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太后是五十來歲的年紀,保養的很好,看起來也就是四十多歲的樣子。
見到了聖上,太后先問了一些身體方面的事兒,然後就說到了杜有忠,這個太學博士。
聖上笑道:“母后,不會您也聽進去了那些無稽之談吧。”
什麼只要有杜有忠教導,那肯定就能中的話,聖上聽了就覺得好笑,真要這樣,豈不是人人都成了進士老爺了?
那這朝堂上都不缺人才了。
太后說道:“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是不可否認,他教的人,好幾個都有出息了,比那些只會誇誇其談的人要好多了。”
這倒也是,只不過母后今天把他叫過來,絕對不會是來說杜有忠這個人的好處的吧,這根本不像她母后的性子。
果然,太后就說道:“你舅舅家裡,他的幼子,以後也繼承不了他的爵位,就是蒙蔭,也輪不到他,雖然到時候你可以給封個虛銜,但是到底不如科舉來的正經。哀家就開這個口,你跟杜有忠那個杜大人說說,讓他把你表弟收下來吧。”
這點兒要求,她一國之母說的也不過分。
不想讓自己的娘家都成為一事無成的蛀蟲,所以要憑本事自己去考科舉,讓皇上找一個靠譜的先生,那不是很好?
“朕記得這個小表弟不是在國子監讀書嗎?”聖上問道。
太后道:“那國子監的先生哪裡有杜大人的好?而且在國子監那邊的先生里,也沒有杜大人,哀家看著還不如讓杜大人單獨教呢。”
聖上說道:“杜有忠是朝廷的官員,不是外面的教書先生,師徒之宜,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兒,強逼著有什麼意思?既然小表弟想要拜杜有忠為先生,就要自己拿出誠意來,我們這樣施壓,效果就很不好。”
太后道:“身為太后,哀家連這一點兒權利也沒有?又不是為自己娘家要什麼權利和金銀珠寶,只不過是讓你說句話,你要是還把哀家當成是母親,就答應哀家這個事兒。”
聖上說道:“本來,朕是想著等幾年,皇子們都長大了,讓杜有忠教他們的,母后這樣,讓朕很為難。”
太后立刻說道:“皇子們也不需要走科舉之路,讓杜大人教,那是雙方面都糟蹋了,皇上難道不想杜大人多給你培養幾個人才?
哀家也是為杜大人著想,有幾個位高權重的人家的子弟當學生,以後別人也不敢上門了。不然老是騷擾算怎麼回事兒?哀家自認為,哀家的娘家算是頭一份了。
你要是不好意思,就說是哀家強逼著你的,那孝道逼著你的,這樣,錯誤都是哀家的。至於有人要說杜大人是沒有骨氣的人,呵呵,笑話,試問朝堂上任何一個人,能拒絕得了哀家和聖上的要求?要是誰敢說能,那麼就到哀家面前試試看!既然都是一樣的,那就別笑話別人,哀家可不是逼著人去殺人放火的,不過是讓杜大人收一個人,這和骨氣扯上什麼關係了?”
聖上想著,目前杜有忠的情況,如果讓他收下一個母后的娘家侄兒,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了,如果能把自己舅舅家交出來一個進士,那聖上自己本人也是高興的,走文官之路,總比武將要好的多自己也放心。
等過會兒看奏章的時候,跟胡鑫說一說吧,讓他給他岳父帶一句話,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了。
胡鑫下差了,別處沒有去,也沒有朝家裡趕,就直接去了岳父家。
而到了岳父家,看二郎也不在,岳父還沒有回來呢。
胡氏就說道:“從上次有了綁人的事兒,我們就讓二郎天天去接你姑父了。”
真是怕了這些人了,連朝廷官員都敢綁。
“是該小心些。”胡鑫點頭。
胡氏知道女婿過來是有公事要找自己的丈夫,所以也沒有多問。
等杜有忠過來,胡鑫和岳父大人就去了書房。
杜有忠說道:“太后娘家?這,”杜有忠有些哭笑不得,這種人家,怎麼也要人讀書啊,不是隨便就能的一個差事嗎?
