密,語調卻是冷然:“你走吧,離開這裡,我不希望你再做什麼,也不需要你再做什麼。”
我低頭等著阿真的怨懟,但他許久都未回答,只聽得一聲長嘆,如同弦音,只一瞬的音色明亮,飄忽著又漫逸滑落低谷。
我仰首望他,他的眸光深邃,無半點陰霾,卻有著我所看不透的淒迷。他平靜地說道:“媚娘,若有來世,我希望娶你為妻,只我一人的妻……”
我怔然,心中竟是迷亂,是悔與倦,是盼望與不舍。無論如何縱情聲色,卻都擺脫不了心底的一系之牽。但我早已在未曾老去的華年裡,將自己處以了極刑。一朵花奔涌在心間,綻開,凝固。
淚,悄然而下,落在他灰袍長袖上,暈開一個個暗青的圈。
我與他,是大漠中相互探看的旅人,到底都是寂寞的人。相愛得再深,若心已游離,那亦是一種純粹的枉然。
我任他引袖為我拭去眼角的淚痕,而後輕推開他,步出小樓。
我輕推開門,被侵面的霜寒之氣引得渾身一顫。
一個素衣男子,背對著我立與院中,衣冠勝雪,雖唯見背影,卻是臨風優雅,從容地遺世而獨立。
不用照面,我已知他是誰。
許是聽到了聲響,他驀然回過身來:“臣狄仁傑,參見皇后娘娘。”
我記得他的笑容,風輕雲淡,又若有所思:“你為何在此?”
“昨夜娘娘在夜市走失,陛下焦急萬分,命臣等徹夜尋找。”狄仁傑笑得依然穆如清風,“臣等兵分多路,臣恰巧遣派於此,有幸尋得娘娘。”
“有幸?”我沉了心思,冷靜地問道,“為何只有你一人,其餘人呢?”
“臣不想他們驚擾娘娘,故命他們在巷外等候。”狄仁傑似察覺不到我的敵意,仍是氣定神閒,“除了臣,不會再有人敢踏入此院,娘娘大可放心。”
我逼近一步:“你就不怕我殺了你麼?”
“娘娘不會。”狄仁傑眼珠一轉,笑得狡猾。
“既是來迎我,為何還不備好車駕?莫非是想要我徒步回宮?”我見他意態從容,便也起了玩笑之心。
“是,臣立即便去準備。”狄仁傑從善如流地答道,回身快步便走。
我不及細想,身後木梯便傳來吱呀之聲。
我回首望去,立於梯上的阿真,眸中仍是繾綣溫柔,他修長的身影寂寥地投在地上,竟顯出蒼涼的意味。
一時相對無言。
保重……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曾經的花事已了。我深知,他,只是一個永遠住在我對岸的男人,永遠不可能到達。
出得巷去,早有備好的車馬候著,侍衛宮人皆恭敬地跪伏於地:“參見皇后娘娘。”
我緩步走著,到狄仁傑身前略停了下,用只有我們兩人聽得到的音量問道:“你究竟是如何找到我的?”
“此乃臣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恕不能告之,還望娘娘恕罪。”狄仁傑笑眯眯地道。
“那玉佩是你……罷了……”我開口想問,下一瞬便知從他口中絕問不出什麼,便懶懶地轉了目光,扶了宮人的手,踏上馬車。
側頭回眸,卻見狄仁傑痴痴望著我,面上笑意盡斂,眼底閃過一抹若有所失的惆悵。
我倏然明白,狄仁傑心中所望所想之人,必不是我,但我已不想再去追問,有些記憶,說來亦是聽眾廖廖,珍重到不能與他人分享,唯有永世沉於心湖。
我被他識穿了心思,當下羞惱,轉身快步向前走去。
不料糙叢中有隻野貓猛地竄了出來,我毫無防備,立時駭得回身便躲,還未及反應,一個力量已擒住我的手腕,將我帶入他溫暖的臂彎。
“你……”我詳怒想斥責他,他溫潤的唇卻落了下來。
我沒有掙扎,亦未閉眼,只抬首凝神看他。心中明白,我不能拒絕他,也拒絕不了他。
唇齒相依,魂牽意動。
他將我打橫抱起,走入樓中。二層小摟,木梯窄而陡,似永遠也走不到盡頭。他俯首望我,眸光輕轉,如流星飛閃,絲綢般滑動,□暗生,此時我什麼也不想,什麼皆可不要,若能如此相依相偎,走完這人生,那該有多好……
二樓那間屋子前擺著一大株吊鐘扶桑,密密麻麻結著粉紅色小燈籠似的花朵,香氣撲鼻。
分開碧綃紗帳,他將我輕輕放在榻上,我在他的眸中看到了自己怒放的青春與美艷,只覺兩頰赤熱,頭腦有些暈沉,亦真亦歡。柔情如水流淌,纏綿之韻如月傾灑,一弦一韻,如珠落盤,仿佛每一下都撥在我心中最脆弱易感的心弦上。
月輝明亮如刃,將窗紗映得宛如透碧琉璃。
狂歡如此難得,十指緊扣,長發散亂,相隨相系相牽,我似聽見花拆的聲音,聲聲唱。旖旎、醇厚,如箜篌,如編鐘,如一張六弦琴,輕攏慢捻,抹挑弦上。
我仰首,心醉神迷,幾番沉醉,幾度眩暈,只是臉頰清清涼涼,似沾了一滴墜下的露珠……
入夜寒氣,醉不成歡,轉瞬之間綻盡芬芳,只這一瞬,可是,天荒地老?
