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一段時間,靜秋在弟弟的爸爸媽媽面前講起這事來。弟弟衝上去捂她的嘴,警告說:“你說了不講的—”

  靜秋說後來只要想起這事,就渾身冒冷汗,如果弟弟那時沒伸出那隻小手,肯定就淹死掉了,那她也活不下去了,只有以死謝罪。

  奶奶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17)

  哥哥比弟弟大很多,所以不太愛跟弟弟玩。但弟弟很崇拜哥哥,總是象個小“跟屁蟲”一樣跟著哥哥。

  哥哥老愛提很多條件,要弟弟達到了才肯跟他玩,比如叫弟弟把他的鞋拿來,幫他把臭襪子穿上,鑽到床底下把滾進去的球找出來,給他的兔子扯幾把糙來,等等。弟弟都任勞任怨,一點不差地照辦。

  哥哥有時賴不掉了,就使個定身法,對弟弟許個大願:“你別亂跑啊,就坐在門前等我。我去小兵家,馬上就回來帶你玩。”

  弟弟就坐在門口等。太陽曬到了弟弟坐的地方,弟弟曬得汗流,但還是坐那裡等。奶奶說:“弟弟,進屋裡來等不行嗎?外面那麼熱。”

  弟弟死也不肯挪窩,說哥哥說了的,叫我就坐這裡等的。奶奶很心疼,就拿個糙帽給弟弟戴上,找把扇子給他煽風,開玩笑說:“你哥哥的話比皇帝的聖旨還厲害。將在外,還可以軍令有所不受,你哥哥人都不見影了,你還傻呼呼地坐這裡等。”

  奶奶經常說哥哥:“你現在不願意跟弟弟在一起,等到將來你們兩個人長大了,分開了,想見他見不到的時候,你就會難受了。”

  哥哥從鼻子裡哼一聲,說:“我想見他?沒聽說過。這麼個小屁孩,什麼都不懂,誰會想他?”

  後來兩兄弟真的分開了,哥哥在加拿大,弟弟在中國或者美國,哥哥說那時才知道奶奶英明,因為他真的想念起弟弟來了,總是感嘆:“弟弟怎麼不肯到加拿大來呢?一家人在一起多好?”

  聖誕節的時候,家裡人都到齊了,唯獨弟弟一人在遙遠的中國。哥哥跟弟弟打電話,很動情地說:“想不到真有想念你的一天,你還記不記得你小時候—-”

  (18)

  哥哥有時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找弟弟”。小朋友分成兩幫,輪流“坐莊”,坐莊的那一幫就把弟弟藏起來,另一幫就來找,找到了,就交換一下,該另一幫人來藏弟弟了。

  坐莊的那一幫總是想盡千方百計把弟弟藏在一個對方找不到的地方,弟弟體積小,好藏,家裡每個角角落落都藏過。

  有次媽媽下班回來,看見床上被子堆成亂糟糟的一團,覺得很奇怪,明明早上疊得好好的,怎麼就成了這樣了?她揭開被子,發現弟弟藏在裡面,小臉熱得通紅。媽媽連忙把他抱出來,但弟弟慌慌張張地說:“他們要找到我了。”說著就掙脫了媽媽的手,又跑被子下面躲起來了。

  還有一次,坐莊的那幫人把弟弟藏在五屜櫃的最下面一層,他們把抽屜里的東西都塞到別的柜子里去了,就叫弟弟鑽裡面躺下。弟弟蜷縮在抽屜里,那些大小孩就把柜子關上,跑到別的房間去,調虎離山。

  過了一會,不知怎麼回事,兩幫人都跑別人家玩去了,忘了把弟弟放出來。

  一直到哥哥從外面玩了回來了,奶奶問:“你回來了,你弟弟呢?”哥哥才想起弟弟還藏在柜子里。奶奶連忙跑到屋子裡,拉開抽屜,見弟弟還躺在裡面。弟弟見奶奶打開柜子,急得要命,叫奶奶快關上,不要讓人發現了。

  奶奶心疼地把他抱出來,把哥哥罵一通,說:“幸好這柜子還能透點風,不然你弟弟早就憋死了。再不許把弟弟藏柜子里了,聽見沒有?”

