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冬末,天氣出奇地寒冷,我終是按奈不住,再去梅苑。
輕扣朱門三聲,我便安然入內。
庭苑中,古木青磚皆覆大雪,一泓碧池浮冰泠泠。
我撐著油紙傘,惟恐驚擾,緩步輕移。
一叢白梅,花開似雪,玉潔冰清,典雅韻致,風致綽約。
她倚在軟玉軒床上,一襲月白輕綃紗衣,望見我,亦只是平靜地頷首,流瀉而下的青絲與潑墨的眼眸一般顏色,剎那間直透人心底。
我不由看得痴了,氣息微窒,連驚嘆聲亦不能發出,踉蹌著邁出幾步,傘卻跌落於地。
她似未看見我的失態,只輕輕問道:“公子今日復來,莫非是我當日之言應驗了?”
我掩飾窘態,彎身拾起傘,回神似地說道:“是,姑娘之言全中!果有貴人相助!”
“那貴人可是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她抬手輕攏鬢邊的亂發。
“你,你怎知?!”雖有前次的相會,如今聽她如此一說,我仍是頗為震驚。
她眸中瑩瑩薄光,是洞悉一切的睿智:“閻立本不僅還你清白,且發現你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之才,他以元老之尊竟向一個初出茅廬的八品小官當面致歉,並讚譽道,‘仲尼云:觀過知仁矣。足下可謂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並舉薦你為并州都督府法曹。他愛才之心,舉賢之意,頗有貞觀遺風。而你年少輕狂,鋒芒太露,卻是因禍得福。”
我驚駭得沒了言語,半晌才徐徐說道:“姑娘身在山野,為何會對朝中之事如此熟悉?”
她笑而不答,唇角流出一絲狡黠之態。
我知問不出結果,目光一轉,望見案上的筆墨紙硯:“姑娘莫非也好文墨?”
“聊以自娛而已。”她輕描淡寫道,“聽聞公子書畫自是一絕,今日可否讓我一飽眼福?”
“那在下便獻醜了。”我亦未做推辭,鋪紙,研墨,提筆,墨色少染,揮毫紙上:飛雪漫漫,一川荒糙,滿園英落,池邊樹石,枯樹生花。
“好筆法。”她饒有興致地望著,贊道,“輕點微勾,梅花的風致立現,生機盎然自不可言說。”
我得此讚譽,心中自然歡喜,一時飄然:“姑娘過譽了。此畫尚未完成,不如由姑娘來結尾。”
“既如此,我便不知量力前來添足吧。”她微笑頷首,手腕微動,逸筆糙糙,信手而出。
寥寥數筆,自有仙骨玉肌。水竭筆澀,輕描淡抹,微墨枯筆,氣韻卻不止。疏影橫斜,白梅數叢,迎風而笑,仿若水墨淋漓,墨吐滿紙,曠如無天,密如無邊。傲梅在空中舒展,雲霧繚繞,瑩然白雪,花上悽然似有淚。圖中的題款,連綿飛動的狂糙,一氣呵成,下筆豪放,不可遏制的情懷,氣息一脈相通,跌宕曲折……書畫落成,卻似小兒手酸,嘻笑間,濃茶灑翻滿紙,我先前所畫的數枝梅花隨即黯然失色。
再多的驚嘆亦抵不過我內心的震撼,我突然對所學所知沒有了信心,仿佛被噬盡了鮮血,我的堅定與自信,被她展露的技法消磨得了無痕跡,她對書畫的造詣顯然遠在我之上,我所有一切,在她面前似只是一本正經的兒戲,羞愧與茫然瞬時錯亂地在我心頭滋長。
“絕世才華必是多年寒暑磨礪而成,觀高山流水一樣的畫,是緣。所謂書畫,也就是一個人種種修養到一定程度,非要訴諸筆端不可留下來的墨跡。”她似未覺我的慌亂,只凝目於硯,神色寧靜,“字畫關乎技法,卻更關乎性情。技法再好,氣韻不好,終是流俗。
我平氣靜慮,穩住心緒,收拾起失意彷徨,重新振作了精神,從哪裡跌下便從哪裡站起。知恥近乎勇,技不如人,亦要坦然,我要借這個時機,看個分明:“姑娘對書法造詣遠在我之上,若姑娘不嫌狄某粗鄙,可否指點一二?”
