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度,你還可以再不避諱些。”

  “刀尖懸在眼前,不敢不答實話。”沈度默了默,道,“賑災不力,死。說實話,陛下震怒,也是死。都是一死,不如搏一搏。”

  燕帝嗤笑了聲:“所以你連利弊都不打算給朕講講了?”

  “陛下不可能強令富商開倉,這頂多為一時之計,若數量多了,惹怒皇商,日後京畿之地的日常供給也未必能夠保全。當務之急,一令富商開倉,暫且續命,二令未受此次旱災波及的府台迅速撥糧北上,至少得撐到來年春其他作物收成之後。”

  “說說計劃。”

  “鹽鐵專賣古已有之,多年下來,鹽官采官賣,戶部進項不少從此間來。陛下無非擔心,私鹽權下放,日後戶部虧空。但陛下也知,鹽鐵官賣多年,開採之事,這些富商未曾親歷,眼下覺得簡單,但實則這事私人做不下來。”沈度默默直起身子,“下放三年,私人能將鹽開採出來就不錯了,更遑論成氣候了。”

  “呵”,燕帝沒忍住笑出聲,“敢情使詐?騙人開倉,又過河拆橋?”

  “也不全是。”沈度緘默了會,“富商也不傻,私鹽權不必籠統下放,而是具體下放到此次開倉賑災的富商,按出糧多少酌定權重,為得私鹽權的大頭和分紅,各位富商都不會吝嗇,一時之難必能緩解。至於之後,既然只下放到少數富商,那必得由其合夥開採,三年之內決計不成氣候,動不了戶部的款項。

  自然,臣也不想做無恥之事,令官府文書為人詬病。所以可允富商請求官府開採,官采民賣,戶部能收到部分賦稅,也可以供給量掣肘富商,讓其不敢定價過高。這樣,富商仍舊有利可圖,百姓不必為天價所擾,戶部不缺收入,眼下災荒也可解燃眉之急。”

  燕帝掂量了下這法子,緊皺的眉頭舒開了些:“青寧二府產鹽,可以一試,還有五大府台呢?作何解?”

  “臣主寧州事,只為治下百姓一求。”

  “別賣關子了。”燕帝注視著他,“你敢入京,沒有萬全之法,朕不信。朕對你,還有幾分印象,能讓太子在端王之事上收手不易,能在此後平安活到現在,更不容易。太子是朕親自看著長大的,他是什麼樣的性子,朕清楚。”

  “殿下寬仁,容臣到現在,也未阻臣從北郡晉升到寧州府。”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他故意點明北郡,燕帝明白過來:“原來北郡那事是你所為,看來你也不全仗著宋珏。”

  沈度糾正:“臣未仗著侍郎大人的手,按吏部條例,臣本該擢知府。”

  御前說話毫不避諱,燕帝今日被他這實誠做派連續驚到,樂了半晌,才回味過來:“也是,不然一開始也不會派你去北郡。說。再賣關子,朕可就轟人了。”

  “寧州身負本府和京畿兩頭,負擔本比別的府台重,半點拖不得。私鹽權一放,燃眉之急可解。至於其他府台,可效仿之。”

  “效仿什麼?鐵也私賣?”

  沈度語氣強硬起來:“絕對不行。這事關地方治安,也關係到朝廷動亂,別的都可以鬆口,獨獨鐵不行。但私人榷酒則可行,各府台都有酒業,官府提供場所、釀具和酒麴,酒戶自釀,免稅換糧,不再勞戶部擠賑災銀。

  當然,富商開倉只能解一時之急,三十府台,今年受災七府,除掉削藩影響到的一府,外加京畿,視受災及收成情況劃定兩三府台具體負責援助一府或京畿,迅速征糧北上,此舉可讓受災府台支撐到明年收成之日。

  至於再往後,修堤築壩與儲備官糧、平抑糧價可以列入地方官吏考課條例,就算再遇極端氣候,也不至於再像此次一般嚴重,尋常年間則更不會出現此等事情。當然,與此同時,條例必得進一步細化,避免成為勞民傷財的官吏政績考課工程。”

  燕帝沒忍住一笑:“說來說去還是在怪吏部不作為?太子究竟和你結了什麼仇,至於你都出京這麼久了,還記恨著呢。”

  沈度靜了一會:“臣一介小官,哪值得殿下與臣結怨?陛下說笑了。從前條例有缺陷再正常不過,日後逐步完善就是了。”

  燕帝似是還想問什麼,嘴唇剛翕動了下,沈度先一步作了答:“若要從根源上解決戶部虧空的問題,就說來話長了,也不是災荒年間該關注的事,眼下當以災情為重。”

  “沈度,私鹽權這東西……當年有人也曾對朕提過。”

  沈度抬眼,迎上帝王的目光,又默默垂下眼眸。

  “二十多年前,寧州府也曾有過一次大旱……當時的知府,朕想不起來叫什麼名了。”

  “符津。”

  燕帝琢磨了一會,對這名字實在沒有分毫印象,默默放棄,道:“當時知府上京求過幾次賑災糧,形勢緊急,當時的戶部侍郎,就對朕提了這法子。沒你提的這麼細,但確實提過一嘴。”

  沈度沒沒接話。

  “朕至今還記得這事,是因為沒幾個人敢擔著掉腦袋的風險,提這種減少戶部進項的點子。二十多年了,居然在今天,又見到了一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