  艾米聽說了,就笑弟弟:“你小時候怎麼那麼傻?”

  弟弟說:“我長大了不是一樣傻?哪次不是你跑一邊玩去了,我還躺在柜子里等?”

  (19)

  那時的K市還不象現在全都是獨生子女,每個人都關在家裡跟自己玩。那時的K市,小孩子都是一群一群玩的。到了傍晚,哥哥就跑出去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有時也帶上弟弟,多半都是因為父母軟硬兼施,哥哥不得不從命。

  有一次,哥哥跟人玩捉迷藏,一夥四、五個人跑到了小河邊。那天月光很好,河邊沒什麼地方可以躲藏,剛好有一條小船泊在岸邊,幾個小孩子就爬上船去,藏在船艙里。弟弟也要跟著爬上去,但大家都嫌他太小,拉上拉下的麻煩,又怕他忍不住暴露目標。

  哥哥就叫弟弟快走開,說你不算我們一夥的,離我們遠點,別暴露我們。

  弟弟不敢違抗哥哥的命令,只好一個人爬上河坡,躲在一棵小樹後面。還沒等到“敵人”找來,弟弟就看見哥哥的船慢慢從岸邊漂開了。原來小船的錨只是一根一尺多長的鐵棍子,插在河邊的土中,現在小孩子把船搞得亂晃蕩,就把錨拔出來了。

  弟弟不知道哥哥要到哪去,大聲喊:“哥哥!”

  哥哥他們已經知道事情不妙了,正在手忙腳亂地往岸邊劃,但總是不得要領,越劃越往河中間漂。哥哥大聲喊:“快回去叫爸爸,我們的船要漂走了!”

  弟弟飛快地往家跑,摔了跤爬起來接著跑,一進家門就驚驚慌慌地叫爸爸:“爸爸,哥哥船漂走了!”

  爸爸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看見弟弟跑得滿臉是汗,知道事情不妙,抓了自行車就往河邊騎,媽媽也抓了自行車,帶上弟弟,往河邊騎。

  爸爸到了河邊,看見哥哥他們的船正在順著河流往下游漂,整個河面就只看見那一條小船。爸爸知道這條河會在不遠處跟一條大江匯合,聽說匯合處有一道長長的“夾蓬水鏈”,有點象旋渦,可以把船夾翻,漁船都不敢到那個地方去。

  爸爸沿著河岸,飛快地向下游騎。騎到跟小船差不多平齊的地方,就丟了車,跑下河坡,跳進河裡,游到哥哥的船跟前,爬上去,幫他們把船劃回岸邊。

  媽媽對哥哥說:“今天不是你弟弟回來報信,你們幾個人不是淹死了,就是漂日本去了。以後再不准出去了,就呆家裡玩。”

  回家後,媽媽給弟弟洗澡時才發現弟弟的膝蓋都摔破了。

  (20)

  弟弟家沒女孩,弟弟老想要個妹妹,奶奶也想要個外孫女,兩祖孫在這個問題上很有共同語言。

  一日,弟弟對奶奶說:“奶奶,我好想有個妹妹,我把我的玩具都給妹妹玩,把我的東西都給妹妹吃。”

  奶奶慫恿說:“你想要個妹妹?那你去叫你媽給你生個妹妹。”

  弟弟問:“媽媽會生妹妹?”

  “對呀,你跟你哥哥不都是你媽媽生的嗎?”

