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沈度想說幾句客套話,他卻忽然嘆道:“這事若成,升六部侍郎,入閣議事。我在朝中這麼多年,上一個升這麼快的,還是你爹,十年時間,從翰林院做到次輔,兼太子少傅。”
沈度一愣,這是褚彧明第一次提起亡人,他想說句什麼,他卻忽然嘆道:“他出事的時候,我還只是個五品大學士來著。他若在,如今這位置不該是我的。”-
褚彧明將那摺子直接躍過司禮監,遞到了御前,燕帝看後,幾乎是想也沒想將摺子一扔:“褚彧明這老頭怎也昏了頭了?私鹽權,這頭哪能開?”
潘成默默將摺子撿回來重新奉上,燕帝忽然沒來由地笑了笑:“說來好笑,當年除了北郡那一役,這麼多事都過來了,也沒見戶部無底洞這麼大的。靖安侯到底是怎麼把戶部捏在手裡的?”
潘成搖頭稱不知。
他自個兒笑了:“老三和靖安侯,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褚彧明也是個人精,坐看窩裡鬥,明面上內閣不倒就行了,壓根不管事。潘成,你說朝里是從什麼時候爛成這樣的?”
潘成不敢答,但被燕帝的目光注視著,只得硬著頭皮道:“也就這幾年吧。”
“你也會安慰朕。”他目光透過殿門,望向蒼穹之上久不肯降下的烈日,“是從十三年賜死廢太子開始的。”
潘成脊背浮起一絲寒涼,徹底不敢再作聲。
殿內安靜得仿佛能聽到空氣中浮塵的竊竊私語,燕帝沉默了半晌,目光又落回地上那摺子上,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傳吧。”
潘成問:“摺子是首輔遞上來的,但落款是其他人,傳上摺子的還是?”
燕帝看他一眼,潘成補道:“是寧州知府。”
燕帝朗聲一笑:“朕說褚彧明怎麼突然又管起事來了,原來是做個順風推手罷了。寧州產鹽大戶,也正常,傳吧。”
沈度入殿,向燕帝行了個大禮。燕帝不知在想些什麼,一時沒理會他,他忽然有些失神,他上次來宣室殿,還是晉王一事。
他失神的剎那,燕帝聲音傳來:“平身吧。”
沈度起身,燕帝看著他,微微閉了閉眼,思索了一會,不確定道:“沈度?”
沈度應下,燕帝忽然笑了笑:“看來朕這記性還沒差到不能見人的地步。御史出京,頂多能遷至知州,這還不到兩年吧?知府?官吏考課三年一次,你倒跑得比誰都快。”
燕帝自言自語:“宋珏如今是吏部侍郎吧?他也是個好樣的,朕當日讓他進吏部可不是去幫太子禍亂朝綱的!”
“在京里從御史慢慢往上熬,需要好些年。出京,再折返,”燕帝點點頭,“這倒是個高升的捷徑,你如今也是定陽王府的姑爺了。朕親自下的貶廢旨意,你還敢湊上來娶定陽王那女兒,朕都不知道該說你是太蠢還是太精明了。”
“陛下。”他剛出了聲,燕帝輕飄飄地將那摺子再次扔了,潘成見形勢不妙,給他遞了個眼色,他又重新跪了回去。
燕帝接過宮娥新奉上來的茶,緩緩呷了口:“朕要是你,就躲得遠遠的,再不回京。就憑你娶了宋……”
燕帝頓了會,潘成會意,在一旁低聲提醒:“宋宜。”
“對,宋宜。這丫頭,從前老是讓朕頭疼,這一旦不在朕跟前晃悠了,朕卻連她名字都記不住了。”他拿杯蓋緩緩剔著浮沫,“就憑你娶了她,朕當日那道旨意是什麼意思……沈度,朕記得你當年挺機靈的,不會不知道朕的意思吧?”
“知道。”沈度跪伏在地上,語氣平靜,“令其顏面盡失,滿朝文武不得與其再有任何牽扯。”
燕帝嗤笑了聲:“知道還敢違逆聖意,沈度,你既在御史台待過兩年,不妨告訴朕這是什麼罪名?”
沈度默了默,道:“無人臣之禮,大不敬。”
“如何論處?”
“十惡重罪,當誅,無赦。”
第61章
燕帝等著他為自己找幾句託辭,沒想到他卻只是道:“陛下當日沒有追究,斷沒有今日再舊事重提的道理。”
燕帝冷笑了聲:“那也未必。知道該當一死還敢為之,是仗著定陽王能保住你?可定陽王肯為他女兒立軍令狀削藩,肯為你這個女婿麼?更何況,削藩是他手中最後一張底牌了,為了他這寶貝女兒也拿了出來。你說,日後他在朝中,又當如何自處?”
君王問話,不能不答。他遲疑了下,老實答道:“王爺居功至偉,當論功行賞。”
燕帝似是聽到了什麼笑話一般,嗤笑了聲:“有個詞叫鳥盡弓藏,如今朝中沒他什麼事了。更何況,就宋珏乾的這些勾當,也夠他、包括整個定陽王府受一陣了。”
沈度手微微蜷了下,又緩緩展開:“陛下是明君,不會如此行事。此舉招人非議不說,更寒滿朝文武的心。”
燕帝笑了一會,懶得同他繼續這個話題,轉而道:“你敢入京,自然覺得有能回去的命,但這命,留不留,得看朕的意思。說說看,私鹽權的事。”
“其實不必說,陛下心裡明白,戶部眼下是個空殼,這兩年的進項一大半都撥到兵部給削藩將士發軍糧軍餉了,如今拿不出錢也拿不出糧,除了讓各地豪紳開倉,別無辦法。”他沒提含元殿翻新和帝王壽誕的事,“至於要治理水患修理大壩,以及囤積官糧平抑糧價,那也是之後的事情了。當務之急,是救命。”
沈度一愣,這是褚彧明第一次提起亡人,他想說句什麼,他卻忽然嘆道:“他出事的時候,我還只是個五品大學士來著。他若在,如今這位置不該是我的。”-
褚彧明將那摺子直接躍過司禮監,遞到了御前,燕帝看後,幾乎是想也沒想將摺子一扔:“褚彧明這老頭怎也昏了頭了?私鹽權,這頭哪能開?”