她凝視著我,眸中微有精芒浮現,複雜神色,似欣慰,亦似瞭然:“指點二字萬不敢當,日後公子若是閒暇,請來小苑坐坐,我亦想向公子討教。”
若旁人說出如此話語,我只當矯情,但此話由她口中說出,卻是這般誠摯,令人難以拒絕。
我情難自禁地頷首。
一絲欣然妍麗的笑意從她的唇角掠過,輕輕地拂上我心間。
雲淡風清的如水君子之交,便由此開始。
我自幼喜好舞文弄墨,以覽萬卷書為樂,涉獵甚廣,亦有所得,數年未有知己,與她卻是一拍即合。
我執意喚她先生,她婉拒不得,亦只得作罷。
我知她愛書,每次都會帶一些詩書給她。未曾相邀,卻有淡淡默契。
美麗而孱弱的女子,不勝風寒,裹著厚厚的狐裘,那蒼白如雪的病容,卻更添幽美。
古書半卷,清酒一壺,禿筆半截。她吹笛,我撫琴;她揮毫,我潑墨;評畫對酒,共論天下大事、治世宏願、抱負豪情、鴻圖偉略、道德文章……丹心交付天地,功名拋之腦後。
獨倚寒窗,一燈如豆,我於燈下細品那幅墨梅,低吟、淺唱、潑墨、揮毫、冥想,相思。
“你在做什麼?”母親捧著一盅暖暖羹湯立在案前。
“沒做什麼……”我想得入神,竟未察覺,慌亂中立即將畫捲起。
母親望著我,語中隱有責難:“近來你每日魂不守舍,書也不讀,只去後山,究竟是為何?”
“我,我只是心緒煩躁,踏青散心而已……”我支吾答道。
“你若要散心,也萬不可再去後山了。近來多傳聞,說後山中有花妖出沒,妖艷狐媚,專引年輕男子沉淪迷戀。”母親凝重地道,“那花妖美貌異常,無論男女,凡是見過她的人,魂靈便在瞬間為她所奪。”
花妖?無論男女,凡是見過她的人,魂靈便在瞬間為她所奪。
我心中一悸,倏地想起她的傾國容顏與絕世風華。
“我說兒啊,你年紀也不小了,卻遲遲不肯成家。”母親未覺我的異常,只絮叨地說道,“普通的小家碧玉你看不上,才貌俱全氣質高雅的大家閨秀你又嫌太端正呆板,究竟怎樣的女子,你才會動心呢?”
“我……”我語塞,腦中卻只浮現她的影子,冷艷無雙,清冽淒情,卻絕玷污不得。
我匆匆地將母親送走,一夜難眠,索性前去梅苑尋她。
天色微亮,雖已是夏日,但暑氣仍未上來,一泓碧水,白蓮紛綻,迎風輕舞,苑中濃蔭遮天,反倒有幾分濕潤的涼意。
初陽投下長廊玉欄的影子,仿佛寸寸光陰,一絲絲黯淡,又一縷縷發亮。
她倚欄而坐,髮髻松挽,著一襲月白男子儒生長袍,長衣寬大,僅在襟口精密地刺著素淡的雲紋,翩翩有如少年。
多少日子了,我以為自己早已心如止水,不料只這淡淡一瞥,心中仍有止不住的漣漪,層層散去,卻又緩緩緩聚攏過來。
我悚然一驚,母親的話頓時湧上心頭。
那花妖美貌異常,無論男女,凡是見過她的人,魂靈便在瞬間為她所奪……
“你今日是騎馬來的?”她側頭望著我。
“恩?”我一愣,下意識地反問,“先生如何得知?”
她輕描淡寫道:“昨夜有雨,梅苑前有一片水窪,若你是徒步而來,靴上必會沾上泥漬。”
“是啊,我確是跨馬而來。”我抬頭看她,晨光微明,風聲憧憧,有若雲霧遮掩,她似藏在浮光暗影中,我心中一怵,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今日晴好,正是踏春的好時日,不如我們……”我倏地住了口,因為她正深深地凝視著我,我只覺手心發汗,頓時訥訥不能成言。
“好。”她應道,流盼的眸光飛掠過一絲淡淡的喜悅。
“那請先生稍候,我去將馬兒牽來。”我已打定主意,她跨馬上,我自當馬夫,為她牽馬。
“不必了。”她眸中閃出清慧的光芒,曲指仰天吹了一聲長哨。
一匹白馬由樹林深處款款而來,它的毛色潔白如雪,綢緞般順滑光亮,背部的鬃毛被風吹得猶如一團燃燒的白色火焰。
“追風……”她輕撫著白馬的脊背,聲調悵然。
我上前想扶她上馬,不想那馬卻警惕非常,沖我揚脖嘶鳴幾聲,褐瞳中儘是敵意。
她用臉頰蹭著白馬的鬃毛,口中喃喃,那馬兒便低下頭來,雙膝微曲,任她輕盈地飛身而上。
“駕!”她輕嘯一聲,馬兒便電馳而出。
逐風凌虛,雲波漫步。春色三分,春光無垠。
蘭麝生芳,百鳥徘徊,瑤花芳糙,鮮嫩青瑩,綠意萌發,湖光山色,嫵媚入骨的嬌艷。只是這引人入勝的美景,卻也奪不走她半分的美麗。
輕扣朱門三聲,我便安然入內。
庭苑中,古木青磚皆覆大雪,一泓碧池浮冰泠泠。
我撐著油紙傘,惟恐驚擾,緩步輕移。
一叢白梅,花開似雪,玉潔冰清,典雅韻致,風致綽約。
她倚在軟玉軒床上,一襲月白輕綃紗衣,望見我,亦只是平靜地頷首,流瀉而下的青絲與潑墨的眼眸一般顏色,剎那間直透人心底。
我不由看得痴了,氣息微窒,連驚嘆聲亦不能發出,踉蹌著邁出幾步,傘卻跌落於地。
她似未看見我的失態,只輕輕問道:“公子今日復來,莫非是我當日之言應驗了?”