胡鑫說道:“姑父,我覺得收下此人,也是有好處的,起碼外面的人不敢唧唧歪歪了。”
“是啊,有個太后做靠山,是比別人都強,不過,我還是要先考考這個孩子,如果不行,我還是不能收,大家都不要彼此耽誤。”
收太后娘家的人總比到時候收了妃子娘家的人要好,這很容易牽扯到後宮爭鬥中去,或者以後還能牽扯到奪嫡。
而太后,就沒有這個危險,皇后也不是太后娘家人,太后娘家也沒有送女人到後宮。
這就說明太后是個明白人,知道一旦太后娘家侄女兒進宮了,很容易引發各種矛盾。
太后心裡第一的,肯定是聖上了。
杜有忠答應見一見這個太后娘家的侄兒,這事情皇上也知道了,太后也明白了,太后點頭說道:“倒真是個明白人,沒有一口答應下來。”
聖上聽了好笑,“母后,你不是希望人家答應收下表弟的嗎?”
太后說道:“哀家是有那個想法,但是杜大人這樣做,哀家更放心。”
如果就因為自己這個太后的緣故,就嚇得立刻答應下來,那這人也教不出什麼好東西來,因材施教這才是王道。
聖上是聰明人,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然後也答應下來。
所以杜有忠就見到了太后娘家的這個叫歐陽雲傑的十三四歲的少年。
第一眼看起來的印象不錯,不像是紈絝子弟。
而且杜有忠和胡鑫也打聽了,這個歐陽雲傑在國子監的課程學的也不錯。
起碼這些條件都沒有讓杜有忠失望。
如果歐陽雲傑是像袁二爺那樣的人,他就是拼著不當官了,也不會收這個學生的。
“先生需要考我題目,那麼我能考考先生一些問題嗎?”
喲,還有些桀驁不馴呢,這是不服氣的意思?
有意思了,不怕這孩子桀驁不馴,就怕他是個扶不起的爛泥,杜有忠心裡已經有譜了,很平靜的說道:“有何不可?先生和學生都是可以互相考問的,如果雙方有一方不滿意,都可以不必繼續了!”
☆、第252章 升官
“先生放心,如果我不和先生的要求,我也不會繼續賴在這裡的。”他知道自己能到杜先生這裡,肯定是有太后姑母插了一槓子。
可是他也有他的驕傲,如果自己真的不行,那麼他也不必死活的賴在這裡。
杜有忠考人問題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至於歐陽雲傑有什麼問題要問杜有忠的,大家就不知道了。
不過今天后,眾人就知道杜有忠杜博士收下來太后的娘家侄兒歐陽雲傑。
這下子,暗地裡說酸話的人也多的是,大部分就是沒有被收下子弟的人家,說杜有忠是貪權怕勢,要不然怎麼別人都不收,偏偏就收了太后的侄兒呢?
不過這些話誰敢隨便亂說,那可是編排太后,太后是誰?是皇上的親娘!
還有人就反駁了,怎麼不收太后的娘家侄兒,就收你們家的人了,才不叫貪權怕勢?
真是什麼人都有!貪權怕勢?杜有忠聽到這樣的話,也不過是微微一笑,一點兒也不介意,如果真的一聽這話就受不住了,那麼他還能好好的活到現在?
但凡當官的,就不要說這個話,大家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皇家在服務,要是真是不貪權怕勢,那就是去做一個平頭百姓好了。
學成賣與帝王家,本身就是讀書人的心愿。
而且,大家的議論也不過是酸葡萄心裡,只是不好對太后那邊發作,所以才是柿子撿軟的捏罷了。
就是他只收寒門學子,也會被人說成是沽名釣譽,既然這樣,他想收誰就收誰,何必在意別人怎麼說呢?
對於自家爹收徒弟的事兒,杜榆也是知道內幕的,既然當了官,註定要被人管。
而且自家爹和大表哥都是有分寸的人,自然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兒的。
過後不久,楊大人的兒子竟然府試和院試都過了,直接成了新秀才一枚。
大家更是相信了杜有忠很會教人,但是杜有忠已經表示,他現在已經有兩個記名弟子了,近幾年就不想多收了,所以各位,還是都回去吧。
因為有太后撐腰,所以也沒有人敢再上門了,無形中給杜家減少了很多麻煩。
杜家和胡家都沒有和歐陽雲傑年齡相似的少女,所以也不會讓人覺得他們要攀附上太后娘家成為姻親。
一切都是很正常的,尤其有些人精子,想著楊大人也是皇上的心腹,如今一個學生是皇上心腹的兒子,一個學生是皇上的表弟,難道杜有忠本身就是皇上的人?