因為有他,今夜我不再畏懼黑暗與噩夢的襲迫,夢境是如此地恆久與柔和。
墨般濃郁的夜色中,隱隱有笛音隔水傳來,古韻無奇,淡煙流水,樂清如風,如同竹尖露珠零,自得其樂的芬芳。
笛音遙遠,仿若回到從前……并州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夏夜酷熱難耐,年幼的我抱膝靠在母親懷中,坐於院中的大石上,低低蟲鳴,此起彼伏。母親立於花前,笛音裊裊,似乎有涼軟的風撲著我的面頰,輕若遊絲,免我驚惶,免我擔憂,消我郁燥。
只有曠寂如斯的心,方能吹出如此天地安穩的慰藉,不被世俗的煙塵沾染。濃濃寫意,淺淺風流。
這,是夢麼?
“媚娘……”仿佛有個女子踏著煙雲輕淺走來,白玉般的縴手輕撫我的額頭,像是在輕撫數不盡的憂傷,花開花落,荒蕪的生死。
“母親!”我大呼,赤足追出。
月華四濺,悵惘、空白、黯然、寂寞的現世月光,靜靜地,吞天滅地般地涌了上來。煙水蔥籠,夕光淒迷,她便在這錦繡流光中緩緩回首,魅惑眾生。世間色相皆密密地纏繞與她的眉梢眼角,望不盡阡陌紅塵。她溫柔蝕骨地笑望我,那一身冷浸的濃濃露華,似淚,顆顆欲墜。
她曼然轉身,悠緩,纏綿,似夕陽在水中留下最後一絲殘艷與餘溫。而後,瞬忽,不見。
“母親!”我嘶聲大叫,猶如舊夢,抹不去的舊意,從心中漫上,浸入肌膚,浸到血脈,那舊,那痛,是烈日灼傷的舊,痛徹心扉。
情何以堪……
我早已老去,母親卻仍是雙華少女的模樣……
這無盡的等待,到底蒼老了誰?
愛與恨,悲與喜,相煎、相鬥、相廝殺、相糾纏,不可融,五內俱焚……
遠處打更之聲遙遙傳來,一詠三嘆,低回黯然。
熄滅,灰冷,死寂。
東方微白,我起身,輕眨了眨眼,阿真仍躺在我的身邊,猶如醉臥塵香,昨夜似只是我的一簾幽夢。
手中冰冷,我抬手,手心居然有一塊無暇的玉佩,端然有致,光澤溫潤,上書“太平”二字。
斑駁的光影瀲灩在記憶的海:在并州,這玉佩終日繫於母親的腰間,輕巧碰擊,玲瓏有聲。年幼的我曾向母親討要這玉。母親笑道:“此玉乃當年天下第一勇士李元霸所有,謂之太平,輕易不能送人。女兒有玉,戴之於身,謂之定驚,待他日你有了女兒,我再將這玉給你。”
如今,我果然等到了與此玉的溫潤相守。
只是這本就是虛幻一場,何必貪戀,何必執念。
宛若夢中,又有何人能知呢?