我掩飾窘態,彎身拾起傘,回神似地說道:“是,姑娘之言全中!果有貴人相助!”
“那貴人可是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她抬手輕攏鬢邊的亂發。
“你,你怎知?!”雖有前次的相會,如今聽她如此一說,我仍是頗為震驚。
她眸中瑩瑩薄光,是洞悉一切的睿智:“閻立本不僅還你清白,且發現你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之才,他以元老之尊竟向一個初出茅廬的八品小官當面致歉,並讚譽道,‘仲尼云:觀過知仁矣。足下可謂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並舉薦你為并州都督府法曹。他愛才之心,舉賢之意,頗有貞觀遺風。而你年少輕狂,鋒芒太露,卻是因禍得福。”
我驚駭得沒了言語,半晌才徐徐說道:“姑娘身在山野,為何會對朝中之事如此熟悉?”
她笑而不答,唇角流出一絲狡黠之態。
我知問不出結果,目光一轉,望見案上的筆墨紙硯:“姑娘莫非也好文墨?”
“聊以自娛而已。”她輕描淡寫道,“聽聞公子書畫自是一絕,今日可否讓我一飽眼福?”
“那在下便獻醜了。”我亦未做推辭,鋪紙,研墨,提筆,墨色少染,揮毫紙上:飛雪漫漫,一川荒糙,滿園英落,池邊樹石,枯樹生花。
“好筆法。”她饒有興致地望著,贊道,“輕點微勾,梅花的風致立現,生機盎然自不可言說。”
我得此讚譽,心中自然歡喜,一時飄然:“姑娘過譽了。此畫尚未完成,不如由姑娘來結尾。”
“既如此,我便不知量力前來添足吧。”她微笑頷首,手腕微動,逸筆糙糙,信手而出。
寥寥數筆,自有仙骨玉肌。水竭筆澀,輕描淡抹,微墨枯筆,氣韻卻不止。疏影橫斜,白梅數叢,迎風而笑,仿若水墨淋漓,墨吐滿紙,曠如無天,密如無邊。傲梅在空中舒展,雲霧繚繞,瑩然白雪,花上悽然似有淚。圖中的題款,連綿飛動的狂糙,一氣呵成,下筆豪放,不可遏制的情懷,氣息一脈相通,跌宕曲折……書畫落成,卻似小兒手酸,嘻笑間,濃茶灑翻滿紙,我先前所畫的數枝梅花隨即黯然失色。
再多的驚嘆亦抵不過我內心的震撼,我突然對所學所知沒有了信心,仿佛被噬盡了鮮血,我的堅定與自信,被她展露的技法消磨得了無痕跡,她對書畫的造詣顯然遠在我之上,我所有一切,在她面前似只是一本正經的兒戲,羞愧與茫然瞬時錯亂地在我心頭滋長。
“絕世才華必是多年寒暑磨礪而成,觀高山流水一樣的畫,是緣。所謂書畫,也就是一個人種種修養到一定程度,非要訴諸筆端不可留下來的墨跡。”她似未覺我的慌亂,只凝目於硯,神色寧靜,“字畫關乎技法,卻更關乎性情。技法再好,氣韻不好,終是流俗。
我平氣靜慮,穩住心緒,收拾起失意彷徨,重新振作了精神,從哪裡跌下便從哪裡站起。知恥近乎勇,技不如人,亦要坦然,我要借這個時機,看個分明:“姑娘對書法造詣遠在我之上,若姑娘不嫌狄某粗鄙,可否指點一二?”