這不猜還好,一猜,原來對杜有忠羨慕嫉妒恨的人,也就消停了。
如果杜有忠真的是皇上的人,他們還怎麼去對付人家啊,靠山那麼大的。
見到了聖上,太后先問了一些身體方面的事兒,然後就說到了杜有忠,這個太學博士。
聖上笑道:“母后,不會您也聽進去了那些無稽之談吧。”
什麼只要有杜有忠教導,那肯定就能中的話,聖上聽了就覺得好笑,真要這樣,豈不是人人都成了進士老爺了?
那這朝堂上都不缺人才了。
太后說道:“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是不可否認,他教的人,好幾個都有出息了,比那些只會誇誇其談的人要好多了。”
這倒也是,只不過母后今天把他叫過來,絕對不會是來說杜有忠這個人的好處的吧,這根本不像她母后的性子。
果然,太后就說道:“你舅舅家裡,他的幼子,以後也繼承不了他的爵位,就是蒙蔭,也輪不到他,雖然到時候你可以給封個虛銜,但是到底不如科舉來的正經。哀家就開這個口,你跟杜有忠那個杜大人說說,讓他把你表弟收下來吧。”
這點兒要求,她一國之母說的也不過分。
不想讓自己的娘家都成為一事無成的蛀蟲,所以要憑本事自己去考科舉,讓皇上找一個靠譜的先生,那不是很好?
“朕記得這個小表弟不是在國子監讀書嗎?”聖上問道。
太后道:“那國子監的先生哪裡有杜大人的好?而且在國子監那邊的先生里,也沒有杜大人,哀家看著還不如讓杜大人單獨教呢。”
聖上說道:“杜有忠是朝廷的官員,不是外面的教書先生,師徒之宜,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兒,強逼著有什麼意思?既然小表弟想要拜杜有忠為先生,就要自己拿出誠意來,我們這樣施壓,效果就很不好。”
太后道:“身為太后,哀家連這一點兒權利也沒有?又不是為自己娘家要什麼權利和金銀珠寶,只不過是讓你說句話,你要是還把哀家當成是母親,就答應哀家這個事兒。”
聖上說道:“本來,朕是想著等幾年,皇子們都長大了,讓杜有忠教他們的,母后這樣,讓朕很為難。”
太后立刻說道:“皇子們也不需要走科舉之路,讓杜大人教,那是雙方面都糟蹋了,皇上難道不想杜大人多給你培養幾個人才?
哀家也是為杜大人著想,有幾個位高權重的人家的子弟當學生,以後別人也不敢上門了。不然老是騷擾算怎麼回事兒?哀家自認為,哀家的娘家算是頭一份了。
你要是不好意思,就說是哀家強逼著你的,那孝道逼著你的,這樣,錯誤都是哀家的。至於有人要說杜大人是沒有骨氣的人,呵呵,笑話,試問朝堂上任何一個人,能拒絕得了哀家和聖上的要求?要是誰敢說能,那麼就到哀家面前試試看!既然都是一樣的,那就別笑話別人,哀家可不是逼著人去殺人放火的,不過是讓杜大人收一個人,這和骨氣扯上什麼關係了?”
聖上想著,目前杜有忠的情況,如果讓他收下一個母后的娘家侄兒,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了,如果能把自己舅舅家交出來一個進士,那聖上自己本人也是高興的,走文官之路,總比武將要好的多自己也放心。
等過會兒看奏章的時候,跟胡鑫說一說吧,讓他給他岳父帶一句話,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了。
胡鑫下差了,別處沒有去,也沒有朝家裡趕,就直接去了岳父家。
而到了岳父家,看二郎也不在,岳父還沒有回來呢。
胡氏就說道:“從上次有了綁人的事兒,我們就讓二郎天天去接你姑父了。”
真是怕了這些人了,連朝廷官員都敢綁。
“是該小心些。”胡鑫點頭。
胡氏知道女婿過來是有公事要找自己的丈夫,所以也沒有多問。
等杜有忠過來,胡鑫和岳父大人就去了書房。
杜有忠說道:“太后娘家?這,”杜有忠有些哭笑不得,這種人家,怎麼也要人讀書啊,不是隨便就能的一個差事嗎?
