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這一瞬間消逝了。如此迅速,以至於人們不能確定這一刻是否真的存在過。燈光和觀察外界的設施都恢復了正常。外面的風暴變得更猛烈了,但他們觀看著扭曲的圖像,卻能看得出兩片巨大的弧線簾幕被吹開,新生的星系出現了。
奇點爆炸了。新的宇宙誕生。
雷蒙特開始全力減速。“萊奧諾拉·克莉絲汀”號飛行的速度逐漸減緩,它飛向新生的光芒。
第二十二章
布德勞和尼爾森對視一眼,互相點點頭。他們笑了起來。“的確,沒錯。”天文學家開口說道。
雷蒙特不安地環顧整個天文觀察室。“什麼沒錯?”他質問道,伸出一根拇指指向一塊顯示屏,那裡可以看到空間中充滿躍動著的、白熱的微小光亮。
“我自己也看得出來。星系群之間還沒有完全分散開。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還只是氫雲,空間中的氫原子相對而言也算得上濃密。這代表著什麼?”
“我們指的是根據現有數據進行的計算。”布德勞說,“我剛才在與小組帶頭人討論。我們認為你有權利、並且也應當首先聽取我們的計算結果,從而做出決定。”
雷蒙特的語氣僵硬起來,“拉爾斯·特蘭德才是船長。”
“是的,是的。我們並不打算瞞著他,何況他現在又一次為我們這艘飛船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過飛船上的其他人就是另一回事了。現實點,查爾斯。你知道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雷蒙特雙手抱在胸前,“好吧,繼續說。”
尼爾森立刻進入了演講狀態。“別在意技術細節了。”他說,“這個結果實際上是從你之前交給我們的那個問題得出的,也就是判明物質和反物質各自的運行方向。你或許還記得我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那就是在整個宇宙的範圍還很小時,追蹤等離子體在宇宙磁場中的運動路徑。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安全地將飛船駕入屬於物質的那一半。
“而在進行上述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收集並處理了巨量的數據,並且得出了一個附帶的研究結果。這個宇宙是全新的,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混亂的。一切都還沒有定型。在我們周圍不遠的範圍之內——當然這個所謂的‘不遠’是相對於我們已經度過的旅程而言——存在著大量的物質聚合,也就是星系和原星系,而且它們運行的速度各不相同。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優勢。這就是說,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特別的超星系群、星系群,甚至是單獨的星系,把它當成我們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我們選擇的星系進化到恰當程度的時候,將我們與這個星系的相對速度改變為零。當然,我們不能隨心所欲,但至少可選的範圍是相當廣闊的。假如目標星系在我們到達時壽命已經超過 150 億年,我們就沒辦法活著到達那裡,除非採取繞行方式。另外,我們也沒法追上壽命不足 10 億年的星系。但其他所有星系都在我們的選擇範圍之內。
“而且……只要是這個範圍之內,無論我們怎麼選擇,到達那裡並且減速的飛船時間最多只需要幾個星期!”
雷蒙特驚訝地冒出了一句髒話。
“你瞧,”尼爾森解釋道,“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在我們到達那裡時,速度與我們幾乎完全相同的目標。”
“哦,沒錯。”雷蒙特嘟囔著,“這我明白。我只是不敢相信我們會有這麼好的運氣。”
“這不是運氣。”尼爾森說,“作為振盪的宇宙而言,這樣一個階段是必定會出現的。我們只需要利用這個事實就行。”
“最好還是由你來決定我們的坐標。”布德勞催促道,“而且是馬上。如果你決定舉行投票的話,其他那些白痴會互相爭吵幾個小時。而對於我們來說,每個小時的流逝都帶走了無法計算的宇宙時間,從而縮小了我們的選擇範圍。如果你願意告訴我們你的選擇,我就會立刻設計航線,很快飛船就可以向目標出發。船長會接受你的推薦。其他人則都會接受你給他們帶來的既成事實,(原文為法語)還會對你感恩戴德呢。你明白我在說什麼。”
雷蒙特來來回回地走了幾圈。他的靴子在甲板上發出咔嗒聲。他揉搓著已生出深刻皺紋的額頭。終於,他抬起頭來面對著另外兩個人。“我們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星系。”他說,“我們要的是一個能生存的行星。”
“我明白。”尼爾森贊同道,“我是否可以認為你需要的是一顆與地球年齡相差不多的行星?或者說這樣的一個恆星系統?比如說,年齡在 50 億年左右的。讓類似地球的那種生物圈發育成熟似乎確實需要這麼多時間。我想我們也可以在類似中生代的環境下生存,不過那樣做沒必要。”
“聽起來很有道理。”雷蒙特點點頭,“那裡有金屬嗎?”
