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聖上卻低估了他兩個好兒子。有的人遭遇挫折,會自省從而改進,可有的人從不覺得自己有錯……當西南兩位王爺的心腹拿著些東西偷偷潛入京城,與兩位皇子接洽的時候,兩位皇子……還是動心了,確切的說,他們很早就想過行大逆之事,只是條件不足,他們不敢罷了。

  看了密密麻麻願意追隨他們的官員名單……兩位皇子覺得,最糟糕的結果就是當上一輩子的逍遙王爺。

  於是京城郊外的禁軍譁變,分為兩部正鬧得不可開交之際,北疆隸屬忠順王麾下的上萬人忽然疾馳而至,與叛變的部隊匯合,占據了京郊大營之後,來自北疆的大軍在等來了趁亂出城的忠順王之後——不得不說,忠順王其實沒想反,至少沒想這個時候反叛,但聽說了從北疆回京的那支騎兵大將……乃是他的門人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不反不行了。

  果然常年把心腹放在遠離自己的地方……太不保險啊。不過他也只來得及感慨一兩句罷了:如今要緊的是攻入京城和內城乃至皇城。不過他和“他的人”這會兒還是接著控制京郊大營的好。

  他不知道這個決定,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但也是留得命在而已。不過比起其餘宗室,他還是幸運太多了。

  當京郊大營異動時,就有人傳出了消息,因此聖上雖然措手不及,但也迅速組織起人手,緊閉內城大門,拱衛皇城的一萬禁軍此時亦發誓和聖上太子共進退。

  而內城之外,在不可計數的火把映照之下,當先騎在馬上英姿颯慡兩位皇子對視了一眼:終於到了這一步。

  不過這會兒,他倆卻在暗自琢磨,到時候看誰搶先踏進聖上宮中!

  此時此刻,臨危受命指揮一萬禁軍之人正是榮國公賈代善。

  重新披掛上陣的賈代善也沒什麼感慨,看著內城之外圍而不攻,只一個派人喊話勁兒勸降,可兩位皇子卻隱隱露出防備彼此的模樣……內城之中可還有整整一萬人呢,賈代善輕嘆了一聲。

  不過看著兩位皇子勢頭不對,恭王思來想去還是站了出來——他手裡也就幾百親兵,想立功還是得靠頭腦。他叫上幾個腦子清楚些的宗室們商量了一番,決定開始按照早先定好的事情往內城中射了幾支火箭,以為信號。

  內城中有不少達官貴人,而這些人家家裡的家丁拿上兵器之後,戰力不可小覷。當聽說內城也有異動之時,賈代善依舊面無表情,只輕聲道:“讓他們開始吧。”

  對聖上來說,他沒想到帶著叛軍圍住內城的竟是他的兒子,而且他的兒子看起來還是自願的!

  要說他對宗室們的手段全無準備,未免太小瞧這位以軍事見長,又性格果決的皇帝了——除了賈代善執掌的一萬人,宮中亦有不到一萬的大內侍衛。總夠等到北疆派出精銳前來救駕的了。

  因此比起所謂的情勢危急,聖上更因為意識到“自己是個失敗的父親”而心痛不已。

  不過他還是有好兒子的,二皇子就一直守著他,而太子則和榮國公一同在帳中坐鎮。

  話說忠順王門人那一萬人,乃是北疆的機動軍團,因為北疆除了幾座大關之外,還有客容許小股騎兵同行的小關口,這一萬人便是負責巡視諸多小關隘,遇見落網的北狄人便就地格殺。

  可是這支部隊不見蹤影,確切地說是他們脫出了北疆負責聯絡與傳遞消息的偵查騎兵的視線……北疆諸位經驗豐富的大將,必定會很快琢磨出味道來。

  順便一提,北疆大軍駐紮之地距離京郊大營最近的地方不過百餘里罷了。因此只要大家能撐上三兩天就足夠扭轉戰局了。

  不過這個時候,內城那些家丁們在試探著打鬧了一陣,發覺竟沒什麼動靜之後,開始往幾個大富大貴又跟聖上一條心的府邸進發了。

  結果在北靜王府門口這些烏合之眾就中了埋伏。賈赦這會兒可是負責內城安定的人物,開始時這群傢伙各自為戰,賈赦手頭人手不足,不好分兵,當然就等他們聚在一處時一舉擒獲了。

  咳咳,非常時刻,還“擒獲”個什麼呢……賈赦衝著身後的將士們一揮手……街面染血之後,那些想趁火打劫的“達官貴人”立即冷靜了下來。

  不過大門口血流成河,角落裡還滾著幾個人頭,如此情景賈赦也覺得還是安撫一下更好。

  這一夜裡並不是沒有人家大門被破開之後家人和財產一起遭殃,只是賈赦早就關照北靜王府,他們才安然無恙。

  等賈赦離去,北靜王世子輕輕抱住媳婦賈瑗,“多謝。”