胡鑫說道:“姑父,我覺得收下此人,也是有好處的,起碼外面的人不敢唧唧歪歪了。”
“是啊,有個太后做靠山,是比別人都強,不過,我還是要先考考這個孩子,如果不行,我還是不能收,大家都不要彼此耽誤。”
收太后娘家的人總比到時候收了妃子娘家的人要好,這很容易牽扯到後宮爭鬥中去,或者以後還能牽扯到奪嫡。
而太后,就沒有這個危險,皇后也不是太后娘家人,太后娘家也沒有送女人到後宮。
這就說明太后是個明白人,知道一旦太后娘家侄女兒進宮了,很容易引發各種矛盾。
太后心裡第一的,肯定是聖上了。
杜有忠答應見一見這個太后娘家的侄兒,這事情皇上也知道了,太后也明白了,太后點頭說道:“倒真是個明白人,沒有一口答應下來。”
聖上聽了好笑,“母后,你不是希望人家答應收下表弟的嗎?”
太后說道:“哀家是有那個想法,但是杜大人這樣做,哀家更放心。”
如果就因為自己這個太后的緣故,就嚇得立刻答應下來,那這人也教不出什麼好東西來,因材施教這才是王道。
聖上是聰明人,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然後也答應下來。
所以杜有忠就見到了太后娘家的這個叫歐陽雲傑的十三四歲的少年。
第一眼看起來的印象不錯,不像是紈絝子弟。
而且杜有忠和胡鑫也打聽了,這個歐陽雲傑在國子監的課程學的也不錯。
起碼這些條件都沒有讓杜有忠失望。
如果歐陽雲傑是像袁二爺那樣的人,他就是拼著不當官了,也不會收這個學生的。
“先生需要考我題目,那麼我能考考先生一些問題嗎?”
喲,還有些桀驁不馴呢,這是不服氣的意思?
有意思了,不怕這孩子桀驁不馴,就怕他是個扶不起的爛泥,杜有忠心裡已經有譜了,很平靜的說道:“有何不可?先生和學生都是可以互相考問的,如果雙方有一方不滿意,都可以不必繼續了!”
☆、第252章 升官
“先生放心,如果我不和先生的要求,我也不會繼續賴在這裡的。”他知道自己能到杜先生這裡,肯定是有太后姑母插了一槓子。
可是他也有他的驕傲,如果自己真的不行,那麼他也不必死活的賴在這裡。
杜有忠考人問題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至於歐陽雲傑有什麼問題要問杜有忠的,大家就不知道了。
不過今天后,眾人就知道杜有忠杜博士收下來太后的娘家侄兒歐陽雲傑。
這下子,暗地裡說酸話的人也多的是,大部分就是沒有被收下子弟的人家,說杜有忠是貪權怕勢,要不然怎麼別人都不收,偏偏就收了太后的侄兒呢?
不過這些話誰敢隨便亂說,那可是編排太后,太后是誰?是皇上的親娘!
還有人就反駁了,怎麼不收太后的娘家侄兒,就收你們家的人了,才不叫貪權怕勢?
真是什麼人都有!貪權怕勢?杜有忠聽到這樣的話,也不過是微微一笑,一點兒也不介意,如果真的一聽這話就受不住了,那麼他還能好好的活到現在?
但凡當官的,就不要說這個話,大家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皇家在服務,要是真是不貪權怕勢,那就是去做一個平頭百姓好了。
學成賣與帝王家,本身就是讀書人的心愿。
而且,大家的議論也不過是酸葡萄心裡,只是不好對太后那邊發作,所以才是柿子撿軟的捏罷了。
就是他只收寒門學子,也會被人說成是沽名釣譽,既然這樣,他想收誰就收誰,何必在意別人怎麼說呢?
對於自家爹收徒弟的事兒,杜榆也是知道內幕的,既然當了官,註定要被人管。
而且自家爹和大表哥都是有分寸的人,自然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兒的。
過後不久,楊大人的兒子竟然府試和院試都過了,直接成了新秀才一枚。
大家更是相信了杜有忠很會教人,但是杜有忠已經表示,他現在已經有兩個記名弟子了,近幾年就不想多收了,所以各位,還是都回去吧。
因為有太后撐腰,所以也沒有人敢再上門了,無形中給杜家減少了很多麻煩。
杜家和胡家都沒有和歐陽雲傑年齡相似的少女,所以也不會讓人覺得他們要攀附上太后娘家成為姻親。
一切都是很正常的,尤其有些人精子,想著楊大人也是皇上的心腹,如今一個學生是皇上心腹的兒子,一個學生是皇上的表弟,難道杜有忠本身就是皇上的人?
這不猜還好,一猜,原來對杜有忠羨慕嫉妒恨的人,也就消停了。
如果杜有忠真的是皇上的人,他們還怎麼去對付人家啊,靠山那麼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