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這……這是怎麼回事?”陽洙指著最後兩條,“太傅應博,恩賞至原籍采邑養老,什麼意思?”
“陛下,家父告老致仕,有三個原因,”應崇優前行一步,低聲道,“其一,家父年事已高,為對付孟釋青已耗盡心神,再難支撐,就是留在朝中,對皇上也無多大助益;其二,這次論功行賞,雖然儘量考慮周全,總難免有人心懷不滿,若是以家父之功,尚且卸職退任,其他人就更無話好說;其三,我應家原籍,本是皇陵之地,距京城僅百里之遙,並不偏遠,以局外人之身份,更能看清朝局紛擾,隨時都可為皇上解憂。因此,請陛下准奏。”
“可是……”
“臣以人子之心,也希望家父能安養老年,請陛下恩准。”
陽洙看了他半晌,嘆一口氣,“好,就算老太傅致仕有理,但你這條算什麼,樞相少府平調掌政使,這就是朕對你的獎賞?你父子倆謙虛也不用這樣吧?這不擺明要讓人笑話朕,說朕對你不公嗎?”
“陛下……”
“不用說了,老太傅的其一其二其三朕不小心聽了,只好恩准,你的三三四四朕是不會聽的,你先安靜地等一會兒。”陽洙提起硃筆,將最後一條改為“樞相少府應崇優升檢校少保,加伯爵銜”,自己再看一遍,笑道,“好啦,賞罰的事都定了,可以輕鬆幾天了。”
“陛下的意思,對孟氏族黨的處治也已確定?”
“是啊。”
“請問是……”
“孟氏誅九族。其黨羽定罪後,主犯斬首,家族中男丁流徙,女子官賣。”陽洙吐出這句話後,看了應崇優一眼,“你有什麼異議嗎?”
應崇優默然半晌,搖了搖頭,“孟釋青身犯數項不赦之罪,按律確該如此。雖然臣心有不忍,也不能強求陛下置朝廷法度於不顧。”
陽洙抿緊嘴唇,慢慢道:“你明白就好……不說這個了,今天太陽好,陪朕去御園走走。”說著便立起身來。
應崇優怔了怔,神情剛見遲疑,陽洙已轉頭瞪了過來:“怎麼了?快走啊!”
“是……”
兩人出了前殿,步行前往御園,一路上陽洙幾次三番,將跟在身後的應崇優拉至並肩,但沒過多久他就又刻意後退半步,來回幾次,讓沒耐心的皇帝差不多快要生起氣來。
此時已是帝都暮春時節,園中的桃、李、梨、杏、櫻桃、玉蘭、海棠,各色花樹都已是枝葉漸茂,落英滿地,一派傷春氣息。其實這番景致兩人當年都相攜賞玩過多次,這一回舊地重遊,彼此的心境卻已改變了很多。
“崇優,你看那邊的石桌石椅!以前我們常坐在那裡,裝作在下棋,實際上卻在演練行兵排陣之法,有一次你忘了蓋茶盅,花瓣掉進去一堆,朕偷偷給你換了一杯你都沒察覺,樣子呆呆的真可笑。是不是?”
應崇優淡淡地笑了笑,低聲道:“臣……不記得了。”
陽洙伸手揪下一朵碧玉桃,狠狠揉碎。
兩人又無語前行了一段,陽洙終是按捺不住,一把將應崇優拉到面前,直接地問道;“這半年來你還沒消氣啊?”
應崇優微微一怔,但隨即垂下眼帘:“臣未曾生氣。”
“你現在除了公事,幾乎都不跟朕說話了,這也叫沒生氣?看來對於魏王的死,你至今仍未能釋懷……”
“魏王死後哀榮,魏氏家族也未受誅連,陛下如此恩寬,誰敢多言?”
“朕明知魏聿平會反,還同意你去平城營,是朕不對。可是朕真的無意賜死魏王。當時朕一時氣惱,失手傷了你,現在朕跟你道歉,你就不要總板著臉了,好不好?”
“臣不敢。臣當初力爭要出使平城營,因為思慮不周,還險些有礙陛下行事,應該是臣向陛下請罪才是。”
“你到底有完沒完?”陽洙見應崇優還是不冷不熱的樣子,微覺焦躁,“除了平城軍那件事外,朕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做錯了,讓你對朕這麼冷淡!?”