“哦,是的。我們需要的是一顆像地球那樣富含重元素的行星。就算不是富含,起碼也不能太少,否則很難建立起工業文明。但是也不能太富,否則大多數土壤都會含有有毒的重金屬離子。因為重元素都是第一代恆星形成的,所以我們應該找一個年齡與我們銀河系差不多的星系。”
奇點爆炸了。新的宇宙誕生。
雷蒙特開始全力減速。“萊奧諾拉·克莉絲汀”號飛行的速度逐漸減緩,它飛向新生的光芒。
第二十二章
布德勞和尼爾森對視一眼,互相點點頭。他們笑了起來。“的確,沒錯。”天文學家開口說道。
雷蒙特不安地環顧整個天文觀察室。“什麼沒錯?”他質問道,伸出一根拇指指向一塊顯示屏,那裡可以看到空間中充滿躍動著的、白熱的微小光亮。
“我自己也看得出來。星系群之間還沒有完全分散開。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還只是氫雲,空間中的氫原子相對而言也算得上濃密。這代表著什麼?”
“我們指的是根據現有數據進行的計算。”布德勞說,“我剛才在與小組帶頭人討論。我們認為你有權利、並且也應當首先聽取我們的計算結果,從而做出決定。”
雷蒙特的語氣僵硬起來,“拉爾斯·特蘭德才是船長。”
“是的,是的。我們並不打算瞞著他,何況他現在又一次為我們這艘飛船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過飛船上的其他人就是另一回事了。現實點,查爾斯。你知道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雷蒙特雙手抱在胸前,“好吧,繼續說。”
尼爾森立刻進入了演講狀態。“別在意技術細節了。”他說,“這個結果實際上是從你之前交給我們的那個問題得出的,也就是判明物質和反物質各自的運行方向。你或許還記得我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那就是在整個宇宙的範圍還很小時,追蹤等離子體在宇宙磁場中的運動路徑。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安全地將飛船駕入屬於物質的那一半。
“而在進行上述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收集並處理了巨量的數據,並且得出了一個附帶的研究結果。這個宇宙是全新的,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混亂的。一切都還沒有定型。在我們周圍不遠的範圍之內——當然這個所謂的‘不遠’是相對於我們已經度過的旅程而言——存在著大量的物質聚合,也就是星系和原星系,而且它們運行的速度各不相同。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優勢。這就是說,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特別的超星系群、星系群,甚至是單獨的星系,把它當成我們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我們選擇的星系進化到恰當程度的時候,將我們與這個星系的相對速度改變為零。當然,我們不能隨心所欲,但至少可選的範圍是相當廣闊的。假如目標星系在我們到達時壽命已經超過 150 億年,我們就沒辦法活著到達那裡,除非採取繞行方式。另外,我們也沒法追上壽命不足 10 億年的星系。但其他所有星系都在我們的選擇範圍之內。
“而且……只要是這個範圍之內,無論我們怎麼選擇,到達那裡並且減速的飛船時間最多只需要幾個星期!”
雷蒙特驚訝地冒出了一句髒話。
“你瞧,”尼爾森解釋道,“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在我們到達那裡時,速度與我們幾乎完全相同的目標。”
“哦,沒錯。”雷蒙特嘟囔著,“這我明白。我只是不敢相信我們會有這麼好的運氣。”
“這不是運氣。”尼爾森說,“作為振盪的宇宙而言,這樣一個階段是必定會出現的。我們只需要利用這個事實就行。”
“最好還是由你來決定我們的坐標。”布德勞催促道,“而且是馬上。如果你決定舉行投票的話,其他那些白痴會互相爭吵幾個小時。而對於我們來說,每個小時的流逝都帶走了無法計算的宇宙時間,從而縮小了我們的選擇範圍。如果你願意告訴我們你的選擇,我就會立刻設計航線,很快飛船就可以向目標出發。船長會接受你的推薦。其他人則都會接受你給他們帶來的既成事實,(原文為法語)還會對你感恩戴德呢。你明白我在說什麼。”
雷蒙特來來回回地走了幾圈。他的靴子在甲板上發出咔嗒聲。他揉搓著已生出深刻皺紋的額頭。終於,他抬起頭來面對著另外兩個人。“我們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星系。”他說,“我們要的是一個能生存的行星。”
“我明白。”尼爾森贊同道,“我是否可以認為你需要的是一顆與地球年齡相差不多的行星?或者說這樣的一個恆星系統?比如說,年齡在 50 億年左右的。讓類似地球的那種生物圈發育成熟似乎確實需要這麼多時間。我想我們也可以在類似中生代的環境下生存,不過那樣做沒必要。”
“聽起來很有道理。”雷蒙特點點頭,“那裡有金屬嗎?”
“哦,是的。我們需要的是一顆像地球那樣富含重元素的行星。就算不是富含,起碼也不能太少,否則很難建立起工業文明。但是也不能太富,否則大多數土壤都會含有有毒的重金屬離子。因為重元素都是第一代恆星形成的,所以我們應該找一個年齡與我們銀河系差不多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