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一品居之行倒是出乎兩人意料之外,居然真的是只喝茶不談其他。雖說有時候有些冷場,但總體來說還算不錯,即便是平時不對盤的,也忍下了到口的話,純粹的品茶論酒只談風月。
待出了一品居胤禩還有些茫然,不知到底是出了什麼錯。太子總是好脾氣的笑就算了,他現在就這樣子。大哥居然還給他敬酒,讓他真是受寵若驚,而胤祉也收起了性子,不再故作清高,一掃以往的斯文派頭還帶頭說了幾個笑話。
“四哥,你說他們會不會被鬼上身了?”越想越有問題,越想越恐怖,要是兄弟們被集體鬼上身那愛新覺羅家真的完蛋了,都不會是自己的血脈。胤禩猛搓因為腦補而不停往外冒的雞皮疙瘩。
“看起來不像是圈套。”胤禛也有些困惑,他真不明白,他們這些人居然有一天能和平共處,他一直以為除非是太陽掉到地上,否則他們兄弟只能一輩子面上恭敬暗地裡相互下絆子了。
“唉,算了!”胤禩嘆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胤禛失笑:“說的什麼話。不過不管到底怎麼回事。以後大家想像今天這般聚到一起,怕是再沒有機會了。”
“……”胤禩不知該怎麼接話,只能沉默。突然肩膀一沉,一個慡朗中帶著討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八弟,怎麼樣?這次聚會不錯吧?”
胤禩聽到這個聲音不由自主的往胤禛身邊挪了一下,胤禛眼中微黯,怎麼又是他?胤礽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見,可是做這太子做的心驚膽戰,硬湊到胤禩身邊也是沒辦法,怎麼說巴結好了老八起碼以後看在老八的面子上老四也不會把他怎麼樣吧?這樣至少小命保住了嘛。
胤禛忽然心頭一動:“你下的帖子?”
“四……四哥!”不知怎麼回事,胤礽一見胤禛就心虛,害他每次都跟著胤禩叫四哥,有次還在康熙面前叫了,當時大家都是一陣錯愕,誰知後面卻是哄堂大笑,他就沒覺得那麼丟人過。“是,是哦。我還專門說了,只談風月不說其他,做不到的就別來了。不過大家都挺配合的。嘿嘿嘿。”說完就是一陣傻笑。
胤禛胤禩看的無語。
雖說現在的太子有些讓人看不起,但他以往積威尚存,再說只要有太子這個名頭掛著一天,便沒有人敢不給這個面子,這人居然還得意?他還敢得意?他還好意思得意?
胤礽莫名其妙,卻不敢再多說什麼。
多說多錯,少說少錯,那便不說好了,至少不會犯錯。
作者有話要說:要完結了又卡的厲害。很鬱悶。
十一期間會完結掉。
可能就在這一兩天兩三天之內。
108
108、若是沒有你,我會後悔一輩子! …
俗話說,好事不成雙,禍事不單行。
康熙四十三年對所有人來說,都是膽戰心驚多災多難的一年。
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十三日,溫僖貴妃薨,胤鋨當時正在塞外,等他趕回來,溫僖貴妃早已下葬,母子倆連最後一面都沒見著,胤鋨哭道差點斷氣,若不是胤禟一直陪著他,人會一直渾渾噩噩下去。
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十六日,剛過完中秋,敏妃的身子終於再也抗不下去,她走時倒很平靜,只是祝福胤祥好好照顧兩個妹妹。此時沒了外加蒙古的威脅,所有的宮妃都鬆了口氣。敏妃去的也很安詳。胤禎陪著他在靈堂跪了三天。
康熙四十三年九月,良妃大病一場,胤禩嚇得魂飛魄散,衣不解帶的貼身伺候,熬了半個月,病情終於緩了下來,她本是生胤禩的時候留下的病根,之後也沒有好好調養,到如今經年積累的病痛一切發作,來勢洶洶,嚇壞了胤禩。但以後也只能靜養,再經不起一絲大的風浪。胤禩把不安藏在心底,依舊每日裡變著法子逗她開心。只是這安請的越發勤快了。
