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就算其他的人我們都可以不在意,可是我們的家人呢?家父現在年事已高,應家五世公卿的門楣,他怎麼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墮入佞幸之流?”
“我們說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啊?”陽洙勃然大怒,“你我之間的感情是什麼你自己不清楚嗎?怎麼會莫名其妙想到佞幸這個詞上面去啊?”
“世人對這樣的事情一概都是如此看待的!”
“世人重要還是我重要啊?”陽洙大聲道,“你明明是喜歡我的!”
崇優抬起眼睛看他,心頭一剎那間酸楚難耐,感覺就好像不知道該怎麼再面對他,再談下去,恐怕不是心緒煩亂地發瘋,就是衝進他懷裡大哭。
“崇優……”陽洙捧著他的臉,一直凝望進他的眼眸深處,“你是喜歡我的,對不對?”
“這並不重要,重要是我們不能在一起,”應崇優痛苦地搖著頭,“我無法不顧念父親,陛下也有自己的家人……太后娘娘會如何反應呢?魏妃娘娘要怎麼辦?”
“太后倒也罷了,關魏妃什麼事?”
“陛下,”應崇優長嘆一聲,“這就是你我之間最大的不同。臣總是要考慮那些你不屑一顧的方方面面,臣希望不要因為自己而傷害任何一個人。”
“這是不可能做到的。”陽洙冷笑一聲,“你要想不傷害他們,就勢必要傷害朕。人世上很多事情並無對錯,要傷害哪一方只視乎選擇而定。如果沒有你,朕就會像一個普通的皇帝一樣,三千佳麗,無一縈心。你以為這樣魏妃就會更幸福一點嗎?”
應崇優被問得一時梗住,好半天才低聲道:“我是說,如果陛下能放棄對臣的執念,也許終有一天會與魏妃……”
陽洙不禁皺了皺眉頭,無奈地道:“你以為喜歡一個人那麼簡單嗎?因為沒有你,朕就會愛上魏妃或者其他什么女人?你把朕的心當成什麼了?”
應崇優微微側過臉去,閉口不答,眸中卻是情愁百轉,仿佛有萬千言語,只是不想說出口來。跟此時的陽洙談論愛情,實在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他現在初次動情,正是愛火如焚之際,自以為這一刻的感覺可以燃燒一生,卻不知道時間會是治癒一切激情的良藥,從未失效過。
如果真的狠心割離,他的痛,又能持續幾天?
就如同當年獨自留在山上的自己,眼望著師兄離去的背影,以為傷心難過會得一生,卻不料短短數年,已可坦然回首,仿佛看一段年少輕狂。
未經歲月沉澱,那終歸只是激情,不是感情。
懦弱也罷,自保也好,二十七歲的滄桑男子,早已沒了那些沸騰的熱血,可以和青春如火的少年一起燃燒,所以那些刺痛般的心動,最好還是及早壓制,永遠不要有開始。
陽洙看著應崇優短暫動搖後又逐漸堅定起來的表情,心頭不由一沉,一片濕濕的涼意漫過胸口,失望如毒蛇般開始齧咬理智,幾乎是在沒有完全回過神的時候,他就已將雙唇狠狠地碾壓了下去,蓋在應崇優冰涼的嘴唇上。因為掙扎廝磨,不知誰的牙齒劃破了誰的唇,只知道咸腥的味道滲過舌尖,視線中一抹鮮紅血痕,正印在應崇優口角邊,被他蒼白的膚色一襯,顯得格外怵目。
“朕本來以為,回到帝都之後,我們又可以像以前一樣,朝夕相伴,形影相依,說很多的知心話……”陽洙怔怔地看著那抹血痕,心痛如絞,“你為什麼一定要拒絕呢?你對朕,難道就沒有一點點的動心?”
應崇優忍住心中酸澀,仍是低著頭道:“陛下至尊天子,臣仰視難及,何敢奢望同行……”
“你住口,不許再說這些應對之詞!”陽洙將他向後一推,“朕對你推心置腹,可是你……氣死了氣死了,真是被你給氣死了!”