  弟弟一聽,樂開了懷,顛顛地跑到媽媽房間去,叫媽媽給他生個妹妹。媽媽正忙著,就開玩笑說:“你想要個妹妹?可以呀,不過媽媽沒時間帶她,只能把妹妹綁在你背上,要你從早到晚背著她。”

  弟弟聽了沒啃聲,過了一會就離開了媽媽房間。媽媽也沒在意,心想弟弟大概怕一天到晚背妹妹,不會再來要媽媽生妹妹了。

  過了一會,弟弟抱著個枕頭,走到奶奶房間,跟奶奶商量:“奶奶,你可不可以幫我?我晚上睡覺的時候,你把妹妹綁在我胸前,白天的時候,你再把妹妹綁在我背上。”

  奶奶被弟弟“綁”來“綁”去的綁糊塗了,問是怎麼回事。

  弟弟說:“媽媽說了,生了妹妹,就從早到晚把妹妹綁在我背上。我怕晚上仰著睡的時候,把妹妹壓死了。白天綁胸前,我又怕摔跤把妹妹摔死了。你看,我抱著這個枕頭,我就看不見地上—-”

  奶奶笑得眼淚直流,說:“傻孩子,你媽跟你開玩笑呢,怎麼會把妹妹綁你身上呢?奶奶是吃乾飯的?有了妹妹,奶奶可以抱的呀,還可以放搖籃里,放推車裡。你不用擔心這個的。”奶奶見弟弟不相信,又說,“你看看誰家的妹妹是綁在小哥哥身上的?”

  弟弟仿佛搞懂了,如釋重負,放了枕頭,又顛顛地跑到媽媽房間去:“媽媽,奶奶說了,生了妹妹她可以抱的,不用綁我身上,免得我睡覺時把妹妹壓死了。”

  媽媽一聽,好心疼,問:“兒子,你這半天就在為這事擔心哪?媽媽跟你開玩笑的。其實不是媽媽沒時間帶妹妹,是媽媽年齡大了,生不出妹妹來了。”

  弟弟又不啃聲了,見媽媽忙著寫東西,又跑去找大智大勇的奶奶。弟弟大概是把媽媽的話搞錯了,以為媽媽的意思是妹妹太大了,生不出來,所以一見到奶奶就問:“奶奶,小毛毛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呀?”

  這個問題連英勇機智的奶奶也答不上來了。因為哥哥是領養的,家裡從來不說小孩子是從外面撿來的,孩子問起來,都是說“媽媽生的”,但還沒人問過是從媽媽的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奶奶答不上了,就指指腋窩說:“是從這裡生出來的。”

  弟弟簡直是驚呆了,原來我們都是從媽媽胳肢窩生出來的!想到自己這麼大一個,從媽媽的胳肢窩鑽出來,那還不搞得血肉橫飛?弟弟飛快地跑去找媽媽,央求說:“媽媽,讓我看看你生我的地方。”

  媽媽也驚呆了,沒想到弟弟會提這麼“黃”的要求,支支吾吾地說:“你—你看—那地方幹什麼?”

  “我看看你為什麼生不出妹妹來。”

  媽媽正在絞盡腦汁地想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弟弟已經把媽媽的胳膊抬起來,細細看起來了。媽媽鬆了口氣,原來是看這裡,一場虛驚。

  弟弟看了一會,讚嘆道:“媽媽,你好行噢,生了哥哥又生了我,胳肢窩連個疤都沒有,你看我摔了跤就會有個疤—”

  媽媽笑得前仰後合,還沒來得及給弟弟解釋,弟弟已經飛跑到奶奶那裡去了。弟弟把自己的理論詳細講給奶奶聽:“奶奶,媽媽是真的生不出妹妹來了。你想啊,她只有兩個胳肢窩,一個生了哥哥,一個生了我,她哪還有地方生妹妹呢?”

  艾米聽了,樂不可支,恐嚇弟弟說:“現在知道怎麼整你了,生一大串娃娃,把你身上前後左右都綁滿了,看你怎麼睡覺怎麼走路。”

  弟弟臨危不懼:“GIRL,你嚇不倒我,你只有兩個胳肢窩,能生多少?”

  (21)

  靜秋在小學教書的時候,跟一個叫魏玲的女孩很要好,兩個人住一個寢室,午飯常常是一起做,一起吃,而不去吃食堂。弟弟上學後,中午就到靜秋那裡吃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