她凝視著我,眸中微有精芒浮現,複雜神色,似欣慰,亦似瞭然:“指點二字萬不敢當,日後公子若是閒暇,請來小苑坐坐,我亦想向公子討教。”
若旁人說出如此話語,我只當矯情,但此話由她口中說出,卻是這般誠摯,令人難以拒絕。
我情難自禁地頷首。
一絲欣然妍麗的笑意從她的唇角掠過,輕輕地拂上我心間。
雲淡風清的如水君子之交,便由此開始。
我自幼喜好舞文弄墨,以覽萬卷書為樂,涉獵甚廣,亦有所得,數年未有知己,與她卻是一拍即合。
我執意喚她先生,她婉拒不得,亦只得作罷。
我知她愛書,每次都會帶一些詩書給她。未曾相邀,卻有淡淡默契。
美麗而孱弱的女子,不勝風寒,裹著厚厚的狐裘,那蒼白如雪的病容,卻更添幽美。
古書半卷,清酒一壺,禿筆半截。她吹笛,我撫琴;她揮毫,我潑墨;評畫對酒,共論天下大事、治世宏願、抱負豪情、鴻圖偉略、道德文章……丹心交付天地,功名拋之腦後。
獨倚寒窗,一燈如豆,我於燈下細品那幅墨梅,低吟、淺唱、潑墨、揮毫、冥想,相思。
“你在做什麼?”母親捧著一盅暖暖羹湯立在案前。
“沒做什麼……”我想得入神,竟未察覺,慌亂中立即將畫捲起。
母親望著我,語中隱有責難:“近來你每日魂不守舍,書也不讀,只去後山,究竟是為何?”
“我,我只是心緒煩躁,踏青散心而已……”我支吾答道。
“你若要散心,也萬不可再去後山了。近來多傳聞,說後山中有花妖出沒,妖艷狐媚,專引年輕男子沉淪迷戀。”母親凝重地道,“那花妖美貌異常,無論男女,凡是見過她的人,魂靈便在瞬間為她所奪。”
花妖?無論男女,凡是見過她的人,魂靈便在瞬間為她所奪。
我心中一悸,倏地想起她的傾國容顏與絕世風華。
“我說兒啊,你年紀也不小了,卻遲遲不肯成家。”母親未覺我的異常,只絮叨地說道,“普通的小家碧玉你看不上,才貌俱全氣質高雅的大家閨秀你又嫌太端正呆板,究竟怎樣的女子,你才會動心呢?”
“我……”我語塞,腦中卻只浮現她的影子,冷艷無雙,清冽淒情,卻絕玷污不得。
我匆匆地將母親送走,一夜難眠,索性前去梅苑尋她。
天色微亮,雖已是夏日,但暑氣仍未上來,一泓碧水,白蓮紛綻,迎風輕舞,苑中濃蔭遮天,反倒有幾分濕潤的涼意。
初陽投下長廊玉欄的影子,仿佛寸寸光陰,一絲絲黯淡,又一縷縷發亮。
她倚欄而坐,髮髻松挽,著一襲月白男子儒生長袍,長衣寬大,僅在襟口精密地刺著素淡的雲紋,翩翩有如少年。
多少日子了,我以為自己早已心如止水,不料只這淡淡一瞥,心中仍有止不住的漣漪,層層散去,卻又緩緩緩聚攏過來。
我悚然一驚,母親的話頓時湧上心頭。
那花妖美貌異常,無論男女,凡是見過她的人,魂靈便在瞬間為她所奪……
“你今日是騎馬來的?”她側頭望著我。
“恩?”我一愣,下意識地反問,“先生如何得知?”
她輕描淡寫道:“昨夜有雨,梅苑前有一片水窪,若你是徒步而來,靴上必會沾上泥漬。”
“是啊,我確是跨馬而來。”我抬頭看她,晨光微明,風聲憧憧,有若雲霧遮掩,她似藏在浮光暗影中,我心中一怵,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今日晴好,正是踏春的好時日,不如我們……”我倏地住了口,因為她正深深地凝視著我,我只覺手心發汗,頓時訥訥不能成言。
“好。”她應道,流盼的眸光飛掠過一絲淡淡的喜悅。
“那請先生稍候,我去將馬兒牽來。”我已打定主意,她跨馬上,我自當馬夫,為她牽馬。
“不必了。”她眸中閃出清慧的光芒,曲指仰天吹了一聲長哨。
一匹白馬由樹林深處款款而來,它的毛色潔白如雪,綢緞般順滑光亮,背部的鬃毛被風吹得猶如一團燃燒的白色火焰。
“追風……”她輕撫著白馬的脊背,聲調悵然。
我上前想扶她上馬,不想那馬卻警惕非常,沖我揚脖嘶鳴幾聲,褐瞳中儘是敵意。
她用臉頰蹭著白馬的鬃毛,口中喃喃,那馬兒便低下頭來,雙膝微曲,任她輕盈地飛身而上。
“駕!”她輕嘯一聲,馬兒便電馳而出。
逐風凌虛,雲波漫步。春色三分,春光無垠。
蘭麝生芳,百鳥徘徊,瑤花芳糙,鮮嫩青瑩,綠意萌發,湖光山色,嫵媚入骨的嬌艷。只是這引人入勝的美景,卻也奪不走她半分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