應崇優被他推得踉蹌後退了幾步,為平穩身子,扶住了旁邊的一株梨樹,一時間枝幹搖動,落花如雪,沾了他滿頭滿身。
陽洙呆呆地看著此情此景,喃喃道:“花都謝了……原來春天,是這麼容易就過去的……只是花落了還會開,人要是變了,還能再變回來嗎?”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應崇優輕聲嘆道,“臣變了,陛下何嘗沒有變,這普天之下,能有誰是一直不變的呢?……陛下的真情,恕臣不能回報。臣先告退,請陛下保重……”
滿天花雨中,應崇優衣袂輕飄,緩慢卻又堅決地轉過身去。陽洙眼看著身影漸遠,卻是無計相留,唯有抓起滿桌的落花,狠狠砸向空中。
帝台之上,九五之尊,然而縱有赫赫威權,卻依舊擋不住春光凋謝,如水而逝。
在奪得了天下之後,陽洙突然覺得,自己在這宮牆帝居之內,反而變得更加孤單寂寞。
第二十一章
重熙十九年四月初,太傅應博致仕回原籍采邑,皇帝賜以金冊玉筆,加公爵銜,賜祿恩養。其餘復國功臣俱有恩賞,個個心服。
四月十二,頒旨誅孟氏全族,屍身俱火葬。行刑時嚎哭聲震天,狀極悽慘。
這兩樁事畢後,朝局更是平穩。新法在各地的推行狀況良好,民生狀況氣象日新,連月幾場春雨,仿佛更是預示著今年的好收成。
然而在這一片大好情勢下,沒有人知道位於尊榮與讚譽頂端的皇帝陛下,為什麼會越來越少見笑容,更沒有人知道,一場更大的波亂,也即將發生。
“你說什麼?”應霖跳起身來,全然忘了手中捧著茶碗,結果有半盞茶水飛濺出來,濕了衣襟。
應崇優默默起身,取了一條布巾給他擦拭。
“先別管我的衣服!”應霖雙眉豎起,抓住堂弟的手,“這些年你隨軍征戰,從北到南吃了多少苦,好容易有了今日的榮耀,怎麼突然打算要辭官?跟大伯父說過了嗎?”
“今晚就準備給他老人家寫信。”
“可到底是為什麼啊?難道……”應霖覷看著堂弟的臉色,小心地猜測道,“是不是皇上……有些為難你?”
“不,”應崇優快速地否認,“我只是不太適應朝廷的拘束,與皇上無關。”
他反應如此之快,應霖心中反而更生疑竇,只是不好多問,唯有嘆息一聲:“你要覺得這樣好,也沒什麼,不過大伯父一心想讓你繼承應家太傅門楣,總要給他一個理由。”
“父親失望是難免的,不過他素來知道我的性情,也不會多加勉強。何況,當初也是說好了的……”
“什麼當初?”
“呃,當初護駕北上,父親說過功成之後,一切隨我心意。”
“他說說而已,心裡還是對你寄予厚望的。”應霖無奈地搖著頭,“當臣子真是難啊,人家都是唯恐得不到皇上的寵信,你的麻煩卻是恩寵太多……”
“霖哥,”應崇優正色道,“這類話以後不要再說了,尤其在父親和皇上面前,更要慎言。”
“這個我知道……”應霖正答應著,外廂突然響起車馬喧鬧之聲,讓屋子裡的兩個人都有些訝異,一齊起身出門,查看是怎麼一回事。
應府的書院是與主院以花圃分隔的獨立院落,因為歷代應氏家主都喜歡直接從書房出門上朝,還修有一條寬寬的青石路直通後門,讓車轎皆可直接駛入院中,十分方便。堂兄弟兩人剛出來,一眼就看見一輛黑油油的烏氈馬車,正從那條青石路上風風火火地駛進來,逕自闖到階前才急速停下,應家老僕應海小跑著跟在旁邊,雖是滿面不贊成之色,但好像也不敢強行阻攔,在看到兩位少主人時,立即上前稟報:“大少爺,侄少爺,是楊大人,他堅持要直接進來……”
“楊晨?”應霖皺起眉頭,看了看應崇優,“這裡可是太傅府,他以為是你師兄就能這樣無禮嗎?”
話音未落,馬車的車簾已被掀開,楊晨跳了出來,一身藕色便衣零亂破爛,髮髻鬆散,面色蒼白,額上一片冷汗。
“出什麼事了?”應崇優搶步上前,急急地問道。
楊晨抿緊嘴角,先沒有回答,而是轉過身去,從車廂里又抱出一個人來。
應崇優定睛一看,頓時大驚失色:“小七!小七怎麼了?受了傷嗎?快……快到廂房裡來……”
楊晨抱著傷者,跟在應崇優的身後快步奔向側翼的一間小小臥房。應霖在原地待了一會兒,感覺到事情不太尋常,急忙回頭吩咐應海道:“後門所有知道這輛馬車進來的人要通通封口,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不許跟任何人提起,明白嗎?”