天色漸亮,雲霞綻出浮華。
我起身,對鏡梳妝,九尺長發,如水流瀉,及地而垂。將發纏繞在自己的指上,發黑指白分外刺目,卻又奇異地平和,如藤繞樹上,不離不棄。
身後細聲的步伐傾身走近,我沒有回首,發梳不停。
他近身來,輕輕抽走我手中的木梳,細緻地為我梳理,由頭頂順滑而下,動作溫柔得像極愛撫,指尖輕轉,將一縷青絲繞了幾個彎,挽成高髻。
老人們常說,倘若一個男子肯為一個女子溫柔梳發,那麼便意寓著他肯為她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
只是,一夜纏綿,付諸一夢,淡然醉去。
我回身環住他的腰,埋首於他胸前,舉止親密,語調卻是冷然:“你走吧,離開這裡,我不希望你再做什麼,也不需要你再做什麼。”
我低頭等著阿真的怨懟,但他許久都未回答,只聽得一聲長嘆,如同弦音,只一瞬的音色明亮,飄忽著又漫逸滑落低谷。
我仰首望他,他的眸光深邃,無半點陰霾,卻有著我所看不透的淒迷。他平靜地說道:“媚娘,若有來世,我希望娶你為妻,只我一人的妻……”
我怔然,心中竟是迷亂,是悔與倦,是盼望與不舍。無論如何縱情聲色,卻都擺脫不了心底的一系之牽。但我早已在未曾老去的華年裡,將自己處以了極刑。一朵花奔涌在心間,綻開,凝固。
淚,悄然而下,落在他灰袍長袖上,暈開一個個暗青的圈。
我與他,是大漠中相互探看的旅人,到底都是寂寞的人。相愛得再深,若心已游離,那亦是一種純粹的枉然。
我任他引袖為我拭去眼角的淚痕,而後輕推開他,步出小樓。
我輕推開門,被侵面的霜寒之氣引得渾身一顫。
一個素衣男子,背對著我立與院中,衣冠勝雪,雖唯見背影,卻是臨風優雅,從容地遺世而獨立。
不用照面,我已知他是誰。
許是聽到了聲響,他驀然回過身來:“臣狄仁傑,參見皇后娘娘。”
我記得他的笑容,風輕雲淡,又若有所思:“你為何在此?”
“昨夜娘娘在夜市走失,陛下焦急萬分,命臣等徹夜尋找。”狄仁傑笑得依然穆如清風,“臣等兵分多路,臣恰巧遣派於此,有幸尋得娘娘。”
“有幸?”我沉了心思,冷靜地問道,“為何只有你一人,其餘人呢?”
“臣不想他們驚擾娘娘,故命他們在巷外等候。”狄仁傑似察覺不到我的敵意,仍是氣定神閒,“除了臣,不會再有人敢踏入此院,娘娘大可放心。”
我逼近一步:“你就不怕我殺了你麼?”
“娘娘不會。”狄仁傑眼珠一轉,笑得狡猾。
“既是來迎我,為何還不備好車駕?莫非是想要我徒步回宮?”我見他意態從容,便也起了玩笑之心。
“是,臣立即便去準備。”狄仁傑從善如流地答道,回身快步便走。
我不及細想,身後木梯便傳來吱呀之聲。
我回首望去,立於梯上的阿真,眸中仍是繾綣溫柔,他修長的身影寂寥地投在地上,竟顯出蒼涼的意味。
一時相對無言。
保重……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曾經的花事已了。我深知,他,只是一個永遠住在我對岸的男人,永遠不可能到達。
出得巷去,早有備好的車馬候著,侍衛宮人皆恭敬地跪伏於地:“參見皇后娘娘。”
我緩步走著,到狄仁傑身前略停了下,用只有我們兩人聽得到的音量問道:“你究竟是如何找到我的?”
“此乃臣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恕不能告之,還望娘娘恕罪。”狄仁傑笑眯眯地道。
“那玉佩是你……罷了……”我開口想問,下一瞬便知從他口中絕問不出什麼,便懶懶地轉了目光,扶了宮人的手,踏上馬車。
側頭回眸,卻見狄仁傑痴痴望著我,面上笑意盡斂,眼底閃過一抹若有所失的惆悵。
我倏然明白,狄仁傑心中所望所想之人,必不是我,但我已不想再去追問,有些記憶,說來亦是聽眾廖廖,珍重到不能與他人分享,唯有永世沉於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