“臣不是冷淡,只是自覺以前過於疏忽君臣禮儀,在反省罷了。”
“你……那朕特旨給你,在朕面前可以免去一切君臣俗禮。”
“此旨不合常理,臣不敢奉詔,請皇上收回成命。”
陽洙定定地看著他,抿著嘴默然了半晌,最終還是下了決心,緩緩開口道:“崇優,你已經發現了,是不是?”
應崇優心頭一跳,顴骨處湧上一抹不自然的微紅,避開了陽洙灼熱的視線:“臣不知皇上所指何意……”
“你刻意疏遠朕,是不是因為發現朕對你……除了君臣師生的情份外,還多了愛戀之心?”陽洙一咬牙,乾脆直接捅破了那層薄薄的窗戶紙。
應崇優微微一震,後退幾步,神情頓見倉皇。
對陽洙所表露的戀慕之情,他並不意外,意外的只是他居然會選擇這麼快就當麵攤牌,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你不要逃,我們今天一定要把話說清楚,”陽洙速追幾步,抓著應崇優的胳膊將他又拉了回來,“對於這份感情,朕也試圖極力克制過,但是沒有用……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只要一看見你,心裡就像有一盆火在燒著,怎麼澆都澆不滅。以前朕怕你生氣,什麼也不敢說,以為只有忍耐才是唯一能做的事情,所以這半年來,雖然你的疏遠讓朕很難過,朕也沒有多說什麼。可是不久前,朕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這才知道兩個男人在一起,一樣可以很幸福。既然他們能做到,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我們之間相濡以沫同生共死積累下的感情,難道不是比世上任何一對相愛的人更深厚嗎?”
面對這番熱烈的傾訴,應崇優有些招架不住,只能拼力壓抑住自己動盪的心緒,想要維持平靜的表情,但是一開口,聲音卻有些發顫:“陛下既知多年君臣之情不易,這些荒唐之言,就請及早忘卻,以後不要再提。”
“荒唐?”陽洙心頭一痛,面上已漸失血色,“這就是你的想法?你覺得朕對你的感情,只是個荒唐的錯誤?”
應崇優艱澀地咽了一口唾液,努力在他灼灼的目光前穩住心神,低聲道:“這的確是錯,但錯不在陛下,而在於微臣……臣比你年長,又身為引導者,是臣自己行為差池,才會影響到陛下誤入歧途……”
“你說這是歧途?”陽洙暗暗咬緊了牙根。
“這終究不是君臣之間應有的正道。陛下身負天下萬民的期望,不可耽迷於情愛,而臣身為家中獨子,也有不可逃避的責任。我們都不能夠蒙起眼睛,當所有的障礙都不存在,只任性地索求自己的快樂……”
“崇優,”陽洙深吸一口氣,將掌心貼在應崇優的面頰上,拇指輕輕摩動,“只要一小會兒,你先放下那些責任束縛,只跟朕講一下感情好不好?”
“感情?”應崇優的唇邊浮起淡淡的苦笑,“你以為臣不懂感情嗎?臣就是因為太懂,才知道感情有多麼的虛無。當年你在宮中,孤苦無依,四面楚歌,我是你的第一個夥伴,第一個朋友,所以你才會這麼依戀我,喜歡我。說到底,這不過是宮中相依相扶那兩年所造成的影響而已,過不了幾年,你就會淡忘的……”
“不會!”陽洙急切地打斷了他。“我們在宮裡兩年,可是離開京城卻有三年,這三年間你見過朕的感情有絲毫的減淡嗎?”
“那是因為臣一直都待在您身邊的緣故,一旦臣離開陛下……”
“你休想!”陽洙抓住應崇優的胳膊,用力將他扯進懷中,用雙臂緊緊箍住,強迫他仰起臉來,四片唇瓣相距不過半分,吐息交融,空氣中瞬間便充滿了危險而又曖昧的味道。
可是應崇優的目光,卻在此時變得比方才更加清澈,更加寧靜,也更加憂傷。
甚至已經憂傷到了淒楚的程度。
陽洙用發紅的眼睛緊緊盯著懷中人好久,暴烈的情緒最終還是慢慢地軟化了下來,“崇優,你不要這樣……你相信朕,這絕不是一時的迷戀,我們在一起,可以比任何人都幸福……”
“你聽我說,”應崇優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呼吸,慢慢道,“有一些感情,雖然無所謂對錯,但總是需要控制的。你是大淵朝的皇帝,我是你的臣子,這才是被世人所接受的關係,一旦超越了它,群臣的物議,後世的評論,會怎麼說你我二人?”