“我們說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啊?”陽洙勃然大怒,“你我之間的感情是什麼你自己不清楚嗎?怎麼會莫名其妙想到佞幸這個詞上面去啊?”
“世人對這樣的事情一概都是如此看待的!”
“世人重要還是我重要啊?”陽洙大聲道,“你明明是喜歡我的!”
崇優抬起眼睛看他,心頭一剎那間酸楚難耐,感覺就好像不知道該怎麼再面對他,再談下去,恐怕不是心緒煩亂地發瘋,就是衝進他懷裡大哭。
“崇優……”陽洙捧著他的臉,一直凝望進他的眼眸深處,“你是喜歡我的,對不對?”
“這並不重要,重要是我們不能在一起,”應崇優痛苦地搖著頭,“我無法不顧念父親,陛下也有自己的家人……太后娘娘會如何反應呢?魏妃娘娘要怎麼辦?”
“太后倒也罷了,關魏妃什麼事?”
“陛下,”應崇優長嘆一聲,“這就是你我之間最大的不同。臣總是要考慮那些你不屑一顧的方方面面,臣希望不要因為自己而傷害任何一個人。”
“這是不可能做到的。”陽洙冷笑一聲,“你要想不傷害他們,就勢必要傷害朕。人世上很多事情並無對錯,要傷害哪一方只視乎選擇而定。如果沒有你,朕就會像一個普通的皇帝一樣,三千佳麗,無一縈心。你以為這樣魏妃就會更幸福一點嗎?”
應崇優被問得一時梗住,好半天才低聲道:“我是說,如果陛下能放棄對臣的執念,也許終有一天會與魏妃……”
陽洙不禁皺了皺眉頭,無奈地道:“你以為喜歡一個人那麼簡單嗎?因為沒有你,朕就會愛上魏妃或者其他什么女人?你把朕的心當成什麼了?”
應崇優微微側過臉去,閉口不答,眸中卻是情愁百轉,仿佛有萬千言語,只是不想說出口來。跟此時的陽洙談論愛情,實在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他現在初次動情,正是愛火如焚之際,自以為這一刻的感覺可以燃燒一生,卻不知道時間會是治癒一切激情的良藥,從未失效過。
如果真的狠心割離,他的痛,又能持續幾天?
就如同當年獨自留在山上的自己,眼望著師兄離去的背影,以為傷心難過會得一生,卻不料短短數年,已可坦然回首,仿佛看一段年少輕狂。
未經歲月沉澱,那終歸只是激情,不是感情。
懦弱也罷,自保也好,二十七歲的滄桑男子,早已沒了那些沸騰的熱血,可以和青春如火的少年一起燃燒,所以那些刺痛般的心動,最好還是及早壓制,永遠不要有開始。
陽洙看著應崇優短暫動搖後又逐漸堅定起來的表情,心頭不由一沉,一片濕濕的涼意漫過胸口,失望如毒蛇般開始齧咬理智,幾乎是在沒有完全回過神的時候,他就已將雙唇狠狠地碾壓了下去,蓋在應崇優冰涼的嘴唇上。因為掙扎廝磨,不知誰的牙齒劃破了誰的唇,只知道咸腥的味道滲過舌尖,視線中一抹鮮紅血痕,正印在應崇優口角邊,被他蒼白的膚色一襯,顯得格外怵目。
“朕本來以為,回到帝都之後,我們又可以像以前一樣,朝夕相伴,形影相依,說很多的知心話……”陽洙怔怔地看著那抹血痕,心痛如絞,“你為什麼一定要拒絕呢?你對朕,難道就沒有一點點的動心?”
應崇優忍住心中酸澀,仍是低著頭道:“陛下至尊天子,臣仰視難及,何敢奢望同行……”
“你住口,不許再說這些應對之詞!”陽洙將他向後一推,“朕對你推心置腹,可是你……氣死了氣死了,真是被你給氣死了!”