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一件大事震驚了整個朝廷,皇帝下詔廢黜胤礽皇太子位,但同時又下旨封胤礽為逍遙王,領親王爵。第二天聖旨再下,皇長子胤褆為直親王,皇三子胤祉為誠親王,皇四子胤禛為雍親王,皇五子胤祺為恆郡王,皇七子胤佑為多羅淳郡王,皇八子胤禩復為廉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鋨皇十二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禎皆為貝勒,其他皇子還小未得封爵,但各有賞賜。
三道旨意一出,朝廷上下頓時譁然一片,只是皇帝近些年來的心思更讓人捉摸不透威嚴更甚,一時間倒也沒人敢去捋虎鬚。於是事情就這樣定下來。
康熙心情很複雜。
胤礽落水來的表現他看在眼裡,自然知道這孩子性格大變,但他怎麼都沒想到這孩子居然會自己提出來不當太子,他當時是狠狠的斥責了他,還讓他回去反省。只是心裡到底落下了陰影,開始關注胤礽的一舉一動。
只是三年了,除了失望他什麼也沒得到。他本以為即便是忘了過往,只要他努力,依舊可以恢復以前的樣子,而這次,他會好好教導他,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該親近什麼遠離什麼,他設想的好好的,哪裡知道胤礽性格變了以後似乎連腦子也換了個。
他依然聰明,只是都放在歪門邪道上,而不知何時,堂堂太子居然粘著自己弟弟不放,居然還喊自己弟弟叫做哥哥,糾正了幾次都沒用,索性隨他去。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胤礽終於不再與那些男寵糾纏了,這讓他很高興,可是這都三年了,他院子裡的那些女人,他居然也沒碰過一根手指頭,與太子妃石氏到是客客氣氣,可那是相敬如冰不是相敬如賓啊。怎麼會這樣?每次他看到弘皙的時候都想著,還不如原來那個太子呢,要是沒落水就好了。
可是要是不落水的話,以後會怎樣他還真不知道。現在胤礽比起以前與他倒是親近了許多,有時候也會想法子逗他開心。於是他便很矛盾,到底是現在這個胤礽好還是以前那個胤礽好。他不知道,若胤礽果真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他是否能平靜接受,更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想這個有點天真的胤礽。
兒子們之間的洶湧暗潮他不是不知道,卻不知該如何處理。只能眼不見為淨。
哪知近來太子的作為越發的不著調,胤禩是有些不著調,可是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也知道做這些事會有什麼後果,而胤礽,好像就是無聊了找樂子。
他忍了三年再也忍不下去了。
把胤礽叫來,結果再次回到廢黜太子的問題上。
這一來,康熙倒是發現,胤礽考慮問題比以前全面多了,起碼這次他會從各個方面分析自己到底是怎麼不合適,說話也委婉許多,想來這些考慮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才能出口成章。而最終總結到一句話就是,不想大清江山毀在自己手上,他不要莋愛新覺羅的罪人。
康熙當時氣極反笑:“不當太子,你想當什麼?不是太子,你又算什麼?”
胤礽當時臉色一白,良久開開口低聲道:“起碼我還是個人,我是個男人。不是太子,我還是人!”
這句話頗多心酸滄桑,竟讓康熙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覺得心神交疲,憤憤的想,你們這個想當皇帝,那個不要當太子,真以為皇帝是那麼好當的?真以為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玩,玩不開心,連個朋友都沒有,出個門一串尾巴跟著,女人到是不少,可是又有幾個是真心對他的?若他不是皇帝,若沒有這滔天的權勢,哼哼。
他這一生,若說有憾,便是未曾一嘗心動的滋味。心動又是個什麼樣的滋味?
他捫心自問,腦海里卻不由自主的飄過一個二十年未曾出現的身影,嚇了他一跳,趕緊搖頭。他與那人,又怎能算的上是情?而他們之間,又怎可能產生情?