“那些東西有什麼要緊的?”陽洙瞪著他,“明明是你教我的,最重要的就是百姓,只要我認真做一個好皇帝,努力讓朝局清明,百姓富足,其他的事誰插得上嘴。
“陛下,家父告老致仕,有三個原因,”應崇優前行一步,低聲道,“其一,家父年事已高,為對付孟釋青已耗盡心神,再難支撐,就是留在朝中,對皇上也無多大助益;其二,這次論功行賞,雖然儘量考慮周全,總難免有人心懷不滿,若是以家父之功,尚且卸職退任,其他人就更無話好說;其三,我應家原籍,本是皇陵之地,距京城僅百里之遙,並不偏遠,以局外人之身份,更能看清朝局紛擾,隨時都可為皇上解憂。因此,請陛下准奏。”
“可是……”
“臣以人子之心,也希望家父能安養老年,請陛下恩准。”
陽洙看了他半晌,嘆一口氣,“好,就算老太傅致仕有理,但你這條算什麼,樞相少府平調掌政使,這就是朕對你的獎賞?你父子倆謙虛也不用這樣吧?這不擺明要讓人笑話朕,說朕對你不公嗎?”
“陛下……”
“不用說了,老太傅的其一其二其三朕不小心聽了,只好恩准,你的三三四四朕是不會聽的,你先安靜地等一會兒。”陽洙提起硃筆,將最後一條改為“樞相少府應崇優升檢校少保,加伯爵銜”,自己再看一遍,笑道,“好啦,賞罰的事都定了,可以輕鬆幾天了。”
“陛下的意思,對孟氏族黨的處治也已確定?”
“是啊。”
“請問是……”
“孟氏誅九族。其黨羽定罪後,主犯斬首,家族中男丁流徙,女子官賣。”陽洙吐出這句話後,看了應崇優一眼,“你有什麼異議嗎?”
應崇優默然半晌,搖了搖頭,“孟釋青身犯數項不赦之罪,按律確該如此。雖然臣心有不忍,也不能強求陛下置朝廷法度於不顧。”
陽洙抿緊嘴唇,慢慢道:“你明白就好……不說這個了,今天太陽好,陪朕去御園走走。”說著便立起身來。
應崇優怔了怔,神情剛見遲疑,陽洙已轉頭瞪了過來:“怎麼了?快走啊!”
“是……”
兩人出了前殿,步行前往御園,一路上陽洙幾次三番,將跟在身後的應崇優拉至並肩,但沒過多久他就又刻意後退半步,來回幾次,讓沒耐心的皇帝差不多快要生起氣來。
此時已是帝都暮春時節,園中的桃、李、梨、杏、櫻桃、玉蘭、海棠,各色花樹都已是枝葉漸茂,落英滿地,一派傷春氣息。其實這番景致兩人當年都相攜賞玩過多次,這一回舊地重遊,彼此的心境卻已改變了很多。
“崇優,你看那邊的石桌石椅!以前我們常坐在那裡,裝作在下棋,實際上卻在演練行兵排陣之法,有一次你忘了蓋茶盅,花瓣掉進去一堆,朕偷偷給你換了一杯你都沒察覺,樣子呆呆的真可笑。是不是?”
應崇優淡淡地笑了笑,低聲道:“臣……不記得了。”
陽洙伸手揪下一朵碧玉桃,狠狠揉碎。
兩人又無語前行了一段,陽洙終是按捺不住,一把將應崇優拉到面前,直接地問道;“這半年來你還沒消氣啊?”
應崇優微微一怔,但隨即垂下眼帘:“臣未曾生氣。”
“你現在除了公事,幾乎都不跟朕說話了,這也叫沒生氣?看來對於魏王的死,你至今仍未能釋懷……”
“魏王死後哀榮,魏氏家族也未受誅連,陛下如此恩寬,誰敢多言?”
“朕明知魏聿平會反,還同意你去平城營,是朕不對。可是朕真的無意賜死魏王。當時朕一時氣惱,失手傷了你,現在朕跟你道歉,你就不要總板著臉了,好不好?”
“臣不敢。臣當初力爭要出使平城營,因為思慮不周,還險些有礙陛下行事,應該是臣向陛下請罪才是。”
“你到底有完沒完?”陽洙見應崇優還是不冷不熱的樣子,微覺焦躁,“除了平城軍那件事外,朕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做錯了,讓你對朕這麼冷淡!?”
“臣不是冷淡,只是自覺以前過於疏忽君臣禮儀,在反省罷了。”
“你……那朕特旨給你,在朕面前可以免去一切君臣俗禮。”
“此旨不合常理,臣不敢奉詔,請皇上收回成命。”
陽洙定定地看著他,抿著嘴默然了半晌,最終還是下了決心,緩緩開口道:“崇優,你已經發現了,是不是?”