應崇優被他推得踉蹌後退了幾步,為平穩身子,扶住了旁邊的一株梨樹,一時間枝幹搖動,落花如雪,沾了他滿頭滿身。
陽洙呆呆地看著此情此景,喃喃道:“花都謝了……原來春天,是這麼容易就過去的……只是花落了還會開,人要是變了,還能再變回來嗎?”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應崇優輕聲嘆道,“臣變了,陛下何嘗沒有變,這普天之下,能有誰是一直不變的呢?……陛下的真情,恕臣不能回報。臣先告退,請陛下保重……”
滿天花雨中,應崇優衣袂輕飄,緩慢卻又堅決地轉過身去。陽洙眼看著身影漸遠,卻是無計相留,唯有抓起滿桌的落花,狠狠砸向空中。
帝台之上,九五之尊,然而縱有赫赫威權,卻依舊擋不住春光凋謝,如水而逝。
在奪得了天下之後,陽洙突然覺得,自己在這宮牆帝居之內,反而變得更加孤單寂寞。
第二十一章
重熙十九年四月初,太傅應博致仕回原籍采邑,皇帝賜以金冊玉筆,加公爵銜,賜祿恩養。其餘復國功臣俱有恩賞,個個心服。
四月十二,頒旨誅孟氏全族,屍身俱火葬。行刑時嚎哭聲震天,狀極悽慘。
這兩樁事畢後,朝局更是平穩。新法在各地的推行狀況良好,民生狀況氣象日新,連月幾場春雨,仿佛更是預示著今年的好收成。
然而在這一片大好情勢下,沒有人知道位於尊榮與讚譽頂端的皇帝陛下,為什麼會越來越少見笑容,更沒有人知道,一場更大的波亂,也即將發生。
“你說什麼?”應霖跳起身來,全然忘了手中捧著茶碗,結果有半盞茶水飛濺出來,濕了衣襟。
應崇優默默起身,取了一條布巾給他擦拭。
“先別管我的衣服!”應霖雙眉豎起,抓住堂弟的手,“這些年你隨軍征戰,從北到南吃了多少苦,好容易有了今日的榮耀,怎麼突然打算要辭官?跟大伯父說過了嗎?”
“今晚就準備給他老人家寫信。”
“可到底是為什麼啊?難道……”應霖覷看著堂弟的臉色,小心地猜測道,“是不是皇上……有些為難你?”
“不,”應崇優快速地否認,“我只是不太適應朝廷的拘束,與皇上無關。”
他反應如此之快,應霖心中反而更生疑竇,只是不好多問,唯有嘆息一聲:“你要覺得這樣好,也沒什麼,不過大伯父一心想讓你繼承應家太傅門楣,總要給他一個理由。”
“父親失望是難免的,不過他素來知道我的性情,也不會多加勉強。何況,當初也是說好了的……”
“什麼當初?”
“呃,當初護駕北上,父親說過功成之後,一切隨我心意。”
“他說說而已,心裡還是對你寄予厚望的。”應霖無奈地搖著頭,“當臣子真是難啊,人家都是唯恐得不到皇上的寵信,你的麻煩卻是恩寵太多……”
“霖哥,”應崇優正色道,“這類話以後不要再說了,尤其在父親和皇上面前,更要慎言。”
“這個我知道……”應霖正答應著,外廂突然響起車馬喧鬧之聲,讓屋子裡的兩個人都有些訝異,一齊起身出門,查看是怎麼一回事。
應府的書院是與主院以花圃分隔的獨立院落,因為歷代應氏家主都喜歡直接從書房出門上朝,還修有一條寬寬的青石路直通後門,讓車轎皆可直接駛入院中,十分方便。堂兄弟兩人剛出來,一眼就看見一輛黑油油的烏氈馬車,正從那條青石路上風風火火地駛進來,逕自闖到階前才急速停下,應家老僕應海小跑著跟在旁邊,雖是滿面不贊成之色,但好像也不敢強行阻攔,在看到兩位少主人時,立即上前稟報:“大少爺,侄少爺,是楊大人,他堅持要直接進來……”
“楊晨?”應霖皺起眉頭,看了看應崇優,“這裡可是太傅府,他以為是你師兄就能這樣無禮嗎?”
話音未落,馬車的車簾已被掀開,楊晨跳了出來,一身藕色便衣零亂破爛,髮髻鬆散,面色蒼白,額上一片冷汗。
“出什麼事了?”應崇優搶步上前,急急地問道。
楊晨抿緊嘴角,先沒有回答,而是轉過身去,從車廂里又抱出一個人來。
應崇優定睛一看,頓時大驚失色:“小七!小七怎麼了?受了傷嗎?快……快到廂房裡來……”
楊晨抱著傷者,跟在應崇優的身後快步奔向側翼的一間小小臥房。應霖在原地待了一會兒,感覺到事情不太尋常,急忙回頭吩咐應海道:“後門所有知道這輛馬車進來的人要通通封口,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不許跟任何人提起,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