他看著胤礽跪在地上的身形,比之以前,現在的胤礽消瘦了許多,只是面上的倔強卻也是以前的胤礽不會有的。
忽而就覺得心灰意懶。不想當太子就算了。不想當就算了。胤礽這小子不識好歹有的是人要當。
於是第二天,廢黜太子的聖旨當庭宣讀。
在分封諸親王貝勒的聖旨的第二天,胤禛便到了胤禩府上,兩人關在書房中,一個看書,一個看人,明明沒人說話,偏偏滿室溫馨默契。
“沒想到他居然真的成功了!”胤禩首先打破寂靜。
胤禛苦笑:“是啊,誰能想到,這天下還真有不想要那個位子的人。已經到手一半居然又給推了出來。”
胤禩橫了他一眼:“爺我就沒想過當勞什子的皇帝。”
胤禛搖頭:“你啊,你和他不一樣。你是胸有溝壑,看透世情不願被束縛。他……我真不知他是為什麼。自他落水以來,仿佛變了個人似的。讓人捉摸不透。”
胤禩心裡大大的翻了個白眼,胤礽不是深沉有心計,而是太怕死。後世之人少有血性,偶有熱血之人,也會被說是噱頭作秀,這胤礽在那邊不過一個足不出戶的少年人,再加上死過一次,當然更是惜命。
同樣作為一個死過一次的人,他也惜命,只不過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也清楚自己的分量,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在他心裡都有一個明確的帳本。也唯有他自己才明白,他只不過牢牢把握著那分寸二字。
胤禛把下巴擱到他肩膀上,喃喃道:“其實我很高興他能這麼做!”
“記得小時候,礙於額娘的身份,大哥三哥從來不理我,只有太子會拉著我一起玩。”
“後來他開始念書,自己學了便回頭來教我,那時候他才七歲,但在皇阿瑪的教導下已經讀了很多書,其實他的課程,比我們的要重多了。我那時候才三歲,雖說已有了記憶,但畢竟小孩子記不牢,他便一次次的教我。”
“只是後來卻越行越遠,甚至在他落水前,差點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說實話,他被廢黜,其實我心裡很高興。可是明明不該高興的。”
……
胤禛絮絮叨叨的說著他與胤礽小時候的事,胤禩便靜靜的聽著。其實很多時候,他們之間都是這樣,一個人說,一個人聽。相處,有時候或許就是這樣認真地傾聽。
夜漸漸的深了,兩個就這樣擁抱著,靜靜的坐著。門外的人也不敢打擾。
“今天就歇在這裡吧!讓李衛回去說一聲!”
胤禛不吭聲,胤禩知道他這是默許了,便起身到外面吩咐一聲,順手接過來宵夜,卻是薄皮肉餡的餛飩,清澈的高湯里八隻餛飩靜靜的飄著,上面撒了點蔥花蝦米幾滴香油。
待出了一品居胤禩還有些茫然,不知到底是出了什麼錯。太子總是好脾氣的笑就算了,他現在就這樣子。大哥居然還給他敬酒,讓他真是受寵若驚,而胤祉也收起了性子,不再故作清高,一掃以往的斯文派頭還帶頭說了幾個笑話。
“四哥,你說他們會不會被鬼上身了?”越想越有問題,越想越恐怖,要是兄弟們被集體鬼上身那愛新覺羅家真的完蛋了,都不會是自己的血脈。胤禩猛搓因為腦補而不停往外冒的雞皮疙瘩。
“看起來不像是圈套。”胤禛也有些困惑,他真不明白,他們這些人居然有一天能和平共處,他一直以為除非是太陽掉到地上,否則他們兄弟只能一輩子面上恭敬暗地裡相互下絆子了。
“唉,算了!”胤禩嘆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胤禛失笑:“說的什麼話。不過不管到底怎麼回事。以後大家想像今天這般聚到一起,怕是再沒有機會了。”
“……”胤禩不知該怎麼接話,只能沉默。突然肩膀一沉,一個慡朗中帶著討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八弟,怎麼樣?這次聚會不錯吧?”
胤禩聽到這個聲音不由自主的往胤禛身邊挪了一下,胤禛眼中微黯,怎麼又是他?胤礽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見,可是做這太子做的心驚膽戰,硬湊到胤禩身邊也是沒辦法,怎麼說巴結好了老八起碼以後看在老八的面子上老四也不會把他怎麼樣吧?這樣至少小命保住了嘛。
胤禛忽然心頭一動:“你下的帖子?”
“四……四哥!”不知怎麼回事,胤礽一見胤禛就心虛,害他每次都跟著胤禩叫四哥,有次還在康熙面前叫了,當時大家都是一陣錯愕,誰知後面卻是哄堂大笑,他就沒覺得那麼丟人過。“是,是哦。我還專門說了,只談風月不說其他,做不到的就別來了。不過大家都挺配合的。嘿嘿嘿。”說完就是一陣傻笑。
胤禛胤禩看的無語。
雖說現在的太子有些讓人看不起,但他以往積威尚存,再說只要有太子這個名頭掛著一天,便沒有人敢不給這個面子,這人居然還得意?他還敢得意?他還好意思得意?
