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所謂不可對人言的事兒,二皇子也隱約猜到了:他某個弟弟也許與此事有關,而且他爹也已派人查到了些實證吧。

  不過,二皇子眼下要跟賈家兄弟倆商量些更要緊的事情:老實說,那位郡王還是他們三個故意放出去的,不然誰有這麼大本事,從數千神策軍眼皮子底下平安撈出個五體不勤的郡王啊?

  本來他們是打算放長線釣大魚,只是沒想到這大魚忒大了一點兒:人家直接反了。

  不過這麼些天過去,聖上那邊也沒有任何呵斥或是不滿……三個心狠手辣的青年人終於把最後一絲擔憂也咽下肚子了。

  甭管內心如何,但表面上二皇子已經很沉得住氣:只要一門心思跟著親爹混就行。再說,親爹和親哥又立場態度幾乎完全一致,討好了親爹同時也讓大哥挺高興。

  終於明白自己的定位,以及該走什麼樣的路,二皇子心神一松,然後整個人像是忽然又綻放出了光彩,舉止氣度也有了些許不同——那種能讓熟人輕易看出來的不同。

  賈赦看在眼裡,還道:“殿下,您終於想通了。”

  二皇子一愣,旋即輕咳一聲,“咱們也不能幹等了。就算父皇不另下旨意,咱們也不好偷懶。”

  當然了,趁著督撫自盡,郡王叛逃,江南官場不敢說人人自危,但也有不少人急得坐不住了。

  這個時候不出手完成聖上的任務,更待何時?

  這會兒不少人只求平安,官位銀錢什麼的已經是身外之物了:畢竟跟王爺造反自己死了,也不至於被誅九族,可這些各大世家和他們這些官員跟皇帝又不是一家子!

  話說二皇子賈赦與賈攸相處越久,關係越好,逐漸還有了點“能穿一條褲子”的真兄弟情義。

  如今正是秋初,也是京城最舒坦的時候,聖上在宮中散步,抬頭望向湛藍無雲的天空,還露了個發自內心的笑容出來:誰說陛下為局勢危急而憂心不已?終於得了大大方方弄死他們的理由,聖上根本是大喜過望。

  對付那些野心昭昭的宗室親戚們,聖上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真刀真槍地讓你們全躺倒地底下,朕才能放心啊。

  連他身側的太子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親爹的好心情,也湊趣道:“他們上鉤了。”

  父皇已經悄悄下令整軍待命,經過戰火與鮮血洗禮的精銳神策軍隨時都將開赴西南——西南雖然易守難攻,但同樣想殺出來也分外艱難……而且常年在西南這樣比較安逸又稍微閉塞的地方過活,兩位王爺雖有進取之心,但太子也覺得這二位都有些準備不足。

  聖上也笑道:“想避而不戰可都不行了。”

  不過說實在話,西南那二位自保有餘,至於更進一步……西南山多地少,糧食不夠自給自足,就看這兩樣就是先天不足了,要是中原沒有天災人禍,這兩位藩王還是老老實實過日子的好。

  而且兩位王爺,一個直接反了,一個沒明著應和,卻在暗中相助,不止北狄人想著趁火打劫,宗室里也有不少人也藉機發生一筆“橫財”,太子心說這回可不能像收拾忠義王那般“溫和”了。

  父子越發融洽親密,自然是好事,但潛移默化之下,太子原本對戰事不太熱衷,當然不打不行的時候他也不會退縮,而如今太子卻能在他這個親爹面前真誠且自如地表示“砍死再說”……別提聖上有多欣慰了。

  而東宮裡,迎回面帶興奮之色,又目光炯炯的丈夫,太子妃在替他開心之餘,也不忘提醒,“你可別得意忘形。”您還有三個弟弟呢,他們比不過你,但卻足以拖你後腿。

  太子自然聽得懂媳婦的弦外之音,特地擺了擺手,“父皇自有計較。”說著,彎下腰先後抱起兩個乖兒子,“惹母親生氣沒?”

  太子妃見狀也不再勸:他心裡有底就成。替他說得太多,想得太多,沒準兒還讓自己成了嘮叨的黃臉婆。

  卻說入秋之後,榮府要娶兩回孫媳婦,還要再嫁出去個孫女兒。

  眼見著北面和西南明年都要爆發大戰,連京城的老狐狸們也要贊上榮國公一句:好眼光!好打算!

  其實賈代善定婚期的時候,只跟他媳婦道:“早娶早抱重孫!”

  倒是史令儀補上了後半句,“老爺,記著趕在大戰之前。”說著,她嫣然一笑,故意掰著手指道,“你可不能一口氣把兒子女婿孫子孫女婿……一口氣全給我打發到前線上去。”

  賈代善道:“放心,我也捨不得!”