潘成默默將摺子撿回來重新奉上,燕帝忽然沒來由地笑了笑:“說來好笑,當年除了北郡那一役,這麼多事都過來了,也沒見戶部無底洞這麼大的。靖安侯到底是怎麼把戶部捏在手裡的?”
潘成搖頭稱不知。
他自個兒笑了:“老三和靖安侯,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褚彧明也是個人精,坐看窩裡鬥,明面上內閣不倒就行了,壓根不管事。潘成,你說朝里是從什麼時候爛成這樣的?”
潘成不敢答,但被燕帝的目光注視著,只得硬著頭皮道:“也就這幾年吧。”
“你也會安慰朕。”他目光透過殿門,望向蒼穹之上久不肯降下的烈日,“是從十三年賜死廢太子開始的。”
潘成脊背浮起一絲寒涼,徹底不敢再作聲。
殿內安靜得仿佛能聽到空氣中浮塵的竊竊私語,燕帝沉默了半晌,目光又落回地上那摺子上,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傳吧。”
潘成問:“摺子是首輔遞上來的,但落款是其他人,傳上摺子的還是?”
燕帝看他一眼,潘成補道:“是寧州知府。”
燕帝朗聲一笑:“朕說褚彧明怎麼突然又管起事來了,原來是做個順風推手罷了。寧州產鹽大戶,也正常,傳吧。”
沈度入殿,向燕帝行了個大禮。燕帝不知在想些什麼,一時沒理會他,他忽然有些失神,他上次來宣室殿,還是晉王一事。
他失神的剎那,燕帝聲音傳來:“平身吧。”
沈度起身,燕帝看著他,微微閉了閉眼,思索了一會,不確定道:“沈度?”
沈度應下,燕帝忽然笑了笑:“看來朕這記性還沒差到不能見人的地步。御史出京,頂多能遷至知州,這還不到兩年吧?知府?官吏考課三年一次,你倒跑得比誰都快。”
燕帝自言自語:“宋珏如今是吏部侍郎吧?他也是個好樣的,朕當日讓他進吏部可不是去幫太子禍亂朝綱的!”
“在京里從御史慢慢往上熬,需要好些年。出京,再折返,”燕帝點點頭,“這倒是個高升的捷徑,你如今也是定陽王府的姑爺了。朕親自下的貶廢旨意,你還敢湊上來娶定陽王那女兒,朕都不知道該說你是太蠢還是太精明了。”
“陛下。”他剛出了聲,燕帝輕飄飄地將那摺子再次扔了,潘成見形勢不妙,給他遞了個眼色,他又重新跪了回去。
燕帝接過宮娥新奉上來的茶,緩緩呷了口:“朕要是你,就躲得遠遠的,再不回京。就憑你娶了宋……”
燕帝頓了會,潘成會意,在一旁低聲提醒:“宋宜。”
“對,宋宜。這丫頭,從前老是讓朕頭疼,這一旦不在朕跟前晃悠了,朕卻連她名字都記不住了。”他拿杯蓋緩緩剔著浮沫,“就憑你娶了她,朕當日那道旨意是什麼意思……沈度,朕記得你當年挺機靈的,不會不知道朕的意思吧?”
“知道。”沈度跪伏在地上,語氣平靜,“令其顏面盡失,滿朝文武不得與其再有任何牽扯。”
燕帝嗤笑了聲:“知道還敢違逆聖意,沈度,你既在御史台待過兩年,不妨告訴朕這是什麼罪名?”
沈度默了默,道:“無人臣之禮,大不敬。”
“如何論處?”
“十惡重罪,當誅,無赦。”
第61章
燕帝等著他為自己找幾句託辭,沒想到他卻只是道:“陛下當日沒有追究,斷沒有今日再舊事重提的道理。”
燕帝冷笑了聲:“那也未必。知道該當一死還敢為之,是仗著定陽王能保住你?可定陽王肯為他女兒立軍令狀削藩,肯為你這個女婿麼?更何況,削藩是他手中最後一張底牌了,為了他這寶貝女兒也拿了出來。你說,日後他在朝中,又當如何自處?”
君王問話,不能不答。他遲疑了下,老實答道:“王爺居功至偉,當論功行賞。”
燕帝似是聽到了什麼笑話一般,嗤笑了聲:“有個詞叫鳥盡弓藏,如今朝中沒他什麼事了。更何況,就宋珏乾的這些勾當,也夠他、包括整個定陽王府受一陣了。”
沈度手微微蜷了下,又緩緩展開:“陛下是明君,不會如此行事。此舉招人非議不說,更寒滿朝文武的心。”
燕帝笑了一會,懶得同他繼續這個話題,轉而道:“你敢入京,自然覺得有能回去的命,但這命,留不留,得看朕的意思。說說看,私鹽權的事。”
“其實不必說,陛下心裡明白,戶部眼下是個空殼,這兩年的進項一大半都撥到兵部給削藩將士發軍糧軍餉了,如今拿不出錢也拿不出糧,除了讓各地豪紳開倉,別無辦法。”他沒提含元殿翻新和帝王壽誕的事,“至於要治理水患修理大壩,以及囤積官糧平抑糧價,那也是之後的事情了。當務之急,是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