胤礽莫名其妙,卻不敢再多說什麼。
多說多錯,少說少錯,那便不說好了,至少不會犯錯。
作者有話要說:要完結了又卡的厲害。很鬱悶。
十一期間會完結掉。
可能就在這一兩天兩三天之內。
108
108、若是沒有你,我會後悔一輩子! …
俗話說,好事不成雙,禍事不單行。
康熙四十三年對所有人來說,都是膽戰心驚多災多難的一年。
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十三日,溫僖貴妃薨,胤鋨當時正在塞外,等他趕回來,溫僖貴妃早已下葬,母子倆連最後一面都沒見著,胤鋨哭道差點斷氣,若不是胤禟一直陪著他,人會一直渾渾噩噩下去。
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十六日,剛過完中秋,敏妃的身子終於再也抗不下去,她走時倒很平靜,只是祝福胤祥好好照顧兩個妹妹。此時沒了外加蒙古的威脅,所有的宮妃都鬆了口氣。敏妃去的也很安詳。胤禎陪著他在靈堂跪了三天。
康熙四十三年九月,良妃大病一場,胤禩嚇得魂飛魄散,衣不解帶的貼身伺候,熬了半個月,病情終於緩了下來,她本是生胤禩的時候留下的病根,之後也沒有好好調養,到如今經年積累的病痛一切發作,來勢洶洶,嚇壞了胤禩。但以後也只能靜養,再經不起一絲大的風浪。胤禩把不安藏在心底,依舊每日裡變著法子逗她開心。只是這安請的越發勤快了。
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一件大事震驚了整個朝廷,皇帝下詔廢黜胤礽皇太子位,但同時又下旨封胤礽為逍遙王,領親王爵。第二天聖旨再下,皇長子胤褆為直親王,皇三子胤祉為誠親王,皇四子胤禛為雍親王,皇五子胤祺為恆郡王,皇七子胤佑為多羅淳郡王,皇八子胤禩復為廉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鋨皇十二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禎皆為貝勒,其他皇子還小未得封爵,但各有賞賜。
三道旨意一出,朝廷上下頓時譁然一片,只是皇帝近些年來的心思更讓人捉摸不透威嚴更甚,一時間倒也沒人敢去捋虎鬚。於是事情就這樣定下來。
康熙心情很複雜。
胤礽落水來的表現他看在眼裡,自然知道這孩子性格大變,但他怎麼都沒想到這孩子居然會自己提出來不當太子,他當時是狠狠的斥責了他,還讓他回去反省。只是心裡到底落下了陰影,開始關注胤礽的一舉一動。
只是三年了,除了失望他什麼也沒得到。他本以為即便是忘了過往,只要他努力,依舊可以恢復以前的樣子,而這次,他會好好教導他,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該親近什麼遠離什麼,他設想的好好的,哪裡知道胤礽性格變了以後似乎連腦子也換了個。
他依然聰明,只是都放在歪門邪道上,而不知何時,堂堂太子居然粘著自己弟弟不放,居然還喊自己弟弟叫做哥哥,糾正了幾次都沒用,索性隨他去。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胤礽終於不再與那些男寵糾纏了,這讓他很高興,可是這都三年了,他院子裡的那些女人,他居然也沒碰過一根手指頭,與太子妃石氏到是客客氣氣,可那是相敬如冰不是相敬如賓啊。怎麼會這樣?每次他看到弘皙的時候都想著,還不如原來那個太子呢,要是沒落水就好了。
可是要是不落水的話,以後會怎樣他還真不知道。現在胤礽比起以前與他倒是親近了許多,有時候也會想法子逗他開心。於是他便很矛盾,到底是現在這個胤礽好還是以前那個胤礽好。他不知道,若胤礽果真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他是否能平靜接受,更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想這個有點天真的胤礽。
兒子們之間的洶湧暗潮他不是不知道,卻不知該如何處理。只能眼不見為淨。
哪知近來太子的作為越發的不著調,胤禩是有些不著調,可是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也知道做這些事會有什麼後果,而胤礽,好像就是無聊了找樂子。
他忍了三年再也忍不下去了。
把胤礽叫來,結果再次回到廢黜太子的問題上。
這一來,康熙倒是發現,胤礽考慮問題比以前全面多了,起碼這次他會從各個方面分析自己到底是怎麼不合適,說話也委婉許多,想來這些考慮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才能出口成章。而最終總結到一句話就是,不想大清江山毀在自己手上,他不要莋愛新覺羅的罪人。
康熙當時氣極反笑:“不當太子,你想當什麼?不是太子,你又算什麼?”