  賈瑗勉強笑了笑,“謝我做什麼?”雖然知道娘家必然無事,但她還是難免憂心。

  事實證明她的憂心真是多餘。

  寧國府與榮國府各自留了些人看家,其餘老少爺們都出門來“練手”了——當然,賈赦能調動的人數有限,實在需要自家兄弟幫把手也是真的。

  勸降了整整一天,三四兩位皇子也失去了耐心,就在他們打算不惜代價強攻的時候,京郊大營迎來了第二波北疆精銳,五萬人,統兵大將正是賈代善的摯友兼袍澤。

  而京城內城之中,賈代善收到了信鴿傳來的消息,當機立斷,挑選數百精銳從內城密道之中穿過,繞到了叛軍身後。

  就在約定好的時候,幾百精銳突襲叛軍側翼,意料之外的打擊讓兩位皇子有些慌了手腳,趁此機會內城大門忽然打開,禁軍大舉殺出門來,兩相夾擊,加上兩位皇子相當業餘的指揮與應變……叛軍迅速四散逃命了。

  在亂軍之中,除了兩位皇子,其餘宗室與追隨的官員……傷亡甚眾。

  而恭王即使投降得早,背後都挨上了一刀。雖不致命,但落下病根可是必然的。

  這場叛亂最終也只持續了三天便落下了帷幕。

  參與反叛的宗室全部被貶為庶民,死了當然就一了百了,沒死的自然終身圈禁……至於官員們親身參與的,殺無赦,有勾結卻沒什麼行動的,聖上還是網開了一面:去官降職而已,並沒有多加牽連。

  到了第二年冬天,兩位王爺一位在憂懼之中病死,另一位則乾脆逃離了西南,自此不知所蹤。

  而北狄人趁著北疆空虛的時候,劫掠了一筆,之後兩軍互有勝負,當神策軍終於從西南抽出手的時候,北狄人前後死傷千餘人之後,終於後撤了百餘里。

  聖上完成了先帝與自己的願望,當心中湧起此生圓滿別無他求的念頭後,直接大病了一場……雖然他在太子與二皇子的照顧下逐漸康復——五皇子當時在北疆,雖然沒參與叛亂,卻也沒及時傳回消息……因此漸漸遠離了眾人的視線。

  而聖上在大病之後還是逐漸生了隱退之心。兩年後,聖上把皇位傳給太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而太子登基尚不足一月,就聽到內侍匆匆來報:榮國公賈代善要不行了。

  這一世已經比前生多活了十餘年,史令儀看著床上依舊掛著笑容,卻永遠閉上了眼睛的丈夫真是悲欣交集。

  算了,孩子們都很出息……史令儀摸著丈夫的臉頰,輕聲呢喃道:“我跟你一起走。”

  老實說,史令儀熟悉地府比京城更甚。

  心事已了本該輕鬆暢快,可她卻總覺得……萬分不舍。回到地府,她找到同僚交接之後,坐在案前卻有些魂不守舍……直到屬下跑來稟報:有人在接引橋邊鬧事。

  史令儀無奈,離開官衙卻遠遠看見那接引橋邊鬧事那人……可有些眼熟啊。

  史令儀幾乎像青眼一樣瞬間就飄到了那位坐在橋邊死活不肯抬后座的“潑皮”的身後——下屬已經說了,此人生前戰功卓著,又身帶煞氣,地府資歷淺些的小吏都近身不得呢。

  史令儀也不客氣,抬腳便踹,“丟鬼啊你,快跟我回家!”

  這腳感如此熟悉……不對啊,老子死了啊,他回頭一瞧,嘴角幾乎咧到了耳根子,那笑容“綻放”得……都把臉上擠出褶子了,“呀,好,媳婦你怎麼也不提前說一聲啊。”

  卻說地府與現世時間並不對應。

  賈代善魂體特殊,混個官職簡直是手到擒來,這天他在接引前殿當值……就聽說有人鬧事……想不開的鬼太多了,但一般的鬼也不用賈代善出手,不過這回來人身負龍氣,賈代善一聽說就回頭跑去叫了他媳婦過來。

  兩口子趕到接引橋邊一瞧,果然是熟人!

  史令儀問道:“陛下您高壽啊?”太子在他們夫妻去世的時候,就已經登基了,這會兒奉承一句也不打緊。

  太子道:“六十多吧。做鬼不變老……是真的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