應崇優心頭一跳,顴骨處湧上一抹不自然的微紅,避開了陽洙灼熱的視線:“臣不知皇上所指何意……”
“你刻意疏遠朕,是不是因為發現朕對你……除了君臣師生的情份外,還多了愛戀之心?”陽洙一咬牙,乾脆直接捅破了那層薄薄的窗戶紙。
應崇優微微一震,後退幾步,神情頓見倉皇。
對陽洙所表露的戀慕之情,他並不意外,意外的只是他居然會選擇這麼快就當麵攤牌,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你不要逃,我們今天一定要把話說清楚,”陽洙速追幾步,抓著應崇優的胳膊將他又拉了回來,“對於這份感情,朕也試圖極力克制過,但是沒有用……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只要一看見你,心裡就像有一盆火在燒著,怎麼澆都澆不滅。以前朕怕你生氣,什麼也不敢說,以為只有忍耐才是唯一能做的事情,所以這半年來,雖然你的疏遠讓朕很難過,朕也沒有多說什麼。可是不久前,朕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這才知道兩個男人在一起,一樣可以很幸福。既然他們能做到,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我們之間相濡以沫同生共死積累下的感情,難道不是比世上任何一對相愛的人更深厚嗎?”
面對這番熱烈的傾訴,應崇優有些招架不住,只能拼力壓抑住自己動盪的心緒,想要維持平靜的表情,但是一開口,聲音卻有些發顫:“陛下既知多年君臣之情不易,這些荒唐之言,就請及早忘卻,以後不要再提。”
“荒唐?”陽洙心頭一痛,面上已漸失血色,“這就是你的想法?你覺得朕對你的感情,只是個荒唐的錯誤?”
應崇優艱澀地咽了一口唾液,努力在他灼灼的目光前穩住心神,低聲道:“這的確是錯,但錯不在陛下,而在於微臣……臣比你年長,又身為引導者,是臣自己行為差池,才會影響到陛下誤入歧途……”
“你說這是歧途?”陽洙暗暗咬緊了牙根。
“這終究不是君臣之間應有的正道。陛下身負天下萬民的期望,不可耽迷於情愛,而臣身為家中獨子,也有不可逃避的責任。我們都不能夠蒙起眼睛,當所有的障礙都不存在,只任性地索求自己的快樂……”
“崇優,”陽洙深吸一口氣,將掌心貼在應崇優的面頰上,拇指輕輕摩動,“只要一小會兒,你先放下那些責任束縛,只跟朕講一下感情好不好?”
“感情?”應崇優的唇邊浮起淡淡的苦笑,“你以為臣不懂感情嗎?臣就是因為太懂,才知道感情有多麼的虛無。當年你在宮中,孤苦無依,四面楚歌,我是你的第一個夥伴,第一個朋友,所以你才會這麼依戀我,喜歡我。說到底,這不過是宮中相依相扶那兩年所造成的影響而已,過不了幾年,你就會淡忘的……”
“不會!”陽洙急切地打斷了他。“我們在宮裡兩年,可是離開京城卻有三年,這三年間你見過朕的感情有絲毫的減淡嗎?”
“那是因為臣一直都待在您身邊的緣故,一旦臣離開陛下……”
“你休想!”陽洙抓住應崇優的胳膊,用力將他扯進懷中,用雙臂緊緊箍住,強迫他仰起臉來,四片唇瓣相距不過半分,吐息交融,空氣中瞬間便充滿了危險而又曖昧的味道。
可是應崇優的目光,卻在此時變得比方才更加清澈,更加寧靜,也更加憂傷。
甚至已經憂傷到了淒楚的程度。
陽洙用發紅的眼睛緊緊盯著懷中人好久,暴烈的情緒最終還是慢慢地軟化了下來,“崇優,你不要這樣……你相信朕,這絕不是一時的迷戀,我們在一起,可以比任何人都幸福……”
“你聽我說,”應崇優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呼吸,慢慢道,“有一些感情,雖然無所謂對錯,但總是需要控制的。你是大淵朝的皇帝,我是你的臣子,這才是被世人所接受的關係,一旦超越了它,群臣的物議,後世的評論,會怎麼說你我二人?”
“那些東西有什麼要緊的?”陽洙瞪著他,“明明是你教我的,最重要的就是百姓,只要我認真做一個好皇帝,努力讓朝局清明,百姓富足,其他的事誰插得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