  半月之後,賈璉大婚,賈代化帶著孫兒孫媳婦一起登門道賀。

  大戰在即,婚事不算多鋪張多熱鬧,卻也是賓主盡歡。而賈代善、賈代化,再加上史騫,三隻不同等級的老狐狸湊在一處,邊聊邊吃酒,嘀咕了好久。

  卻說,賈璉與衛氏早就見過彼此,新婚之夜自然順利,一番纏~綿~過後,一向擅長察言觀色的賈璉也察覺出新婚妻子眉宇間不時輕皺。

  他摟著衛氏輕聲問道:“有愁事?”

  明年大戰,衛氏的父親和弟弟似乎都要上陣,父親身為將軍責無旁貸,可……母親只有弟弟一個兒子!

  衛氏為此琢磨了許久,如今更是想開口央求丈夫,請祖父榮國公“成全”:她還沒有那樣貪心,只是希望弟弟從軍也不要和父親在一處。

  她父親衛將軍慣會以身作則,有親兒子在身邊,自然會為了服眾以及鍛鍊兒子,而把年僅十六歲的衛若蘭趕到先鋒營里去!

  衛氏思來想去,還是向丈夫坦誠了此事。

  賈璉一聽,痛快道:“交給我了,你且安心歇著。”這一世的賈璉乃是京中聞名的俊才,他也許並非才高八斗,或是德行出眾,但言而有信卻是沒問題的。

  得了丈夫的允諾,這一夜衛氏依舊睡得不沉。第二天早早起床,見過丈夫這邊的親人,衛氏面上帶笑,心中卻是忐忑不已。她自己乃是貨真價實的高嫁,在娘家時親娘便已經囑咐了許多話,讓她嫁過說話行事之前且先想上幾回。

  從太婆婆史令儀,到婆婆水凝,再到嬸子王咨、趙晴,前面三位的娘家,衛家一個都惹不起,也就是小嬸子娘家略差一些,可小嬸子的哥哥還是榮國公的心腹。

  衛氏在悄悄觀察她這些長輩,而史令儀她們又何嘗不在看她?

  對榮府來說,只要媳婦性子沉穩,不好出風頭也就夠了,其他的東西都可以慢慢學。

  於是婆婆水凝也只是囑咐了幾句,史令儀便讓新媳婦告辭了。

  估摸著母親、嬸子們已經散去,賈璉便拉著衛氏去而復返,在榮禧堂里當著祖父祖母的面兒,大大方方地請求祖父“照顧一下”。

  這種小要求……根本不用賈代善親自出手。

  衛若蘭不久之後接到了調令,讓他明春去向賈赦賈將軍報導。聽到這消息,衛若蘭的母親眉開眼笑,而參加完女兒婚事,返回西南前線的衛將軍卻是一臉無奈。

  衛氏也深切地感受到,娘家和榮府不能相提並論,在感激之餘言行越發恭謹,仿照趙晴伺候史令儀那般,經常守在婆婆水凝身邊,一來盡孝,二來也想跟婆婆好好學學本事。

  大兒媳婦很是上道,水凝在滿意之餘,原本預備“兒媳婦不懂事,只好先小小教導一番”的手段也就不必見光了。

  之後,賈珠迎娶梅氏,賈瑛嫁給馮紫英,這兩場婚事動靜都比賈璉娶親要小得多。

  京里,有人惶惶不安,也有人正摩拳擦掌建功立業,不管哪種人都想試著走走賈代善的門路,可榮府除了辦婚事請了些故交親朋,其餘往來不多的人家硬是連個帖子都沒收到。

  話說,正值非常時期,就算是皇子娶親,亦不會有多大的排場,榮國公此舉又合了聖上的心意。

  辦完兒子的婚事,王咨帶著小女兒連忙啟程往西北與丈夫匯合去了。

  雖說已經入了冬,但聖上的十萬神策軍,還是一北一南地出現在西南兩大雄關之外。冬季雖不開戰,但不影響兩軍如火如荼地做起備戰事宜。

  身在江南的二皇子也得了聖上的旨意,在賈赦的護送下回京過年去了。

  這回,不僅是宮中二皇子夫婦相擁而笑,在榮府里賈赦甚至沒來得及換衣洗澡,就一把抱住了心愛的媳婦,原地轉起圈兒來。

  而水凝更是實在忍耐不住,居然笑出聲來。

  這場景直接把新媳婦衛氏看傻了。賈璉把媳婦拉到了外間,還輕輕敲了下媳婦的小臂,嘴角一挑,“想要我也這樣抱你嗎?”

  衛氏聞言小臉猶如火燒。

  至於賈攸跟他大哥也沒差到哪兒去,只是看著周圍沒外人,才摟著媳婦一同狂親,“想死我了。”

  趙晴愣是讓丈夫啃出了兩行淚滴。

章節目錄