胤礽當時臉色一白,良久開開口低聲道:“起碼我還是個人,我是個男人。不是太子,我還是人!”
這句話頗多心酸滄桑,竟讓康熙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覺得心神交疲,憤憤的想,你們這個想當皇帝,那個不要當太子,真以為皇帝是那麼好當的?真以為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玩,玩不開心,連個朋友都沒有,出個門一串尾巴跟著,女人到是不少,可是又有幾個是真心對他的?若他不是皇帝,若沒有這滔天的權勢,哼哼。
他這一生,若說有憾,便是未曾一嘗心動的滋味。心動又是個什麼樣的滋味?
他捫心自問,腦海里卻不由自主的飄過一個二十年未曾出現的身影,嚇了他一跳,趕緊搖頭。他與那人,又怎能算的上是情?而他們之間,又怎可能產生情?
他看著胤礽跪在地上的身形,比之以前,現在的胤礽消瘦了許多,只是面上的倔強卻也是以前的胤礽不會有的。
忽而就覺得心灰意懶。不想當太子就算了。不想當就算了。胤礽這小子不識好歹有的是人要當。
於是第二天,廢黜太子的聖旨當庭宣讀。
在分封諸親王貝勒的聖旨的第二天,胤禛便到了胤禩府上,兩人關在書房中,一個看書,一個看人,明明沒人說話,偏偏滿室溫馨默契。
“沒想到他居然真的成功了!”胤禩首先打破寂靜。
胤禛苦笑:“是啊,誰能想到,這天下還真有不想要那個位子的人。已經到手一半居然又給推了出來。”
胤禩橫了他一眼:“爺我就沒想過當勞什子的皇帝。”
胤禛搖頭:“你啊,你和他不一樣。你是胸有溝壑,看透世情不願被束縛。他……我真不知他是為什麼。自他落水以來,仿佛變了個人似的。讓人捉摸不透。”
胤禩心裡大大的翻了個白眼,胤礽不是深沉有心計,而是太怕死。後世之人少有血性,偶有熱血之人,也會被說是噱頭作秀,這胤礽在那邊不過一個足不出戶的少年人,再加上死過一次,當然更是惜命。
同樣作為一個死過一次的人,他也惜命,只不過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也清楚自己的分量,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在他心裡都有一個明確的帳本。也唯有他自己才明白,他只不過牢牢把握著那分寸二字。
胤禛把下巴擱到他肩膀上,喃喃道:“其實我很高興他能這麼做!”
“記得小時候,礙於額娘的身份,大哥三哥從來不理我,只有太子會拉著我一起玩。”
“後來他開始念書,自己學了便回頭來教我,那時候他才七歲,但在皇阿瑪的教導下已經讀了很多書,其實他的課程,比我們的要重多了。我那時候才三歲,雖說已有了記憶,但畢竟小孩子記不牢,他便一次次的教我。”
“只是後來卻越行越遠,甚至在他落水前,差點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說實話,他被廢黜,其實我心裡很高興。可是明明不該高興的。”
……
胤禛絮絮叨叨的說著他與胤礽小時候的事,胤禩便靜靜的聽著。其實很多時候,他們之間都是這樣,一個人說,一個人聽。相處,有時候或許就是這樣認真地傾聽。
夜漸漸的深了,兩個就這樣擁抱著,靜靜的坐著。門外的人也不敢打擾。
“今天就歇在這裡吧!讓李衛回去說一聲!”
胤禛不吭聲,胤禩知道他這是默許了,便起身到外面吩咐一聲,順手接過來宵夜,卻是薄皮肉餡的餛飩,清澈的高湯里八隻餛飩靜靜的飄著,上面撒了點蔥花蝦米幾滴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